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色革命故事,,最大的收獲是勿忘國恥,牢記使命,,紅色精神,民族之魂,。各個歷史時期都有許許多多的人譜寫出動人的紅色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strong>紅色經典故事精選六則_紅色經典故事大全簡短,,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紅色經典故事(一)
《董存瑞炸碉堡》
當您走進位于河北隆化縣城的一座烈士陵園,,一個場景立刻會展現(xiàn)眼前―――身著軍裝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藥包,右手緊握拉開的導火索,,英勇無畏,氣壯山河……他就是年僅19歲的,,全國戰(zhàn)斗英雄,、模范共產黨員董存瑞。
今天,,就讓我們在烈士的銅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戰(zhàn)場…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正對隆化中學發(fā)起第二次總攻,。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zhàn)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來,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
這時,,董存瑞和戰(zhàn)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zhàn),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們都無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戰(zhàn)友的傷亡,再次挺身請戰(zhàn),。“你已經幾次完成爆破任務了……”不容副連長說完,,董存瑞搶著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只是炸幾個碉堡?,F(xiàn)在隆化還沒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務呢?”副連長和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對董存瑞說:“好,,你去吧,,千萬要注意隱蔽。”董存瑞緊攥拳頭說:“放心吧,,不完成任務就不回來!”
董存瑞挾起炸藥包,,彎著腰沖了出去。橋型暗堡里,,敵人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耳邊掠過,。但董存瑞沉著機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著。敵人的機槍打緊了,,他就伏下不動,。敵人的機槍稍一停,他就飛似的向前躍進幾米,。突然,,敵人的機槍又集中朝他打過來,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
但他仍抱著炸藥包猛沖到橋下。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藥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藥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藥支架,。怎么辦? 董存瑞急得直攥拳頭。
這時,,身后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大批的部隊像潮水般地涌了上來,。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塊被推開了,,子彈像急雨一般向沖鋒部隊射去。董存瑞抬頭看了看橋頂,,又看了看身后一個個倒下的戰(zhàn)友,。不行,必須馬上把暗堡炸掉,,否則有更多的戰(zhàn)友要倒下,,也會影響整個戰(zhàn)役。
想到這里,,董存瑞毅然決然地將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橋中央,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一尊雕塑。就聽董存瑞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剎那間,,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時,我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歌聲回蕩在陵園的上空,,也繚繞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紅色經典故事(二)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確山李家灣人。 1927年5月楊靖宇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春,,到達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組織煤礦工人進行反日運動。在組織運動中,,楊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獄兩次,,受到日本軍警的嚴刑拷打,但其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和從事反日運動,。九一八事變后,,楊靖宇被營救出獄,并出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委書記,,隨后歷任中共哈爾濱市市委書記,、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楊靖宇在東北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以罄石縣紅石砬子為根據(jù)地從事抗日運動,歷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獨立第1師師長兼政委,、第1軍軍長兼政委,、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1軍軍長兼政委、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委,。組建抗聯(lián)的同時,,楊靖宇按照“不擊中敵人要害不打”、“對當?shù)厝嗣駬p害大的不打”的原則,,采用“敵合我分,,敵進我退,乘敵之虛,,各個擊破”的戰(zhàn)術,,與日偽軍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麓展開激烈的斗爭,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縣),、那爾轟,、金川(今吉林省輝南縣)、河里、輯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嶺山區(qū)和遼寧老禿頂子山等抗日游擊根據(jù)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極大地推動了東北地區(qū)的抗日運動的發(fā)展,。
日軍看到抗聯(lián)勢力的不斷壯大,,感到十分恐懼,在1938年下半年調集重兵對抗聯(lián)進行“圍剿”,,并以萬元巨金懸賞楊靖宇頭顱,。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楊靖宇率抗聯(lián)戰(zhàn)士與日軍作戰(zhàn)40多次,,在日軍的瘋狂“圍剿”下,抗聯(lián)陷入困境,,幾乎彈盡糧絕,,戰(zhàn)士們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饑,,甚至將衣中棉絮掏出來吞咽,。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
在斗爭進入異常艱難狀況下,,楊靖宇決定將抗聯(lián)編成幾股小部隊,分散活動,,保存實力,。楊靖宇率400多名抗聯(lián)戰(zhàn)士準備在蒙江方向突圍,因叛徒的告密,,日軍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行蹤,,為使部隊安全轉移,楊靖宇決定再一次分散突圍,,自己率一部分抗聯(lián)戰(zhàn)士牽制日軍,。1940年2月23日,經過幾次戰(zhàn)斗后,,楊靖宇負了傷并且身邊只剩下幾名抗聯(lián)戰(zhàn)士,。日偽軍追蹤楊靖宇的血跡,很快將楊靖宇與幾名抗聯(lián)戰(zhàn)士包圍,,此時的楊靖宇已經數(shù)日粒米未進,,以皮帶、棉絮充饑,身體虛弱到了極點,。敵人的“討伐隊”圍了上來,,呼喊著要他投降,楊靖宇沉著地掏出雙槍向日偽軍射擊,,擊斃數(shù)名敵人,。敵人想抓活的,停止射擊高聲勸降,。他沒有應聲,,乘機燒毀文件,又向敵人開槍射擊,。敵人活捉楊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進行了瘋狂的掃射,楊靖宇身中數(shù)彈,,壯烈犧牲,。
楊靖宇犧牲后,日軍割下其頭顱,,又剖開遺體的腹部,,發(fā)現(xiàn)他的胃里除了沒消化的樹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沒有一粒糧食,,殘暴的敵人都感到十分震驚。
為紀念楊靖宇英勇抗日的光榮一生,,1946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楊靖宇犧牲的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1949年,,郭沫若為楊靖宇題詞為:“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磨,碧血青蒿兩千古,,于今赤旗滿山河,。” 1958年 2月23日,楊靖宇的遺首和遺體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園,。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國際友人分別送了花圈,,高度評價了他光輝的戰(zhàn)斗一生,。
紅色經典故事(三)
《視死如歸的劉胡蘭》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干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后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qū)“抗聯(lián)”婦女干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shù)氐耐粮倪\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qū),,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shù)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qū)的家鄉(xiāng)往來奔走,秘密發(fā)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shù)匾缓Α?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zhèn)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她憑著對人民的感情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在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這種表現(xiàn),恰恰是共產黨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萬萬農民心中的結果,。
紅色經典故事(四)
《獄中傳單》
一天,,“白公館”里警鐘大響。不多時,,地壩的人站了大半圈,。成崗一看,墻上崗哨的機槍架滿了,,一群特務提著手槍站在壩子周圍,,監(jiān)視著所有“犯人”。 看守所所長陸青說道:“昨天在胡皓手里抓到張紙條,,是哪個寫的,,站出來說清楚……”成崗一聽,紙條,,莫非是我寫的傳單出了問題?不多時,,只見幾個特務拖著受過重刑的胡皓過來了,只見胡皓的鼻孔,、眼睛出血,,人已昏迷了。
成崗正欲站出來,,忽聽一洪亮的聲音“是我寫的!”,。原來是齊曉軒站了出來。老齊是江蘇人,,共產黨員,,抗戰(zhàn)時期來重慶大渡口工廠工作,公開身份是技術員,,主要領導工人運動,,因被叛徒出賣,10年前被捕,,是獄中地下黨領導人之一,。就是他叫成崗以仿宋字體把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消息寫出來讓獄中同志們傳閱,鼓舞斗志,。
陸青右手一擺,,眼睛瞇了一下,,忽然心中一驚,眼睛一轉,,便問:“據(jù)我所知,,你哪里都沒有去過,這是你們共產黨最近的大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告訴你,,那天放風的時候,我看你們辦公室沒有鎖,,就順便走進辦公室,。從你們報上看到這則消息,所以說是你們告訴我的,。”齊曉軒說,。 陸青說:“我們的報紙?絕不會登載你們共產黨的消息,來呀,,去把報紙抱來,,讓他找。”
齊曉軒看了這張看那張,,看了大報看小報,,終于看到一家民辦小報上不顯眼的地方登載了這則消息。“你們看,,這是你們的報紙嗎?”陸青一看頓時呆了,。 原來,這張民辦小報是成崗隔壁牢房關的黃顯聲將軍給成崗看的,。 齊曉軒走向牢房,樓上樓下的同志們,、難友都站在鐵窗前,,看見他回來都很高興。齊曉軒滿臉笑容,,向同志們點頭致意:“同志們,,難友們!我們勝利了,重慶快解放了,,五星紅旗將在歌樂山上高高飄揚!”
紅色經典故事(五)
《“小蘿卜頭”學文化》
“小蘿卜頭”,,真名叫宋振中。由于長年的獄中生活,,缺乏營養(yǎng),,他長得頭大身小,牢房的叔叔阿姨們都叫他“小蘿卜頭”,。 宋振中在監(jiān)獄中一天一天長大了,,他的爸爸宋綺云,、媽媽徐林俠向獄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讓宋振中出去讀書,,經過一番努力后,,特務最終同意讓宋振中每天上樓去,由被關在樓上的東北軍將領黃顯聲將軍教宋振中學習,。 爸爸宋綺云把樹枝磨尖了送給“小蘿卜頭”當筆,,媽媽徐林俠把破布和棉花燒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兌上水當墨水,。白公館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張草紙,為“小蘿卜頭”做了幾個練習本,。從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館看守所二樓的過道上,,在特務的監(jiān)視下,,宋振中開始了他的學習生活。
一天,,振中看著黃顯聲將軍手里拿著一支紅藍鉛筆,,就問:“你的筆為什么不蘸棉花水就可以畫出顏色來?我的筆要蘸一下寫一下,我們兩個能不能換著用?”黃將軍笑著回答說:“可以呀,。但是有一個條件:你只要能用俄語同我說上一兩句話,,我就可以送給你。” 為了能得到紅藍鉛筆,,從此,,“小蘿卜頭”更加認真努力地完成黃伯伯布置的作業(yè),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他總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誦俄語,,每天早上早早地起來站在鐵窗下呀呀地學說俄語。 當“小蘿卜頭”能夠用簡單的俄語與黃將軍對話的時候,,黃將軍就把那支振中渴望已久的紅藍鉛筆送給了他,。“小蘿卜頭”十分珍惜這支短短的紅藍鉛筆,他只是在完成作業(yè)的時候才用這支筆書寫,。解放后,,從松林坡特務警衛(wèi)室的地下挖出“小蘿卜頭”的遺體時,人們發(fā)現(xiàn)他的小手還握著一支已經開始腐爛的小鉛筆頭,。
紅色經典故事(六)
《“男人草鞋”意蘊深》
當年紅軍穿的草鞋,,就是群眾穿用的普通草鞋,并沒有分什么男人,、女人的,。然而,,張南生剛參加革命時,卻把自己打的草鞋特別喻為“男人草鞋”,。部隊不少同志也特別喜歡他打的“男人草鞋”,。
那是1929年冬,朱德和_率紅四軍第三次來到新泉,,開展政治訓練和軍事訓練,。指戰(zhàn)員們白天學習軍事,晚上學習政治,,訓練抓得很緊,。當時,軍事訓練內容相當豐富,,有隊列訓練,、射擊訓練、投彈訓練,,還有班,、排、連,、營的進攻和防御等等,。戰(zhàn)士們都穿草鞋參訓,不少戰(zhàn)士兩三天就磨爛一雙草鞋,。
剛參加革命,、擔任鄉(xiāng)蘇維埃政府委員的張南生,,一有空就去觀看紅四軍的軍事訓練。一天上午,,他親眼見某連指戰(zhàn)員組織一場搶占山頭的沖鋒訓練后,,不少戰(zhàn)士腳上的草鞋都已磨得不像個樣子,,有20多名戰(zhàn)士還光著腳板走回來,。張南生想,,紅軍指戰(zhàn)員為窮苦人求翻身而打仗,他們訓練這么辛苦,,這草鞋一定要盡量滿足供應才好。
當日下午,,張南生回到新泉北村,,便立即組織鄉(xiāng)干部和一批婦女編織草鞋。當時,,張南生還不會編草鞋,,便請了一位師傅到家里教他。張南生的父親張志瑞,,見南生這孩子也學起編草鞋的手藝,,好不生氣,,便沖著南生罵道:“我才是個武秀才,武得一字不識,,沒出息,,給你學了那么多年書(張南生在連城舊制中學畢業(yè)),也回來學這沒出息的手藝,,你不覺得丟人?!”張南生不敢惹父親生氣,,和氣地回答說:“爸爸,你不是常說‘家有萬金,,不如一藝在身’嗎?我多學一門手藝,,就多一道財路呵!”他父親無言可對,只好讓他去學,。
張南生畢竟是讀書人,,學什么手藝都比別人聰明,。他學編的第一雙草鞋,,樣子就蠻像的,,而且全用了最好的稻草,,很扎實,,可就是偏大,、偏長了一點,。張南生聽別人這樣議論,,就自豪地說:“我這雙才是真正的男人草鞋哩。”“哈哈,,草鞋編大了還美名為‘男人草鞋’,這也算是你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啰,。”有位婦女這樣譏笑他。張南生也滑稽地說:“人有分男女,,鞋就沒分男女?你們沒看見,,紅四軍里頭幾個彪形大漢,,那雙腳有多大啊!我這雙草鞋送去,他們準爭著要的。”“說也對,朱軍長的腳就比普通男人大得多,,說不準南生哥編的這雙草鞋就會被朱軍長挑上哩!”又一位婦女這樣打趣道,。
第二天,,他們把先編織好的幾十雙草鞋送到紅四軍駐地,果然有不少個子高大的軍人爭著要大草鞋,張南生見了非常高興。從此,,他編的草鞋都比婦女們編的大一些,。張南生愛編“男人草鞋”這一故事,,便在新泉漸漸傳開,。
1930年5月,,張南生參加紅軍,為新中國的建立奮戰(zhàn)在大江南北,。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紅色經典故事精選六則_紅色經典故事大全簡短】相關推薦文章:
紅色經典故事王二小的故事簡短_紅色經典故事大全
紅色經典人物事跡大全 紅色經典故事
紅色經典故事素材合集 紅色經典故事精選8篇
紅色經典故事主題征文【精選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