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寒露相關的詩詞篇一
朝代:宋朝|作者:曹彥約
久謂熱當雨,茲來歸近家,。
露寒遲應節(jié),,天變勇飛沙。
甕白應浮酒,,籬黃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問仙槎,。
曹彥約簡介
曹彥約(1157~1228)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后受人之召,,負責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后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為湖南轉運判官,鎮(zhèn) 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后任利州路(今屬陜西)轉運判官兼知利州,,發(fā)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并論兵柄財權并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為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為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后以華文閣學士致仕,,卒謚“文簡”,。
寒露相關的詩詞篇二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jié)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里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元稹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詩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28歲列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jīng)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為監(jiān)察御史。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F(xiàn)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
寒露相關的詩詞篇三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戴察〔唐代〕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譯文
蕭瑟稀疏的梧桐樹葉上,,懸掛著剛剛升起的月亮,。
露水泛出閃亮的光茫,閃亮的光線裝扮了這樸素的寒夜,。
秋風搖動樹葉像搖搖欲墜的白玉令人愁悵,,枝干上微微掛著露珠。
這寒冷的氣溫讓人懷疑是不是秋天已經(jīng)過去,,細小的聲音都能在這夜里被人察覺,。
月光流遍空氣中,被露水濕潤的東西都能很容易被看見,。
不厭煩的看著外面的景色可以讓我拋開的疲倦,,將這美好的景色都聚在一起更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