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綜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高考理綜在高考所占的比重是是非常大的,,理綜包括了三門學科,,學理的考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理綜太難得分了,,那么下邊就是小編收集的一些史上最全高考理綜知識點總結 高考理綜必考知識點總結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史上最全高考理綜知識點總結:物理部分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夠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可以看成質點。
2,、參考系不一定會是不動的,,只是假定成不動的物體。
3,、在時間軸上n秒時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時刻,。
4,、物體在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6,、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
7,、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13,、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4、找準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注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是相遇處,。
16、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18,、滑動摩擦力只以μ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
19,、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問題時容易出錯,。
20,、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套在同一直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免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個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差,,要先判斷能否為零,。
23、兩個力合成一個力的結果是惟一的,,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情況不惟一,,可以有多種分解方式。
24、物體在粗糙斜面上向前運動,,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認為物體向前運動會存在一種向前的“沖力”的說法是錯誤的。
25,、所有認為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有關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是一種力,,物體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慣性。
26,、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也有局限性,對于微觀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27、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于正確地求出加速度,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改變,。
29、判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還是向下。
30,、兩個相關聯的物體,,其中一個處于超(失)重狀態(tài),整體對支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小),。
史上最全高考理綜知識點總結:化學部分
1,、誤認為有機物均易燃燒。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
2、誤認為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因為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
3、誤認為碳原子數超過4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新戊烷是例外,,沸點9.5℃,氣體,。
4,、誤認為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后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必須再用堿石灰處理。
5,、誤認為雙鍵鍵能小,,不穩(wěn)定,易斷裂,。其實是雙鍵中只有一個鍵符合上述條件,。
6、誤認為聚乙烯是純凈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為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定。
7,、誤認為乙炔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實說明乙炔使它們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8,、誤認為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能發(fā)生取代反應,,故苯與氯氣在光照(紫外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取代。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六氯環(huán)己烷,。
9、誤認為苯和溴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后無明顯現象,。雖然二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褪去,,而苯層變?yōu)槌燃t色。
10,、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鈉,,然后分液。
11,、誤認為石油分餾后得到的餾分為純凈物,。分餾產物是一定沸點范圍內的餾分,因為混合物,。
12,、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區(qū)分直餾汽油和裂化汽油。直餾汽油中含有較多的苯的同系物;兩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鑒別,。
13,、誤認為鹵代烴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14,、誤認為烴基和羥基相連的有機物一定是醇類,。苯酚是酚類。
15,、誤認為乙醇是液體,,而苯酚是固體,苯酚不與金屬鈉反應,。固體苯酚雖不與鈉反應,,但將苯酚熔化,即可與鈉反應,,且比乙醇和鈉反應更劇烈。
點擊查看:高考理綜復習資料及答題技巧匯總
16,、誤認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苯酚的電離程度雖比碳酸小,,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大,,所以由復分解規(guī)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17,、誤認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過濾除去。苯酚與溴水反應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雖不溶于水,卻易溶于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18、誤認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類也能形成對應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對于醇而言,,酚成酯較困難,,通常是與羧酸酐或酰氯反應生成酯。
19,、誤認為醇一定可發(fā)生去氫氧化,。本碳為季的醇不能發(fā)生去氫氧化,如新戊醇,。
20,、誤認為飽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當羥基與叔碳連接時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1、誤認為醇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甲醇和鄰碳無氫的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22、誤認為酸與醇反應生成的有機物一定是酯,。乙醇與氫溴酸反應生成的溴乙烷屬于鹵代烴,,不是酯。
23,、誤認為酯化反應一定都是“酸去羥基醇去氫”,。乙醇與硝酸等無機酸反應,一般是醇去羥基酸去氫,。
24,、誤認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機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變紅,。硬脂酸不能使石蕊變紅,。 25、誤認為能使有機物分子中引進硝基的反應一定是硝化反應,。乙醇和濃硝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硝酸乙酯。
26,、誤認為最簡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是同分異構體,。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
27,、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例:乙烷與甲醛、丙醇與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且結構不同,,卻不是同分異構體,。
28、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結構不同,這樣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例:乙醇和甲酸,。
29、誤認為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例:乙烯與環(huán)丙烷,。
30、誤認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或一定含有醛基,。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它們不是醛;果糖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它是多羥基酮,不含醛基,。
史上最全高考理綜知識點總結:生物部分
1,、能量在2個營養(yǎng)級上傳遞效率在10%—20%。
2,、真菌PH5.0—6.0細菌PH6.5—7.5放線菌PH7.5—8.5,。
3、物質可以循環(huán),,能量不可以循環(huán)。
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食物鏈食物網,。
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殼的成分是1—6個多肽分子,。
6、過敏:抗體吸附在皮膚,、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細胞表面,,再次進入人體后使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
7,、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流入該食物鏈的總能量,。
8、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功能,。
9,、水腫:組織液濃度高于血液。
10,、尿素是有機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時產生有機物。
11,、藍藻:原核生物,,無質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質粒,。
12,、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關。
13,、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增殖,,如腎細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斷增加的:干細胞、形成層細胞,、生發(fā)層;無分裂能力的:紅細胞,、篩管細胞(無細胞核)、神經細胞,、骨細胞,。
14、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15,、除基因突變外其他基因型的改變一般最可能發(fā)生在減數分裂時(象交叉互換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自由組合),。
16,、凝集原: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體。
17,、基因自由組合時間:簡數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18,、人工獲得胚胎干細胞的方法是將核移到去核的卵細胞中經過一定的處理使其發(fā)育到某一時期從而獲得胚胎干細胞,,此處“某一時期”最可能是囊胚。
19,、原核細胞較真核細胞簡單細胞內僅具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細胞內具有兩種核酸——脫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0、病毒僅具有一種遺傳物質——DNA或RNA;阮病毒僅具蛋白質,。
21,、光反應階段電子的最終受體是輔酶二。
22,、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23、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應需要酶,,暗反應也需要酶。
24,、大病初愈后適宜進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但蛋白質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25,、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26、穩(wěn)定期出現芽胞,,可以產生大量的次級代謝產物,。
27、青霉菌產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殺死細菌,、放線菌殺不死真菌,。
28、一切感覺產生于大腦皮層,。
29,、分裂間期與蛋白質合成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線粒體,,沒有高爾基體和
內質網,。
30、葉綠體囊狀結構上的能量轉化途徑是光能→電能→活躍的化學能→穩(wěn)定的化學能,。
31,、高爾基體是蛋白質加工的場所。
32,、流感,、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
33,、水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使大腦皮層,感受器是下丘腦,。
34,、皮膚燒傷后第一道防線受損,。
35、神經調節(jié):迅速精確比較局限時間短暫;體液調節(jié):比較緩慢比較廣泛時間較長,。
36,、生長激素:垂體分泌→促進生長,主要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促激素:垂體分泌→促進腺體的生長發(fā)育調節(jié)腺體分泌激素;胰島:胰島分泌→降糖;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孕激素:卵巢→促進子宮內膜的發(fā)育為精子著床和泌乳做準備;催乳素:性腺→促進性器官的發(fā)育;
性激素:促進性器官的發(fā)育,,激發(fā)維持第二性征,維持性周期,。
37,、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和分解者,。
38,、有絲分裂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
39,、所有生殖細胞不都是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
40、受精卵不僅是個體發(fā)育的起點,,同時是性別決定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