第二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我國教育部將開展第二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的認定工作,,有關課程申報的詳情及消息網址,小編也在下文有所標注,。那么,,具體詳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二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申報
近日,,教育部決定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5000門左右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等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依照《“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規(guī)定開展課程推薦認定工作,。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 教高廳函〔2021〕13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有關課程平臺單位:
現(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推薦基本要求
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5000門左右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等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依照《“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規(guī)定開展課程推薦認定工作,。
申報推薦課程須為普通本科高校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高等職業(yè)院校課程不在此次申報推薦范圍內,。
申報推薦課程須于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并承諾入選后將持續(xù)改進。此前參加過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但未通過認定的課程,,須經進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薦之后至少經過一個完整教學周期的改革實踐方可申報。在2020年春季學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授課的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如符合教改設計理念并取得預期效果,,可視為完成一個教學周期,。
課程可由主講教師個人申報或團隊負責人牽頭申報。課程主講教師,、課程團隊主要成員只能參與申報一門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負責人(或主講教師)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造詣,。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5年內講授該課程教師,,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必要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作為團隊主要成員,。
具體申報推薦要求可參見相關類型課程申報書和申報說明要求,。《申報書》(模板)和《申報說明》可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網(www.chinaooc.cn)”(以下簡稱“工作網”)查閱,。
二,、申報推薦原則
(一)質量為本。進一步優(yōu)化一流課程結構,,鼓勵圍繞重點領域申報滿足人才培養(yǎng)迫切需求的課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廣價值的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核心課,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嚴格遴選標準,,重點考查課程的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嚴把政治關,、學術關,、質量關,堅持優(yōu)中選優(yōu),、寧缺勿濫,,確保認定課程經得住檢驗。
(二)分類推薦,。線上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應突出優(yōu)質、開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學支持服務,;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課制宜,強調課程內容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
(三)注重實效。注重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改革,;關注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情況,,以及使用新型教學方式方法取得的學習成效。
(四)廣泛參與,。鼓勵一線教師積極參與一流課程建設,,主動對接國家、區(qū)域,、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求,,積極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以及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式方法應用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三,、申報推薦程序
(一)推薦單位
教育部直屬高校課程直接向我部推薦。其他中央部門(單位)所屬高校課程由其主管部門相關教育司(局)向我部推薦,。地方高校課程由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我部推薦,。軍隊系統(tǒng)高校課程推薦工作,,由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商我部后另行組織實施。在境內課程平臺上線的港澳地區(qū)高校線上課程參評事項,,由我部港澳臺辦另行安排,。
(二)報送聯(lián)系人
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中央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課程平臺單位請于2021年4月13日前,將加蓋單位公章的聯(lián)系人信息表(見附件1)的掃描件及word文檔發(fā)送至“工作網”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及文件名應包含單位名稱,。
(三)網絡申報
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中央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于2021年4月19日之后登錄“工作網”,查詢推薦限額,。2021年6月1日至7月10日期間,,課程負責人須在線填寫申報書及上傳相關材料,申報高校和推薦單位須完成報送信息的審核和在線申報,、推薦提交工作,。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采取以下任一方式,組織相關高校進行申報,、評價,,并向我部推薦:
1。網下評價網上推薦,。組織高校申報并進行一定形式評價,,確定推薦課程后,登錄“工作網”,,按要求在網上填報申報材料,,上傳推薦意見。
2,。網上申報與推薦,。組織高校直接通過“工作網”進行申報并開展評價和推薦。“工作網”可為此提供平臺支持與技術服務,。請有此需要的部門聯(lián)系人于2021年4月19日前聯(lián)系“工作網”(如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則直接聯(lián)系“實驗空間”)。
(四)紙質材料報送
相關單位完成網上申報,、推薦后,,須通過“工作網”打印具有防偽標識的申報備案表(附件2),與平臺生成的匯總表(附件3)一并按要求簽字蓋章,,于2021年7月10日前寄送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課程教材與實驗室處,,每份材料一式一份,。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紙質材料直接報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其他地方高校的紙質材料由其主管部門統(tǒng)一報教育部,。
本次認定工作不再接受其他紙質申報材料,一律以網絡填報和打印提交的材料為準,。
四,、評價與認定
我部將組織有關專家,按照五類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對課程進行網絡和會議綜合評議,。其中,,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社會實踐課程三類課程,,通過中央高校賽道和地方高校賽道分別進行評議。
在認定工作中,,對于涉嫌違規(guī)行為的,,一經發(fā)現(xiàn)并核實,一律取消參評資格,。對課程團隊成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學術不端問題,、五年內出現(xiàn)過重大教學事故,,課程內容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入選名單將在教育部網站和“工作網”公示,,按規(guī)定程序報批后予以公布。
五,、認定后管理
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課程,,自認定結果公布之日起,應按照各類課程要求開放共享或持續(xù)建設不少于5年,。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課程繼續(xù)建設情況進行跟蹤監(jiān)督和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課程,,將取消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資格。
六,、組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薦單位和各高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申報、推薦等組織工作,,規(guī)范評價,、遴選工作程序,,確保課程質量。
(二)嚴把質量關,。推薦單位和各高校須對申報推薦課程的內容,、教學活動和所有材料進行全面核查,對課程團隊以及課程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把關,。
(三)嚴格工作紀律,。推薦單位和各高校要嚴格按照推薦遴選條件和程序組織推薦工作。對在工作中存在嚴重失職瀆職或弄虛作假,、謀求私利,、收受賄賂、違法違紀等行為的,,將按照有關規(guī)定予以嚴肅處理,。
(四)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各高校,、推薦單位須分別對擬申報推薦課程的相關信息材料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
七,、相關聯(lián)系方式
(一)政策咨詢及材料郵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課程教材與實驗室處,,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大木倉胡同35號,郵編:100816,,聯(lián)系人:許學琳,、竺超今,電話:010-66097856,、010-66096925,,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填報咨詢及技術支持
1,。“工作網”聯(lián)系人:張秀芹,,電話:010-58581673,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技術支持:陳老師,,電話:18612096969。
2,。有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填報咨詢,,請聯(lián)系“實驗空間”。聯(lián)系人:王妍,電話:010-58582357,,010-58581546,,010-58582301,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技術接口聯(lián)系人:韓老師,,電話:010-58582364。
以上是有關第二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申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