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君山島導游圖篇一
君山,,古稱洞庭山,洞庭湖由此而得名,。唐代詩人劉禹錫用“白銀盤里一青螺”來形容君山,。君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傳書的傳書亭和柳毅井,,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于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后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君山,,由七十二峰組成,峰峰靈秀,,“煙波不動景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边@靈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傳說,,更引人遐想,。棄舟登山,可先謁“舜帝二妃之墓,?!蹦箖蛇叺氖虒β撌牵骸熬欠记Ч牛街裰T斑淚一人,?!边@“淚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蒼梧,,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尋夫來到洞府山,,忽聞噩耗,悲痛萬分,,遂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慟而死于君山并葬此。
從二妃墓翻過一道山梁,,走不遠,。就到了“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西山有楊么寨,相傳是南宋初年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領袖楊么兵營的遺址,。從此出走,,便到酒香山。傳說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聽說后,便派文士欒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后,,便被東方朔俞喝了,后來鬧出一場笑話,。
君山地形獨特,,為洞庭湖中最大島嶼,島上歷有36亭,48廟,、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等珍貴文物遺址。君山銀針荼葉譽滿中外,,唐代以來就列為貢品,。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景區(qū)還有慈氏塔,、襟代文廟,、魯錄墓、黃蓋湖,、三國古戰(zhàn)場等名勝古跡,。
君山島導游圖篇二
歡迎大家來到岳陽君山島!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君山,,古稱洞庭山,洞庭湖由此而得名,。唐代詩人劉禹錫用“白銀盤里一青螺”來形容君山,。君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傳書的傳書亭和柳毅井,,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于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后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君山,,由七十二峰組成,,峰峰靈秀,“煙波不動景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 螺青黛鏡中心,?!边@靈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傳說,,更引人遐想,。棄舟登山,可先謁“舜帝二妃之墓,?!蹦箖蛇叺氖虒β撌牵骸熬欠记Ч牛街裰T斑淚一人,?!边@“淚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蒼梧,,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尋夫來到洞府山,,忽聞噩耗,,悲痛萬分,,遂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慟而死于君山并葬此。
從二妃墓翻過一道山梁,,走不遠,。就到了“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西山有楊么寨,相傳是南宋初年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領袖楊么兵營的遺址,。從此出走,,便到酒香山,。傳說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聽說后,,便派文士欒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后,,便被東方朔俞喝了,,后來鬧出一場笑話。
君山地形獨特,,為洞庭湖中最大島嶼,,島上歷有36亭,48廟,、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等珍貴文物遺址。君山銀針荼葉譽滿中外,,唐代以來就列為貢品,。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景區(qū)還有慈氏塔,、襟代文廟,、魯錄墓、黃蓋湖,、三國古戰(zhàn)場等名勝古跡,。
君山島導游圖篇三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游人眼前。
君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自堯女以來,,君山得名的歷史已達四千余年,是中華民族道教第九洞天福地,。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奇“小”“巧“幽”“古”字,,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于圖,,或謳于歌。特別是自唐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劉禹錫,、辛棄疾、張之洞等文人騷客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
君山人文背景博大精深,。有“江南第一祠”之譽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有中國發(fā)現歷史上最早的摩巖石刻;有張之洞把人物,、故事、風景,、名詩詞融為一體的天下第一長聯--君山湘妃祠聯堪稱聯中一絕,。
君山動植物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林中仙子紅綠葉,、酒香藤,、千年首烏以及斑竹,、方竹,、龜甲竹、金鑲玉竹……等奇特植物,,構成了君山山水的肌膚;高大的金桂,、古老的黑殼楠組合,產生了雄偉蒼勁與永恒的景觀;君山銀針“三起三落”(在這里,,君山銀針被稱作會跳舞的茶~),君山金龜千年不死,,君山銀魚通體透明,,無不使君山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跳動感。
(二)斑竹一枝千滴淚
《七律 送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fā)生戰(zhàn)亂,,舜想到那里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后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里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后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薄渡胶=洝份d:“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晉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p>
(三)桔井,通往愛情的路
柳毅井,,古稱桔井,。位于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清光緒《巴陵縣志》載:“君山自古盛產柑桔,,稱為‘桔鄉(xiāng)’,,此井即稱桔井。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過去,,崇圣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美麗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書生柳毅赴京應考落第,歸經涇陽,,偶遇滿臉淚痕的牧羊女,。柳毅見狀,十分同情,,便上前詢問得知,,該女為洞庭龍王之小女,下嫁涇陽君,,受其殘暴虐待至此,。書生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提出要幫助龍女逃出涇陽,。龍女搖搖頭說,憑你我之力是無法逃跑的,。書生問那有什么辦法?龍女從頭上拔下一枝玉籫,,交給柳生:相公到洞庭湖的庭山上,,有一眼古井,井旁有一棵桔樹,,相公持此籫敲三下桔樹,,就能找到我的父王。柳相公受龍女之托,,趕至君山,,找到桔井,在井邊的桔樹上敲擊三下,,守門的巡海神就將他接進了龍宮,。見龍君,俱言龍女之凄慘,。龍君小弟錢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龍,徑往涇陽,滅涇陽君,,接回龍女,。
龍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從父命,決意與她愛慕的柳毅結成夫婦,。而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于關愛,并無私心雜念,。后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但柳毅礙于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錢塘君于是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兩個有情人才終于得成眷屬,。
現在柳毅井旁邊的那一棵桔樹早已不見了蹤跡,,只剩下在井旁建起來的柳毅傳書亭,還記載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君山島導游圖篇四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碧拼娙藙⒂礤a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游人眼前,。
君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自堯女以來,,君山得名的歷史已達四千余年,是中華民族道教第九洞天福地,。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奇“小”“巧“幽”“古”字,,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于圖,,或謳于歌,。特別是自唐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劉禹錫,、辛棄疾、張之洞等文人騷客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
君山人文背景博大精深,。有“江南第一祠”之譽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有中國發(fā)現歷史上最早的摩巖石刻;有張之洞把人物,、故事、風景,、名詩詞融為一體的天下第一長聯--君山湘妃祠聯堪稱聯中一絕,。
君山動植物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林中仙子紅綠葉,、酒香藤,、千年首烏以及斑竹、方竹,、龜甲竹,、金鑲玉竹……等奇特植物,構成了君山山水的肌膚;高大的金桂,、古老的黑殼楠組合,,產生了雄偉蒼勁與永恒的景觀;君山銀針“三起三落”(在這里,君山銀針被稱作會跳舞的茶~),,君山金龜千年不死,,君山銀魚通體透明,無不使君山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跳動感,。
(二)斑竹一枝千滴淚
《七律 送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fā)生戰(zhàn)亂,,舜想到那里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后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里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后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薄渡胶=洝份d:“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睍x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p>
(三)桔井,,通往愛情的路
柳毅井,古稱桔井,。位于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清光緒《巴陵縣志》載:“君山自古盛產柑桔,稱為‘桔鄉(xiāng)’,,此井即稱桔井,。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边^去,崇圣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美麗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書生柳毅赴京應考落第,,歸經涇陽,,偶遇滿臉淚痕的牧羊女。柳毅見狀,,十分同情,,便上前詢問得知,該女為洞庭龍王之小女,,下嫁涇陽君,,受其殘暴虐待至此。書生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提出要幫助龍女逃出涇陽,。龍女搖搖頭說,憑你我之力是無法逃跑的,。書生問那有什么辦法?龍女從頭上拔下一枝玉籫,,交給柳生:相公到洞庭湖的庭山上,有一眼古井,,井旁有一棵桔樹,,相公持此籫敲三下桔樹,就能找到我的父王,。柳相公受龍女之托,,趕至君山,找到桔井,,在井邊的桔樹上敲擊三下,,守門的巡海神就將他接進了龍宮。見龍君,,俱言龍女之凄慘,。龍君小弟錢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龍,,徑往涇陽,,滅涇陽君,接回龍女,。
龍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從父命,,決意與她愛慕的柳毅結成夫婦。而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于關愛,,并無私心雜念,。后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但柳毅礙于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錢塘君于是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兩個有情人才終于得成眷屬,。
現在柳毅井旁邊的那一棵桔樹早已不見了蹤跡,只剩下在井旁建起來的柳毅傳書亭,,還記載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君山島導游圖篇五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碧拼娙藙⒂礤a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游人眼前,。
君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自堯女以來,,君山得名的歷史已達四千余年,,是中華民族道教第九洞天福地。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奇“小”“巧“幽”“古”字,,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于圖,,或謳于歌,。特別是自唐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劉禹錫、辛棄疾,、張之洞等文人騷客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
君山人文背景博大精深,。有“江南第一祠”之譽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有中國發(fā)現歷史上最早的摩巖石刻;有張之洞把人物、故事,、風景,、名詩詞融為一體的天下第一長聯--君山湘妃祠聯堪稱聯中一絕。
君山動植物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林中仙子紅綠葉,、酒香藤、千年首烏以及斑竹,、方竹,、龜甲竹、金鑲玉竹……等奇特植物,,構成了君山山水的肌膚;高大的金桂,、古老的黑殼楠組合,產生了雄偉蒼勁與永恒的景觀;君山銀針“三起三落”(在這里,,君山銀針被稱作會跳舞的茶~),,君山金龜千年不死,君山銀魚通體透明,,無不使君山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跳動感,。
(二)斑竹一枝千滴淚
《七律 送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fā)生戰(zhàn)亂,舜想到那里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后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里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后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薄渡胶=洝份d:“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晉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p>
(三)桔井,通往愛情的路
柳毅井,,古稱桔井,。位于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清光緒《巴陵縣志》載:“君山自古盛產柑桔,,稱為‘桔鄉(xiāng)’,,此井即稱桔井。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過去,,崇圣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美麗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書生柳毅赴京應考落第,歸經涇陽,偶遇滿臉淚痕的牧羊女,。柳毅見狀,,十分同情,便上前詢問得知,,該女為洞庭龍王之小女,,下嫁涇陽君,受其殘暴虐待至此,。書生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提出要幫助龍女逃出涇陽。龍女搖搖頭說,,憑你我之力是無法逃跑的,。書生問那有什么辦法?龍女從頭上拔下一枝玉籫,交給柳生:相公到洞庭湖的庭山上,,有一眼古井,,井旁有一棵桔樹,相公持此籫敲三下桔樹,,就能找到我的父王,。柳相公受龍女之托,趕至君山,,找到桔井,,在井邊的桔樹上敲擊三下,守門的巡海神就將他接進了龍宮,。見龍君,,俱言龍女之凄慘。龍君小弟錢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龍,,徑往涇陽,滅涇陽君,,接回龍女,。
龍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從父命,決意與她愛慕的柳毅結成夫婦,。而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于關愛,并無私心雜念,。后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但柳毅礙于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錢塘君于是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兩個有情人才終于得成眷屬,。
現在柳毅井旁邊的那一棵桔樹早已不見了蹤跡,,只剩下在井旁建起來的柳毅傳書亭,還記載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君山島導游圖篇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前往君山風景名勝區(qū)觀光游覽,。
乘坐游船,約半小時便可到達君山風景名勝區(qū),。大家東北面那座不等高三塔斜拉橋,,就是著名的洞庭湖大橋,它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內陸湖公路橋,,全長9.639千米,。西南面那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島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一個美麗的小島,,古稱洞庭山,、湘山,后稱君山,,因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愛情故事和偉大詩人屈原《湘君》、《湘夫人》等詩篇的巨大影響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歷史上的許多皇帝曾來過君山,,如軒轅帝來君山鑄鼎煉丹,,秦始皇來君山封印,漢武帝來君山射蛟和求仙酒,,乾隆帝則在君山考侍臣……因與帝王有緣,,故名“君山”。傳說君山72峰是蠻荒時代洪水成災,、湖中72位碧螺仙子為拯救生靈,、犧牲自己變化而成。
朋友們,,君山風景名勝區(qū)特色可用一個“奇”字來概括,。君山的奇,表現在小,、古,、秀、趣四個方面,。
一是小巧神奇,。唐代詩人程賀(一說方千)詠道:“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原是昆侖山頂石,,海風飄落洞庭湖,。”說君山是罕世奇珍美玉,,被海風從昆侖山頂吹落洞庭湖的,,程賀因此詩還獲得了程君山的美稱。劉禹錫詠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边@青螺指的就是君山,說君山是晶瑩剔透,,可以放在案頭把玩的一顆青螺,。雍陶詠道:“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本絼t是天仙美女頭上的云髻發(fā)簪,,這小如發(fā)髻的小島,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哲理的啟迪,。明代詩人薛宜就發(fā)出了“日月每從波底出,峰巒常在氣中浮,,人生忘節(jié)當如此,,屹立狂瀾幾萬秋”的感悟。山體小,,景觀奇,,一井一臺,一樹一竹皆成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冶情養(yǎng)性。
二是古跡幽奇,。7000多年前,,人類就在君山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烏龍尾,、猴子洞等遺址,,還有石斧,、石箭、石魚佩和大量陶器,。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軒轅氏留有軒轅臺、飛升亭,、湘妃祠;秦始皇留下的封山印,、赭樹;漢武帝留下的射蛟臺、酒香亭;還有柳毅井,、傳書亭,、洞庭廟、朗吟亭,、楊么寨等等,。真可謂遍山是佳景,處處有故事,,一些古老的神話和傳說又多記載于《山海經》,、《史記》、《水經注》等經典古籍,。因此有人說,,君山游一日,等于讀了半部中國史,。
三是秀美新奇,。唐代大詩人李白詠道:“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本绞且环利惖膱D畫,。這里滿島翠綠,萬木蔥蘢,,更兼葦葉青青,,碧竹遮天,還有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茶樹,,使這座綠色小島宛若一飄逸仙子盤座洞庭湖中,。宋代詩人陳與義詠道:“青眉橫玉鏡,色照城中樓,?!本礁△欤闵匀?,聳蒼吐翠,,青翠欲滴,,其景致如“云夢觀荷”、“曲徑林濤”,、“竹隱古墓”,、“響山鳴泉”等,一派清新秀雅,。
四是趣味珍奇,。君山鐘靈毓秀,奇珍異物,,比比旨是,,妙趣天成,引人入勝,。君山奇竹有斑竹,、文竹、金鑲玉竹,、圣音竹等13種;奇樹有半邊樹,、伯庫樹、紅綠葉樹等8種;奇花有酒香花,、卷旗花,。還有三絕金龜、銀魚,、銀針茶:觀之可飽眼福,,食之飲之,既可飽口福,,還能延年益壽呢!
游船已駛達君山,,請諸位先從湖上欣賞君山東面的全景。自北往南,,一字排開的是湘君園,、洞庭廟、云夢亭,、秋月橋,、湘妃祠、碑林,、二妃墓,,還有掩映在山頭綠樹叢中的朗吟亭。碼頭右前方有國內僅存的二幅梵文字石刻,,又說是秦始皇封山印,。請諸位登上龍脖山參觀今天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朗吟亭。
朗吟亭又名飛吟亭,,占地125平方米,,左右兩側附有回廊,。為亭、廊,、院組合式建筑,,主亭兩層,重檐歇山頂,,始建于北宋,。在君山三十六亭中,它雖稱不上年代最久遠,,但諸亭時毀時建,或毀而不建,,而朗吟亭自北宋至今延續(xù)千年,,則是其他亭臺無法比擬的。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既叫朗吟亭,,又叫飛吟亭?原來,關于此亭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北宋岳州知府李觀得到呂洞賓詩兩首,,其中一首是“朝游北越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眳蜗稍鲪簤m俗污濁,,飛離了岳州城。他飛到哪里去了呢?飛到了洞庭君山福地,,也就是我們現在站的這個地方,,亭名就源于這首詩。一說這里是呂洞賓得道飛吟升仙之處,。
大家眼前的這尊彩塑,,就是道教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元代尊為“孚佑帝君”的呂洞賓,??此泶┑琅郏_踏波浪,,腰挎青蛇寶劍,,肩背“洞庭秋”酒葫蘆,左手端酒杯,,右手執(zhí)拂塵,,一派仙風道骨超然飲酒吟詩的神態(tài),,好不自在。
各位朋友,,這里就是享譽海內外的君山銀針茶基地,,自唐代以來銀針便為貢品,清代乾隆皇帝還定下了“歲貢十八斤”的標準,。君山銀針的采摘要求特別講究,,有“九不采”,即雨天不采,,風傷不采,,蟲傷不采,細瘦不采,,不符合長短標準不采……1955年這茶參加國際博覽會,,以其“芽身黃似金,芽尖白如玉”被譽為“金鑲玉”,,獲金質獎,。它不僅飲來清香可口,益氣爽神,,而且沖泡中能呈現出“萬筆書天”,、“刀槍林立”、“菊花盛開”等三起三落的絕世奇觀,。
據測驗,,茶內含20多種氨基酸和多種有機成分,長飲此茶可起到防癌抗癌功效,。
現在我們來到了二妃墓,,斑竹山。提起二妃墓,,朋友們自然會想到舜帝,。相傳上古時代,堯禪位于舜,,并將二女娥皇,、女英許配給他。二妃聰明仁惠,,幫助舜帝治理國政,,開疆拓土,建立功業(yè),。后舜南巡,,她倆又追尋到君山,當聽到舜逝于蒼梧的噩耗時,,二人悲痛欲絕,,望著浩渺洞庭,,抱竹痛哭,雙雙投水殉情,,后葬于君山,。大家請,這就是斑竹,,又名湘妃竹,,相傳這是二妃的眼淚灑在竹上形成的,毛澤東主席“斑竹一枝千滴淚”的典故就源于此,。
朋友們,,聽到這動人的美麗傳說,你們有何感想?君山不僅以景感人,,而更以情感人,。君山,是座不沉的愛情山,。接下來請大家沿著柳毅當年傳書的路,去尋找那美麗的傳說?,F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柳毅井,、傳書亭。唐代李朝威《柳毅傳》寫道:“唐儀鳳年間,,湖湘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落第而歸,途經涇陽,,遇見一個滿臉淚痕的牧羊女,,自言乃洞庭龍君的女兒,嫁與涇河小龍為妻,,受到殘暴虐待,,托柳毅傳書。柳毅受托傳書洞庭,,按龍女囑咐來到君山,,尋到有大橘樹的橘井,叩井三下,,便有巡湖神,,將他接到龍宮。龍君見書心情十分沉痛,,洞庭龍君的弟弟錢塘君聞訊后十分震怒,,化著赤龍飛抵涇陽,殺了涇河小龍,,接回侄女,。后幾經周折,,柳毅與龍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同返洞庭水府,,做了洞庭王爺,。人們?yōu)榱思o念仗義傳書的柳毅,便將橘井改名柳毅井,,又在井旁修建了傳書亭,。
君山有美麗的詩文、感人的愛情故事,,還有珍貴的小精靈——君山金龜,。大家瞧,那憨態(tài)可掬在陽光下伸拳縮腿的小家伙就是金龜,。它最大的特點是:在接近腹部的甲板有道裂縫,,將龜板從中間分為兩段,由韌帶連接兩端,,活動自如,。它既美麗,又清潔,,沒有普通烏龜身上的那股臊氣,。據說清代吳敏樹隱居君山,有一次掘得一株碩大的靈芝,,同時還捉到了一只吃靈芝上露水的金龜,。服用靈芝仙龜,可起死回生,,所以有“千年金龜”之稱,。
君山島導游圖篇七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游人眼前。
君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自堯女以來,,君山得名的歷史已達四千余年,是中華民族道教第九洞天福地,。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奇“小”“巧“幽”“古”字,,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于圖,,或謳于歌。特別是自唐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劉禹錫,、辛棄疾、張之洞等文人騷客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
君山人文背景博大精深,。有“江南第一祠”之譽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有中國發(fā)現歷史上最早的摩巖石刻;有張之洞把人物,、故事、風景,、名詩詞融為一體的天下第一長聯--君山湘妃祠聯堪稱聯中一絕。
君山動植物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林中仙子紅綠葉,、酒香藤、千年首烏以及斑竹,、方竹,、龜甲竹、金鑲玉竹……等奇特植物,,構成了君山山水的肌膚;高大的金桂,、古老的黑殼楠組合,產生了雄偉蒼勁與永恒的景觀;君山銀針“三起三落”(在這里,,君山銀針被稱作會跳舞的茶~),,君山金龜千年不死,君山銀魚通體透明,,無不使君山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跳動感,。
(二)斑竹一枝千滴淚
《七律 送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fā)生戰(zhàn)亂,舜想到那里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后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里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后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山海經》載:“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睍x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p>
(三)桔井,,通往愛情的路
柳毅井,古稱桔井,。位于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清光緒《巴陵縣志》載:“君山自古盛產柑桔,稱為‘桔鄉(xiāng)’,,此井即稱桔井。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過去,,崇圣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美麗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書生柳毅赴京應考落第,,歸經涇陽,偶遇滿臉淚痕的牧羊女,。柳毅見狀,,十分同情,便上前詢問得知,,該女為洞庭龍王之小女,,下嫁涇陽君,受其殘暴虐待至此,。書生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提出要幫助龍女逃出涇陽。龍女搖搖頭說,,憑你我之力是無法逃跑的,。書生問那有什么辦法?龍女從頭上拔下一枝玉籫,交給柳生:相公到洞庭湖的庭山上,,有一眼古井,,井旁有一棵桔樹,相公持此籫敲三下桔樹,,就能找到我的父王,。柳相公受龍女之托,趕至君山,,找到桔井,,在井邊的桔樹上敲擊三下,守門的巡海神就將他接進了龍宮,。見龍君,,俱言龍女之凄慘。龍君小弟錢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龍,,徑往涇陽,,滅涇陽君,接回龍女,。
龍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從父命,,決意與她愛慕的柳毅結成夫婦。而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于關愛,,并無私心雜念。后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但柳毅礙于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錢塘君于是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兩個有情人才終于得成眷屬。
現在柳毅井旁邊的那一棵桔樹早已不見了蹤跡,,只剩下在井旁建起來的柳毅傳書亭,,還記載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君山島導游圖篇八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碧拼娙藙⒂礤a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游人眼前,。
君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自堯女以來,,君山得名的歷史已達四千余年,,是中華民族道教第九洞天福地,。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奇“小”“巧“幽”“古”字,,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于圖,,或謳于歌,。特別是自唐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劉禹錫,、辛棄疾,、張之洞等文人騷客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
君山人文背景博大精深。有“江南第一祠”之譽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有中國發(fā)現歷史上最早的摩巖石刻;有張之洞把人物,、故事,、風景、名詩詞融為一體的天下第一長聯--君山湘妃祠聯堪稱聯中一絕,。
君山動植物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林中仙子紅綠葉、酒香藤,、千年首烏以及斑竹,、方竹、龜甲竹,、金鑲玉竹……等奇特植物,,構成了君山山水的肌膚;高大的金桂、古老的黑殼楠組合,,產生了雄偉蒼勁與永恒的景觀;君山銀針“三起三落”(在這里,,君山銀針被稱作會跳舞的茶~),君山金龜千年不死,,君山銀魚通體透明,,無不使君山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跳動感。
(二)斑竹一枝千滴淚
《七律 送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fā)生戰(zhàn)亂,,舜想到那里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后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里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后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薄渡胶=洝份d:“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睍x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三)桔井,,通往愛情的路
柳毅井,,古稱桔井。位于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清光緒《巴陵縣志》載:“君山自古盛產柑桔,,稱為‘桔鄉(xiāng)’,此井即稱桔井,。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边^去,,崇圣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美麗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書生柳毅赴京應考落第,歸經涇陽,,偶遇滿臉淚痕的牧羊女,。柳毅見狀,十分同情,,便上前詢問得知,,該女為洞庭龍王之小女,下嫁涇陽君,,受其殘暴虐待至此,。書生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提出要幫助龍女逃出涇陽,。龍女搖搖頭說,,憑你我之力是無法逃跑的。書生問那有什么辦法?龍女從頭上拔下一枝玉籫,,交給柳生:相公到洞庭湖的庭山上,,有一眼古井,井旁有一棵桔樹,,相公持此籫敲三下桔樹,,就能找到我的父王。柳相公受龍女之托,,趕至君山,,找到桔井,在井邊的桔樹上敲擊三下,,守門的巡海神就將他接進了龍宮,。見龍君,俱言龍女之凄慘,。龍君小弟錢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龍,徑往涇陽,,滅涇陽君,,接回龍女。
龍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從父命,,決意與她愛慕的柳毅結成夫婦,。而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于關愛,并無私心雜念,。后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但柳毅礙于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錢塘君于是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兩個有情人才終于得成眷屬,。
現在柳毅井旁邊的那一棵桔樹早已不見了蹤跡,只剩下在井旁建起來的柳毅傳書亭,,還記載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君山島導游圖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前往君山風景名勝區(qū)觀光游覽。
乘坐游船,,約半小時便可到達君山風景名勝區(qū),。大家東北面那座不等高三塔斜拉橋,就是著名的洞庭湖大橋,,它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內陸湖公路橋,,全長9.639千米。西南面那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島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一個美麗的小島,,古稱洞庭山、湘山,,后稱君山,,因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愛情故事和偉大詩人屈原《湘君》,、《湘夫人》等詩篇的巨大影響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歷史上的許多皇帝曾來過君山,,如軒轅帝來君山鑄鼎煉丹,秦始皇來君山封印,,漢武帝來君山射蛟和求仙酒,,乾隆帝則在君山考侍臣……因與帝王有緣,故名“君山”,。傳說君山72峰是蠻荒時代洪水成災,、湖中72位碧螺仙子為拯救生靈、犧牲自己變化而成,。
朋友們,,君山風景名勝區(qū)特色可用一個“奇”字來概括。君山的奇,表現在小,、古,、秀、趣四個方面,。
一是小巧神奇,。唐代詩人程賀(一說方千)詠道:“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原是昆侖山頂石,,海風飄落洞庭湖?!闭f君山是罕世奇珍美玉,,被海風從昆侖山頂吹落洞庭湖的,程賀因此詩還獲得了程君山的美稱,。劉禹錫詠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青螺指的就是君山,,說君山是晶瑩剔透,,可以放在案頭把玩的一顆青螺。雍陶詠道:“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本絼t是天仙美女頭上的云髻發(fā)簪,這小如發(fā)髻的小島,,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哲理的啟迪,。明代詩人薛宜就發(fā)出了“日月每從波底出,,峰巒常在氣中浮,,人生忘節(jié)當如此,,屹立狂瀾幾萬秋”的感悟,。山體小,,景觀奇,,一井一臺,,一樹一竹皆成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冶情養(yǎng)性,。
二是古跡幽奇。7000多年前,,人類就在君山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烏龍尾、猴子洞等遺址,,還有石斧,、石箭、石魚佩和大量陶器,。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軒轅氏留有軒轅臺,、飛升亭、湘妃祠;秦始皇留下的封山印,、赭樹;漢武帝留下的射蛟臺,、酒香亭;還有柳毅井、傳書亭,、洞庭廟,、朗吟亭、楊么寨等等,。真可謂遍山是佳景,,處處有故事,,一些古老的神話和傳說又多記載于《山海經》,、《史記》、《水經注》等經典古籍,。因此有人說,,君山游一日,等于讀了半部中國史,。
三是秀美新奇,。唐代大詩人李白詠道:“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本绞且环利惖膱D畫,。這里滿島翠綠,萬木蔥蘢,,更兼葦葉青青,,碧竹遮天,還有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茶樹,,使這座綠色小島宛若一飄逸仙子盤座洞庭湖中,。宋代詩人陳與義詠道:“青眉橫玉鏡,,色照城中樓?!本礁△?,秀色迷人,聳蒼吐翠,,青翠欲滴,,其景致如“云夢觀荷”、“曲徑林濤”,、“竹隱古墓”,、“響山鳴泉”等,一派清新秀雅,。
四是趣味珍奇,。君山鐘靈毓秀,奇珍異物,,比比旨是,,妙趣天成,引人入勝,。君山奇竹有斑竹,、文竹、金鑲玉竹,、圣音竹等13種;奇樹有半邊樹,、伯庫樹、紅綠葉樹等8種;奇花有酒香花,、卷旗花,。還有三絕金龜、銀魚,、銀針茶:觀之可飽眼福,,食之飲之,既可飽口福,,還能延年益壽呢!
游船已駛達君山,,請諸位先從湖上欣賞君山東面的全景。自北往南,,一字排開的是湘君園,、洞庭廟,、云夢亭,、秋月橋、湘妃祠,、碑林,、二妃墓,,還有掩映在山頭綠樹叢中的朗吟亭。碼頭右前方有國內僅存的二幅梵文字石刻,,又說是秦始皇封山印。請諸位登上龍脖山參觀今天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朗吟亭,。
朗吟亭又名飛吟亭,,占地125平方米,,左右兩側附有回廊。為亭,、廊,、院組合式建筑,,主亭兩層,,重檐歇山頂,始建于北宋,。在君山三十六亭中,,它雖稱不上年代最久遠,但諸亭時毀時建,,或毀而不建,,而朗吟亭自北宋至今延續(xù)千年,,則是其他亭臺無法比擬的,。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既叫朗吟亭,,又叫飛吟亭?原來,,關于此亭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北宋岳州知府李觀得到呂洞賓詩兩首,,其中一首是“朝游北越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眳蜗稍鲪簤m俗污濁,,飛離了岳州城,。他飛到哪里去了呢?飛到了洞庭君山福地,也就是我們現在站的這個地方,,亭名就源于這首詩,。一說這里是呂洞賓得道飛吟升仙之處。
大家眼前的這尊彩塑,,就是道教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元代尊為“孚佑帝君”的呂洞賓??此泶┑琅?,腳踏波浪,腰挎青蛇寶劍,,肩背“洞庭秋”酒葫蘆,,左手端酒杯,,右手執(zhí)拂塵,,一派仙風道骨超然飲酒吟詩的神態(tài),好不自在,。
各位朋友,,這里就是享譽海內外的君山銀針茶基地,,自唐代以來銀針便為貢品,清代乾隆皇帝還定下了“歲貢十八斤”的標準,。君山銀針的采摘要求特別講究,,有“九不采”,即雨天不采,,風傷不采,,蟲傷不采,細瘦不采,,不符合長短標準不采……1955年這茶參加國際博覽會,,以其“芽身黃似金,芽尖白如玉”被譽為“金鑲玉”,,獲金質獎,。它不僅飲來清香可口,益氣爽神,,而且沖泡中能呈現出“萬筆書天”、“刀槍林立”,、“菊花盛開”等三起三落的絕世奇觀,。
據測驗,,茶內含20多種氨基酸和多種有機成分,長飲此茶可起到防癌抗癌功效,。
現在我們來到了二妃墓,,斑竹山。提起二妃墓,朋友們自然會想到舜帝,。相傳上古時代,,堯禪位于舜,并將二女娥皇,、女英許配給他,。二妃聰明仁惠,幫助舜帝治理國政,,開疆拓土,,建立功業(yè)。后舜南巡,,她倆又追尋到君山,,當聽到舜逝于蒼梧的噩耗時,二人悲痛欲絕,,望著浩渺洞庭,,抱竹痛哭,雙雙投水殉情,,后葬于君山,。大家請,這就是斑竹,,又名湘妃竹,,相傳這是二妃的眼淚灑在竹上形成的,毛澤東主席“斑竹一枝千滴淚”的典故就源于此,。
朋友們,,聽到這動人的美麗傳說,你們有何感想?君山不僅以景感人,,而更以情感人,。君山,是座不沉的愛情山,。接下來請大家沿著柳毅當年傳書的路,,去尋找那美麗的傳說。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柳毅井,、傳書亭,。唐代李朝威《柳毅傳》寫道:“唐儀鳳年間,湖湘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落第而歸,,途經涇陽,遇見一個滿臉淚痕的牧羊女,,自言乃洞庭龍君的女兒,,嫁與涇河小龍為妻,,受到殘暴虐待,,托柳毅傳書,。柳毅受托傳書洞庭,按龍女囑咐來到君山,,尋到有大橘樹的橘井,,叩井三下,便有巡湖神,,將他接到龍宮,。龍君見書心情十分沉痛,洞庭龍君的弟弟錢塘君聞訊后十分震怒,,化著赤龍飛抵涇陽,,殺了涇河小龍,接回侄女,。后幾經周折,,柳毅與龍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同返洞庭水府,,做了洞庭王爺,。人們?yōu)榱思o念仗義傳書的柳毅,便將橘井改名柳毅井,,又在井旁修建了傳書亭,。
君山有美麗的詩文、感人的愛情故事,,還有珍貴的小精靈——君山金龜,。大家瞧,那憨態(tài)可掬在陽光下伸拳縮腿的小家伙就是金龜,。它最大的特點是:在接近腹部的甲板有道裂縫,,將龜板從中間分為兩段,由韌帶連接兩端,,活動自如,。它既美麗,又清潔,,沒有普通烏龜身上的那股臊氣,。據說清代吳敏樹隱居君山,有一次掘得一株碩大的靈芝,,同時還捉到了一只吃靈芝上露水的金龜,。服用靈芝仙龜,可起死回生,,所以有“千年金龜”之稱,。
君山島導游圖篇十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前往君山風景名勝區(qū)觀光游覽。
乘坐游船,約半小時便可到達君山風景名勝區(qū),。大家東北面那座不等高三塔斜拉橋,,就是著名的洞庭湖大橋,它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內陸湖公路橋,,全長9.639千米,。西南面那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島就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一個美麗的小島,,古稱洞庭山,、湘山,后稱君山,,因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愛情故事和偉大詩人屈原《湘君》、《湘夫人》等詩篇的巨大影響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歷史上的許多皇帝曾來過君山,,如軒轅帝來君山鑄鼎煉丹,,秦始皇來君山封印,漢武帝來君山射蛟和求仙酒,,乾隆帝則在君山考侍臣……因與帝王有緣,,故名“君山”。傳說君山72峰是蠻荒時代洪水成災,、湖中72位碧螺仙子為拯救生靈,、犧牲自己變化而成。
朋友們,,君山風景名勝區(qū)特色可用一個“奇”字來概括,。君山的奇,表現在小,、古,、秀、趣四個方面,。
一是小巧神奇,。唐代詩人程賀(一說方千)詠道:“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原是昆侖山頂石,,海風飄落洞庭湖?!闭f君山是罕世奇珍美玉,,被海風從昆侖山頂吹落洞庭湖的,程賀因此詩還獲得了程君山的美稱,。劉禹錫詠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青螺指的就是君山,,說君山是晶瑩剔透,,可以放在案頭把玩的一顆青螺,。雍陶詠道:“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君山則是天仙美女頭上的云髻發(fā)簪,,這小如發(fā)髻的小島,,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哲理的啟迪,。明代詩人薛宜就發(fā)出了“日月每從波底出,,峰巒常在氣中浮,人生忘節(jié)當如此,,屹立狂瀾幾萬秋”的感悟,。山體小,,景觀奇,,一井一臺,一樹一竹皆成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冶情養(yǎng)性,。
二是古跡幽奇,。7000多年前,人類就在君山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烏龍尾、猴子洞等遺址,,還有石斧,、石箭,、石魚佩和大量陶器,。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軒轅氏留有軒轅臺,、飛升亭、湘妃祠;秦始皇留下的封山印,、赭樹;漢武帝留下的射蛟臺,、酒香亭;還有柳毅井,、傳書亭,、洞庭廟、朗吟亭,、楊么寨等等,。真可謂遍山是佳景,處處有故事,,一些古老的神話和傳說又多記載于《山海經》,、《史記》、《水經注》等經典古籍,。因此有人說,,君山游一日,,等于讀了半部中國史,。
三是秀美新奇,。唐代大詩人李白詠道:“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君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里滿島翠綠,萬木蔥蘢,,更兼葦葉青青,,碧竹遮天,還有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茶樹,,使這座綠色小島宛若一飄逸仙子盤座洞庭湖中,。宋代詩人陳與義詠道:“青眉橫玉鏡,,色照城中樓?!本礁△?,秀色迷人,,聳蒼吐翠,,青翠欲滴,其景致如“云夢觀荷”,、“曲徑林濤”,、“竹隱古墓”、“響山鳴泉”等,,一派清新秀雅,。
四是趣味珍奇,。君山鐘靈毓秀,,奇珍異物,比比旨是,,妙趣天成,,引人入勝。君山奇竹有斑竹,、文竹,、金鑲玉竹、圣音竹等13種;奇樹有半邊樹,、伯庫樹,、紅綠葉樹等8種;奇花有酒香花、卷旗花,。還有三絕金龜,、銀魚、銀針茶:觀之可飽眼福,,食之飲之,,既可飽口福,還能延年益壽呢!
游船已駛達君山,,請諸位先從湖上欣賞君山東面的全景,。自北往南,一字排開的是湘君園,、洞庭廟,、云夢亭、秋月橋,、湘妃祠,、碑林,、二妃墓,還有掩映在山頭綠樹叢中的朗吟亭,。碼頭右前方有國內僅存的二幅梵文字石刻,,又說是秦始皇封山印。請諸位登上龍脖山參觀今天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朗吟亭,。
朗吟亭又名飛吟亭,,占地125平方米,左右兩側附有回廊,。為亭,、廊、院組合式建筑,,主亭兩層,,重檐歇山頂,始建于北宋,。在君山三十六亭中,,它雖稱不上年代最久遠,但諸亭時毀時建,,或毀而不建,,而朗吟亭自北宋至今延續(xù)千年,則是其他亭臺無法比擬的,。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既叫朗吟亭,又叫飛吟亭?原來,,關于此亭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北宋岳州知府李觀得到呂洞賓詩兩首,其中一首是“朝游北越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眳蜗稍鲪簤m俗污濁,飛離了岳州城,。他飛到哪里去了呢?飛到了洞庭君山福地,,也就是我們現在站的這個地方,亭名就源于這首詩,。一說這里是呂洞賓得道飛吟升仙之處,。
大家眼前的這尊彩塑,就是道教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元代尊為“孚佑帝君”的呂洞賓,??此泶┑琅郏_踏波浪,,腰挎青蛇寶劍,,肩背“洞庭秋”酒葫蘆,左手端酒杯,,右手執(zhí)拂塵,,一派仙風道骨超然飲酒吟詩的神態(tài),好不自在,。
各位朋友,,這里就是享譽海內外的君山銀針茶基地,自唐代以來銀針便為貢品,,清代乾隆皇帝還定下了“歲貢十八斤”的標準,。君山銀針的采摘要求特別講究,有“九不采”,,即雨天不采,,風傷不采,蟲傷不采,,細瘦不采,,不符合長短標準不采……1955年這茶參加國際博覽會,以其“芽身黃似金,,芽尖白如玉”被譽為“金鑲玉”,獲金質獎,。它不僅飲來清香可口,,益氣爽神,而且沖泡中能呈現出“萬筆書天”,、“刀槍林立”,、“菊花盛開”等三起三落的絕世奇觀。
據測驗,,茶內含20多種氨基酸和多種有機成分,,長飲此茶可起到防癌抗癌功效。
現在我們來到了二妃墓,,斑竹山,。提起二妃墓,朋友們自然會想到舜帝,。相傳上古時代,,堯禪位于舜,并將二女娥皇,、女英許配給他,。二妃聰明仁惠,,幫助舜帝治理國政,開疆拓土,,建立功業(yè),。后舜南巡,她倆又追尋到君山,,當聽到舜逝于蒼梧的噩耗時,,二人悲痛欲絕,望著浩渺洞庭,,抱竹痛哭,,雙雙投水殉情,后葬于君山,。大家請,,這就是斑竹,又名湘妃竹,,相傳這是二妃的眼淚灑在竹上形成的,,毛澤東主席“斑竹一枝千滴淚”的典故就源于此。
朋友們,,聽到這動人的美麗傳說,,你們有何感想?君山不僅以景感人,而更以情感人,。君山,,是座不沉的愛情山。接下來請大家沿著柳毅當年傳書的路,,去尋找那美麗的傳說?,F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柳毅井、傳書亭,。唐代李朝威《柳毅傳》寫道:“唐儀鳳年間,,湖湘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落第而歸,,途經涇陽,,遇見一個滿臉淚痕的牧羊女,自言乃洞庭龍君的女兒,,嫁與涇河小龍為妻,,受到殘暴虐待,托柳毅傳書,。柳毅受托傳書洞庭,,按龍女囑咐來到君山,尋到有大橘樹的橘井,叩井三下,,便有巡湖神,,將他接到龍宮。龍君見書心情十分沉痛,,洞庭龍君的弟弟錢塘君聞訊后十分震怒,,化著赤龍飛抵涇陽,殺了涇河小龍,,接回侄女,。后幾經周折,柳毅與龍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同返洞庭水府,,做了洞庭王爺。人們?yōu)榱思o念仗義傳書的柳毅,,便將橘井改名柳毅井,,又在井旁修建了傳書亭。
君山有美麗的詩文,、感人的愛情故事,,還有珍貴的小精靈——君山金龜。大家瞧,,那憨態(tài)可掬在陽光下伸拳縮腿的小家伙就是金龜,。它最大的特點是:在接近腹部的甲板有道裂縫,將龜板從中間分為兩段,,由韌帶連接兩端,,活動自如。它既美麗,,又清潔,,沒有普通烏龜身上的那股臊氣。據說清代吳敏樹隱居君山,,有一次掘得一株碩大的靈芝,同時還捉到了一只吃靈芝上露水的金龜,。服用靈芝仙龜,,可起死回生,所以有“千年金龜”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