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duì)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鐵杵磨成針歇后語的謎底篇一
解釋:比喻只要有恒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更多關(guān)于鐵的歇后語
1,、秤砣碰鐵蛋——硬對(duì)硬
2、抱著鐵耙子親嘴——自找釘子碰
3,、鍛磨的去打鐵——不識(shí)火色,;看不出火候來;不會(huì)看火色
4,、打燈籠走鐵道——見鬼(軌)
5,、木匠的鑿子鐵匠的錘,裁縫的皮尺廚子(廚師)的刀——各有一套
6,、二兩鐵打大刀——不夠料
7,、河里洗鐵盒——面面俱到
8、鐵打的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9,、包公審案子——鐵面尤私,;六親不認(rèn)
10、鐵錘打夯——層層著實(shí)
11,、打鐵的拆爐子——散伙(火)
12,、錘砸鐵鉆——響當(dāng)當(dāng)(比喻本事過硬,遠(yuǎn)近聞名,,很有影響,。)
13、口吞秤砣——鐵了心
14,、開封府的包青天——鐵面無私
15,、打鐵的分家——另起爐灶
16、鐵打的葫蘆——口難開;不好開口,;不開竅,;難開竅
17、手掌心放烙鐵——自作自受
18,、打鐵掉地下——白搭一火
19,、叫鐵匠做嫁妝——用人不當(dāng)
20、趁熱打鐵——正在火候上
21,、鑌鐵做鏵口——離(梨)不得
22,、鐵錘打到橡皮上——一聲不響
鐵杵磨成針歇后語的謎底篇二
鐵杵磨成針歇后語:功到自然成
【解釋】: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堅(jiān)持不懈,,再難的事也能夠成功。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故事】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shí)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崩畎壮泽@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xì),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zhuǎn)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fā)奮讀書,。最后他終于成為一名著名詩人。
【相關(guān)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中國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xué)業(yè)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出處】
<原文>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媼曰:“欲做針?!卑自唬骸拌F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還而終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李白)路過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為什么在磨鐵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崩钐讍柕溃骸拌F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動(dòng),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xué)業(yè),。老婆婆自己說她姓武,現(xiàn)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