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介紹遼寧省的導(dǎo)游詞篇一
那么紅海灘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呢?紅海灘的確切出現(xiàn)時間無法考證,,有學(xué)者稱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紅海灘,。
有人說:“紅海灘是活的,,始終追趕著海浪的蹤跡。灘涂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紅海灘也就踩著它的足跡,,一步步的走向大海。
盤錦境內(nèi)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大小21條河,流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1/3,,其中有三條大河在這里入海,西邊是大凌河,,隔海相望的是凌海市,,東面是大遼河,與營口市相接,,中間就是雙臺子河,。可以說每一條河都記載著盤錦的歷史變遷,,每一條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紅海灘碼頭坐落在遼河三角洲的入海口處,。這條雙臺子河有人也叫它遼河,,但此遼河到底是不是彼遼河呢?遼河古稱“遼水、句輛河,、杞柳河”,,稱天下名川之一。因多次泛濫,,河道也屢次變遷,。在1851年(清咸豐20_年)遼河?xùn)|冷家口(現(xiàn)盤山縣壩墻子)決口,河水沖入了現(xiàn)在的雙臺子河,。而那時的雙臺子河還不是河,,而是由于大海漲潮落潮沖刷成的一條潮溝。決堤后,遼河水一半經(jīng)雙臺子河入海,,一半經(jīng)原來故道入海,。但由于雙臺子河沒有堤壩,水患還是沒有徹底根治,。
為了防護雙臺子河的洪水,,1896年,清政府花費3百萬兩白銀,,大規(guī)模興建了雙臺河大堤,,雙臺子河正式成為了遼河瀉洪道。1958年,,當(dāng)?shù)卣浇亓?,雙臺子河獨立承受了遼河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盤錦母親河,。
紅海灘形成并非神話,,而是遼河移山填海的自然工程產(chǎn)物。遼河從上游帶來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入海處形成咸淡相溶的大量物質(zhì)在這里沉積,,形成了退海之地---灘涂,。由于灘涂含有大量的沉積物質(zhì),所以適于堿蓬草生長,。堿蓬草從生長發(fā)育的初期階段到逐漸變紅,,一簇簇、一蓬蓬,,平平整整,一片錦紅,,形成紅海灘,。
堿蓬草’,因為它呈翅膀狀,,學(xué)名叫‘翅堿蓬’,。不過當(dāng)?shù)乩习傩者€是習(xí)慣地叫它紅堿蓬,它是唯一一種可以在鹽堿土質(zhì)上存活的草,。海的滌蕩與灘的積沉,,是紅海灘得以存在的前提,堿的滲透與鹽的浸潤,,是紅海灘得以紅似朝霞的條件,。每年4月長出地面,初為嫩紅,、漸次轉(zhuǎn)深,,9月是它紅得最為濃烈的時候,不要人撒種,無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鹽堿鹵漬里,,年復(fù)一年的生生死死,,死
這片壯麗的紅海灘擁有著一個古老凄美的愛情神話。相傳,,在這條大河入海的地方,,有一條水路連接著遼東彎里的水晶宮。水晶宮里住著老龍王和他心愛的女兒紅袖,,龍王只有一個女兒,,百般寵愛,從不讓她出宮半步,,生怕她有什么閃失,。紅袖在龍王的呵護下漸漸長大,出落的亭亭玉立,,端莊秀美,。故事就發(fā)生在紅袖十六歲那年的夏天。
這一天,,老龍王突然接到玉帝的圣旨要他上天議事,,老龍王放心不下女兒,百般叮囑了一番,,才上天去了,。紅袖一個人在宮里有些寂寞,她忽然聽見從河口的地方傳來一陣陣悅耳的笛聲,,便偷偷出了龍宮,,沿著水路一直來到河口。她偷偷浮出水面,,看見一個年輕的后生坐在灘頭吹著蘆笛,。
那年輕的后生叫蘆生,是個孤兒,,清晨出海打魚,,傍晚就在灘頭折一枝蘆葦,對著夕陽吹奏,。紅袖被蘆生深深的吸引住了,,年輕的心房迸發(fā)出第一朵愛的火花兒,于是每晚,,她便都來到灘頭,,躲在葦蕩中偷偷的看著自己的心上人,。終于有一天,紅袖大膽地化做一位紅衣少女來到了蘆生身邊,。兩人一見鐘情,,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紅袖又把龍宮里的珊瑚草種在了這片灘頭上,,傍晚兩人就依偎在草地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
天上一日,凡間一年,。等老龍王回宮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已經(jīng)和一個打魚郎在一起生活幾年了。老龍王勃然大怒,,他趁蘆生出海打魚時,,掀起了滔天巨浪,將蘆生的漁船打翻,,害死了蘆生,,將可憐的紅袖押回龍宮。紅袖知道父親害死了丈夫,,于是她每晚都到灘頭前,,對著月光哭泣。慢慢地淚哭干了,,眼睛里流出了血,,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這片灘頭上原本翠綠的珊瑚草都被染紅了,。
如今,一片一片的紅珊瑚已經(jīng)長滿了所有的灘涂,,向每一位路過的人講述著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老人們還說,即使是現(xiàn)在,,在月亮半圓的晚上,你還可以在這里聽到紅袖那如泣如訴的聲音,。
紅海灘放眼望去,,一望無垠的紅色海灘宛如一幅紅霞似火、巨型紅色的地毯覆蓋于渤海之濱,,其間有彎彎的小溪,、片片蘆葦,或翠綠色或金黃色,,呈現(xiàn)出一派鷗翔鶴鳴的濕地風(fēng)光,,真不愧為世界罕見的自然景觀,。
這里是我國東部候鳥遷徙的必經(jīng)之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鳥在此遷徙,、停歇,,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丹頂鶴、黑嘴鷗,、大天鵝和蒼鷹等,。據(jù)調(diào)查,在這里棲息著236種鳥類,。
在眾多的候鳥中,,最為著名的是濕地之神——丹頂鶴。丹頂鶴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它是吉祥和福壽的象征,,又稱‘丹頂鶴’。
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丹頂鶴原來是一個善良,、漂亮的漁家姑娘,,她的丈夫每天都出海打漁維持生計。他每天傍晚都要站在海邊等她的丈夫回來,。有一天海上起了大風(fēng)暴,,從此魚郎再沒回來過。姑娘悲痛欲絕,,但她任然期盼丈夫會回來,。她每天向佛祖祈求,乞求佛祖保佑她心愛的漁郎平平安安,。一邊乞求一邊磕頭,、一邊磕頭一邊哭泣,頭磕破了,,血跡蓋住了額頭,,嗓子也哭沙啞了。最后終于感動了佛祖,,佛祖把她變成一只鳥,,能在空中尋找她的丈夫。大家看她額頭的紅色,,就是磕破頭時流出來的血,。并因此而得名"丹頂鶴",‘丹’就是‘紅色’的意思,。
紅海灘地上的建筑風(fēng)格十分獨特,,從大門開始一直全部是木制的,它是全國唯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木結(jié)構(gòu),?!氨P錦紅海灘”這個牌扁,,這是國家旅游局長何光瑋先生于1999年8月18日親筆提寫的。
這座橋叫做‘九曲廊橋’,,自岸邊逶迤延伸,,直探進海中。這是全球唯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純木質(zhì)旅游景點,,全長680米,,由夯進灘里達3米的2998根木樁組成,建筑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矗立在潮漲為海,,潮落為灘之地。
在中國的園林建筑中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橋文化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趙洲河上趙洲橋,瘦西湖畔有小紅橋,,昆明湖上有玉帶橋,,就是在天上,我們的老祖宗也還修了一座鵲橋,。橋承載著歷史故事,,也傾訴著愛情傳說。我們腳下的九曲長橋,,就承載著大家的這一段愉快的時光,。
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名叫“九曲橋”,,也就是說它有九道彎,。之所以把它建成九曲橋,一是因為它全長千余米,,又在海灘之上,,這樣拐彎抹腳的便于加固,以增加對海潮沖擊的承受力,,這就是運用幾何中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特征,。大家一定知道,“九”在中國文化中的涵義是代表著帝王皇權(quán),,是最高的象征,,古時候皇帝身邊的很多事務(wù)都有“九”的稱謂。如北京的九龍壁,,稱呼皇帝用的“_至尊”。而今我們走在九曲橋上,,也可以感受一下帝王的威風(fēng),,走出吉祥如意,。(知道它們是怎么夯進灘里去的嗎?也許大家不能相信,這一根根木樁,,都是全人工的,。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大連古建公司沒有使用任何機械設(shè)備,,沒有借助任何外力,。他們緊緊抓住每天潮漲潮落的短暫空隙,用純?nèi)斯さ牧α堪堰@一根根木樁深深地夯進灘里,。
介紹遼寧省的導(dǎo)游詞篇二
друзья туристов: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в шэньянский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сад!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позвольте мне представить обзор ботанического парка шэньян:шэньянский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 расположен в восточных пригородах города шэньян,между пейзажем сяншань и дунлин, в 1 км от города, есть автодорога и железнаядорога, транспорт очень удобный. она была основана в 1959 году и насчитываетболее 40 лет. говоря о создании парка, мы не можем не упомянуть о том, что в товремя первый секретарь муниципаль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товарищ цзяо жуюму лично выступилза создание шэньянского ботанического парка.
на главной двери ботанического сада (симон) были также высечены пять мощныхиероглифов, написанных от руки старика – шэньянский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 который в основном выполняет научно -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е иэкскурсионные задачи, является хорошим местом для научно -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обучениялюдей и необходимой научно - технической базой для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городского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 занимает площадь в 2 млн. кв. м, в 1993 году былофициально открыт для внешних сношений и площадью в 1 млн. кв. м. что касаетсяплощади, то она также является крупным ботаническим парком по всей стране.
парк сосредоточен в озере, к настоящему времени построено 20 специальныхботанических декоративных парков, собрано более 1200 видов растений, в том числеоткрытый лес более 500 видов, трава 300 видов, теплицы и цветы более 400 видов,является местом сбора самых различных растений в северо - восточном регионе,кроме того, в саду есть детская площадка, акватория, гуляния, выставка животных.зона просмотра и ресторан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от имени нашего сада высечено более 10 скульптур древнегокитайского мифа на тему "человек и природа", тем более, углубил культурный смыслвсего сада, который по всей стране был первым и вызвал большой интерес. в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ботанические сады привлекают туристов со всего мира и ежегоднопринимают в общей сложности 1 млн. шэньянский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 был назван однимиз 50 крупных туристических ландшафтов провинции ляонин, а также одной из 10крупнейших баз в городе шэньян.
внизу мы вместе вошли в парадную дверь. в первую очередь заглянув в глаза,полусадовая площадь, главная дорога из центра площади, на садовом крыльце,набита цветами, как раскрытые теплые руки, чтобы по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 всех прибытие,с разноцветными травами насаждения большой панды наивный вид холдинг, икланяется всем привет.
на площади есть также карта с гидом по всему саду, где можно проводитьэкскурсии. площадь, слева от главной дороги пион сад, площадь которогосоставляет 28 000 квадратных метров, была построена в 1995 году. весь садрасположен 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 традицион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природой, в нем построены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е горы, галерея киоск, чувство поэзии. пион тот же, что и пион. пионявляется более дорогими и дорогими цветами 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ми растениями нашейстраны, из - за их богатого цветка, красивой внешности, юнчжоуского цвета,красивой короны, цветка, позы, аромата и рифмы, всегда есть хорошая репутация"над цветами", "над национальным цветом неба". любовь, которую любят всепоколения, одна из десяти самых любимых цветов нашей страны. великий китайскийпоэт лю юйси написал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е: ? только пион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цветет и двигается во все времена столицу?. в 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наш сад родом изболее чем 100 разновидностей пиона, начиная с шаньдуна, хань лояна, ганьсу и др.чжао порошок, хунту, семя фиолетовый.
пион был рожден в нашей стране и известен как ? цветастый? и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имиз десяти великих цветов нашей традиции. его тип цветастый, ярко - цветочный,густой букет, расцветают первые летние цветы, во всей стране есть культура,великолепное зеленый и эстетический материал. его порода очень богата, и сейчасв нашем саду разводят более 150 видов пионов, которых насчитывается около 20тысяч. например, красный оттенок восток красный, ярко - красный, героическийцветок ит.д.; розовый порошок лу, девушка порошок, вид жизни, чжао гофэнь ит.д.;голубой цвет ромашки, ясное небо и так далее; желтый оттенок, золотые колесаит.д.; белый оттенок чжу шао точка пять, лед ясно ит.д.; многоцветные точкирумянца, серебро дракона жемчужины и так далее. каждый год здесь до и после "6 -1" проводится пион, конкурс на лучший пион и очаровательный пион. привлекатьгостей со всех сторон.
в частности, в ноябре 1998 года 100 - летний пион переехал в этот сад,владелец этого пиона фамилия каштан, 10 тысяч волокон и иероглифов линь, в уезделяоян лю бинбург, в 1889 году он отправился в лоян поэзию посетить друзей из -за мудмуданья "благородный человек цветка, высокий моральный облик", а также всвязи с рождением старшего сына с радостью привез этот пион, который был выращенв саду, где растут ветви деревьев.
в1977 году переехал в сучжотун, по прошествии ста лет, согласно легендепяти поколений, из года в год расцветают более 100 цветков,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красота, юнчжоуский пейзаж. так как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 является местом сборарастений, более подходящим для роста этого знаменитого цветка, 4 - е поколениекаштанов посвящает этот столетний пион ботаническому саду и всему городу.известно, что столетний пион очень редко встречается в стране, и только этот
介紹遼寧省的導(dǎo)游詞篇三
游客朋友們好,,歡迎游覽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fēng)格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20_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沈陽故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沈陽故宮位于沈陽老城區(qū)中心,,即沈河區(qū)沈陽路,。初建時叫“盛京宮闕”,清遷都北京后又稱“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并被尊為“國初圣跡”。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_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
清世祖福臨也在這里繼位稱帝,,改元“順治”,,并于當(dāng)年入關(guān),統(tǒng)治全中國,。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東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駐蹕處理朝政和舉行盛大慶典,,并有所改建。
沈陽故宮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中心,,也是清統(tǒng)一全國后在東北地區(qū)的政治和經(jīng)濟中心,。
沈陽故宮現(xiàn)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東路建筑為努爾哈赤時期所建,,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極時期所建,,曾演繹過許多的歷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間,以儲藏《四庫全書》而聞名,。
接下來,,我們按照時間順序自東向西游覽。
一,、沈陽故宮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東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從建筑形式上看,它們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十一座“帳殿”依次排列在寬闊的廣場中,。這種建筑形式脫胎于女真戎馬生涯中的帳殿,是游牧民族“帳殿制”在皇宮建筑上的反映,。
從建筑布局上看,,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10個亭子,,從北向南,,呈八字形展開,在視覺上使大政殿更為深遠,,這種空間的處理方式在中國宮殿中僅此一例,。
這種把汗王聽政的大殿與八旗王公大臣后朝議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爾哈赤崛起之初實行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決定的,,反映了努爾哈赤晚年一汗獨尊,、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歷史風(fēng)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稱“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攢尖頂“亭子式”建筑,,下面約有1.5高的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青石圍欄,欄上有各種精美的雕刻,。其東南西北四面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并有“御路”聯(lián)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頭眼”式木隔扇們組成,,不砌磚石,,可以任意開啟,周圍出廊有朱漆圓柱18根,,正門兩柱子上盤繞著栩栩如生的金龍,昂首舞爪,,雙雙朝向懸于梁上正中的一顆紅光熠熠的火焰寶珠,,造型極為豐富。
殿頂是黃琉璃瓦鑲綠剪邊,,重檐上下各有8條五彩琉璃脊背,,即體現(xiàn)了滿足對鮮艷色彩的熱愛,又象征著滿足從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頂正中為寶瓶火焰珠攢尖頂,,寶瓶為佛教法器,被視為神之圣物,?;鹧鎸氈闉槿缫庵椋瑩?jù)說得此珠者可滿足各種欲望,。攢尖頂體現(xiàn)了“殿帳”風(fēng)格,,反映了清初政權(quán)剛剛建立時的觀念意識。8條垂脊上各站著一個蒙古力士,,面?zhèn)葘Α皩氻敗?,腿略彎曲,兩臂前后分開,,側(cè)身牽引,,象征“八方歸一”。
大政殿內(nèi)這8根彩繪云龍的紅色巨柱頂天離地,,支撐殿頂,,中間是皇帝御用的九龍金漆寶座屏風(fēng)。上方這塊“泰交景運”的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兩旁的橙聯(lián)有6米長,寫的是“神圣相承,,恍睹開國宏猷,,一心一德;子孫是守,長懷紹庭永祚,,卜世卜年,。”這是一副為清王朝歌頌功德的楹聯(lián),意在警示其后代永葆大清江山國運綿長,。
屋頂上是騰飛的金龍彩鳳,,正中最高處為圓形木雕金漆祥龍藻井,周圍是梵文天花彩畫裝飾,,靠里側(cè)為萬福,、萬祿、萬壽,、萬喜8個篆書漢字圖案,,為這座殿堂增加了增添了吉祥、神圣的氣氛,。
大政殿作為17世紀初的建筑杰作,,融匯了滿、漢,、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藝術(shù)風(fēng)格,是沈陽故宮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稱“八旗亭”,,在廣場兩側(cè)呈八字形排開,,每邊5個。從北至南,,東邊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邊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當(dāng)時左右兩翼王爺辦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辦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舉行朝會和典禮時各旗官員的集結(jié)之處,。他們之間的主要區(qū)別之處是左右翼王是從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從事軍事的。
這種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為核心的軍政體制在宮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軍事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是當(dāng)時國家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实蹖业闹卫碇饕ㄟ^八旗來實現(xiàn),,遇有重要事情必須與八旗旗主商量決定,可見八旗在清入關(guān)前國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陽故宮中路建筑
沈陽故宮中路建筑自成體系,共有三進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cè)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這些建筑雖然保持了滿足的建筑特色,但受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是漢滿等多民族建筑藝術(shù)的融匯,,并真實的記錄了皇太極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風(fēng)云。
1,、第一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南有大清門,北有崇政殿,,東有飛龍閣,,東七間樓,西有翔鳳閣,,西七間樓,。飛龍閣、翔鳳閣都是二層,,為五間硬山式建筑,,里面陳列著乾隆東巡時帶到沈陽故宮的樂器。
(1)大清門
大清門,,俗稱午門,,也就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五間硬山式建筑,,是當(dāng)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極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按規(guī)定,,文武群臣候朝時,,只能站在門內(nèi)和門南,,東西對面而立,而不允許“背闕”(背向北)或“面闕”(面向北),。當(dāng)官員們升遷,、調(diào)任或是獲罪恩免時,都要到這里向門北的崇政殿叩謝天恩,。
(2)崇政殿
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稱“金鑾殿”,,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為“崇政殿”,,是沈陽故宮中路最重要的建筑。它建于后金天聰年間(1627-1636年),,是清太宗皇太極日常處理軍政要務(wù),、接見外國使臣和邊疆少數(shù)民族代表的地方。
這里曾發(fā)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1636年(天聰十年),,皇太極在這里舉行登基大典,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順治元年)清遷都北京后,,歷代皇帝東巡駐蹕期間都在這里舉行慶典。
崇政殿為五間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口,,前后出廊,圍以石雕欄桿,。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頂?shù)狞S色琉璃瓦綠剪邊,,殿脊等處的五彩琉璃掛件。這些裝飾把整個大殿裝點的莊嚴,、高貴,、肅穆,十分悅目,,非常壯觀,。
崇政殿建筑的另一個獨具匠心之處,是前后1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頭梁部位做成龍形,,龍首從柱頭探出,,龍身則穿過廊間直通殿內(nèi),兩兩相對,,姿態(tài)生動,,仿佛群龍從大殿飛騰而出,具有結(jié)構(gòu)和裝飾的雙重功能,,設(shè)計的十分巧妙,。
殿內(nèi)頂棚為“徹上明造”,,梁架全部是彩繪,給人以古樸,、典雅之感,。殿內(nèi)正中的堂陛前,為金龍盤柱,,姿態(tài)生動,,與大政殿前的蟠龍首位相反,避免了裝飾上的重復(fù)與雷同,。
現(xiàn)在殿內(nèi)的陳設(shè)是按照乾隆皇帝東巡時的面貌設(shè)置的,,帖金雕龍扇面大屏風(fēng)和金龍寶座,是皇權(quán)至高無上的象征,,太平有象,,是象征太平吉祥的裝飾品,角端鼎式香爐,,是燒香用以調(diào)節(jié)空氣的,,鶴式燭臺是點蠟燭照明用的。
殿外月臺上東南角有日晷,,它是利用太陽的投影和地球自轉(zhuǎn)的原理,借指針?biāo)a(chǎn)生陰影的位置來顯示時間的,。西南角有嘉量亭,,它是我國古代的標(biāo)準(zhǔn)量器,含有統(tǒng)一度量衡的意義,,象征國家的統(tǒng)一和強盛,。月臺上還設(shè)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火災(zāi),,古代稱它們是“門?!保笳鞲字兴嗨坪?,可鎮(zhèn)火災(zāi),,故又稱“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沒到冬天要給缸船上棉衣,,并在缸底點燃炭火,以防冰凍,。
2,、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落,位于崇政殿后部,,為鳳凰樓的前庭,,處于前朝后寢的中間,,是一個過渡性的院落。院落的東面是師善齋,、日華樓,,西面是協(xié)中齋、霞綺樓,,都為硬山式建筑,,青步瓦頂,前有出廊,。其中的師善齋和協(xié)中齋是皇帝東巡時的書房和寢所,。
(1)鳳凰樓
鳳凰樓,建在3.8米高的青磚臺基上,,是一座三層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鳳樓,是皇太極休息,、宴會和讀書之所,。清入關(guān)后用以存放帝王畫像、行樂圖及清初皇帝玉璽,??滴醵?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成今名,。
鳳凰樓正門上方懸掛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御筆,意思是大清朝國力強盛的福氣是從東方盛京而來,,表達了清代皇帝對先祖創(chuàng)業(yè)之地的頂禮膜拜,。下層的門洞是連接臺上臺下的通道,鳳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當(dāng)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并被列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進院落
第三進院落,,南起鳳凰樓,,北至清寧宮,東西各有二宮,,是一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這里是皇太極的后宮,為皇太極和后妃們的住所,。
整個后宮建在高臺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宮殿,。這種“宮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滿族的傳統(tǒng)和習(xí)慣。滿族先人曾是一個以游獵為主的山地民族,,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漸形成了代代則高而居、把山寨首領(lǐng)的住宅建在地勢最高處的生活習(xí)慣,。因此,,沈陽雖地處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臺,,在高臺上建寢宮,。
另外,清入關(guān)前,,后金政權(quán)一直處于烽火硝煙的戰(zhàn)亂年代,,滿族作為一個弱小民族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受到的威脅,使他們不論在心里上還是現(xiàn)實中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而后宮建在高處,,隨時可以登高遠眺,起到防御作用,。
(1)清寧宮
清寧宮,,原名“正宮”,為五間硬山式建筑,,是沈陽故宮最具滿足住宅特色的建筑,。
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莊文皇后博爾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炕“無疾端坐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東側(cè)第二間的北窗下設(shè)兩口大鍋,南宮門旁設(shè)一口鍋,,是祭祀時煮肉和燒炕用的,。
西側(cè)三間通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huán)炕,稱為“萬字炕”,,是帝后日常隱居及會見,、宴請親眷的廳堂。
西四間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作為宮內(nèi)舉行薩滿教祭祀的“神堂”,。薩滿教是一種以信奉“萬物有靈”為特點的原始宗教,,也是過去滿足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信仰習(xí)俗。
(2)索倫桿
索倫桿在清寧宮正門前的庭院南端,,滿族人稱之為“神桿”,。木桿下方上圓,底部鑲有石座,,頂端安有錫斗,,全部用紅漆涂染。它是滿族人用來祭天的,,祭天時在錫斗里放上五谷雜糧或豬雜碎,,以敬烏鴉。這反映了滿足薩滿教的靈禽崇拜觀念,。
(3)東西配宮
清寧宮兩側(cè)的東西配宮,,都是皇太極和妃子們的居住之所。東配宮有關(guān)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每宮5間,,建筑風(fēng)格與清寧宮相同,,只是體諒和裝飾等級略低。
四宮中以永福宮最為著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臨就出生在永福宮。崇德八年(1643年),,6歲的福臨走出了永福宮開始了皇帝的生涯,。第二年,清軍入關(guān),,福臨成為清王朝統(tǒng)治全國的第一個皇帝,。
(4)煙囪
這個平地而起的煙囪,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的一個煙囪,。它不是附建于山墻之上,,而是在離墻不遠的地方建起,好像一座小塔,。當(dāng)年設(shè)計這個煙囪時,,頗費一番心思,工匠們將宮內(nèi)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溝,,上面蓋方磚,,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燒火的灶門,所以宮內(nèi)即取了暖,,又不受煙熏,,由此可以充分體會到滿足建筑的精妙之處。
宮內(nèi)把這種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稱之為暖閣,,清寧宮的冬暖閣就是這種結(jié)構(gòu),。因為皇宮只有這一個煙囪,所以皇太極下旨,,盛京城內(nèi)所有煙囪都不得高于它,,這就叫大清朝一統(tǒng)天下,這里取的是“統(tǒng)”的諧音,。
三,、沈陽故宮西路建筑
沈陽故宮西路建筑,是為了適應(yīng)皇帝東巡時的需要而增設(shè)的一組建筑,,套院相接,,多而不亂,是文化氣息較濃之處,。
文溯閣,,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為西路建筑中的主體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寧波大藏書家范欽的“天一閣”修建的,,專門收藏乾隆時期編纂的大型圖書《四庫全書》,也是全國存放《四庫全書》的著名閣樓之一,。
閣名是乾隆皇帝欽定的,,因其位于“祖宗發(fā)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為文溯閣,。《四庫全書》共7部,,其中1部當(dāng)年就存放在文溯閣,,后因戰(zhàn)備考慮將其移交到甘肅省圖書館保存。
文溯閣也是硬山式建筑,,面闊6間,,從外面看是重檐2層,,從里面看則是3層,,明顯帶有江南建筑的風(fēng)格樣式。與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閣頂蓋用的是黑琉璃瓦綠剪邊,,這在沈陽故宮建中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jù)五行八卦之說,,黑是代表水,,書最忌火,,以黑瓦為頂象征著以水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閣的所有門窗都漆為綠色,,外檐彩畫也已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diào)為主,梁枋間彩繪“白馬獻書”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閣內(nèi)還懸有乾隆手書的對聯(lián)“古今并入含茹,萬象滄溟控大本,,禮樂仰承基緒,,三江天漢導(dǎo)洪瀾”。
文溯閣東有方形碑亭1座,,內(nèi)立石碑一塊,。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寫的《御制文溯閣碑記》,背面刻有乾隆撰寫的《宋孝宗論》,。碑文詳細記錄了建閣經(jīng)過和《四庫全書》的收藏情況,。
文溯閣后為仰熙齋,是皇帝讀書之所,。閣前宮門外有嘉蔭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戲臺,,是乾隆,、嘉慶時期皇帝東巡賞戲的場所。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介紹遼寧省的導(dǎo)游詞篇四
遼寧概覽
遼寧位于我國東北地區(qū)南部,南臨黃海,、渤海,,東與朝鮮一江之隔,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東北地區(qū)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也是東北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地區(qū)對外開放的門戶,。
全省國土面積14.8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長2292公里,近海水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已發(fā)現(xiàn)各類礦產(chǎn)110種,,保有儲量列全國前10位的有24種,其中硼、鐵,、菱鎂等礦產(chǎn)儲量居全國首位,。
全省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東西,。遼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區(qū),四季分明,,適合多種農(nóng)作物生長,,是國家糧食主產(chǎn)區(qū)和畜牧業(yè)、漁業(yè),、優(yōu)質(zhì)水果及多種特產(chǎn)品的重點產(chǎn)區(qū),。全省有14個省轄市、100個縣(市,、區(qū)),,總?cè)丝?271萬人。
行政區(qū)劃
遼寧簡稱遼,,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而得其名,。解放戰(zhàn)爭期間,遼寧地區(qū)曾先后建立過遼寧省,、安東省,、遼南行署、遼吉行署(部分地區(qū)),、遼北行署(部分地區(qū)),、熱河省(部分地區(qū))等行政區(qū)劃。
建國初期,,遼寧分為遼東,、遼西兩省及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五個直轄市,。1954年6月兩省合并,,五市改為省轄,正式成立遼寧省,,省會設(shè)在沈陽,。
1955年,中央撤銷熱河省,,將其所屬朝陽等六縣劃入遼寧;同年成立遼陽,、錦州、安東,、鐵嶺四個專區(qū)分轄各縣,,各市由省直轄;1958年第一次實行市管縣領(lǐng)導(dǎo)體制,撤銷專區(qū);1964年又成立了沈陽,、朝陽,、遼南、錦州四個專區(qū)及盤錦墾區(qū),,實行市,、專區(qū)、墾區(qū)領(lǐng)導(dǎo)縣體制,。1969年內(nèi)蒙昭烏達盟劃歸遼寧,,1979年又劃出。1984年設(shè)立盤錦市,,鐵嶺,、朝陽市改為省轄,其所屬各縣不變,,至此,,再次實行市領(lǐng)導(dǎo)縣體制。1989年錦西升為省轄市,,1994年更名為葫蘆島市,。
截止20xx年底,全省下設(shè)14個省轄市,、17個縣級市,、27個縣(其中8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56個市轄區(qū),。
自然地理
遼寧省位于祖國東北地區(qū)的南部,。地理坐標(biāo)介于東經(jīng)118°53'至125°46',北緯38°43'至43°26'之間,。南瀕浩瀚的黃,、渤二海,遼東半島斜插于兩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山東半島遙相呼應(yīng);西南與河北省接壤;西北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毗連;東北與吉林省為鄰;東南以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
全省陸地總面積14.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5%,。在全省陸地總面積中,山地為8.8萬平方公里,,占59.5%;平地為4.8萬平方公里,,占32.4%;水域和其他為1.2萬平方公里,,占8.1%。
全省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cè)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遼東,、遼西兩側(cè)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為平均海拔200米的遼河平原;遼西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稱“遼西走廊”。
遼寧省境內(nèi)有大小河流300余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7條,在1000—5000平方公里的有31條,。主要有遼河,、渾河、大凌河,、太子河,、繞陽河以及中朝兩國共有的界河鴨綠江等,形成遼寧省的主要水系,。遼河是省內(nèi)第一大河流,,全長1390公里,境內(nèi)河道長約480公里,,流域面積6.92萬平方公里,。境內(nèi)大部分河流自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南部匯集注入海洋,。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按利用現(xiàn)狀劃分,耕地面積409.29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約0.096公頃,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遼寧中部平原區(qū)和遼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帶;園地面積59.85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4.04%;林地面積569.0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8.47%,是各類土地中面積最大的一類,。
動物資源遼寧動物種類繁多,,有兩棲、哺乳,、爬行,、鳥類動物7綱62目210科492屬827種,。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6種,,二類保護動物68種,,三類保護動物107種。具有科學(xué)價值和經(jīng)濟意義的動物有白鸛,、丹頂鶴、腹蛇,、爪鯢,、赤狐、海豹,、海豚等,。鳥類400多種,占全國鳥類種類的31%,。
水產(chǎn)資源遼寧近海生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有3大類520多種,。第一類浮游生物107種;第二類底棲生物280多種,,主要有蛤、蚶,、鮑魚,、海膽、牡蠣,、海參,、扇貝等;第三類游泳生物137種,包括頭足類和哺乳類動物,。
植物資源遼寧有各種植物161科2200余種,,其中具有經(jīng)濟價值的1300種以上。藥用類830多種,,如人參,、細辛、五味子,、黨參,、天麻、龍膽等;野果,、淀粉釀造類70余種,,如山葡萄、獼猴桃,、山里紅,、山梨等;芳香油類89種,,如月見草、薄菏,、薔薇等;油脂類149種,,如松子、蒼耳等,,還有野菜類,、雜料類、纖維類等,。
礦產(chǎn)資源遼寧處于環(huán)太平洋成礦北緣,,地質(zhì)成礦條件優(yōu)越,礦產(chǎn)資源豐富,,種類齊全配套,,區(qū)位條件好。目前已發(fā)現(xiàn)各類礦產(chǎn)110種,,其中已獲得探明儲量的有66種(不含石油,、天然氣、煤層氣,、放射性礦產(chǎn),、地下水和礦泉水),礦產(chǎn)地672處,。對國民經(jīng)濟有重大影響的45種主要礦產(chǎn)中,,遼寧省有36種620處礦產(chǎn)地。
歷史變遷
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40—50萬年以前,,遼寧已是古人類活動的場所,營口金牛山猿人遺址與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比駕齊鳴,。新石器時代,,在這里居住的除漢族的先人外,還有東胡,、肅慎等民族的先人,。
當(dāng)我國中原地區(qū)進入奴隸社會后,遼寧逐漸與之建立了隸屬關(guān)系,。夏,、商、周時,,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已有雛形,,開始使用青銅器。步入封建社會,,河北,、山東等地居民遷至遼寧,,開發(fā)遼河流域。這時,,鐵器已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使用,,人口增多,土地開墾面積不斷擴大,。隨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牧業(yè)、漁業(yè),、蠶業(yè)都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
明朝中葉,女真人首領(lǐng)努爾哈赤用武力,、懷柔,、聯(lián)姻等手段征服了東北的各族部落,,定都新賓,,建立了后金政權(quán),獎勵移民開墾,,關(guān)內(nèi)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積再度擴大,使遼寧成為當(dāng)時重要的糧食調(diào)出區(qū)之一,?;侍珮O繼承汗位,改國號為大清,,女真族逐步強大,,至福臨繼位后,統(tǒng)一中原,,建立了清王朝,,國都由盛京(沈陽)遷至北京。遼寧因是大清的“發(fā)祥地”,,劃歸盛京特別行政區(qū)管轄,。
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勢力開始瓜分中國,,俄國首先將遼寧劃為其勢力范圍,,而后,日本勢力侵入遼寧,。1931年9月18日,,駐東北境內(nèi)的日本關(guān)東軍突然炮擊沈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致使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并策劃建立了偽滿洲國,。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官僚資本憑借壟斷權(quán),,對工礦企業(yè)的器材,、設(shè)備進行盜賣和破壞,遼寧經(jīng)濟被摧殘殆盡,。解放戰(zhàn)爭中,,我軍在東北發(fā)動了著名的“遼沈戰(zhàn)役”,歷時52天,,殲敵47萬,,取得東北全境解放的重大勝利,至此,,遼寧沖出黑暗,,走向光明。
人口與民族
遼寧省是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除漢族以外,,還有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51個少數(shù)民族成份,。少數(shù)民族人口670萬人,,占全省總?cè)丝诘?6.02%。少數(shù)民族人口絕對數(shù)列全國第五位;少數(shù)民族占總?cè)丝诘谋壤?,排在西藏,、新疆、廣西,、寧夏,、云南、貴州,、內(nèi)蒙古等省區(qū)之后,,居第十位。
根據(jù)1‰人口抽樣調(diào)查推算,,20xx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31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2606.5萬人,,鄉(xiāng)村人口1712.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6.2萬人,出生率6.06‰;死亡人口22萬人,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長率0.97‰,。
介紹遼寧省的導(dǎo)游詞篇五
我的家鄉(xiāng)朝陽歷史悠久,、風(fēng)景秀麗、繁榮富饒,,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朝陽,。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朝陽,不僅因為它是地球上第一只鳥飛起的地方和第一朵花綻開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里是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這里不僅有美麗的鳳山凌水、名勝古跡,,還有富饒的資源,、馳名的`特產(chǎn)。我的家鄉(xiāng)民風(fēng)純樸,,我的家鄉(xiāng)人熱情好客,。
我的家鄉(xiāng)朝陽之名源于《詩經(jīng)》中“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詩句,。我的家鄉(xiāng)是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之一,十多萬年前,,生活在大凌河畔的鴿子洞人點燃了第一堆篝火,,升起了朝陽人類歷史上第一縷曙光,。有著中華文明“史前圣地”之稱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1500多年。
我的家鄉(xiāng)朝陽有世界上最大的,、品種最豐富,、歷史最久遠的鳥化石公園,使我的家鄉(xiāng)朝陽擁有世界上古生物化石寶庫之美譽,。
我的家鄉(xiāng)朝陽還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曾是前燕、后燕和北燕的三朝故都,。素有“東北第一塔”之稱的朝陽北塔,,五世同堂,并奉有兩顆佛祖真身舍利,。
我的家鄉(xiāng)朝陽有許多無公害蔬菜基地,,綠色農(nóng)業(yè)和特色農(nóng)業(yè)發(fā)展迅速,霜期無公害溫室蔬菜生產(chǎn)基地居中國第一位,。
我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豐富,,甜脆可口的孫家灣大棗,金黃香潤的荒地小米,勁道無比的召都巴粉絲,,如果你來朝陽,,一定會不虛此行。
家鄉(xiāng)的山給了我力量,,家鄉(xiāng)的水給了我智慧,,家鄉(xiāng)的人給了我溫暖,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愛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愛這里的公園,、商場,、馬路……
介紹遼寧省的導(dǎo)游詞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沈陽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沈陽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它距離沈陽市區(qū)有17公里,,是一個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現(xiàn)代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著名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說到棋盤山,,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起長白山,,大家可能就熟悉了,。沈陽的棋盤山就是位于吉林省的長白山向南延伸的余脈。早在五,、六百年前的明代初期,,《明一統(tǒng)志》就將棋盤山作為遼東地區(qū)的名山大川載入史冊。按照風(fēng)水先生的說法,,這里也是難得的風(fēng)水寶地,。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福陵所背靠的天柱山南臨蒲河,背山面水,,風(fēng)水極佳,。從前,整個棋盤山伯努爾哈赤所轄的“正黃旗”所有,,皇太極時期被分給努爾哈赤的外孫蘇克薩哈,,康熙年間,蘇克薩哈獲罪而死,,其家產(chǎn)悉被抄沒,,他在棋盤山的房產(chǎn)、田地劃歸盛京內(nèi)務(wù)府所管轄,。直到民國初年,,這里才轉(zhuǎn)歸鄉(xiāng)民耕種。
由于這些原因,這一地區(qū)的森林資源,、人文古跡等一直沒有遭到破壞,。但1931年沈陽淪陷以后,日偽政權(quán)在這里橫征暴斂,,許多古跡被破壞,,林木被砍伐,棋盤山呈一派頹廢景象,。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為保護這里的森林資源,在這里設(shè)立了棋盤山林場,,采取了封山造林,、義務(wù)植樹等有效措施,不僅保護了原有的林木,,而且繼續(xù)營造出一片新的林帶,。1983年,有關(guān)專家,、學(xué)者對開發(fā)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的規(guī)劃方案進行了論證和評議,,并把景區(qū)分為風(fēng)景林、經(jīng)濟林和用材林三個功能區(qū),,為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奠定了基礎(chǔ),。除了山以外,這里還有許多大,、小河流,,其中的蒲河為沈陽第四大河。為了充分利用這里的水利資源,,1974年,,有關(guān)單位在這里修建了棋盤山水庫,,從而基本形成了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三山一水”的格局,。
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是以“三山一水”為主體加上周圍其它一些景點所構(gòu)成的。它總面積約142平方公里,,所謂的“三山”,,指的是這里的輝山、棋盤山和大洋山,,“一水”指的是秀湖,,也就是修建輝山和棋盤山之間的攔河大壩而形成的人工湖。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走出了市區(qū),,這條路的沿途有許多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一福陵,不遠處還有新建的沈陽植物園,。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就是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的東門了,。(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東門及“碧塘風(fēng)荷”)
現(xiàn)在,我們已進入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沿途大家可以看到許多新建的賓館,、山莊等,這都是配合景區(qū)開發(fā)而修建的旅游休閑設(shè)施,。這條路的左側(cè)就是著名的棋盤山,,路的右側(cè)就是秀湖。秀湖諸多景致中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池荷塘,,稱為“碧塘風(fēng)荷”?,F(xiàn)在所說的蓮花池是新近修建的水塘,約數(shù)萬平方米,,里面廣種荷花,,投入魚苗。每年夏天,,荷葉,、蓮花、蓮子,、魚躍荷香,,碧水蕩漾,格外清新涼爽,。
(秀湖沿岸)
秀湖即棋盤山水庫,。是攔截蒲河水所修的人工湖。
蒲河,,發(fā)源于鐵嶺東南部的想見山,,在遼中縣南匯人渾河入海、全長410華里,,是沈陽第四大河流,。1974年10月,當(dāng)?shù)卣疀Q定在輝山與棋盤山之間修建攔河大壩,,1977年7月20日竣工,。從而形成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1.5公里,,面積為5.04平方公里的湖面,,正常蓄水量達8020立方米,正常水位為海拔94.5米,。因整個水庫的形狀如同草書“秀”字,,一所以命名為“秀湖”,。
秀湖湖面寬闊,水質(zhì)清澈,,岸線曲折,,群巒環(huán)抱。風(fēng)光獨特,,令人留連,。特別是每年的六月至八月之間,每當(dāng)細雨零零,,湖面云流飛渡,,煙波浩渺,群巒在乳白色的霧氣之中忽隱忽現(xiàn),,朦朦朧朧,,遠山近水變幻莫測形態(tài)萬千,形成“秀湖煙雨”的美妙景觀,。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贊美西子湖時寫過這樣一個名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眴毯熡暌卜Q得上是北國一奇,。
沿秀湖往前走便可見秀湖碼頭。
(秀湖碼頭)
秀湖碼頭位于秀湖南岸輝山腳下,,與輝山索道,、滑道,輝山鳥林,,木屋村,、望湖閣游樂園等構(gòu)成一組完整的景觀區(qū)。同時,,秀湖碼頭又是湖面測覽,、橫渡秀湖的交通樞紐。
碼頭是一座仿古樓臺游廊式建筑,,金瓦紅柱銀白色欄桿,,上下兩層十分精美,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秀湖有仿古畫航船,、游船??焱А⑹謩澊赏瑫r接待游客500人游湖,。仿古畫舫船每次可載客近百人,,船體平衡,、舒適,是集體旅游者觀潮,,游湖的極好方式,。游人也可以自己租用游船、游艇在寬廣湖面上又由乘風(fēng)破浪,。秀湖還是水上大型訓(xùn)練比賽場地,,每年都要在此舉行水上比賽活動。1996年的“亞洲鐵人三項賽”曾在這里舉行,。秀湖碼頭是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的腹地,,是水上旅游的中心。
(景區(qū)一景:輝山睛雪)
看完了水,,我們再來看看山,。、這就是著名的輝山,。輝山海拔265.9米,,名列沈陽市區(qū)請山之冠,“輝山睛雪”是沈陽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沈陽八景之一,。
輝山因山高氣寒,,冬日積雪皚皚耀日,十?dāng)?shù)里外就可以看到,。清代名士繆潤紱定其名為“輝山睛雪”,,并把它與福陵、渾河,。塔灣,、萬柳塘、蓮花泊,、萬泉園和黃寺一起列為沈陽八景傳世;輝山之頂有白色山巖裸露,,巖石在陽光照射下如同白雪耀眼奪目。所以,,又有人將“晴雪”歸結(jié)于山頂巖石,。說明“輝山晴雪”是冬季和夏天常年可見的景觀。如今,,輝山頂部已被大片林木所覆蓋,,“輝山晴雪’已成昔日黃花。
近年,,在輝山頂部建起“晴雪樓”,、“險亭”以及索道和滑道等設(shè)施。險亭是一座園形四柱無脊亭,,建在一座懸崖之上,,并向懸崖外探伸出一座懸空露臺,,登上露臺如身懸空谷,令人不敢俯視;“晴雪樓”,,顧名思義取自輝山晴雪,。樓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四角單檐亭,,四面出廊,,其旁有白色樓梯上下,下層為敞廳,??偯娣e174平方米。登臨其上,,周圍十?dāng)?shù)里水色山光盡收眼底,,是游人鳥瞰,小憩之處,。在晴雪樓之旁建成具有現(xiàn)代水平的登山索道和下山滑道,。輝山山勢險峻,多懸崖峭壁,,只有東北面坡度較小,,修有登山柏油路,但也只能抵達半山腰,,再往上仍需走登山石階,。索道和滑道的增設(shè)使“天塹變通途”。
(索道和滑道)
這是為方便游客游覽觀光,,豐富游覽而增加的項目,。在海拔最高的輝山設(shè)置了兩種現(xiàn)代登山和下山設(shè)施一索道與滑道。
索道的種類名為“高架單循環(huán)吊椅式索道”,。山下站房的位置在輝山北側(cè)的鳥林附近,,山上站房在輝山頂部的晴雪樓旁。線路全長743米,,線路上下高差154米,,運行速度每秒行走1.25米相當(dāng)于每小時行45公里的汽車速度。僅10分鐘左右便可登上海拔265.9米的輝山極頂,,下山的速度也是一樣,。全部線路上共有99個雙人吊椅。索道這種現(xiàn)代化登山工具目前在國內(nèi)有些大型風(fēng)景區(qū)已見使用,。其種類除了這種“雙人吊椅式”之外,,還有封閉的“廂式”索道等多種。然而中椅式索道由于使乘坐者直接置身大自然之間,,沒有遮攔阻擋視野,,使人產(chǎn)生凌空飛躍海闊天空的真實感受,,所以它比起那種封閉的吊廂式索道品味和感受不同,。
下山滑道:游人下山如果不愿意“走回頭路”,,也不愿意走漫長的下山步道,就可以選擇這種既刺激又有風(fēng)趣的滑道下山,?;牢挥谒鞯罇|側(cè),線路全長按水平距離計算為1千米,,上,、下高差是153米,平均坡度15.3度,、滑行速度每秒3-5米(相當(dāng)于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每輛滑車上可載1—2人,滑行路線迂回曲折,,中間要穿越山,。間公路和濃密的松林。從山上到山下時間僅用3—5分鐘,。
總之,,索道與滑道是一種既安全又快捷又便利又刺激的現(xiàn)代游覽工具,同時它也是現(xiàn)代化山水風(fēng)景區(qū)的水平標(biāo)志和一項新的旅游景觀,。
(輝山鳥林)
鳥林在輝山腳下秀湖南側(cè)的一處溝谷之內(nèi),。這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傍水,,四周松林蒼翠,,環(huán)境十分清幽。古人云:“云以天為路,,鳥以林為家”,,“鳥林”便名出此端。林園全部占地四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二千一百平方米,,規(guī)模在亞洲首屈一指,被稱為“亞洲第一號鳥林”,。設(shè)計新穎,,布局巧妙,層次分明,,獨具匠心,。
鳥林的“序幕”在正門門前。這里平坦開闊,,中心有一花壇,,內(nèi)豎有一座高大的棕色花崗巖題名石,。上面有“輝山鳥林”四個大字。
鳥林正門用的是一只巨大的銀白色孔雀造型,,孔雀作昂首開屏狀,,其形象頗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紙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兹赶虏渴钦T正人口,,寓意孔雀開屏,喜慶迎賓,。這項設(shè)計主題突出,,獨到、新穎,,十分吸引入,。
烏林前區(qū)為“綠色廣場”和“聽鵬園”,這里有涉禽他,、鴰雞舍,、聽鸝廊、假山,、瀑布,,雕塑花壇等等,聽鸝廊是在樹狀的走廊里展示著鸚鵡等珍稀鳥類,。聽鸝園的名字顯然典出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著名詩句。
鳥林的主體和最精彩的部分是“飛鳥園”,,這是一座由龐大的尼龍網(wǎng)罩編織起來的飛鳥世界,,占地面積達20577平方米,整個網(wǎng)罩由24根鋼柱高高撐起,。里面還建有假山,、林木。溪流,。這座飛鳥大家庭的主要成員有綠孔雀,、白一鵝、丹頂鶴,、海鷗,、湖鷗、鵲雀,、錦雞等等,。他們或自由自在,或閑庭信步,或翩翩起舞,,或展動飛翔,,或引頸鳴唱。各展風(fēng)姿,,各盡其才,。
鳥林的最后一區(qū)是“水禽園”。里面飼養(yǎng)著各種水禽并設(shè)有水面,、沼澤,、臨水平臺和步訂等等不同環(huán)境,,以滿足水禽們的生存需要,。
整個鳥林有鳥禽80余種,共20_余尺,。游人到此可以見到許多難以謀面的珍稀鳥品,。禽品,飽賞他們的千姿百態(tài),,領(lǐng)略他們的美妙動人的歌喉,,可以增長許多有關(guān)鳥禽的知識。游輝山不可不光顧鳥林,。
(向陽寺)
我們沿路繼續(xù)往前走,,左側(cè)可見一寺院,這就是“向陽寺”,。向陽寺位于棋盤山北麓,,是一座明代古剎。據(jù)傳,,此廟占地數(shù)百畝,,有上下兩層殿,上層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全身塑像,,墻壁上繪有彩色壁畫,下層殿供奉四大天王,。殿的南側(cè)有磚塔一座,,佛堂一座,上門前懸掛匾額,,上刻“雙峰翠水”四個大衣原來的寺院早已不存,,現(xiàn)在大家所看到的寺院建筑是后來修建的。這里所供奉的菩薩各有不同的講究,,現(xiàn)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上殿供奉承的“觀世音”是梵文的音譯,,佛經(jīng)里說她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左脅待,其德性“大慈大悲”,是所謂“救代初期已見其名,。
棋盤山取義于“棋盤石”,。對棋盤石的記載很多。如,,清代纓公恩在《輝山》一詩注言:棋盤山“山陽之半有大石,,平廣太余,傳是仙人棋盤”《東三省古跡遺聞續(xù)編》:棋盤山有平崖一處,,中列天然棋盤,、棋子,橫豎皆可移動,,惟不能拾起耳,,近被牧畜牧子摧殘,已毀壞不復(fù)舊觀,?!泵耖g亦有各種傳說流傳。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這樣一段故事:據(jù)傳每年長白山天池蓮花盛開時各路神仙都會趕來采蓮沐浴,。一次群仙聚會后各駕云回洞府,,鐵拐李和呂洞賓結(jié)伴而返。行至半途中,,忽見腳下有奇山如雪,,更有一塊平整光滑的巨石。二仙恰好棋性大發(fā),,于是降下云頭,,畫石為盤,抬石為子,,大戰(zhàn)數(shù)十回合之后興盡而返,。而在這山上留下了這棋盤還有可移動不能拾起的石頭棋子。由于年深日久,,棋子或風(fēng)化或遺失,。已不復(fù)存在了。據(jù)筆者近年調(diào)查,,棋盤上的溝線很象是民間的五道棋,,“棋子’有臉盆那樣大小,棋子早已不存在,,棋盤石在1968年因采石被毀,。近年,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根據(jù)市政府提出的“超前發(fā)展旅游業(yè)”,,將棋盤山建成具有古城歲月的旅游區(qū)的要求,,與沈陽麒麟居有限公司合作重建這座名聞遐邇的古棋盤,。據(jù)計劃,重建后的古棋盤用漢白玉雕刻長約1.6米,,寬2.5—4米之間,,高度為0.6米,重15~20噸,,棋子直徑為0.16-0.3米之同,,重225—30公斤。這座棋盤將被安設(shè)在棋盤山山頂附近,,還計劃重建觀棋閣,,增建殘局廳、對弈廳,,樓類院等設(shè)想,。
棋盤山為景區(qū)第二高峰,周轉(zhuǎn)有輝山,,大洋山,、鳳凰山、饅頭山,,東有波光粼粼的十里秀湖。登棋盤山有兩條山路;山的東麓有人行步道,,山的北麓有車道,。可驅(qū)車至半山腰,,再改步行道,。徒步登山彎轉(zhuǎn)曲折,行走其間卻有“深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情趣,。山上有“望湖亭”和“觀棋閣”。望湖亭是一座四角重檐仿古涼亭,,屋頂滿鋪黃色琉璃,,寶頂高矗,飛檐斗翹,,聳立在峰頂之上,。觀棋閣在望湖亭下方不遠處棋盤石遺址附近。登上望湖亭舉目四望,,遠山近樹,,湖光山色一覽無遺,確有“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
(大洋山)
“大洋山”,即秀湖東北的大洋山,海拔241.8米,,是景區(qū)內(nèi)第三高山,。大洋山方圓約四平方公里,被油松,、落葉松,、刺槐覆蓋成林。谷幽山深,,樹高林密,,濃蔭蔽日,人跡稀少,。給人以粗擴,、鄉(xiāng)野之感,是登山旅游,,體味自然野趣的最佳去處,。山頂建有“翠微亭”,供游人小惠和眺望,,領(lǐng)略洋山疊翠的風(fēng)采,。
現(xiàn)在,我們已基本講完了這里的主要景點,,當(dāng)然,,整個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還有許多其他的著名景點,如點將臺,、仙人洞,、媽媽石等,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大都是關(guān)于滿人勤苦守業(yè),。英勇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比如,,點將臺位于秀湖上游,、蒲河入口處。高五米,,方圓20余米,,屹立于十里沃野之中。是當(dāng)年努爾哈赤招集八旗精兵驍將的地方,。立足此處,,遙想當(dāng)年施旗千幟、萬將云集的場面,,耳邊仿佛可以聽到戰(zhàn)馬嘶鳴,,戰(zhàn)鼓隆隆,。
下面,大家可以隨便走走,,我們一會在秀湖碼頭旁集合,。
(返回路上)
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是沈陽地區(qū)難得的風(fēng)景名勝,休閑佳處,。這里山水相依,、林木蔥郁。冬日時節(jié),,一場大雪落下,,便是千里冰封的銀色世界,每年12月初至翌年2月末在這里舉辦的沈陽冰雪節(jié)是遼沈地區(qū)重要的冬季旅游項目,,除高山滑雪,、滑冰、各種爬犁,、摩托雪橇,、冰車等冰上活動外還有冬令營、民俗旅游,、狩獵旅游,、燃放煙火爆竹等各種表演活動。深受廣大游人喜愛,。到了春天則漫山遍野的新綠野花,,明媚的陽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而到了夏天,悠然泛舟湖上,,茗茶小飲,還有比這更好的消暑方式嗎?秋季是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最美最有魅力的季節(jié)了,,漫山遍野的金黃色,。溫暖的陽光透過樹隙照在一地落葉的山上,大概能令最冷漠的人心里也不由感受到一絲詩意,。而這季節(jié)也正是輝山棒子,、大山里紅果成熟的季節(jié),嘴饞的人可以一飽口福,。
總之,,無論從人文景觀還是自然景觀來講,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都是沈陽市屈指可數(shù)的好地方,。只有親臨其中,,才可以體會到那種“遮不住的青山隱隱,隔不斷的綠水悠悠”的美好境界,。
遼寧省導(dǎo)游詞3
歡迎各位來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縣境內(nèi),,距本溪市35公里的東部山區(qū)太子河畔,,是數(shù)百萬年前第三世紀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guī)r沖水巖洞。這里風(fēng)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異、水幽而著稱,。
水洞由三洞組成,。主洞是一條長達5800米的地下沖水溶洞,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第一長的地下沖水溶洞,,現(xiàn)已開發(fā)2800米,,被譽為‘天下奇觀’。輔洞為旱洞,,現(xiàn)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覽館,再現(xiàn)了億萬年古生物的進化過程,。此外,,還有一個泄水洞。
如今,,水洞連同周圍的溫泉,、廟后山、關(guān)山門,、湯溝和鐵剎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和國家4a級旅游區(qū),。
來,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領(lǐng)略著奇異的水洞風(fēng)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著的‘本溪水洞’四個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覽本溪時親手題寫的。
這里是古文化遺址,??脊艑W(xué)家在這里發(fā)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說明遼東先民早在1萬年前就曾在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廳也叫迎客廳,可容納千人以上,。迎客大廳與三洞相連,。右側(cè)的事旱洞,左側(cè)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這里是旱洞,呈橢圓形,。這里建成了古生物宮,,展示了古生物的進化演變過程,。
請隨我乘船游覽水洞。水洞又稱“九曲銀河”,,面積3.6萬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可達7米,。可以說,,游覽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觀形體可分為“二門,、三峽,、七宮、九曲”,,共有100余處景觀,。洞中景物全部為自然形成。大家請看,,那是“寶蓮燈”,,前面是“芙蓉峽”。蓮花又稱芙蓉,,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與梅、蘭,、菊,、牡丹、芍藥一起并稱歷史上6大名花,。蓮花本應(yīng)向上開放,,這里卻是倒懸。
繼續(xù)前行,,便是“廣寒宮“。也就是月宮,,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廣寒宮,便是“雙劍峽”,。鐘乳石就猶如利劍,,高懸在上,在此游覽,,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劍叢過”,。
過了雙劍峽,就是“九曲銀河”的第一門----“劍門”,。穿過劍門,,豁然開朗,洞體突然高大寬敞起來,,是九曲銀河洞最奇,、最美之處。
現(xiàn)在進入“九曲銀河”的第二門——虎閘門,??矗菈K巖石真是貌似一直兇猛的大虎,。
前方進入“玉象峽”,,這是‘九曲銀河’最長的一段,約700米,。
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過比薩斜塔30°,堪稱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極宮,。北極宮是九曲銀河中最大的一宮。
過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銀河”第六宮---“玉女宮”,。河中島上的那個石筍,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現(xiàn)在看到的是九曲銀河最后一宮---“源泉宮”,。這里是本溪水洞已經(jīng)開發(fā)部分的盡頭,,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游覽了開發(fā)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讓我們無法繼續(xù)前行。但是,,水洞并沒到盡頭,,距發(fā)現(xiàn),還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來的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朋友們盡情地觀賞了這座水洞的種.種奇觀,,大家可能要問:如此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來自哪里呢?
其實,,水洞的形成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距今4.5億年時,,本溪還是一片淺海,,大量的石灰?guī)r沉積下來,。以后歷經(jīng)了5次劇烈的地質(zhì)構(gòu)造運動,尤其是7000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本溪不僅由淺海變?yōu)殛懙?,而且在沉積的石灰?guī)r中間產(chǎn)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順著裂隙流進來,,不斷溶解石灰?guī)r,,成為碳酸氫鈣,使裂隙變大成為洞穴,,日積月累終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了水洞,。洞外這是櫻桃園和天女木蘭園,。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潔白碩大,,芳香撲鼻,,每年6月、9月開花兩次,,為花中珍品,。
歡迎再次光臨本溪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