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錫惠公園游記篇一
惠山古稱華山,、歷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故唐以后稱惠山。山有九峰,,婉蜒如龍,,又稱九龍山。山峰高近330 米,。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余處泉眼,故俗稱惠泉山,。
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山高僅75米,,相傳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故名,。又傳秦大軍曾在此埋鍋燒飯時挖出巨石,,上有二句偈語:"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平",。漢時錫竭,因此此縣名為無錫,,諺稱"無錫錫山山無錫",。錫山是九龍山龍頭上的一顆明珠。錫山頂上的龍光塔,,又是無錫城市的風(fēng)景標(biāo)志之一,。
從錫惠公園的古華山門入園,可直達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地。此處是全園的精華,?;萆剿率墙厦麆x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清乾隆皇帝南巡,,幾次游惠山,親書"惠山寺"匾額,,香火旺盛,。主要游覽點有唐宋經(jīng)幢、金剛殿,、雪花橋,、日月池和御碑亭等。入古華門東折即為"寄暢園",。該園在元朝時為二僧房,,名"南隱"、"謳寓",。明正德年間,,當(dāng)時兵部尚書秦金罷官后,回鄉(xiāng)將此處開辟為園,,名"風(fēng)谷行窩",,后又更名為"寄暢園"。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內(nèi)疊石引水,,步步得景,,處處有畫,寄暢園更趨完美,。
寄暢園的東部是一個南北狹長的水池,,名錦匯漪。池畔有繞池回廊,?;乩确蹓ι翔偳吨┐啊@戎卸蔚牧峭ぶ?,安放著石桌,、石凳,相傳是乾隆皇帝與寺僧下棋的地方,。廊的盡頭有一九脊飛檐的方亭,,名"知魚檻",游人可在此倚欄觀魚,。池北林木幽深處,,八音澗承二泉活水,泉音叮咚,。園的西部則以假山樹木為主,。太湖石壘成的"九獅臺",可以憑想像去尋找騰躍,、靜臥,姿態(tài)各異的獅子,。寄暢園與惠山九峰,、錫山龍光塔連成一片,成為園林建筑中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清康熙,、乾隆皇帝游此園后,即命人在北京頤和園中仿此建一國林,,取名"諧趣園"。
天下第二泉即惠山泉,,又稱陸子泉,。此泉開鑿于唐大歷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水質(zhì)甘香重滑,。我國古代著名的茶道專家,,唐朝人陸羽在他的《茶經(jīng)》中,稱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宋徽宗時,,此水成為貢品。唐宋以后,,一些著名的詩人常來此游歷,,留下了許多盛贊此泉的詩句,從此,,天下第二泉聞名大下,,此泉共分上、中,、下三他,。泉上有"天下第二泉"石刻。是清代吏部員外郎王澍所書,。上池八角形,,水質(zhì)最好,斟過杯口數(shù)毫米而茶水不溢,。水色透明,,甘洌可口,。中池方形,,筑有泉亭。下池長方形,,鑿于宋代,。此有二泉亭、漪瀾堂,、景徽堂及明代的觀音石,,螭首等。坐在景徽堂的茶座中,,品嘗用二泉水泡的香茗,,欣賞二泉附近景色,石刻螭首中,,泉水從螭口中潺潺流出,,叮咚有聲。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華彥鈞),,曾在此作《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曲調(diào)悠揚,如泣如訴,,更使二泉美名遠播天下,。
從二泉亭北上,還有清代竹爐山房、秋雨堂,、云起樓等,。秋雨堂結(jié)構(gòu)精巧,陳設(shè)古雅,,電影《家》曾取景于此,。聽松亭也在二泉附近。亭內(nèi)一方古銅色巨石,,平坦光滑,,可橫臥一人,稱"石床",。一端鐫有"聽松"二字,,是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所書。唐詩人皮日休曾常來此聽松濤之聲,,留下"殿前日暮高風(fēng)起,,松子聲聲打石床"的名句。
杜鵑園是錫惠公園的園中園,。構(gòu)筑精巧,,布局得體,幽徑橋邊,,軒榭堂前,,遍植天下名鵑。每逢花期,,姹紫嫣紅的杜鵑,,竟相開放,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錫惠公園游記篇二
錫惠公園西邊惠山腳下的名勝區(qū)是游客主要游覽的景區(qū),,包含寄暢園、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著名景點。名勝區(qū)東邊是映山湖,,再東邊是錫山,,相傳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到了漢代錫被挖光了——無錫了,,無錫的城名正來源于此,。
10元錢的休閑區(qū)觀光票指的是錫山區(qū)域,不含名勝區(qū),。若只去公園爬爬錫山不去名勝區(qū)的話,,買10元錢的門票就行了。70元的全票既可以游覽名勝區(qū),也可以游覽10元觀光票所包含的區(qū)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買了10元門票,又突然想去名勝區(qū),,得再補張70元的全票,。所以游玩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要玩哪些地方,。
錫惠公園共有五個大門,。古華山門和秀璋門在公園北邊,臨著惠山古鎮(zhèn),,兩門相距挺近,,秀璋門離映山湖更近些,去名勝區(qū)的話從古華山門進,。錫山西大門(青山西門),、錫山中門、錫山東門(大橋東門)在公園的南邊,,去錫山從這三扇門進都可,。其中西門進去有錫惠索道,注意索道是去隔壁惠山的,,去錫山頂無索道,,錫山也不高,才75米,,爬爬很快就到頂,。索道單程20元,往返35元,,與公園聯(lián)票90元(包含全票70元的游玩景點),,運營時間8:00-16:30。另外,,游樂園也在西門那邊,,帶小孩要去游樂園玩的游客也可從西門進。
古華山門進去就是建于明嘉靖初年的寄暢園,,保存完好,,是無錫最著名的江南園林。巧妙地借景“二泉”(惠山泉),、惠山,、錫山,引“二泉”水入園作水景,,又可見到遠處錫山上的龍光塔倒影在園內(nèi)池塘的景象,。園內(nèi)還有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御書的石匾額,。
往南走,,到始建于南北朝的惠山寺。寺中粱朝的龍眼泉、唐宋石經(jīng)幢、唐代聽松石床、宋代金蓮橋,、明洪武銀杏、清御碑等都是真正的古跡,。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颁z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nóng)》即寫于此處。
再往南,,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二泉,。唐朝《茶經(jīng)》作者陸羽給天下泡茶的泉水排名,認(rèn)為惠山泉的品質(zhì)第二,。這里共有上,、中、下三池,,到了夜晚,,月亮倒映在池中,在這孕育出了瞎子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第二泉旁邊有茶莊,,一定要喝一杯第二泉泡的茶,再聽聽茶莊播放的《二泉映月》,,十分愜意,。
此外,名勝區(qū)還有二泉書院,、華孝子祠等景點,。全部游完后,還想去錫山,,就往東走,,過映山湖,然后爬臺階上錫山頂,。山頂有建于明代的龍光塔,,是無錫的地標(biāo)之一,塔不能上,,只能外面看看。最后下山到錫山中門入口的九龍壁看一看,,雖然是新建的,,但五顏六色的彩陶制成的浮雕,琉璃瓦頂,還挺漂亮的,。錫山南邊,,西門入口處的游樂園則有碰碰車、迷你穿梭,、搖頭飛椅等游樂設(shè)施,,需另外付費。
每年的春天,,一般在4月份,,這里會舉辦惠山民俗文化廟會。因為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是惠山東岳大帝黃飛虎的生日,,無錫城中有八座寺廟的“老爺”要到惠山來慶祝生日,。屆時能看到穿著古裝的巡游隊伍抬著“老爺”,穿過惠山古鎮(zhèn),、錫惠公園,,十分熱鬧。4月又是杜鵑開放的時候,,錫惠公園有杜鵑展;到了秋天,,還會有菊花展。
公園秀嶂門進門左側(cè),,有一家土特產(chǎn)商店,,出售的特色美食惠山油酥餅比較正宗。秀嶂門門口的一畝三分田吃蘇式面很贊,,紅湯里加入芝麻,,香噴噴的?;萆焦沛?zhèn)上也有些餐館,,可嘗嘗無錫特色美食,無錫小籠,、無錫排骨等,。無錫菜的口味偏甜,可能外地游客會吃不慣,?;萆焦沛?zhèn)可與錫惠公園一并游覽,有許多祠堂,,還有中國泥人博物館,。在鎮(zhèn)上的小商鋪里買點無錫泥人自己留作紀(jì)念或送人,都是極好的,。
錫惠公園游記篇三
各位游客:當(dāng)初咱們將去旅行的是無錫市內(nèi)最重要的景致名勝區(qū)――錫惠公園,。它位于無錫市西2.5公里處,,包含錫山跟惠山,全園面積達6.85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和名稱由來】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萆礁?29米,四周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綿延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萆揭驎x代開山禪師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時慧,、惠兩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萆揭匀忻刑煜碌诙?、龍眼泉等十多處,,名勝古跡有春申澗、惠山寺,、聽松石床,、竹爐山房等數(shù)十處。
錫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圍長約1.5公里,相傳因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而得名,。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處崛起的小峰,。山頂建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下有龍光洞,。1958年開鑿映山湖后與惠山連成一片,,使之構(gòu)成“真山假水”,發(fā)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們:錫惠公園全國分為三個游覽欣賞區(qū):一是名勝古跡區(qū),,包括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二是做作風(fēng)景區(qū),,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澗等;三是娛樂運動區(qū),,在錫山南麓。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前往參觀游覽,。
【錫山:龍光塔―龍光洞―吳文化福壽天地】
各位游客:請隨我進入錫山大門,。錫山大門,面對大運河,,飛檐翹角,,大門正中高懸“山色溪光”橫匾,為當(dāng)年康熙南巡時所書,。進人大門,,一塊巨石矗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各位請看:下刻《無錫金匾縣志》所載無錫和錫山的幾句話,,點出了此處地名的來歷。
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對于龍光塔,還有這么一段歷史傳說:明朝正德初年,,禮部大臣昆山人顧鼎臣,,游覽錫惠勝景后說;“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無狀元的起因,,是龍頭上無角的緣故?!甭犃诉@位大臣的話,,人們信認(rèn)為真,于是后人就在錫山頂上建了一座實心的石塔,。爾后幾十年仍不人中狀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龍以角聽,塔中宜空”,。因而又在萬歷二年(1574年),,建成七層八角的樓閣式磚塔,并由當(dāng)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龍光塔”,,寄意龍光普照,。龍光塔建造以來,,多次被毀。1924年重修時把培改成鋼筋混凝土構(gòu)造,,塔頂鑄重1.5噸,,高2.85米銅剎,塔的高度也增添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改正傾斜,把墻面由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古塔更為挺立端莊,,雄姿煥發(fā)。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合,,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樓亭相連,,人口處拱門上磚刻“隱辰”兩字,“辰”屬虎年,,“隱辰”是把龍隱于山內(nèi)之意,。洞內(nèi)有三百多米長的通道,兩邊壁上燈火通明,。東部的地下戲院,,可包容五六百人。另有13個廳室,,擺設(shè)工藝,、陶瓷、泥人等,。這里的氣溫長年堅持18“c,,冬暖夏涼,游人至此,,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龍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頂三局部組成,,彩陶燒制,,以花崗巖為基座,金星綠琉璃瓦頂,,全長26.71米,,高4.09米,,九龍凌空,氣概非凡,。再向西是“吳文明福壽天地”,。它沿錫山山坡而建,前面破的石碑上,,刻著著名字畫家朱屺瞻102歲時題寫的景點名稱,。石階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臺,臺前石柱上有宏大的福壽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瓊林赴宴;壽仙默默為我海屋添籌?!狈疵媸牵骸靶猩品娇啥喔?,守仁天然長命?!崩@過承露臺,,上面兩座方亭合并而成的雙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對聯(lián)寫道:“國泰盡福地,,民安多壽星?!蓖っ蛯β?lián)均由我國書法家協(xié)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錫山就參觀到此,下面我們再去參觀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遺跡,。
【惠山:惠山寺遺址―山門―唐宋石經(jīng)幢】
惠山寺在惠山東麓,早在南北朝時,,劉宋司徒長史湛挺就在此建造“歷山草堂”,,后改為“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本上,,樹立了惠山寺。因為寺院地處福地,,又因與天下第二泉同處名山勝景,,于是名聞遐邇。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惠山寺山門前,,看到這座黃色拱形建造門上刻有“古華山門”4個金色題字,,因惠山古稱“華山”,惠山寺原是“華山精舍”,,所以惠山頭山門就叫“古華山門”,,大門背面門檻上刻有“勝地名泉”4字,。這個山門是1954年惠山街拓寬時王耀庭從新設(shè)計的,拱門頂端有雙龍戲珠的裝潢,。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內(nèi),,各位看到的兩座古老的石經(jīng)幢,南側(cè)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無錫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刻經(jīng)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由白鹿隱士李瑞符書寫,,經(jīng)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門組成,,雕刻優(yōu)美,充足顯示了唐代的藝術(shù)作風(fēng),。北側(cè)一座建于宋代熙寧三年(107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擬店幢,,幢身刻“大白傘蓋神咒”,。這種刻咒而不刻經(jīng)的做法,是宋代當(dāng)前才在佛教界風(fēng)行的,。兩座石幢分辨用多少塊圓形湖石壘成,,極具歷史價值。
【山門殿―日月池和毒草橋―聽松石床―古銀杏樹】
進入古西岳門,,迎面是金剛殿,,也叫“山門殿”。始建于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懸“惠山寺”匾,匾額最早為明代陳勉所寫,,清雍正時蔣衡重書,,現(xiàn)在看到的是1979年依據(jù)影片《無錫景》畫面復(fù)制而成。
錫惠公園游記篇四
在無錫市西郊,,以錫山,、惠山命名。包括錫山的全部和惠山東麓及連接兩山的映山湖,。錫惠公園把兩山合成一園,,內(nèi)容豐富多彩,展現(xiàn)了南朝以來各個朝代的歷史文化古跡,流傳著許多生動的人文傳說,。
惠山古稱華山,、歷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故唐以后稱惠山。山有九峰,,婉蜒如龍,,又稱九龍山。山峰高近330 米,。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余處泉眼,故俗稱惠泉山,。
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山高僅75米,相傳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故名。又傳秦大軍曾在此埋鍋燒飯時挖出巨石,,上有二句偈語:"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平",。漢時錫竭,,因此此縣名為無錫,諺稱"無錫錫山山無錫",。錫山是九龍山龍頭上的一顆明珠,。錫山頂上的龍光塔,又是無錫城市的風(fēng)景標(biāo)志之一,。
從錫惠公園的古華山門入園,,可直達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地,。此處是全園的精華?;萆剿率墙厦麆x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清乾隆皇帝南巡,,幾次游惠山,,親書"惠山寺"匾額,香火旺盛。主要游覽點有唐宋經(jīng)幢,、金剛殿,、雪花橋、日月池和御碑亭等,。入古華門東折即為"寄暢園",。該園在元朝時為二僧房,名"南隱",、"謳寓",。明正德年間,當(dāng)時兵部尚書秦金罷官后,,回鄉(xiāng)將此處開辟為園,,名"風(fēng)谷行窩",后又更名為"寄暢園",。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內(nèi)疊石引水,步步得景,,處處有畫,,寄暢園更趨完美。
寄暢園的東部是一個南北狹長的水池,,名錦匯漪,。池畔有繞池回廊?;乩确蹓ι翔偳吨┐?。廊中段的六角亭中,安放著石桌,、石凳,,相傳是乾隆皇帝與寺僧下棋的地方。廊的盡頭有一九脊飛檐的方亭,,名"知魚檻",,游人可在此倚欄觀魚。池北林木幽深處,,八音澗承二泉活水,,泉音叮咚。園的西部則以假山樹木為主,。太湖石壘成的"九獅臺",,可以憑想像去尋找騰躍、靜臥,,姿態(tài)各異的獅子,。寄暢園與惠山九峰,、錫山龍光塔連成一片,成為園林建筑中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清康熙,、乾隆皇帝游此園后,即命人在北京頤和園中仿此建一國林,,取名"諧趣園",。
天下第二泉即惠山泉,又稱陸子泉,。此泉開鑿于唐大歷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水質(zhì)甘香重滑。我國古代著名的茶道專家,,唐朝人陸羽在他的《茶經(jīng)》中,,稱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宋徽宗時,,此水成為貢品。唐宋以后,,一些著名的詩人常來此游歷,,留下了許多盛贊此泉的詩句,從此,,天下第二泉聞名大下,,此泉共分上、中,、下三他。泉上有"天下第二泉"石刻,。是清代吏部員外郎王澍所書,。上池八角形,水質(zhì)最好,,斟過杯口數(shù)毫米而茶水不溢,。水色透明,甘??煽?。中池方形,筑有泉亭,。下池長方形,,鑿于宋代。此有二泉亭,、漪瀾堂,、景徽堂及明代的觀音石,螭首等。坐在景徽堂的茶座中,,品嘗用二泉水泡的香茗,,欣賞二泉附近景色,石刻螭首中,,泉水從螭口中潺潺流出,,叮咚有聲。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華彥鈞),,曾在此作《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曲調(diào)悠揚,如泣如訴,,更使二泉美名遠播天下,。
從二泉亭北上,還有清代竹爐山房,、秋雨堂,、云起樓等。秋雨堂結(jié)構(gòu)精巧,,陳設(shè)古雅,,電影《家》曾取景于此。聽松亭也在二泉附近,。亭內(nèi)一方古銅色巨石,,平坦光滑,可橫臥一人,,稱"石床",。一端鐫有"聽松"二字,是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所書,。唐詩人皮日休曾常來此聽松濤之聲,,留下"殿前日暮高風(fēng)起,松子聲聲打石床"的名句,。
杜鵑園是錫惠公園的園中園,。構(gòu)筑精巧,布局得體,,幽徑橋邊,,軒榭堂前,遍植天下名鵑,。每逢花期,,姹紫嫣紅的杜鵑,竟相開放,,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錫惠公園游記篇五
各位游客:當(dāng)初咱們將去旅行的是無錫市內(nèi)最重要的景致名勝區(qū)――錫惠公園,。它位于無錫市西2.5公里處,包含錫山跟惠山,,全園面積達6.85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和名稱由來】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惠山高329米,,四周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綿延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惠山因晉代開山禪師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時慧、惠兩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有名,,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多處,名勝古跡有春申澗,、惠山寺,、聽松石床、竹爐山房等數(shù)十處,。
錫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圍長約1.5公里,,相傳因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而得名。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處崛起的小峰,。山頂建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下有龍光洞。1958年開鑿映山湖后與惠山連成一片,,使之構(gòu)成“真山假水”,,發(fā)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們:錫惠公園全國分為三個游覽欣賞區(qū):一是名勝古跡區(qū),包括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二是做作風(fēng)景區(qū),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澗等;三是娛樂運動區(qū),在錫山南麓,。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前往參觀游覽,。
【錫山:龍光塔―龍光洞―吳文化福壽天地】
各位游客:請隨我進入錫山大門。錫山大門,,面對大運河,,飛檐翹角,大門正中高懸“山色溪光”橫匾,,為當(dāng)年康熙南巡時所書,。進人大門,一塊巨石矗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各位請看:下刻《無錫金匾縣志》所載無錫和錫山的幾句話,點出了此處地名的來歷,。
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對于龍光塔,,還有這么一段歷史傳說:明朝正德初年,,禮部大臣昆山人顧鼎臣,游覽錫惠勝景后說;“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無狀元的起因,是龍頭上無角的緣故,?!甭犃诉@位大臣的話,人們信認(rèn)為真,,于是后人就在錫山頂上建了一座實心的石塔,。爾后幾十年仍不人中狀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龍以角聽,,塔中宜空”,。因而又在萬歷二年(1574年),建成七層八角的樓閣式磚塔,,并由當(dāng)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龍光塔”,,寄意龍光普照,。龍光塔建造以來,多次被毀,。1920xx年重修時把培改成鋼筋混凝土構(gòu)造,,塔頂鑄重1.5噸,高2.85米銅剎,,塔的高度也增添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改正傾斜,,把墻面由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古塔更為挺立端莊,雄姿煥發(fā),。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合,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樓亭相連,人口處拱門上磚刻“隱辰”兩字,,“辰”屬豬年,,“隱辰”是把龍隱于山內(nèi)之意。洞內(nèi)有三百多米長的通道,,兩邊壁上燈火通明,。東部的地下戲院,可包容五六百人,。另有13個廳室,,擺設(shè)工藝、陶瓷,、泥人等,。這里的氣溫長年堅持18“c,冬暖夏涼,,游人至此,,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龍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頂三局部組成,,彩陶燒制,,以花崗巖為基座,,金星綠琉璃瓦頂,,全長26.71米,高4.09米,,九龍凌空,,氣概非凡。再向西是“吳文明福壽天地”,。它沿錫山山坡而建,,前面破的石碑上,刻著著名字畫家朱屺瞻102歲時題寫的景點名稱,。石階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臺,,臺前石柱上有宏大的福壽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瓊林赴宴;壽仙默默為我海屋添籌,?!狈疵媸牵骸靶猩品娇啥喔#厝侍烊婚L命,?!崩@過承露臺,上面兩座方亭合并而成的雙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對聯(lián)寫道:“國泰盡福地,民安多壽星,?!蓖っ蛯β?lián)均由我國書法家協(xié)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錫山就參觀到此,,下面我們再去參觀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遺跡。
【惠山:惠山寺遺址―山門―唐宋石經(jīng)幢】
惠山寺在惠山東麓,,早在南北朝時,,劉宋司徒長史湛挺就在此建造“歷山草堂”,后改為“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本上,樹立了惠山寺,。因為寺院地處福地,,又因與天下第二泉同處名山勝景,于是名聞遐邇,。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惠山寺山門前,,看到這座黃色拱形建造門上刻有“古華山門”4個金色題字,因惠山古稱“華山”,,惠山寺原是“華山精舍”,,所以惠山頭山門就叫“古華山門”,,大門背面門檻上刻有“勝地名泉”4字。這個山門是1954年惠山街拓寬時王耀庭從新設(shè)計的,,拱門頂端有雙龍戲珠的裝潢,。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內(nèi),各位看到的兩座古老的石經(jīng)幢,,南側(cè)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無錫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刻經(jīng)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由白鹿隱士李瑞符書寫,,經(jīng)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門組成,雕刻優(yōu)美,,充足顯示了唐代的藝術(shù)作風(fēng),。北側(cè)一座建于宋代熙寧三年(120xx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擬店幢,,幢身刻“大白傘蓋神咒”。這種刻咒而不刻經(jīng)的做法,,是宋代當(dāng)前才在佛教界風(fēng)行的,。兩座石幢分辨用多少塊圓形湖石壘成,極具歷史價值,。
【山門殿―日月池和毒草橋―聽松石床―古銀杏樹】
進入古西岳門,,迎面是金剛殿,也叫“山門殿”,。始建于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懸“惠山寺”匾,,匾額最早為明代陳勉所寫,,清雍正時蔣衡重書,現(xiàn)在看到的是1979年依據(jù)影片《無錫景》畫面復(fù)制而成,。
錫惠公園游記篇六
錫惠公園西邊惠山腳下的名勝區(qū)是游客主要游覽的景區(qū),,包含寄暢園、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著名景點,。名勝區(qū)東邊是映山湖,再東邊是錫山,相傳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到了漢代錫被挖光了——無錫了,,無錫的城名正來源于此。
10元錢的休閑區(qū)觀光票指的是錫山區(qū)域,,不含名勝區(qū)。若只去公園爬爬錫山不去名勝區(qū)的話,,買10元錢的門票就行了,。70元的全票既可以游覽名勝區(qū),也可以游覽10元觀光票所包含的區(qū)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買了10元門票,又突然想去名勝區(qū),,得再補張70元的全票,。所以游玩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要玩哪些地方,。
錫惠公園共有五個大門,。古華山門和秀璋門在公園北邊,臨著惠山古鎮(zhèn),,兩門相距挺近,,秀璋門離映山湖更近些,去名勝區(qū)的話從古華山門進,。錫山西大門(青山西門),、錫山中門、錫山東門(大橋東門)在公園的南邊,,去錫山從這三扇門進都可,。其中西門進去有錫惠索道,注意索道是去隔壁惠山的,,去錫山頂無索道,,錫山也不高,才75米,,爬爬很快就到頂,。索道單程20元,往返35元,,與公園聯(lián)票90元(包含全票70元的游玩景點),,運營時間8:00-16:30。另外,,游樂園也在西門那邊,,帶小孩要去游樂園玩的游客也可從西門進。
古華山門進去就是建于明嘉靖初年的寄暢園,保存完好,,是無錫最著名的江南園林,。巧妙地借景“二泉”(惠山泉)、惠山,、錫山,,引“二泉”水入園作水景,又可見到遠處錫山上的龍光塔倒影在園內(nèi)池塘的景象,。園內(nèi)還有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御書的石匾額。
往南走,,到始建于南北朝的惠山寺,。寺中粱朝的龍眼泉、唐宋石經(jīng)幢,、唐代聽松石床,、宋代金蓮橋、明洪武銀杏,、清御碑等都是真正的古跡,。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颁z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nóng)》即寫于此處,。
再往南,,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二泉。唐朝《茶經(jīng)》作者陸羽給天下泡茶的泉水排名,,認(rèn)為惠山泉的品質(zhì)第二,。這里共有上、中,、下三池,,到了夜晚,月亮倒映在池中,,在這孕育出了瞎子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第二泉旁邊有茶莊,一定要喝一杯第二泉泡的茶,,再聽聽茶莊播放的《二泉映月》,,十分愜意。
此外,,名勝區(qū)還有二泉書院,、華孝子祠等景點。全部游完后,,還想去錫山,,就往東走,,過映山湖,然后爬臺階上錫山頂,。山頂有建于明代的龍光塔,,是無錫的地標(biāo)之一,塔不能上,,只能外面看看,。最后下山到錫山中門入口的九龍壁看一看,雖然是新建的,,但五顏六色的彩陶制成的浮雕,,琉璃瓦頂,還挺漂亮的,。錫山南邊,西門入口處的游樂園則有碰碰車,、迷你穿梭,、搖頭飛椅等游樂設(shè)施,需另外付費,。
每年的春天,,一般在4月份,這里會舉辦惠山民俗文化廟會,。因為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是惠山東岳大帝黃飛虎的生日,,無錫城中有八座寺廟的“老爺”要到惠山來慶祝生日。屆時能看到穿著古裝的巡游隊伍抬著“老爺”,,穿過惠山古鎮(zhèn),、錫惠公園,十分熱鬧,。4月又是杜鵑開放的時候,,錫惠公園有杜鵑展;到了秋天,還會有菊花展,。
公園秀嶂門進門左側(cè),,有一家土特產(chǎn)商店,出售的特色美食惠山油酥餅比較正宗,。秀嶂門門口的一畝三分田吃蘇式面很贊,,紅湯里加入芝麻,香噴噴的,?;萆焦沛?zhèn)上也有些餐館,可嘗嘗無錫特色美食,,無錫小籠,、無錫排骨等,。無錫菜的口味偏甜,可能外地游客會吃不慣,?;萆焦沛?zhèn)可與錫惠公園一并游覽,有許多祠堂,,還有中國泥人博物館,。在鎮(zhèn)上的小商鋪里買點無錫泥人自己留作紀(jì)念或送人,都是極好的,。
錫惠公園游記篇七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將去游覽的是無錫市內(nèi)最主要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錫惠公園,。它位于無錫市西2.5公里處,包括錫山和惠山,,全園面積達6.85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和名稱由來】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惠山高329米,,周圍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連綿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惠山因晉代開山禪師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時慧、惠兩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多處,名勝古跡有春申澗,、惠山寺,、聽松石床、竹爐山房等數(shù)十處,。
錫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圍長約1.5公里,相傳因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而得名,。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處突起的小峰,。山頂建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下有龍光洞,。1958年開鑿映山湖后與惠山連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產(chǎn)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們:錫惠公園全國分為三個游覽觀賞區(qū):一是名勝古跡區(qū),,包括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風(fēng)景區(qū),,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澗等;三是文娛活動區(qū),,在錫山南麓。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前往參觀游覽,。
【錫山:龍光塔—龍光洞—吳文化福壽天地】
各位游客:請隨我進入錫山大門,。錫山大門,,面對大運河,,飛檐翹角,大門正中高懸“山色溪光”橫匾,,為當(dāng)年康熙南巡時所書,。進人大門,一塊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各位請看:下刻《無錫金匾縣志》所載無錫和錫山的幾句話,點出了此處地名的來歷,。
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關(guān)于龍光塔,,還有這么一段歷史傳說:明朝正德初年,,禮部大臣昆山人顧鼎臣,游覽錫惠勝景后說;“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無狀元的原因,是龍頭上無角的緣故,?!甭犃诉@位大臣的話,,人們信以為真,于是后人就在錫山頂上建了一座實心的石塔,。此后幾十年仍沒有人中狀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龍以角聽,塔中宜空”,。因此又在萬歷二年(1574年),,建成七層八角的樓閣式磚塔,并由當(dāng)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龍光塔”,,寓意龍光普照,。龍光塔建造以來,屢次被毀,。1924年重修時把培改成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塔頂鑄重1.5噸,高2.85米銅剎,,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糾正傾斜,,把墻面由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古塔更為挺拔端莊,英姿煥發(fā),。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樓亭相連,人口處拱門上磚刻“隱辰”兩字,,“辰”屬虎年,,“隱辰”是把龍隱于山內(nèi)之意。洞內(nèi)有三百多米長的通道,,兩邊壁上燈火通明,。東部的地下劇場,可容納五六百人,。另有13個廳室,,陳列工藝、陶瓷,、泥人等,。這里的氣溫常年保持18“c,冬暖夏涼,,游人至此,,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龍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頂三部分組成,,彩陶燒制,,以花崗巖為基座,金星綠琉璃瓦頂,,全長26.71米,,高4.09米,九龍騰空,,氣勢不凡,。再向西是“吳文化福壽天地”。它沿錫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著著名書畫家朱屺瞻102歲時題寫的景點名稱。石階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臺,,臺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壽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瓊林赴宴;壽仙默默為我海屋添籌?!北趁媸牵骸靶猩品娇啥喔?,守仁自然長壽?!崩@過承露臺,,上面兩座方亭合并而成的雙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對聯(lián)寫道:“國泰盡福地,民安多壽星,?!蓖っ蛯β?lián)均由我國書法家協(xié)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錫山就參觀到此,,下面我們再去參觀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遺址。
【惠山:惠山寺遺址—山門—唐宋石經(jīng)幢】
惠山寺在惠山東麓,,早在南北朝時,,劉宋司徒長史湛挺就在此建造“歷山草堂”,后改為“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處福地,,又因與天下第二泉同處名山勝景,,于是名聞遐邇。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惠山寺山門前,,看到這座黃色拱形建筑門上刻有“古華山門”4個金色題字,,因惠山古稱“華山”,惠山寺原是“華山精舍”,,所以惠山頭山門就叫“古華山門”,,大門背面門檻上刻有“勝地名泉”4字。這個山門是1954年惠山街拓寬時王耀庭重新設(shè)計的,,拱門頂端有雙龍戲珠的裝飾,。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內(nèi),各位看到的兩座古老的石經(jīng)幢,,南側(cè)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無錫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刻經(jīng)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由白鹿山人李瑞符書寫,,經(jīng)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分組成,雕刻精美,,充分顯示了唐代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北側(cè)一座建于宋代熙寧三年(107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傘蓋神咒”。這種刻咒而不刻經(jīng)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兩座石幢分別用幾塊圓形湖石壘成,極具歷史價值,。
【山門殿—日月池和香花橋—聽松石床—古銀杏樹】
進入古華山門,,迎面是金剛殿,也叫“山門殿”,。始建于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懸“惠山寺”匾,匾額最早為明代陳勉所寫,,清雍正時蔣衡重書,,現(xiàn)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據(jù)影片《無錫景》畫面復(fù)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掛有清代無錫知縣廖綸所撰的對聯(lián):“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調(diào)為教孝,,寺教忠,。”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重書,。大殿背面,,上懸“江南第一山”橫匾,系我國名畫家李可染所書,,它為古殿平添了幾分光彩,。
過金剛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蓮靜臥,,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橋,,名“香花橋”,。池是南北朝劉宋元徽二年(474年)開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了,。香花橋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橋的名稱取自佛經(jīng):信佛升天,進入無量壽之時,,日月飛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樂相迎,。香花橋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鯉魚跳龍門”的圓形浮雕,,中間兩扇石門,一開一閉,,表示虔誠的善男信女可以從開著的佛門進入,,若是惡人佛門則永閉不納,。所謂佛門半開,,有緣進來,或者說;善門開,,惡門閉,。游人過橋,都會在開著的石門上踏一腳,,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請大家進二山門,,請看古銀杏樹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橫臥一石,,名“聽松石床”,,長1.99米,寬0.87米,,高0.56米,,它是馳名全國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塊天然斷裂形成,,質(zhì)地堅硬,,一端翹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時著名書法家李陽冰應(yīng)無錫縣丞公孫羅之邀請同游惠山,,特地篆寫“聽松”兩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紀(jì)念,,雖經(jīng)1200多年風(fēng)雨,字跡依然清晰可見,。床邊原有兩棵古松,,毀于元末。
“聽松石床”前的古樹為銀杏,,相傳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經(jīng)歷了600多年風(fēng)霜。據(jù)說當(dāng)時共種有18棵,,象征佛門18羅漢,,現(xiàn)僅存這一棵。此樹高21米,,直徑1.91米,,為雄性銀杏,只開花不結(jié)果,,離地6米的樹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樹齡了,卻結(jié)出了圓圓的果實,。但在1982年,,這棵雄性古銀杏,居然也結(jié)出了7粒白果,。古銀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觀”4個篆字,是清代無錫書法家邵涵初所寫。意思是說人們在此可以“俯察古樹之茂盛,,仰觀錫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爐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寶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間,大同殿及周圍建筑被毀,。后來在此舊址建造了一所樹堂名“昭忠詞”,。前廳里壁上嵌有李鴻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詞記》等兩道石碑。請看這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墻,,梁枋、柱頭,、門樓都畫棟雕梁,。圖案為戲文風(fēng)景、花卉鳥獸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樹堂建筑,,具有我國古代建筑的特點。殿后天井中還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樹齡,。中秋時節(jié),桂花飄香,,使這座建筑顯得更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邊門,不遠處就是“竹爐山房”,。這里原是惠山寺彌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平臺,,檐廊古樸典雅,,頭門邊兩塊磐陀石。正中匾額“竹爐山房”是1979年李苦禪重題,。兩旁柱上的對聯(lián):“削竹編爐,,原是山房舊物;燒松煮雪,久為衲子珍藏,?!睘闊o錫書法家朱家駐題寫。
相傳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訪惠山寺,。寺僧性??车挂桓褡?,一截為三,,搭成竹爐,上架缽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嘗了竹爐上煮的茶,,極為滿意,,贊揚性海是羅漢下凡、后來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創(chuàng)建聽松庵,,退居庵內(nèi),品茗聽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請湖州竹工,,編制竹茶爐,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竹爐高不過一尺,外面用竹編織,,里面填土,,爐心裝銅柵,形似道家的乾坤壺,,叩之有金石之聲,。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當(dāng)時名畫家王紴作畫,,學(xué)士王達題詩,,合成《竹爐圖卷》共四卷,,使竹茶爐流芳于世。明代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廣提學(xué)副使的鄒迪光重建彌陀寺時改名“竹爐山房”,,專門在這里用竹爐煮茶招待四方賓客,。后原爐多次被毀,康熙年間,,無錫著名詞人顧貞觀在1684年重制了兩只竹爐,。竹爐山房也幾經(jīng)重修,現(xiàn)在的建筑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詩碑移到山房門廳和廊下,。正中一塊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來無錫寫的《詠惠泉》詩,,背面刻著乾隆第四次來無錫時寫的4首詩。東邊一塊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來無錫的詩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瀾堂—阿炳墓】
出竹爐山房南行,就是聞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萆揭粠В帜久?,泉水豐富,,自古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其中“二泉”更是出名,?!疤煜碌诙钡妹谔瞥两褚延?200多年歷史,。唐代茶圣陸羽,,遍嘗天下名泉名茶,認(rèn)為“廬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從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譽四海。
“二泉”得名以來留下了許多人文古跡,。唐代時無錫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長安,。到宋徽宗時“二泉”水被列為貢品,“月進百壇”,。蘇東坡品飲“二泉”水后,,贊稱“色味兩奇絕”。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六次南巡至無錫,,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詩題字,。20世紀(jì)40年代,,著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馳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進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對“二泉”進一步清理疏?!,F(xiàn)在“二泉”泉水隨山勢自西向東,,分上,、中,、下三池。上池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質(zhì)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緊靠上池,,兩池都是石底,,青石圍欄,。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趙構(gòu)到此巡游時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題有“源頭活水”四字。亭頂裝飾雙龍戲珠?,F(xiàn)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手書。泉水通過暗渠從港瀾堂底流入下池,。
漪瀾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環(huán)繞,游客們在此可小想品茗,。蘇東坡有“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的詩句。乾隆多次在此設(shè)御座品茗,,堂前匾額是現(xiàn)代書法家費新我所書,。大門柱上有蘇東坡的詩:“雪萍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yīng)怕惠泉,?!?/p>
三池中下池最大,長8.6米,,寬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開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稱龍頭),,雙爪前踞,龍頸彎突,,張開大口,,清泉白龍口傾注而出,構(gòu)成“螭吻飛泉”勝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無錫本地黃色陽山石雕鑿而成,,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為“天下第二泉”內(nèi)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跡,。池前一組太湖石,,疊成觀音立于鰲背像,世稱“觀音石”,,右為龍女,,左為善才。觀音石下有一段銘文,,落款“蕙巖”,,說明這是原禮部尚書顧可學(xué)別墅“蕙巖小筑”中的遺物,清乾隆年間才移到此地,。
無錫歷史上最著名的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鉤的墓,,坐落在錫惠公園春申澗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邊的山坡上,音樂臺背后山頭墓地林間,,樹立著這位民間音樂家的銅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彥鈞,,無錫東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從小跟父親學(xué)習(xí)音樂,,對民族樂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后來雙目失明,,流落街頭,。直到解放后重獲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燦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遷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創(chuàng)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聲的流露及生活的寫照。全曲由引子和6個階段構(gòu)成,,是循環(huán)變奏的曲式結(jié)構(gòu),。《二泉映月》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時作為國禮贈送外賓,。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紛紛改編,,成為一支譽滿國際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澗—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條街】
二泉東側(cè)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凈月住所,,名“龍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極負(fù)盛名的我國四大私家園林之一。它是無錫人鄒迪光在明萬歷年間建造的,,占地約50畝,,先后用十多年時間建成。國鄒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為“愚公谷”,。
現(xiàn)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園林特色,?!坝薰取必沂?960年郭沫若題寫的,。人門向南,,由長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軒二亭,,軒名“荷軒”,,由著名畫家吳作人書額。軒前對聯(lián)“得山水清氣,,極大地大觀”,,是當(dāng)代山水畫家邑人錢松岳于84歲時書寫的。荷軒以南的泉亭,,名“濾泉”,。泉邊枝峰閣有唐代古聯(lián):“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蹦线吚葍?nèi)的對聯(lián)“老龍聽法,頑石點頭”,,巧妙地寫出了當(dāng)年惠山寺高僧講經(jīng),,老龍也前來聽法,使大同殿前聽松石連連點頭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學(xué)的博大精深,。由濾泉穿過小石橋,只見假山旁有一株古玉蘭,,樹齡已達400多年,。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前往參觀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澗”。春申澗又名“黃公澗”,,現(xiàn)為無錫觀瀑的景觀,,因戰(zhàn)國時代楚國國相春申君黃歇曾率軍在此飲馬而得名,。山澗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塊大石橫臥,,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臥云”兩字,,是明代南京禮部尚書邵寶為紀(jì)念惠山寺住持圓顯而題寫的,臥云是圓顯的號,。澗邊三角亭,,名“臥云亭”。
順春申澗東下,,位于錫,、惠兩山之間的是映山湖,古時稱“秦皇塢”,。1958年這里開挖出1400平方米的湖面,,清澈如鏡的水面使錫、惠兩山的景色融為一體,,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風(fēng)景更加美妙動人,。湖畔周圍精心種植喬木、灌木,、花草,。東面建有一石牌坊,題有“映山湖”匾額,。牌坊對面,,各位請看春申澗出口處的那塊石頭,上刻“翠螺”兩字,,形容錫惠山峰如少女的發(fā)會,。
各位游客:錫惠公園的參觀就到此為止,下面隨我去觀賞一下惠山直街,,大家可以隨意選購一些無錫的土特產(chǎn)“惠山泥人”,。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惠山東端的五里街,這條路原是赴惠山寺朝山進香的必經(jīng)之路?,F(xiàn)為“惠山泥人一條街”,。惠山泥人歷史悠久,已有400多年歷史,,起源于惠山山麓,,故名“惠山泥人”,是無錫著名手工藝品,。它采用惠山腳下特別細(xì)膩潔凈的黑泥,,在藝術(shù)家手里經(jīng)過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泥胚,、整修、上粉,、上色,、開相和上油等十幾道工序制作而成?;萆侥嗳朔謨深悾阂活悶椤按重洝?,是泥人的傳統(tǒng)產(chǎn)品,以胖娃娃,、動物為題材;另一類為“細(xì)貨”,,即“手控戲文”,以戲曲,、神話故事、舞蹈為題材,,其中代表作有“大阿?!薄髡f惠山古時林木參天,,一對猛獸常下山傷人,。后來,一家生了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取名阿福。說來奇怪,,猛獸見阿福就俯首帖耳,,溫順得很,于是無錫的家家戶戶都喜歡把阿福供在家中,,用以辟邪,。
游客們:介紹就到此,請大家自由逛街。
錫惠公園游記篇八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將去游覽的是無錫市內(nèi)最主要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錫惠公園,。它位于無錫市西2.5公里處,,包括錫山和惠山,全園面積達6.85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和名稱由來】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萆礁?29米,周圍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連綿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萆揭驎x代開山禪師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時慧,、惠兩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萆揭匀刑煜碌诙?、龍眼泉等十多處,,名勝古跡有春申澗、惠山寺,、聽松石床,、竹爐山房等數(shù)十處。
錫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圍長約1.5公里,相傳因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而得名,。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處突起的小峰,。山頂建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下有龍光洞,。1958年開鑿映山湖后與惠山連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產(chǎn)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們:錫惠公園全國分為三個游覽觀賞區(qū):一是名勝古跡區(qū),,包括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風(fēng)景區(qū),,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澗等;三是文娛活動區(qū),,在錫山南麓,。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前往參觀游覽。
【錫山:龍光塔—龍光洞—吳文化福壽天地】
各位游客:請隨我進入錫山大門,。錫山大門,,面對大運河,飛檐翹角,,大門正中高懸“山色溪光”橫匾,,為當(dāng)年康熙南巡時所書。進人大門,,一塊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各位請看:下刻《無錫金匾縣志》所載無錫和錫山的幾句話,,點出了此處地名的來歷,。
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關(guān)于龍光塔,,還有這么一段歷史傳說:明朝正德初年,禮部大臣昆山人顧鼎臣,,游覽錫惠勝景后說;“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無狀元的原因,,是龍頭上無角的緣故?!甭犃诉@位大臣的話,,人們信以為真,于是后人就在錫山頂上建了一座實心的石塔,。此后幾十年仍沒有人中狀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龍以角聽,塔中宜空”,。因此又在萬歷二年(1574年),,建成七層八角的樓閣式磚塔,并由當(dāng)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龍光塔”,寓意龍光普照,。龍光塔建造以來,,屢次被毀。1920xx年重修時把培改成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塔頂鑄重1.5噸,,高2.85米銅剎,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糾正傾斜,把墻面由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古塔更為挺拔端莊,,英姿煥發(fā)。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樓亭相連,,人口處拱門上磚刻“隱辰”兩字,“辰”屬豬年,,“隱辰”是把龍隱于山內(nèi)之意,。洞內(nèi)有三百多米長的通道,兩邊壁上燈火通明,。東部的地下劇場,,可容納五六百人。另有13個廳室,,陳列工藝,、陶瓷、泥人等,。這里的氣溫常年保持 18“c,,冬暖夏涼,游人至此,,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龍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頂三部分組成,,彩陶燒制,,以花崗巖為基座,,金星綠琉璃瓦頂,全長26.71米,,高 4.09米,,九龍騰空,氣勢不凡,。再向西是“吳文化福壽天地”,。它沿錫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著著名書畫家朱屺瞻102歲時題寫的景點名稱,。石階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臺,臺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壽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瓊林赴宴;壽仙默默為我海屋添籌,。”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長壽,。”繞過承露臺,,上面兩座方亭合并而成的雙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對聯(lián)寫道:“國泰盡福地,,民安多壽星,。”亭名和對聯(lián)均由我國書法家協(xié)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錫山就參觀到此,,下面我們再去參觀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遺址,。
【惠山:惠山寺遺址—山門—唐宋石經(jīng)幢】
惠山寺在惠山東麓,,早在南北朝時,劉宋司徒長史湛挺就在此建造“歷山草堂”,,后改為“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處福地,又因與天下第二泉同處名山勝景,,于是名聞遐邇。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惠山寺山門前,,看到這座黃色拱形建筑門上刻有“古華山門”4個金色題字,,因惠山古稱“華山”,,惠山寺原是“華山精舍”,所以惠山頭山門就叫“古華山門”,,大門背面門檻上刻有“勝地名泉”4字,。這個山門是1954年惠山街拓寬時王耀庭重新設(shè)計的,拱門頂端有雙龍戲珠的裝飾,。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內(nèi),,各位看到的兩座古老的石經(jīng)幢,南側(cè)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無錫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刻經(jīng)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由白鹿山人李瑞符書寫,,經(jīng)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分組成,,雕刻精美,充分顯示了唐代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北側(cè)一座建于宋代熙寧三年(120xx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傘蓋神咒”,。這種刻咒而不刻經(jīng)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兩座石幢分別用幾塊圓形湖石壘成,,極具歷史價值。
【山門殿—日月池和香花橋—聽松石床—古銀杏樹】
進入古華山門,,迎面是金剛殿,,也叫“山門殿”。始建于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懸“惠山寺”匾,匾額最早為明代陳勉所寫,,清雍正時蔣衡重書,,現(xiàn)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據(jù)影片《無錫景》畫面復(fù)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掛有清代無錫知縣廖綸所撰的對聯(lián):“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調(diào)為教孝,,寺教忠,?!庇芍麜椅渲衅嬷貢4蟮畋趁?,上懸“江南第一山”橫匾,,系我國名畫家李可染所書,它為古殿平添了幾分光彩,。
過金剛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蓮靜臥,,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橋,名“香花橋”,。池是南北朝劉宋元徽二年(474年)開鑿的,,距今已有1500 多年歷史了。香花橋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橋的名稱取自佛經(jīng):信佛升天,,進入無量壽之時,日月飛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樂相迎。香花橋的正中石板上刻有 “鯉魚跳龍門”的圓形浮雕,,中間兩扇石門,,一開一閉,表示虔誠的善男信女可以從開著的佛門進入,,若是惡人佛門則永閉不納,。所謂佛門半開,有緣進來,,或者說;善門開,,惡門閉。游人過橋,,都會在開著的石門上踏一腳,,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請大家進二山門,,請看古銀杏樹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橫臥一石,名“聽松石床”,,長1.99米,,寬0.87米,高0.56米,它是馳名全國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塊天然斷裂形成,,質(zhì)地堅硬,一端翹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時著名書法家李陽冰應(yīng)無錫縣丞公孫羅之邀請同游惠山,,特地篆寫“聽松” 兩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紀(jì)念,,雖經(jīng)1200多年風(fēng)雨,,字跡依然清晰可見。床邊原有兩棵古松,,毀于元末,。
“聽松石床”前的古樹為銀杏,相傳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經(jīng)歷了600多年風(fēng)霜,。據(jù)說當(dāng)時共種有18 棵,象征佛門18羅漢,,現(xiàn)僅存這一棵,。此樹高21 米,直徑1.91米,,為雄性銀杏,,只開花不結(jié)果,離地6米的樹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樹齡了,,卻結(jié)出了圓圓的果實。但在1982年,,這棵雄性古銀杏,,居然也結(jié)出了7粒白果。古銀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觀”4個篆字,,是清代無錫書法家邵涵初所寫。意思是說人們在此可以“俯察古樹之茂盛,,仰觀錫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爐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寶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間,大同殿及周圍建筑被毀,。后來在此舊址建造了一所樹堂名“昭忠詞”,。前廳里壁上嵌有李鴻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詞記》等兩道石碑,。請看這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墻,,梁枋,、柱頭、門樓都畫棟雕梁,。圖案為戲文風(fēng)景,、花卉鳥獸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樹堂建筑,,具有我國古代建筑的特點,。殿后天井中還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樹齡,。中秋時節(jié),,桂花飄香,使這座建筑顯得更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邊門,,不遠處就是“竹爐山房”。這里原是惠山寺彌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平臺,檐廊古樸典雅,,頭門邊兩塊磐陀石,。正中匾額 “竹爐山房”是1979年李苦禪重題。兩旁柱上的對聯(lián):“削竹編爐,,原是山房舊物;燒松煮雪,,久為衲子珍藏?!睘闊o錫書法家朱家駐題寫,。
相傳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訪惠山寺,。寺僧性??车挂桓褡樱唤貫槿?,搭成竹爐,,上架缽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嘗了竹爐上煮的茶,極為滿意,贊揚性海是羅漢下凡,、后來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創(chuàng)建聽松庵,退居庵內(nèi),,品茗聽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請湖州竹工,編制竹茶爐,,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竹爐高不過一尺,,外面用竹編織,里面填土,,爐心裝銅柵,,形似道家的乾坤壺,叩之有金石之聲,。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當(dāng)時名畫家王紴作畫,,學(xué)士王達題詩,,合成《竹爐圖卷》共四卷,使竹茶爐流芳于世,。明代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廣提學(xué)副使的鄒迪光重建彌陀寺時改名“竹爐山房”,專門在這里用竹爐煮茶招待四方賓客,。后原爐多次被毀,,康熙年間,無錫著名詞人顧貞觀在1684年重制了兩只竹爐,。竹爐山房也幾經(jīng)重修,,現(xiàn)在的建筑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詩碑移到山房門廳和廊下,。正中一塊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來無錫寫的《詠惠泉》詩,,背面刻著乾隆第四次來無錫時寫的4首詩。東邊一塊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來無錫的詩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瀾堂—阿炳墓】
出竹爐山房南行,就是聞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萆揭粠В帜久ⅲS富,,自古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其中“二泉”更是出名。 “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唐代茶圣陸羽,遍嘗天下名泉名茶,,認(rèn)為“廬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從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譽四海,。
“二泉”得名以來留下了許多人文古跡,。唐代時無錫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長安。到宋徽宗時“二泉”水被列為貢品,,“月進百壇”,。蘇東坡品飲“二泉”水后,贊稱“色味兩奇絕”,。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六次南巡至無錫,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詩題字。20世紀(jì)40年代,,著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馳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進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對“二泉”進一步清理疏?!,,F(xiàn)在“二泉”泉水隨山勢自西向東,分上,、中,、下三池。上池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質(zhì)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緊靠上池,,兩池都是石底,,青石圍欄,。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趙構(gòu)到此巡游時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題有“源頭活水”四字,。亭頂裝飾雙龍戲珠?,F(xiàn)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手書,。泉水通過暗渠從港瀾堂底流入下池,。
漪瀾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環(huán)繞,,游客們在此可小想品茗。蘇東坡有“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的詩句,。乾隆多次在此設(shè)御座品茗,堂前匾額是現(xiàn)代書法家費新我所書,。大門柱上有蘇東坡的詩:“雪萍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yīng)怕惠泉?!?/p>
三池中下池最大,,長8.6米,寬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開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稱龍頭),,雙爪前踞,,龍頸彎突,張開大口,,清泉白龍口傾注而出,,構(gòu)成“螭吻飛泉”勝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無錫本地黃色陽山石雕鑿而成,,至今已有近520xx年的歷史,,為“天下第二泉”內(nèi)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跡。池前一組太湖石,,疊成觀音立于鰲背像,,世稱“觀音石”,右為龍女,,左為善才,。觀音石下有一段銘文,落款 “蕙巖”,,說明這是原禮部尚書顧可學(xué)別墅“蕙巖小筑”中的遺物,,清乾隆年間才移到此地。
無錫歷史上最著名的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鉤的墓,,坐落在錫惠公園春申澗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邊的山坡上,,音樂臺背后山頭墓地林間,樹立著這位民間音樂家的銅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彥鈞,無錫東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從小跟父親學(xué)習(xí)音樂,對民族樂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后來雙目失明,流落街頭,。直到解放后重獲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燦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遷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創(chuàng)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聲的流露及生活的寫照,。全曲由引子和6個階段構(gòu)成,是循環(huán)變奏的曲式結(jié)構(gòu),?!抖吃隆吩谥腥A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時作為國禮贈送外賓。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紛紛改編,,成為一支譽滿國際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澗—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條街】
二泉東側(cè)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凈月住所,名“龍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極負(fù)盛名的我國四大私家園林之一,。它是無錫人鄒迪光在明萬歷年間建造的,占地約50畝,,先后用十多年時間建成,。國鄒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為“愚公谷”,。
現(xiàn)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園林特色?!坝薰取必沂?960年郭沫若題寫的,。人門向南,由長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軒二亭,,軒名“荷軒”,由著名畫家吳作人書額,。軒前對聯(lián)“得山水清氣,,極大地大觀”,是當(dāng)代山水畫家邑人錢松岳于84歲時書寫的,。荷軒以南的泉亭,,名“濾泉”。泉邊枝峰閣有唐代古聯(lián):“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蹦线吚葍?nèi)的對聯(lián)“老龍聽法,,頑石點頭”,巧妙地寫出了當(dāng)年惠山寺高僧講經(jīng),,老龍也前來聽法,,使大同殿前聽松石連連點頭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學(xué)的博大精深,。由濾泉穿過小石橋,,只見假山旁有一株古玉蘭,樹齡已達400多年,。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前往參觀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澗”,。春申澗又名“黃公澗”,現(xiàn)為無錫觀瀑的景觀,,因戰(zhàn)國時代楚國國相春申君黃歇曾率軍在此飲馬而得名,。山澗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塊大石橫臥,,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臥云”兩字,,是明代南京禮部尚書邵寶為紀(jì)念惠山寺住持圓顯而題寫的,,臥云是圓顯的號。澗邊三角亭,,名“臥云亭”,。
順春申澗東下,位于錫,、惠兩山之間的是映山湖,,古時稱“秦皇塢”。1958年這里開挖出1400平方米的湖面,,清澈如鏡的水面使錫,、惠兩山的景色融為一體,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風(fēng)景更加美妙動人,。湖畔周圍精心種植喬木,、灌木、花草,。東面建有一石牌坊,,題有“映山湖”匾額。牌坊對面,,各位請看春申澗出口處的那塊石頭,,上刻“翠螺”兩字,形容錫惠山峰如少女的發(fā)會,。
各位游客:錫惠公園的參觀就到此為止,,下面隨我去觀賞一下惠山直街,大家可以隨意選購一些無錫的土特產(chǎn)“惠山泥人”,。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惠山東端的五里街,,這條路原是赴惠山寺朝山進香的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為“惠山泥人一條街”,?;萆侥嗳藲v史悠久,已有400多年歷史,,起源于惠山山麓,,故名“惠山泥人”,,是無錫著名手工藝品。它采用惠山腳下特別細(xì)膩潔凈的黑泥,,在藝術(shù)家手里經(jīng)過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泥胚,、整修,、上粉、上色,、開相和上油等十幾道工序制作而成,。惠山泥人分兩類:一類為“粗貨”,,是泥人的傳統(tǒng)產(chǎn)品,,以胖娃娃、動物為題材;另一類為“細(xì)貨”,,即“手控戲文”,,以戲曲、神話故事,、舞蹈為題材,,其中代表作有“大阿福”,。傳說惠山古時林木參天,,一對猛獸常下山傷人。后來,,一家生了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取名阿福,。說來奇怪,猛獸見阿福就俯首帖耳,,溫順得很,,于是無錫的家家戶戶都喜歡把阿福供在家中,用以辟邪,。
游客們:介紹就到此,,請大家自由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