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國古人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稱的年齡分別是:( )
A、15歲,、20歲,、30歲,、40歲
B、女子15歲,、男子20歲,、50歲、60歲
C,、女子15歲,、男子20歲,、30歲,、40歲
D、13歲,、20歲,、30歲、50歲
1,、我國古人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稱的年齡分別是:( )
A、15歲,、20歲,、30歲,、40歲
B、女子15歲,、男子20歲,、50歲、60歲
C,、女子15歲,、男子20歲,、30歲,、40歲
D、13歲,、20歲,、30歲、50歲
答案:
C
解析:
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歲,。舊時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
知識擴展:
初生: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豆蔻之年:女子13——14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花信年華:女子24歲;
舞勺之年:男子13——15歲(學文舞);
舞象之年:男子15——20歲 (學武舞);
弱冠之年:男子20歲;而立之年:男子30 歲;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花甲之年:男子60 歲;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耄耋(mào dié)之年:80,、90歲(耄:八九十歲年紀;耋:七八十歲年紀);
期頤之年:男子100歲。
喜壽:77歲;米壽:88歲;白壽:99歲;茶壽:108歲,。
按照中國人習俗,,向高齡老人祝壽有“喜壽”“米壽”“白壽”“茶壽”之說。
把“喜”“米”“白”“茶”四字作為高齡老人的壽年,,是有講究的,。
“喜壽”是指七十七歲。這是因為“喜”字寫成草體很像七十七,。“米壽”指八十八歲,。這是因為“米”字上部一點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個“八”,,中間一橫一豎像“十”,,加起來八十八。“白壽”指九十九。這是因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橫,,百減去一,,不是九十九嗎?“茶壽”指一百零八歲。這是因為“茶”的草頭為“二十”,,“茶”字下半部是“八十八”,,加起來就不是一百零八。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