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謙之,,字道讓,,少事后母李以孝聞。及長,,屏絕人事,,專意經(jīng)史,天文算歷,、圖緯之書,,多所該涉,日誦數(shù)千言,,好文章,,留意《老》、《易》,。襲爵,,釋褐奉朝請,加宣威將軍,,轉(zhuǎn)奉車都尉,、廷尉丞。孝昌初行河陰縣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詔令追捕,,必得以聞。謙之乃偽枷一囚,,立于馬市,,宣言是前詐市馬賊,,今欲刑之。密遣腹心察市中私議者,。有二人相見忻然曰:“無復(fù)憂矣,。”執(zhí)送按問,具伏盜馬,,徒黨悉獲,。尋詔除寧遠(yuǎn)將軍,正河陰令,。在縣二年,,損益治體,多為故事,。好于贍恤,,言諾無虧。居家僮隸,,對其兒不撻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世無髡黥奴婢,,常稱俱稟人體,,如何殘害。以父舅氏沮渠蒙遜曾據(jù)涼土,,國書漏闕,,謙之乃修《涼書》十卷,行于世,。涼國盛事佛道,,為論貶之,因稱佛是九流之一家,。當(dāng)世名士,,競以佛理來難,謙之還以佛義對之,,竟不能屈,。以時所行歷,多未盡善,,乃更改元修撰,,為一家之法,雖未行于世,,議者嘆其多能,。初,謙之弟道穆,正光中為御史,,糾相州刺史李世哲事,,大相挫辱,其家恒以為憾,。至是,,世哲弟神軌為靈太后深所寵任,直謙之家僮訴良,,神軌左右之,,入諷尚書,判禁謙之于廷尉,。時將赦,,神軌乃啟靈太后發(fā)詔,于獄賜死,,時年四十二,。朝士莫不哀之。所著文章百余篇,,別有集錄,。永安中,,贈征虜將軍,、營州刺史,謚曰康,,又除一子出身,,以明冤屈。
(節(jié)選自《魏書?高謙之傳》)
7.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
B.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
C.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
D.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先/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
8. 下列對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褐”,可以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釋褐”指脫去平民衣服,,比喻開始擔(dān)任官職,,也可以指進(jìn)士及第授官。
B. “髡”,,古代指剃去男子頭發(fā)之刑,;“黥”,古代指在人臉上刺字并涂墨之刑,。“髡黥”泛指犯法遭受刑罰,。
C. “謚號”,是朝廷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依照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稱號,如陶淵明謚號“靖節(jié)”。
D. “出身”,,既可以指科舉時代為考中錄選者所規(guī)定的身份,、資格,也可指入仕為官,。文中指后一個意思,。
9.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高謙之多才多能,,成就令人矚目,,他專心研讀經(jīng)史,對天文,、算術(shù)也有涉獵,;撰寫的《涼書》刊行于世,重新修撰的歷法被人嘆服,。
B. 高謙之心思縝密,,為政講究方法。在代理河陰縣令時,,他巧施計(jì)策,,輕而易舉就使罪犯露出馬腳,接著又把罪犯同黨全部抓獲,。
C. 高謙之寬仁善良,,體恤家中奴仆。他從不責(zé)打奴仆,,更不忍心殘害,;奴仆之中有生三個兒子的,就免去其中一個兒子的奴仆身份,。
D. 高謙之含冤離世,,結(jié)局令人哀嘆。弟弟高道穆在處理刺史李世哲的案件時得罪了李家,,他因此受到牽連,,最終被靈太后下詔賜死。
10.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謙之乃偽枷一囚,,立于馬市,宣言是前詐市馬賊,,今欲刑之,。
(2)當(dāng)世名士,競以佛理來難,,謙之還以佛義對之,,竟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