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華飛逝,不覺間新中國走過了70幾個春夏秋冬,。祖國70多年在發(fā)展,青年在新時代成長,,這是一副成就感滿滿的畫卷,。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1
人民日報這樣說過:“今天的中國是奮斗的中國”。是的,,若不是奮斗的使命充盈著我們,,若不是奮斗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哪里會有今天的中國,,哪里會有今天的百里鋼城,?
——題記
從大學就讀冶金工程專業(yè)起,我對中國的鋼鐵發(fā)展就有了更深的感悟,。百年前,,因為鋼鐵的匱乏,我們工業(yè)基礎過于薄弱,,造不出武器大炮,,造不出飛機輪船,甚至造不出母機車床,,那是我們中國鋼鐵人的痛與傷,,也是舊中國的傷,。
縱觀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就是材料的發(fā)展史,。毫無疑問,到了近代,,鋼鐵就是近現代工業(yè)文明的脊梁,。因此建國后,,國家大力發(fā)展鋼鐵工業(yè),“以鋼為綱”的口號也直接反映出在那個年代國家要發(fā)展求發(fā)展的決心以及鋼鐵人的志愿,。經過幾十年全國上下的努力,,現在我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鋼鐵生產強國,一家家有實力的大型鋼鐵企業(yè)在中國蓬勃發(fā)展,,為祖國的建設拼搏進取。
在大大小小千百家鋼鐵企業(yè)當中,,沙鋼實在是充滿傳奇、引人注意的,。最早聽說這家企業(yè),,是因為他龐大的規(guī)模,“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世界五百強企業(yè),這些成就無不彰顯著這家鋼鐵企業(yè)的實力,。當初作為冶金學子,,我立志為中國鋼鐵事業(yè)奮斗;轉眼之間,,現在我已然是沙鋼員工之一,,“我們是光榮的鋼鐵工人”的廠歌也時時回蕩腦海,,在了解沙鋼的發(fā)展歷史后,我對這家“沒吃國家一口奶,,闖蕩身健壯”的鋼鐵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充滿敬佩,。
誰能想象的到,規(guī)模龐大的沙鋼集團最早只是一家小小的軋花剝絨廠,。1974年,,自籌資金45萬元成立了一個小型軋鋼車間,便開始了鋼鐵行業(yè)的發(fā)展,。那個年代,,國家需要大量的鋼鐵用于社會建設,為了使生產跟上需求,,國家要給每個鋼鐵企業(yè)下達生產指標,。但是當時沙鋼小車間的周圍,都是鋼鐵行業(yè)的“老大哥”,,如何去爭這個飯碗,?恰巧窗框鋼由于利潤小、工藝多,,大企業(yè)不愿意生產,,被沙鋼看中機會,牢牢把握,,將一個點做大做好,,才有了初期的名聲。建廠40多年來,,沙鋼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不忘“鋼鐵報國”初心,,牢記“實干興國”使命,,將一個小軋鋼車間發(fā)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連續(xù)11年入圍世界500強,,是祖國輝煌征程中一道亮麗的篇章,。
鋪開過往的畫卷,雖然生產條件艱苦,,但一代代沙鋼人充滿干勁,,在黨的領導下不懈奮斗,為社會建設揮灑汗水,。
中國高鐵,中國建筑,,西氣東輸工程……
一項項中國成就里都有我們沙鋼人的參與,。沙鋼始終牢牢銘記著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的口號,不僅要做大,還要做強做精,,不僅豐富著沙鋼精神的內涵,,同時也要展現敬業(yè)、精益,、專注,、創(chuàng)新的大國工匠精神。沙鋼人始終堅守鋼鐵報國的初心使命,,鋼鐵強則制造強,,制造強則中國強。沙鋼人對鋼鐵行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盡職又盡責,;沙鋼人對每件產品每道工藝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沙鋼人從未忽視突破與革新,,創(chuàng)新的內蘊都刻在沙鋼人心中。
回顧歷史,,沙鋼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展望未來,,前方的路依舊漫長,。過去的坎坷艱難是未來奮斗發(fā)展的動力,而那段歲月承載的時代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任務依舊激勵著我們,,激勵著沙鋼人,激勵著每位中華兒女繼續(xù)譜寫偉大華章,。
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2
夜已經很深了,,一天的中班又將畫上句號。此刻換證點外依舊是忽遠忽近的車輛行駛聲伴著那不停歇的車上鋼卷相互摩擦的吱嘎聲,,我坐在電腦前駕輕就熟地統計好這一天的數據,,放下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瞥向門外,,孤月長空,,思緒萬千……
在最近的學習強國上,,習近平總書記激勵當代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墒裁词浅跣哪兀抗耪Z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這個鋼筋鐵骨,物質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冷”時代,,初心漸漸被我們遺忘,,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鬃诱f:“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我深感其然,,當拋開一切世俗的附加,才會發(fā)現我們所堅守的信念和本心最為寶貴,。祖國即將走過“揚棄和繼承”的70個年頭,,我也日益靠近而立之年,我和我深愛的祖國并肩前行近三十載,,一起見證彼此的成長,,那些記憶終將成為歲月長河里最閃亮的光團。
追憶
我對祖國前期的成長經歷大多數都是從父親那里聽說的,,記憶中身為黨員的父親很喜歡坐在老房子斑駁的屋檐下抱著稚氣未脫的我講述那些泛黃頁紙上的故事,,我至今記得那句開頭語:“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新中國誕生了,。”
小時候時常會有一個疑惑,為什么父親有那么多兄弟姐妹而我卻沒有呢,?當年不諳世事的我對父親的回答似懂非懂: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在生產力還不發(fā)達的時候,,農業(yè)占整個社會的絕大部分,傳統的子孫觀念還沒能徹底改變,,所以爸爸有很多的兄弟姐妹,。直到1979年的春天,鄧小平總設計師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迎來了改革開放新時代,,社會進步,、人們的思想不斷解放、少生優(yōu)生的生育思想得到了認可,,同時計劃生育政策開始推行,,于是我就在獨生子女的大政策下呱呱墜地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征,,祖國在70年間披荊斬棘,,風雨兼程,已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并在不斷走向“強起來”,。
遇見
1992年,我悄然來到這個世界,,正式和祖國,、和港城相遇了。那年,,“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總設計師發(fā)表“南方談話”,為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張家港也提煉出了“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同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張家港設立了全國首家內河港型保稅區(qū),,也是唯一的區(qū)港合一的保稅區(qū)。同時市政府設立沿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伴隨著我成長的腳步,,港城正在由荒蕪古渡,逐漸演變成如今吊機林立,、巨輪滿泊的港口城市,。
咿呀學語的我轉眼間也到了上學的年紀。每天清晨,,母親都會騎著自行車載我去鎮(zhèn)上的幼兒園,,還記得那條必經的石子小路,若是遇到下雨天就會變得更加泥濘,,加上母親身形嬌小,,握不穩(wěn)車把,車子上下顛簸得很是厲害,。每當這時母親都會關切的喊我抱緊她,,而不知者無畏的我坐在后座偷著樂,,這異常的顛簸把自行車變成了一直想坐的搖搖車,真好,!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我一歲歲長大,泥濘的小路偷偷地消失了,,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上學的交通工具也由母親的自行車變成了父親的摩托車。年級變高,、學業(yè)加重的我還沒好好用心感受摩托車上的風速,,就已升入市區(qū)的中學開始在卷子的海洋中“求生”。此時,,父親的摩托車也壽終正寢,,父親開始和同學們的家長一樣到了周末放假,就會早早開著小汽車來學校門口占車位,,接我放學,。在我家代步工具的不斷變化過程中,已經進入21世紀的張家港迎來了建設的再一次提速,,高樓大廈在市區(qū)拔地而起,,周末的步行街繁華熱鬧,就連我們鎮(zhèn)上都陸續(xù)入駐了多家外資企業(yè),。一時間,,祖國的三峽藍圖得以實現,航天英雄遨游太空,,奧運,、世博在神舟大地舉辦……那時朝氣滿懷的我對未來無限憧憬,更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自己的祖國感到由衷的驕傲,!
告別
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0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在這一年考入大學,告別了相處18年的港城,,奔向期待已久的遠方,。年少輕狂的我一直以為是這座小縣城束縛著自己,直到在祖國的山山水水間留下腳印,,我才發(fā)現港城特有的好,。她在蘇南一隅,,不驕不躁,,安靜美好,,經濟的飛速提升并沒有讓她迷失自己,精神文明建設齊驅并進:張家港精神,、長江文化,、河陽文化、暨陽文化洗盡鉛華,,再次被賦予新時代的意義,。
此時,站在大學這一人生重要十字路口的我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腳下的路:我和這座小城一樣,,我們都是萬千世界中最普通、最平凡的存在,,我們雖不必平凡,,但拒絕平庸?;蛟S我始終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我想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我想成為那種看透了生活的本質依舊熱愛生活的人,。畢業(yè)那年,,我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回到港城,,扎根下來,,沉淀進去。未來是自己的,,夢是自己的,,沒有人能代替我去實現它。夢于我,、于港城,、于祖國都意義非凡,它是能讓我們不至于泯然于眾的東西,。我想要在這個兒時最憧憬的黃金歲月,把夢想和港城甚至是祖國放在一起,,守住自己的夢,,亦為港城的夢,、祖國的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追夢
2014年的祖國,,經濟正在向形態(tài)更高效、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港城憑借著保稅區(qū),、出口加工區(qū),、保稅物流園區(qū)的多重功能,正成為輻射長三角的國際物流中心,、臨港加工制造高度發(fā)達的現代工業(yè)園區(qū)和富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區(qū),。
同年7月,,我?guī)е跎俨慌禄⒌母蓜抛哌M玖隆鋼鐵物流,,成為一名普通的員工,亦正式成為一名“追夢人”,。當年的玖隆是中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yè)的獨資子公司,,不久之后中船的到來為玖隆注入了新鮮血液,強強聯合后的玖隆進行多方資源整合重組,,發(fā)展實現質的飛躍,。2011年全面啟動“江蘇省物流業(yè)發(fā)展重點建設工程”、“省級重點物流基地”,、“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qū)”項目建設,。至今還記得,剛工作那會埋在枯燥乏味的單據里頭暈眼花的自己,,熱情在不經意間一天天退卻,,白開水般的日常工作逐漸塵封了夢想。直到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徐立平的故事,,他是一名來自航天一線的普通工人,但他不斷提升技藝,、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把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還記得當年感動中國欄目組在給他的頒獎詞中寫道:“你是一介工匠,,你更是大國工匠”,。我恍然大悟,不同的崗位,、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價值和意義,,但沒有什么能夠比把個人夢想與祖國的利益緊緊相連讓人更為激動,因為沒有什么比祖國的強大更讓人激動,沒有什么比民族的崛起更讓人振奮,。作為一名基層員工,,我的工作微小卻重要,我告訴自己要轉變心態(tài),,用自己的力量賦予這份工作不一樣的意義,。我開始打開心扉,,向各路前輩請教經驗,,積極要求嘗試各項流程工作,遇到曾經試圖躲避的苦活累活我開始主動把自己推出去,。同樣的工作時間,,多做一點,多遇到一些問題,,多向前輩們請教幾次,,年輕人“吃虧是福”,只有把自己融進這份工作,,才能體會到它的“可愛”之處,。
若要不負芳華,唯與國同夢,、攜手并肩,、砥礪前行!
勇氣
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的朋友越來越廣、伙伴越來越多,、合作越來越深入,。共建“一帶一路”開啟了中國追夢新時代,“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它已然描繪出了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時代圖景。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zhàn)讓經濟局勢再度蒙上一層迷霧,。此刻已與我相伴6年之久的玖隆物流正審時度勢啟動組合拳,,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全能多方聯動,,打開新局面,。已近而立之年的我也在一次次淬煉中處事日漸有條不紊,嫻熟穩(wěn)重,。
機遇與挑戰(zhàn)是恒古不變的命題,。生而為人,我們從不缺那一抹鮮艷的原色——勇氣。莎士比亞說:“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不會膽怯”,。于祖國,勇氣是抗住壓力,、抓住契機,,不斷“強大起來”;于玖隆,,勇氣是創(chuàng)新賦能,、專注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新征程;于我,,勇氣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舊守住初心、沉著奮進,,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亦不在低谷時轉身離開,風雨同舟共追夢,。
祖國崢嶸70載,,我有幸生在這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與港城,、玖隆一起同祖國一路相伴,。這些零碎的記憶早已成為那一顆顆跳躍的光團在時光隧道中忽明忽暗,唯有彼此共有的初心永恒,。董卿說過,,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它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蒼天大樹,又仿佛站在零的起點慢慢綿延成很長很長的道路,。再回首憶往昔,,原來所謂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夢想當中離自己本心最近的那顆心,。找到初心的我們作為中華兒女,“與國同夢”是堅持,,是信仰,,是久久不變的情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fā)展的活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不忘初心,,與國同夢,,夢里能達到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達到,!最后想以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的經典詩句作結,,給祖國、給港城,、亦給玖隆和自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追夢路上,,讓我們帶著初心共成長,!
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3
“夢”作為中國漢字普通的一員,,自從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展望未來、暢想一個色彩繽紛的“中國夢”“強國夢”那一刻起,夢想似粒種子,播撒在我們“心”的土壤里陽光成長,。有了夢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奮斗的目標;有了夢想,也就有了希望和無限的動力。作為一名特鋼“老”員工,我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一個關于特鋼人共同的向往,,那就是讓公司永遠朝氣蓬勃,、青春陽光、奮發(fā)向上之夢,讓我們最終實現成為特鋼企業(yè)“中國第一,、世界前列”之夢,。
特鋼夢想,,伴隨著每一名第一次踏進公司大門的特鋼人,我們從青年的意氣風發(fā)到中年的穩(wěn)重前行。大家一路走來,,青春無悔,。圓夢特鋼,,圓的是特鋼幾代人從1949年建國初期的羸弱到現在改革開放不斷強盛之夢,,看那青春之火在煉鋼轉爐中燃燒奮起,,這一刻鋼爐中燃起的不僅僅是那通紅的鋼花,,還有全體特鋼人心中的那份激情和向往。特鋼圓夢,,圓的是那暢游深海的航母夢;圓的也是那玉兔登月的航天夢;圓的更是那向世界展示的復興強國之夢。每當看到公司在我們手中從“特鋼制造”到“特鋼智造”再到“特鋼創(chuàng)造”一次次展示實力的時候,,我們可以驕傲自豪地說:高端裝備上的每一顆螺絲、每一塊鋼板不僅體現著特鋼人的集體智慧和汗水,,也凝聚著我們幾代人無私奉獻的青春歲月,,更是代表著全體特鋼人實現特鋼夢想的幸福和喜悅……回顧特鋼創(chuàng)業(yè)歷程,贏得大家尊重的不只是那些創(chuàng)造佳績的擒夢者,,還有那些堅守在自己崗位默默無聞的工作,,且努力體現自身價值、從不輕言放棄的一大批追夢人,。這些特鋼建設者的杰出代表,,他們懷著一個“寧可奉獻自己青春生命,也要重塑東北特鋼輝煌”之夢,,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換來特鋼企業(yè)茁壯成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直至下一代,特鋼追夢人在同時光歲月奔跑,,你看在這個鋼花飛濺的轉爐旁,,你瞧在那個高速運行的軋機邊,廠房里每一個角落,,都能尋找到特鋼追夢人的身影,。
說起特鋼夢想,我們家三代人我的父親最有發(fā)言權,。作為一名老特鋼人,,少年之時便跟隨父輩一起“闖關東”來到東北扎根,起初的“夢想”就是進入鋼廠成為一名鍛工養(yǎng)活自己,。不成想從日偽時期到建國初期,,再到改革開放,老人家的“夢想”實踐經歷述說著一部從“希望渺茫,、彷徨掙扎,、到滿懷希望、再到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奉獻給企業(yè)”的特鋼發(fā)展史,。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現已退休在家的父親總是拉著我的手問這問那:“現在公司年輕人多嗎?”“鍛鋼的老鍛錘還在嗎,?那可是我年輕時工作20年的崗位”“新上的3500噸快鍛機一天能干多少,?都是年輕人在操作吧?”“都是高學歷,、有文化的一代人,,讓人羨慕呀!”……臨走時還不忘叮囑一番“好好干要珍惜企業(yè)為你提供的這份工作,,時刻要有一顆朝氣蓬勃,、努力向上的心,趁著年輕力壯多為企業(yè)做點實事,,企業(yè)好了國家才能強盛,,國家強大起來小日本再也不敢來欺負我們了。”言談中不僅流露出對特鋼的一種無限牽掛,,也體現出了一種民族自豪感,。
說起夢想,我自己感受更加深刻,。長大后背負著父母的期望,,懷揣著自己的夢想,退伍轉業(yè),,我也邁入了特鋼的大門,,加入到撫順特鋼這個團隊,。參加工作后公司每一次變革與發(fā)展,,不僅僅只是提高我的崗位技能和工作激情,,它還讓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光榮歲月”與公司的成長壯大有著某種相互依存、唇齒相依的內在聯系和深刻含義,。我所工作的單位撫順特鋼連軋廠二十年間,,鋼材生產量由1998年的1萬噸提升至2018年的28萬噸,實現了我們連軋團隊“一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二十年跨越式發(fā)展”的特鋼夢想。隨著產量效益的不斷提高,,隨之帶來的是員工收入的大幅增長,。二十年前,年輕的我們在一起調侃買車只是停留在“青春幻想”層面,,而如今不管是當初的特鋼人還是現在的特鋼人,,開車上下班已成為家常便飯。“企業(yè)助我實現心中的夢想”是當下特鋼人真實的寫照,。
說起夢想,,我的孩子也已懂得規(guī)劃未來。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兒子在電話里經常詢問“特鋼企業(yè)現狀如何,?青工有無發(fā)展空間,?”話語中處處體現出夢想、希望,、努力實現自身價值之情,。為此,我認為實現特鋼輝煌和夢想,,不僅僅需要更多掌握專業(yè)技能,、敢于承擔責任、努力拼搏向上,、擁有希望夢想,、懂得感恩之心的當代年輕人,也需要我們上一代特鋼人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指引,、傳承。由于他們的加入讓我們有勇氣大聲說:我驕傲,、我自豪,,我們特鋼的未來更加美好光明。
春暖花開,,大家不僅感恩于公司給我們帶來的無比幸福,,也陶醉于企業(yè)重整后的老中青特鋼人正用智慧的雙手精心描繪更加美好的畫卷,。展望未來,一個嶄新的特鋼正把握歷史機遇,,滿懷希望和夢想,,昂首闊步地邁向更加精彩的未來。
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4
在你的征程上,,我屬于后來的加入者,。
第一次走近你的時候,你已經頗具規(guī)模,,高大巍峨的廠房,,現代化的短流程煉鋼生產線??粗矍暗哪?,怎么也無法想象你曾有的荒蕪。
但歷史不會忘記,,50年前的你確實誕生在一片蘆葦蕩上,,100萬元起家,小電爐,、小高爐,、小焦爐、小軋機,,在你的身上幾乎找不出一個“大”字,。落后的裝備水平,惡劣的資源條件,,你幾經坎坷,,甚至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一次次,,你硬是挺過來了,,這其中的艱辛,這其中的淚水,,也只有你了然于胸,。
走進了你,成為了你的子民,,你的每一聲呼吸,、每一次心跳我都聽到,而你的每一次呻吟,,每一聲嘆息,,我一樣感同身受。盡管經歷了許多,,盡管你已經有了一定的抗擊能力,,但世事變幻,,你依然疲憊不堪。多少個不眠之夜呀,,你輾轉難寐,!
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中,你始終堅守著自己心中永恒不變的目標,,員工的生存更是你不可推卸的責任,。于是,你撥云見日,,邁入了另一番風景!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抉擇,,2006年,,你與國內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江蘇沙鋼集團成功實施了資產重組,成為沙鋼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有了沙鋼的堅強后盾,,你前進的步伐邁得更大了,“十一五”規(guī)劃目標提前兩年實現,。由于占領了先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你變得游刃有余,!
普轉優(yōu),,優(yōu)轉特;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你堅定特鋼發(fā)展之路不動搖;和諧發(fā)展,,綠色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智慧發(fā)展,,把淮鋼建設成為“內享工作快樂,,外受社會尊敬”的一流特鋼企業(yè)是你恒久不變的企業(yè)愿景。你時刻踐行“鋼的意志,,鐵的紀律,,火的熱情”;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我們的決心,,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的信念,就是我們的未來”——
——你全力開展節(jié)能減排,,大力投資環(huán)保建設,,達標排放,,超低排放,碧水藍天成為你的常態(tài),。在你看來,,與城市互融共生,,是你應盡的責任,。
——你強化過程控制,,嚴格工序管理,,產品質量穩(wěn)步提升,,品種結構不斷優(yōu)化,。擠身特鋼第一方陣,,是你不變的追求,。
——你狠抓基礎管理,,扎實開展大環(huán)境整治,,6S-TPM改變了人們對“鋼鐵”的基本定義?;▓@工廠,,綠色鋼城,是你對自己的定位,。
——你關愛職工成長,,幫助職工排憂解難,全方位,、多角度的“成長制度”“慰問制度”,,讓每一位員工都感受到了你特有的溫度。
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盡管一路風雨,但你依然風雨兼程,,于是有了今天的你,。
占地400萬平方米,擁有總資產100億元,,鋼,、材年生產能力320萬噸,年銷售收入150億元,,全國冶金50強,、蘇北冶金工業(yè)的一面旗幟,淮安市工業(yè)戰(zhàn)線的排頭兵,,全國彈簧鋼,、軸承鋼、合金管坯鋼,、錨鏈鋼,、汽車用鋼等特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圓坯生產基地,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高新技術企業(yè),、江蘇省園林式工廠……
置身于你的懷怉,我會不時地有些迷惑,,這是你嗎,?是那個小之又小的清江鋼鐵廠嗎?是那個我初次認識的你嗎,?
你就像一個傳奇,,在不經意間蠱惑了我、傾倒了我,。
在你的指引下,,我也一樣,風雨兼程,,一直在路上。從稚嫩到成熟,,從懵懂到自如,,從一名青澀的大學生,到一名普通的文秘工作者,,再到今天的管理崗位,。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這其中有茫然,,有困惑,但更有歡樂,。
這就是我,,你的一個分子。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也沒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地工作著,、生活著,。
艾青曾有詩云,為什么我眼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而我,既然加入了你的征程,,既然牽了你的手,,未來的路上,,我會是你永遠的追隨者!今生,,我們一起走,!
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5
時間的腳步總是那樣匆匆,轉眼間我已在東北特鋼工作十六個年頭了,。歲月滄桑,,這十幾年中我感受到了太多關于東北特鋼發(fā)展變遷的故事;春華秋實,,伴隨著企業(yè)跌宕起伏的歲月,,我也在這座我熱愛的鋼城里不斷成長。
東北特鋼被譽為中國特殊鋼“搖籃”,,它有著輝煌的過去,,在中國冶金史上創(chuàng)造出“無數個第一”并載入史冊,先后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東北特鋼視察,,被譽為“共和國的驕子”等等,。
然而,這個曾創(chuàng)造了無數輝煌的特鋼企業(yè)陷入了生存危機,。這時,,國內最大民營鋼鐵企業(yè)沙鋼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國企混改和振興東北等政策號召,,為東北特鋼帶來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文化,。僅僅兩個月時間,,主要指標連創(chuàng)新高,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實現扭虧為盈,。
今天,東北特鋼如經歷了涅槃后的鳳凰,,又迸發(fā)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整潔的廠房,明亮的設備,,有序的生產組織,,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和員工忙碌的身影……當這一切出現在你眼前時,一種奮發(fā)圖強的豪邁感油然而生,!沒錯,,這就是曾經經歷過輝煌和低谷,如今泰然屹立在東北大地上的東北特鋼。曾經艱難的過去將是他未來的財富,,豐厚的歷史沉淀定會源遠流長,。
回顧自己的工作歷程,我心潮起伏,。2003年我進入東北特鋼從事宣傳工作,。還記得剛到崗位的第一天,師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好好學本領,,用好手中的筆和相機,,履行好宣傳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師傅的話我牢記于心,,我全身心融入到工作中,。雖然最初的作品都比較稚嫩,但領導和同事都不停地鼓勵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我喜歡到爐前聽機器轟鳴、看鋼花飛濺,,每當目睹煉鋼工揮汗如雨,、“浴火奮戰(zhàn)”的場景,都讓我為之動容,,讓我的心中涌起激情,。我努力學習著、歷練著,、耕耘著。我深知,,只有樹立堅定的信念,,付出艱辛的勞作并奮力前行,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效,。
寒來暑往,,我走遍廠區(qū)每個角落,用一篇篇不斷成熟和飽滿的作品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忠實地記錄著企業(yè)的發(fā)展變遷,。在這些稿件和圖片中,有東北特鋼人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身影,,有精心打造國際一流精品特鋼的精神,有企業(yè)更新改造的累累碩果,,有忠誠敬業(yè),、默默奉獻的楷模,有一串串沉甸甸的生產經營數據,有厚重的企業(yè)文化,;還有迎挑戰(zhàn),、化危機,迎難而上,、眾志成城的拼搏歷程……如今,,重整后的東北特鋼在沙鋼集團的引領下,發(fā)展日新月異,、生產形勢一路向好,、一項項技改項目拔地而起、生產捷報頻傳……我和同事們更加忙碌了,,我們要及時記錄每一個可喜的變化和精彩瞬間,,讓更多的人感受鼓舞,汲取奮進的力量,。
一路走來,、一路收獲、一路感激,。盡管辛苦,,但我卻樂在其中,因為奉獻是每一個鋼鐵人根植于內心的信念,,在種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我不斷地前行,像鋼鐵一樣得到淬煉和成長,。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經歷了百年風雨洗禮的東北特鋼,,正行進在追尋美好未來的征途上,我愿與他同行,,成就明天的輝煌,。
【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的征文【精選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抗擊疫情我與祖國共成長作文
關于我與祖國共成長征文一等獎800字【精選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