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華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shù)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jié)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他們的兒子》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他們的兒子》閱讀原文:
石志康第一個走出了工廠的大門,,他向右疾步走去,,他要走上一站路,在那里上電車,。其實這一趟電車在工廠大門外就有一站,,他往前走上一站,是為了避開和同廠的工人擠在一起,。起碼有四十多個工人將在那里擠著推著上同一趟電車,,而電車到他們廠門口時已經有滿滿一車人了。
當他看到了前面的站牌時,,一輛電車正從更前面的大街上駛過來,,他立刻把插在口袋里的兩只手拿出來,手甩開以后跑起來快,,他和電車差不多同時到了站牌前,。坐了九站以后,石志康下了電車,,他往回走了三十多米,,來到另一個站牌下,他要改乘公交車了,。這時候天色完全黑了,,路燈高高在上,燈光照到地面上時已經十分微弱,,倒是街兩旁商店的燈光很明亮,,鋪滿了人行道,,還照到了站牌周圍。
站牌前已經有很多人,,最前面的人差不多站到馬路中間了,,石志康走到了他們中間。這時公交車在前面拐角的地方出現(xiàn)了,,石志康迅速地插到了最前面,然后微微伸開兩條胳膊,,隨著公交車的駛過來而往后使勁退去,,在他后面的一些人都被擠到了人行道上,最前面的車門從他身前滑了過去,,他判斷著車速向前移動著,,估計自己會剛好對上中間的車門,結果公交車突然剎車,,使他沒對上中間的車門,,差了有一、二米,。他從最前面掉了出來,,差不多掉到了最外面。
車門打開后,,只下來了三個人,。石志康往中間移了兩步,將兩只手從前面的人縫里插進去,,在往車上擠的時候,,他使出了一個鉗工所應該有的胳膊上的力氣,將前面人縫一點點擴大,,自己擠進了縫中,,然后再繼續(xù)去擴大前面的人縫。
石志康用自己全部的力氣將前面的人往兩側分開,,又借著后面的人所使出的勁,,把自己推到了車門口,當他兩只腳剛剛跨到車上時,,突然背后有人抓住了他的大衣領子,,一把將他拉了下來,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頭撞在了一個人的腿上,,那個人的腿反過來再把他的頭給撞了一下,他抬頭一看,,是一個姑娘,,姑娘很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就把眼睛移開了。
石志康站起來時,,公交車的車門關上了,,車子開始駛去。他轉過身來,,想知道剛才是誰把他一把拉了下來,,他看到兩個和他兒子一樣年輕的小伙子正冷冷地看著他,他看了看這兩個年輕人,,又去看另外那些沒有擠上車的人,,他們有的也正看著他,有的看著別處,。他想罵一句什么,,轉念一想,還是別罵了,。
后來同時來了兩輛車,,石志康上了后面那一輛。這次他沒有在離家最近的那一站下車,,而是在前面兩站下了車,。那里有一個人天天騎著一輛板車,在下午三四點鐘來到公交車的站牌下賣豆腐,,他的豆腐比別處的豆腐都要香,。石志康在紡織廠工作的妻子,要他下班回來時,,順便在那里買兩斤豆腐,,因為今天是星期六,他們在大學念三年級的兒子將回家來過周末,。
石志康買了豆腐后,,不再擠車了,而是走了兩站多路回家,,他回到家中時,,已經快到七點了。他妻子李秀蘭回來時,,他指指手表,,直起嗓子說:“都七點多了,你才回來,。”
李秀蘭說:“我摔了,。我從車上摔下來,我半天都站不起來,,我在大街旁坐了有三,、四十分鐘,,人都快凍僵了……”
石志康把正在切肉的刀一放,走了過去:“你摔了,?我也摔了一跤,,我被人捏住衣領……”
石志康話說了一半,就不說了,,他看到李秀蘭褲管卷起來后,,膝蓋旁有雞蛋那么大一塊烏青,他彎下腰用手摸了摸,,問她:“怎么摔的,?”
李秀蘭說:“下車的時候,后面的人太擠,,把我撞了下來。”
這時候他們的兒子回來了,,他穿著一件大紅的羽絨服,,一進屋看到母親腿上的傷,也像父親那樣彎下腰,,關切地問:“是摔了一跤,?”
然后邊脫著羽絨服邊說:“你們應該補充鈣,現(xiàn)在不僅嬰兒要補鈣,,上了年紀的人也要補鈣,,你們現(xiàn)在骨質里每天都在大量地流失鈣,所以你們容易骨折……要是我從公交車上被推下來,,就絕對不會有那么大的一塊烏青,。”
他們的兒子說著打開了電視,坐到沙發(fā)里,,又塞上袖珍收音機的耳機,,聽起了音樂臺的調頻節(jié)目。
“你快去洗手,。”李秀蘭說,,“現(xiàn)在正流行病毒性感冒,公交車上最容易傳染病毒,,你快去洗手,,要用肥皂。”
“我不用洗手,。”他們的兒子將耳機塞到耳朵里,,然后說,“我是坐出租車回來的,。”
這天晚上,,石志康一直沒有睡著,,他的妻子李秀蘭已經有五個月只拿一百多元薪水,他的情況好一些,,也就是拿四百來元,,兩個人加起來還不到六百,可是現(xiàn)在大米已經漲到一元三角一斤了,,豬肉每斤十二元,,連辣椒都要三元錢一斤。就是這樣,,他們每個月仍然給兒子三百元生活費,,給自己才留下兩百多元。然而,,他們的兒子在周六回家的時候竟然坐著出租車,。
李秀蘭也沒有睡著,她看到石志康總是在翻身,,就問他:“你沒睡著,?”
“沒有。”石志康回答,。
第二天上午,,他們的兒子和昨天一樣戴上兩個耳機,聽著音樂在看電視,,石志康和李秀蘭決定和兒子好好談一次話,,李秀蘭在兒子身邊坐下,石志康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們面前,,石志康對兒子說:“我和你媽想和你談一談,。”
“談什么?”他們的兒子因為戴著耳機,,所以說話響亮,。
石志康和李秀蘭互相看了看,石志康說:“我問你,,你昨天為什么要坐出租車回來,?”
他們的兒子不解地看著他們,石志康又說:“你為什么不坐公交車,?”
兒子說:“公交車太擠了,。”
“太擠了?”
石志康指著李秀蘭:“我和你媽天天都是擠著公交車回家,,你那么年輕,,還怕擠?”
“擠倒是不怕,,就是那氣味太難聞了,。”
兒子皺著眉繼續(xù)說:“我最怕去聞別人身上的氣味,,在公交車里,那么多人擠著你,,逼著你去聞他們身上的氣味,,那時候香水味都是臭的,還常有人偷偷放個屁……”
兒子最后說:“每次擠公交車我都想嘔吐,。”
“嘔吐,?”
李秀蘭吃了一驚,然后問:“兒子,,你是不是病了,?”
“沒病。”兒子說,。
李秀蘭看著石志康說:“會不會是胃?。?rdquo;
石志康點了點頭,,對兒子說:“你胃疼嗎,?”
“我沒病。”兒子有些不耐煩了,。
李秀蘭問:“你現(xiàn)在每天吃多少,?”
他們的兒子喊叫起來:“我沒有胃病,。”
石志康繼續(xù)問:“你睡眠好嗎,?”
石志康又對李秀蘭說:“沒睡好覺的話,就想嘔吐,。”
他們的兒子伸出十個指頭:“我每天睡十個小時,。”
李秀蘭還是不放心:“兒子,你還是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我說過了,,我沒有病。”
他們的兒子叫著站了起來:“不就是坐了次出租車嗎,?我以后不坐出租車了……”
石志康說:“兒子,,我們也不是心疼那幾個錢,我們是為你好,,你馬上就要工作了,,你自己掙了錢,就會明白錢來得不容易,,就會節(jié)約……”
“是啊,。”
李秀蘭接過來說:“我們也沒說不讓你坐出租車。”
“我以后肯定不坐出租車了,。”
他們的兒子說著坐回到沙發(fā)里,,補充道:“我以后坐自己買的車,。”
然后他將兩個耳機塞到耳朵里,說道:“我們班上很多同學經常坐出租車,。”
李秀蘭聽了這話對石志康說:“他的同學經常坐出租車,。”
看到石志康點了點頭,她就說:“別人家的兒子能坐出租車,,我們的兒子為什么就不能坐,?”
石志康說:“我也沒說不讓他坐出租車。”
這時候他們的兒子可能聽到了一首喜歡的流行歌曲,,晃著腦袋也唱了起來,。看著兒子搖頭晃腦的模樣,,他們相視而笑了,。以后的日子也許會越來越艱難,他們并不為此憂心忡忡,,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了,。
(有刪改)
《他們的兒子》閱讀題目:
4. 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小說中石志康擠公交車的一系列描寫用筆具體詳細,,從上一站上車,、甩開手跑、判斷著車速向前移動……這些都刻畫出了一個常年擠公交的純熟“老手”的形象,。
B.石志康被人從背后抓住了大衣領子拉下了車,,卻沒有罵出一句話,是因為他看到身后有兩個和他兒子一樣年輕的小伙子冷冷地看著他,,內心害怕,。
C.小說語言簡潔、流暢,、生動,、平實,在一家三口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一個在艱難中生活的家庭,,也可以看出石志康夫婦對兒子的愛以及因為兒子的成長而對生活充滿希望,。
D.石志康和妻子在聽到兒子說坐出租車回來的,當時沒有說什么,,可是一夜沒睡好,。第二天鄭重其事地和兒子談話,這可以看出他們對兒子的教育非常謹慎,。
5. 第二段畫線處的環(huán)境描寫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6. 小說題目是“他們的兒子”,可是作者卻花了大量的筆墨來寫父親石志康,,為什么,?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