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老頭讀后感800 高老頭讀后感500字篇一
法國巴爾扎克寫的《高老頭》十本好書,下面小編整理了高老頭讀后感400字,,歡迎閱讀!
我讀了法國巴爾扎克寫的《高老頭》,,里面主要講了在19世紀的法國,高老頭有兩個女兒,,在他的養(yǎng)育下一貫過著奢華的生活,,兩個女兒一個喜歡高攀貴族,,進入了上流社會,,成了新貴雷斯伯爵太太;一個喜歡金錢,,嫁給了銀行家,成為紐沁根夫人,。但不久,,這對寶貝女兒雙雙將父親趕出大門,讓他在破舊的伏蓋公寓過著寒酸的生活,。
高老頭臨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見女兒一面,,但兩位女兒并沒有去見高老頭。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高老頭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父親,,他把自己全部的愛和財富給了女兒,是希望自己將來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兒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連起碼的道德都做不到,,讓我又覺得高老頭這樣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憐了。而那兩個女兒讓我覺得很可恨,也很為她們感到悲哀,,自己的父親那么愛她們,,為她們創(chuàng)造了那么好的條件,,但女兒們卻從來都沒有想過,,她們的父親為了女兒自己寧愿過著清苦的生活,,可真是冰冷血腸的大怪物!
不管以前還是現(xiàn)在,,我們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并且傳承中華美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到高老頭的遭遇,我并沒有太多的震撼,(我對我的“無動于衷”感到震驚!或許是“見怪不怪”了吧?!就象看多了對“我要讀書”的貧苦孩子的報道,現(xiàn)在再多一點“我要讀書”的字眼已經(jīng)不會吸引我的眼球一樣.或許是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對“司空見慣”已不屑一顧了吧?我不知道這種表現(xiàn)能否用“麻木”來形容.)我不想給他悲傷的眼淚,也不想給那兩個女兒太多的指責,我只想對拉斯蒂涅的變化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他的思想性格的發(fā)展變化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金枝欲孽》中的如妃.記得她的寵太醫(yī)說過一些話,大致是這個意思:如妃當年并不是現(xiàn)在的這樣算計人.她剛進宮時也是一個天真,、單純的小女孩,對人對事毫無心機.可就是這后宮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讓她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拉斯蒂涅和如妃也差不多吧?
最初,他想靠學問謀求財富,可是那個膿包波阿雷擊碎了這個夢想,于是他轉而改變了方向.當初涉世不深,良心未泯的他,看見巴黎社會駭人聽聞的罪惡感到恐怖惡心,可隨著一步步深入到社會的臟腑,他的是非善惡之心漸漸淡薄,自私的欲望愈來愈強烈,最后抱定不擇手段向上爬的決心,投入了巴黎社會的殘酷格斗.
也許你會覺得他可憐?也許你會覺得他可悲?不,大可不必,我親愛的朋友!我們應該為他感到高興,為他慶幸!(請不要認為我瘋了或是不可理喻,甚至喪盡天良.親愛的朋友,請耐心聽我說.)
社會上有兩種人: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在當時的巴黎社會下, 拉斯蒂涅只有兩條出路:要么依舊窮苦下去讓家人的希望落空并象高老頭那樣處處受人欺負,同時他還要忍受自己良心的譴責,抱怨社會的不公……;要么他就象宴會上的那些“少爺”,有錢有吃有穿有女人,受人的巴結……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條路呢?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甘于窮苦且不快樂的境地.我們不知道拉斯蒂涅有錢后是否會快樂,.
在此情況下,我親愛的朋友,你是否能理解我所謂的“為他慶幸”呢?
任何人都活在社會中.記得我們高中校長說過“別人都是神經(jīng)病,你不是神經(jīng)病,那么你才是真正的神經(jīng)病.”這話雖俗,但是不無道理.一個人是無力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的.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無奈地“隨大流”.人很偉大,但也很渺小.很多時候我們也只能改變自己來適應環(huán)境.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在抱怨社會的不公,埋怨老天“有眼無珠”: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為什么好人就要受欺負而壞人卻可以活得滋潤瀟灑呢?為什么同樣的機會a要給b而不給我呢?他不就是比我有錢嗎?為什么我就要受別人的輕視污辱而他就要受巴結呢?為什么……在生活中有太多諸如此類的 “為什么”.可是為什么你在抱怨,、憤怒的時候就沒想過怎么樣才能使自己擺脫這種境地并為之努力奮斗呢?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靠詛咒抱怨而成功,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因別人的詛咒抱怨而倒霉.
弱肉強食向來就是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老虎會因為兔子的可愛弱小而“口”下留情嗎?不會!它只會在獅子面前猶豫.因此,想生存下去并且活得更好,那你就要努力地讓自己成為獅子!
永遠記住:哀求,、眼淚,、同情永遠不會成為弱者的生存條件.要想成功,奮斗才是真!
不是后記的后記
說了這么多無關緊要的話,還請大家原諒我的無知與冒犯.很抱歉,經(jīng)歷的這19年,給我感觸最多的只是這些.聽慣了太多的“冠冕堂皇”,聽慣了太多的“”,聽慣了太多的“高尚美德”,我……
我無意批駁或是冒犯其他人,我也沒有對任何事情產(chǎn)生懷疑,我只是看了《高老頭》一下子憋不住了,才發(fā)了這么多牢騷.無論對與錯,這只代表我個人“一時”的觀點.還請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