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距離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進駐天和核心艙已過去一個多月,。這段時間,除了適應太空環(huán)境,、進行出艙,、完成空間站相關技術驗證等活動,,3位駐留“天宮”的航天員,,還為地球家園里的孩子們,,準備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公開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寫給“天宮課堂”教師王亞平的信,,供大家參考。
寫給王亞平的信【1】
親愛的亞平姐:
一直以來,,您在我的心目中,,既是在嚴苛訓練條件下沉穩(wěn)堅毅的飛天英雄,也是在鏡頭里親切可愛,、專業(yè)嚴謹的太空教師,。多年來,我把您當成了崇拜的女神與奮斗的榜樣?,F(xiàn)在能有機會通過書信與您交流,,我的心情十分激動。不過此時此刻,,我更想把您當作親近的亞平姐姐說點心里話,。
2013年那個6月,我還是一個在山東省高密一中讀書的高二學生,,而您已經被確定為神舟十號乘組的成員之一,,為執(zhí)行飛行任務做著最后階段的準備。在電視上第一次看到您的照片時,,我們全家人都夸您“又有才又漂亮”!不知道在發(fā)射前的那幾天,,您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從得知神十任務中會有太空授課的消息后,每一天我都在盼望著這場直播——您在太空中講的內容,,不出幾秒,,我就能在地球上看見、聽見,。當年,,“太空授課”這幾個字對大家來說還很陌生,身邊的同學們也不太能理解,,我為什么總會在提到它時眉飛色舞,。于是,我不僅想自己看直播,,還想拉著全班,、甚至全年級的同學一起看。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上午,。2013年6月20日10點,,我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機,。當我和全班50多名同學一起,看到您在失重環(huán)境下演示的陀螺,、單擺和水球實驗,,以及在地球上很難實現(xiàn)的各種特技動作,我內心涌動的情感很難用單一詞匯來形容,。
我驚嘆于太空特殊環(huán)境和普通物理實驗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我欣喜于剛剛在課本上學到的“牛頓定律”“宇宙速度”被您以如此特別而又直觀的方式進行了驗證,我感動于身邊同學們眼中流露出來的光芒——太空探索的神奇和航天員的魅力終于被更多的人所看見,、所理解!
那個“水球倒影”的鏡頭里,,您水汪汪的大眼睛和波光流轉的水球相映成趣,以及俏皮的一句“你看,,透過水球,,你們還能看見我的倒影呢”,整個畫面定格成為“太空課堂”留給我最美麗,、最美好的一幀記憶,。
后來,高考結束了,。在填報志愿時,,因為總能在發(fā)射直播里聽見“某某測控站”或“某某測控船”,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把6個平行志愿的首選專業(yè)全部填成了“自動化”或“測控”,。這樣就是為了能夠離你們,、離航天事業(yè)更近一點。最后,,我有驚無險地被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錄取,,也進入到了自己心儀的測控專業(yè)學習。
大學四年里,,我還是沒放下自己對“航天科普”這件事的興趣,。2016年天宮二號發(fā)射,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在學院的微信公眾號上連載起了“天宮日記”航天科普系列文章,。盡管航天科普的路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走,但我還是想像當年您在太空授課中所做的那樣,,把航天夢的種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只要我寫出的文字,,能讓多一個人對航天有更多了解,,哪怕只是一點點,對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幸福,,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2018年9月,我被保研到了北航,這是我在高考時萬分向往卻失之交臂的學校,。巧的是,,當年您在天宮一號里給還是高中生的我講解“陀螺的定軸性”;現(xiàn)在,我坐在北航的實驗室里,,又研究起了慣性導航系統(tǒng)里的陀螺儀,。可能這一顆小小的陀螺,,就是維系我與您之間轉動不停,、堅定不移的緣分吧!
最后,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想感謝您和千千萬萬航天人,,為祖國航天事業(yè)不畏艱險、無懼犧牲的付出,。而作為一個普通的女孩,,我想說:亞平姐,謝謝您這些年來如同耀眼的星辰一般,,始終指引激勵著我奮斗前行,。
或許一直以來,您并不知道我是誰,,但您早已成為我追夢路上向往的光,。未來,我會繼續(xù)以您為榜樣,,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微小卻堅定的力量,。
王 楠
2019年12月
寫給王亞平的信【2】
致亞平老師和所有航天人:
2008年9月25日的下午,太陽直射在母親單位的操場上,。那天是校運動會,,學生們在操場上揮灑著自己的汗水。我當時只有7歲,,蹲在沙坑的盡頭,,看著哥哥姐姐們來參加比賽。
晚飯過后,,我早早蹲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晚上的特別報道——神舟七號發(fā)射任務。
時間一分一秒在走動,,“10,、9、8……2,、1,,點火!”
隨著一聲聲清晰而響亮的口令,,我從屏幕中看到了發(fā)射塔下的火光,聽到了發(fā)動機的轟鳴聲,,我激動地跳了起來,。這轟鳴聲,猶如巨龍出世,,讓大地為之震動,。幾天之后的出艙直播,航天員一句“我已出艙,,感覺良好”再次讓我激動萬分!
轉眼間,,到了5年后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是我國第二次有女性航天員進入太空,。發(fā)射的過程十分順利,,我看得津津有味。接下來央視主持人所說的話更讓我興趣十足:“航天員后續(xù)將開展一系列空間實驗,,包括太空授課……”
什么是“太空授課”?作為一名初中生,,上課自然是每天的日常,但太空授課這一新鮮事物倒是第一次聽到,。此后幾天,,通過留意新聞,我知曉了太空授課的時間,。
那天,,我在學校和同學們提前守候在電視機前。當畫面切到“太空教室”,,我看到航天員王亞平“飛”了過來,,開始講解太空知識。
我記得很清楚:亞平老師通過幾個簡單的小實驗迅速打開了話題,,為我們講解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以及牛頓定律等。這堂課雖然不長,,但令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能夠創(chuàng)造全球最大的“課堂”,,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國家在航天領域的跨越發(fā)展!
此后幾年,,我都在持續(xù)關注有關中國航天的新聞。高考后,,2020年7月23日,,我前往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親眼見證,、拍攝了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在發(fā)射后,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中國載人航天的里程碑記錄下來!
2021年4月29日,,我和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齊聚海南文昌,見證拍攝了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搭載天和核心艙發(fā)射的畫面,。我們一行人將這一過程制作成了視頻,,希望能借此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中國航天、熱愛并支持中國航天,。
在這之后,,空間站階段的每次發(fā)射我都進行了拍攝,并制作成視頻發(fā)到網上,。我希望能通過自己這一份微小的力量,,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到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做出的努力。我也希望他們能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為自己有在航天領域如此強大的祖國而自豪!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船發(fā)射升空。之后,,聽到“天宮課堂”開啟的消息,,我十分激動!8年間,雖然已從初中生成長為大學生,,但我從太空授課中得到的收獲讓我受益無窮!期待這次講課能讓我有新的收獲!
寫給王亞平的信【3】:
亞平老師:
記得您曾說過,,您的航天夢,是看到神舟五號升空,、火箭燦爛的尾焰時種下的;而我的航天夢,,也是從18年前開始的。
2003年,,我剛剛步入小學校園,。那時,年幼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航天,,僅僅是被電視上火箭升空的畫面吸引,,一邊聽著愛好軍事的老爸給我講火箭知識,一邊好奇地想象著藍天之外的世界,。
在那之后,,每次父母帶我去逛書店,我總是喜歡在科普書架上翻看天文和航天方面的書,,津津有味地“研究”著新星爆發(fā),、黑洞,、運載火箭和航天飛機。每次發(fā)射直播,,火箭點火起飛后尾焰撕裂空氣的聲音與“跟蹤正常”的報告聲交織在一起,,那或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粗鸺斤w越高,、漸漸隱沒于藍天之中,我的思緒也飛向了九霄云外,。不論我在哪里,,不論發(fā)射窗口是在凌晨還是深夜,我總會想辦法見證每一次重要的航天時刻,。
神舟十三號發(fā)射前的航天員見面會上,,當亞平老師再次說出那句“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時,,我頓時感覺自己的心被揉了一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個高一的夏天。
太空授課后的第二天,,物理課上,,老師拿出半節(jié)課來回顧了太空授課中講到的與牛頓第二定律有關的片段。我不僅驚嘆于微重力環(huán)境的神奇,,也突然覺得手中試卷上的小滑塊,、斜面和傳送帶不再“面目可憎”,即使這些習題依然令我頭大,,但這些困難與挑戰(zhàn)是追尋科學真理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鋪路石,。
與其他勇于追夢、敢于圓夢的航天愛好者不同的是,,我并沒有選擇航天作為我的事業(yè),。我在文理分科調查表上寫下了“文史類”三個字,也從此走上了一條幾乎不可能與航天產生任何交集的路,。
時至今日,,首場太空授課已經過去了8年,我也已經在我所選擇的道路上走了8年,。從高中念到博士,,我并不后悔當年的選擇。我熱愛我現(xiàn)在的專業(yè),,也確實志在于此,,這正是我當年選擇文科的初心。但我對航天的熱愛也并未因此而衰減分毫。航天,,依舊是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五首飛、嫦娥探月,、北斗組網,、天問探火、核心艙發(fā)射,、航天員出征,、出艙行走……每一次“航歷新年”的慶祝者中總少不了我的身影,。閑暇之余,,我偶爾也會搜集和整理一些航天史方面的資料,并以學習筆記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同航天愛好者們一起分享,。
更重要的是,在我失落迷茫,、因恐懼困難而不敢向前的時候,,我總能從航天事業(yè)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航天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yè),,參與者眾多,,能夠被世人所記住的名字卻寥寥無幾??珊教烊丝偸且?ldquo;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氣魄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腳踏實地地奮斗著。我想,,真正的幸福應該來源于奮斗的過程,,應該來源于在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過程中獲得的心靈和精神上的充實,。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我們是否總是糾結于眼前的茍且而怨天尤人呢?不,我們應該抬頭看看深邃無垠的星空,。在宇宙的尺度上,,人類之渺小甚于滄海一粟,但人類仍然滿懷著好奇仰望星空,,以非凡的勇氣走出地球的搖籃,,去叩問和探索關于宇宙、關于人類自身的真理,,這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浪漫的事,。我們應該想想那些執(zhí)著于理想信念的人們。一代代航天人擔負著航天報國的理想與使命,,使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實現(xiàn)了飛越,。航天員們不計個人得失,、以國家利益為重,面對一次次嚴苛的選拔未曾退縮,,面對十幾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未曾放棄,,哪怕是面對生死,也毅然決然地選擇“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我所從事的工作與航天并無交集,,但是胸懷家國,、計利天下的眼界和胸懷,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并不是某一個學科的專屬,。作為社會科學的學習者和研究者,我應該以同樣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待到我完成學業(yè)回國后,,我也定當努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和社會經濟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還想問亞平老師一個小問題:空間站的鲅魚餃子好吃嗎?等到過年吃餃子的時候一定要跟我們分享太空過年的體驗呀!祝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工作一切順利,,期待你們平安凱旋!
【2021寫給“天宮課堂”教師王亞平的信800字【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關于王亞平的作文-王亞平的作文素材
父親節(jié)寫給爸爸的信作文600字 父親節(jié)寫給爸爸的信精選五篇
天宮課堂第一課學生觀后感 《天宮課堂》觀后感范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