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學習語文的過程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在平時的學習以及練習中也要高標準嚴要求的對待,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篇閱讀理解以及答案,,大家一起看看吧,。
①一個云清風和的下午,我,,懷著幾分崇敬,、幾分興奮的心情,,尋到了位于贛州市西北角的賀蘭山下。仰望著山巔那魁偉的郁孤臺,,它,,三重屋檐,檐角飛翹,,似握拳揚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無語,,似蹙眉凝神,,反省著那一頁沉重的歷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臺前六層百級石階!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滿江紅》詞里知道“賀蘭山” 的,,有人說詞中所寫的“賀蘭山缺”,位于寧夏與內蒙古交界處,。而眼前的賀蘭山,,因為承載著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臺,承載著一位血濺戰(zhàn)袍,、淚灑宣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承載著他用熱血書就的一首悲壯詩篇,同樣名揚中華,,流芳千古!
③這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建筑,。跨進門廳,,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④我自然惦記著辛公當年的登臨處,,惦記著詩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樓,,更上一層,,推窗而望,遠山隱約,,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樓的背陰處,,竟有一塊開闊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躍入我的眼簾,。他,,一定就是辛棄疾!于是,我匆忙下樓,,來到辛公塑像腳下,,豁然明了:這就是辛公當年的登臨處,就是感慨憤激的辛棄疾噴發(fā)一腔熱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視眼前的稼軒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龍泉②于胯部,。他劍眉緊鎖,,凝目遠眺,短須似乎微顫,,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多痛楚,幾多憤懣,,幾多無奈!
⑥“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我不禁輕吟起這樣兩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貢水兩道江水交匯處的贛江。溯洄望去,,兩水茫茫而來;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雖說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詩句,,依然讓人想見當年的血淚之江。大敵當前,,國勢艱危,,腐敗的南宋朝廷卻茍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甌③缺,,讓奸佞當?shù)溃瑸閱蕶嗳鑷?,走茍且偷安之?結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棄舟登陸而去,,百姓的顛沛流離,更是不堪回首!這樣的歷史恥辱,,豈容忘記!江水,、淚水,就這樣融而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臺,,踱步在與臺相連、沿江而伸的古城墻上,。城墻很寬,,儼然是一位經風歷雨、昂首挺胸的壯漢!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擋住滾滾的江浪,,抵御敵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墻,,它曾經的斑斑駁駁,,它滿身的傷痕累累,天地可鑒!然而,,它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辛公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此情此景,,城墻能夠作證,城墻得以共鳴!
⑧我側過身子,,回眸郁孤臺的側影,,想起先前樓內的楹聯(lián)“郁結古今事,孤懸天地心”,。是的,,樓臺、城墻都在警示我們:莫忘歷史,。它們也在教導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的郁孤臺,,修葺一新,絕無當年的傷痕;如今的古城墻,,也無歷史的霉點,,然而,民族 之魂猶在!
⑨眼下,,我沒有聽到當年凄凄楚楚的鷓鴣聲,,也沒有見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 公在這里留下的名句激發(fā)起我情思連綿,,剪之難 斷……
⑩如今我們生逢盛世,,不乏鶯歌燕舞,面對郁孤臺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聞?此時,我的身邊不乏熱情的游者,,但其中無視楹聯(lián)的卻非個別,,樓內文人墨客的詩作,吸引不了他們;腳踩歷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顯然不是他們的熱衷。他們登臨樓臺的腳步,,輕快迅疾,,徜徉城墻的心情,輕松愉悅,,而“樓以詩顯,,詩以樓傳”的道理,他們絲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誦著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名詩,我決心把它譜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學生吟,讓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融入我們師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如今,,我如愿了,,當我一次次吟唱時,當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選自《語文學習》2006年第6期,,有改動)
[注]①造口,、郁孤臺、清江都在江西贛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 -1176),,辛棄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獄訟的官),官署在贛州,,這首詞當作于這一二年間,。②龍泉:劍名,這里指寶劍,。③金甌:黃金做的盆類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國土,。
1.這是一篇以游蹤為線索的游記散文,。閱讀全文,從文中找出表明線索的主要語言標志,,加以概括,,填在橫線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語境,,解釋第⑧段中加粗詞語“歷史的霉點”的含義,。
歷史的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說說第⑥段開頭“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詩在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文中第⑦段和第段中畫線的句子,,聯(lián)系全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1)古城墻為什么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臺為什么“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樓以詩顯,詩以樓傳,。”古建筑是歷史的印記,更是文化的沉積,。華夏大地上,,像郁孤臺這樣的遺跡又何止一處,請再列舉兩座這類建筑物,,結合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杰出詩文作簡要表述,。 [示例]岳陽樓:范仲淹為之作《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