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方案。以下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介紹的相關方案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項目實施方案六要素 項目實施方案由誰編制篇一
項目區(qū)位于舒城縣百神廟鎮(zhèn)的西北部,距六舒三公路僅2㎞,,距縣城約 15km,。地理坐標為東經117°01′20″~117°05′31″,北緯31°25′43″~31°28′12″,。
本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農田水利建設、田間道路工程及其它工程四個部分,。項目區(qū)面積1717.42公頃,,凈增耕地71.35公頃。
本項目預算總投資32917800元,,其中:工程施工費26783809.59元,,占總投資額的81.37%(其中土地平整占總投資額的28.65%,農田水利占總投資額的34.93%,,田間道路占總投資額的17.01%,,其它工程占總投資額的0.77%);設備購置費1195657.11元,,占總投資的3.63%,;其它費用總計4291574.03元,占總投資額的13.04%[其中前期工作費(土地清查費,、項目可研費,、項目勘測費、項目設計與預算編制費,、工程招標費)1124920.00元,,占總投資額的3.42%,工程監(jiān)理費267838.10元,,占總投資額的0.81%,,竣工驗收費803514.29元,占總投資額的2.44%,,業(yè)主管理費579601.64元,,占總投資額的1.76%,拆遷補償費1515700.00元,,占總投資的4.60%],;不可預見費645420.81元,占總投資額的1.96%,。項目區(qū)土地總面積1717.42公頃,,其中農用地1519.55公頃占項目區(qū)總面積的88.02%,;建設用地183.48公頃,占10.68%,;未利用土地14.39公頃,,占0.84%。
計劃工期為18個月:
xx年8月至xx年2月,。
項目前期工作:
xx年8月至xx年11月,。
計劃施工工期:
xx年11月至xx年1月。
項目竣工驗收:
xx年2月,。
通過對項目區(qū)的整理,,可新增耕地71.35公頃,新增耕地率為4.15%,,使項目區(qū)耕地面積達到1297.60公頃,。通過整理,提高農田灌溉水平,,實現旱能灌,、澇能排,使灌溉保證率達到85%以上,;提高防洪排澇標準,,使防洪、排澇標準達到十年一遇,,平整田塊,,適應農業(yè)機械化作業(yè);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完成后,,項目建設區(qū)變成“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現代農業(yè)生態(tài)園區(qū),。
二、組織實施機構
3,、技術指導機構
三,、管理制度實施方案
(1)在新聞媒體發(fā)布公告,在項目區(qū)設立永久性標牌,,公告項目批準機關,、項目名稱、建設位置,、建設總規(guī)模,、新增耕地面積、項目總投資,、建設工期,、項目承擔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等內容;
(2)在項目所在鄉(xiāng)(鎮(zhèn)),、村公告項目區(qū)整理復墾前后土地權屬及權屬調整方案,;
(3)發(fā)布項目工程招投標公告。
(4)項目竣工后,,通過媒體公布驗收結果,。
每次公告期為15天,15天內發(fā)生異議進行調解處理,。
(1)舒城縣土地整理中心與項目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責,、權、利,,以及雙方的違約責任和仲裁等有關事項,;
(2)本項目所簽定的合同必須符合《合同法》的規(guī)定,并經項目實施管理辦公室審定后簽署,;
單位(公章):
時 間:年 月 日
縣土地整理項目實施領導組審定意見
組長簽名:
時 間:
年 月 日
市國土資源局審查意見
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時 間:年 月 日
省國土資源廳審查意見
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時 間:年 月 日
項目實施方案六要素 項目實施方案由誰編制篇二
為加速我省教育信息化進程,,切實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提高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校管理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加強我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我省全面實施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項目,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教育卡項目以智能卡(cpu卡)為載體,,依托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教育卡管理系統(tǒng),,全面實現身份認證電子化,、師生學習數字化、數據管理信息化,、個人成長記錄反饋智能化,。
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全省中小學師生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有利于推進電子化師生信息管理,,有利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科學決策,,提升行政效能,對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構建智慧型城市和人力資源強省具有重大意義。
(一)構建互聯互通的管理體系,。以建立教育卡管理系統(tǒng)為抓手,,構建一個全覆蓋的省教育主管部門、地市(縣,、區(qū))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三級聯動具有身份認證、數據管理,、師生檔案等多功能的管理網絡體系,。教育行政部門利用該系統(tǒng)掌握、統(tǒng)計,、匯總,、認定相關信息,進而作出科學決策,,優(yōu)化教育管理與服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二)提供豐富多元的資源應用,。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是面向全省師生、家長,,集教育資源,、應用、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為教育卡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應用環(huán)境,。教育卡作為登陸平臺的統(tǒng)一身份認證,享受平臺所提供的各種教育資源和服務,。
(三)實現師生檔案電子化管理,。建立師生電子檔案系統(tǒng),讓每名教師和學生擁有一個可隨身攜帶的電子檔案袋,,設置權限,,區(qū)分使用。
(四)構建終身享用的教育卡體系,。建設師生終身可以使用的教育卡平臺和體系,。
(一)教育卡概述
教育卡,為智能cpu卡,,采用非接觸讀寫技術,,卡內封裝集成電路芯片,,正面印有校名、姓名,、照片,、性別、學籍號(學生)和有效期限,,反面印有注意事項等內容。
(二)教育卡的發(fā)卡范圍
發(fā)卡范圍為我省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發(fā)卡對象為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所有師生,。今后可視情況發(fā)放終身教育卡,。
(三)教育卡的應用系統(tǒng)
硬件建設。建設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項目系統(tǒng)中心機房,;為各學校配備相應的讀卡器,;給每位在校教師和學生發(fā)放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教育卡和學生教育卡。
軟件建設,。建設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卡管理系統(tǒng),、數據管理系統(tǒng)和服務管理系統(tǒng)。
(四)教育卡的運行管理
教育卡項目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省,、市、縣教育部門及全省中小學校,。需成立“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管理中心”(設在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各市、縣(市,、區(qū))成立分中心(設在市,、縣(市、區(qū))電教館或中心),。省,、市、縣,、校都是該項目的建設主體,,共同負責全省教育卡項目的推進工作。
1.省級管理機構職責
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全省中小學教育卡的發(fā)放和應用,;協調解決全省教育卡推廣應用中的重大問題,;組織教育卡項目建設工作;指導,、審核,、督查各市教育卡的管理和應用工作,。
“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管理中心”指導分中心的工作,負責教育卡系統(tǒng)硬件設備,,卡管理系統(tǒng),、數據管理系統(tǒng)和服務管理系統(tǒng)的日常維護和技術維護工作,保證全省教育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負責全省教育卡的統(tǒng)一制作和發(fā)放,;負責全省教育卡系統(tǒng)的技術培訓工作。
2.市,、縣(市,、區(qū))級管理機構職責
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所轄地區(qū)中小學教育卡的管理和基本功能的應用;根據本地實際統(tǒng)籌規(guī)劃教育卡的升級,、拓展功能,;指導、審核,、督查下級工作,。
“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管理分中心”主要負責維護本級卡管系統(tǒng)并通過該系統(tǒng)監(jiān)控日常卡管信息,;按業(yè)務流程匯總,、審核、報送,、管理本級制卡,、發(fā)卡數據。
3.學校
各學校是教育卡的具體管理和應用部門,,負責本校教育卡的發(fā)放和應用工作,;完成教育卡的日常管理、統(tǒng)計及電子檔案的個人化工作,;負責學校內部卡管系統(tǒng)軟硬件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工作,;負責學校師生使用教育卡系統(tǒng)的培訓工作;提供相關信息數據,。
教育卡不僅是師生身份的信息化證明,,也將應用于學校教育教學及服務管理等諸多層面,可分為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兩部分,。
基本功能:
(一)學生教育卡
身份認證——電子學生證,,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項基本應用,方便學生身份驗證,、信息存儲,,成為學生招生考試、體質健康標準檢測和各項活動的身份認證。
資源學習——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源中心提供大量優(yōu)質的國家,、省級名校和名師教育教學資源,,同時還提供第三方應用資源。學生利用平臺進行課堂輔助學習,、課外個性化學習等,。
學籍管理——每名新生入學時獲得一個唯一的學籍號,記載學生個人基本信息,,學生憑教育卡辦理升學,、轉學、入學,、注冊等手續(xù),。
成長記錄——記錄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賽成績,、所獲榮譽及獎勵等,多視角,、多層面地展示學生的成長過程,,為中小學日常評價提供全面的過程記錄與評價信息,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依據,,實現學生成長的動態(tài)管理,。教師根據學生的成長記錄提出其發(fā)展方向的建議,同時強化中考,、高考等與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系統(tǒng)的關系,。
(二)教師教育卡
身份認證——電子教師證,教師身份證明,。
資源學習——圖書借閱,、江蘇省教育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等網上資源索取和學習交流等,持卡參加各類教師培訓,。
檔案管理——記錄教師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工作業(yè)績,、業(yè)務培訓等信息,,作為考評的依據。
拓展功能:
各地結合本地教育管理的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的實際,,可積極拓展教育卡的校內外應用,,校內實現門禁、圖書管理,、機房管理,、小額消費等功能,校外與公交、通信,、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實踐等系統(tǒng)有機地結合,真正達到“一卡通”的效果和目的,。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tǒng)籌項目建設
教育卡項目是全省性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該項目由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指導,省教育廳相關處室牽頭負責,,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電化教育館)具體組織實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統(tǒng)籌規(guī)劃,,周密部署,確保教育卡項目順利實施,。
(二)建立工作機構,,明確各方職責
成立教育卡項目工作機構和卡管中心,各級機構要結合本地區(q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按進度要求調配好人力、物力,、財力,,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級卡管中心負責項目實施,、運營工作,。
(三)積極籌措經費,保障資金投入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籌措經費,,確保教育卡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今后,設備更新維護費,、日常運行費和卡管部門辦公經費等列入各級部門預算,。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支持項目建設,開展有效運營服務,,拓展教育卡應用功能,。
(四)加強制度建設,科學督導評估
為保證教育卡項目的順利實施,,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包括信息數據的采集,、修改、維護,、存儲,、查詢、備份等制度,,權限分配制度,,教育卡的發(fā)放、補發(fā),、掛失,、注銷制度,教育卡的各項應用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制定要可操作性強,,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同時建立督導評估機制,,對項目建設實行過程性督導、終結性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表彰獎勵依據,。
(五)加大宣傳力度,加快項目建設
教育卡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全省教育信息化統(tǒng)籌規(guī)劃,,有利于加強省、市,、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的宏觀管理和學校對師生信息的反饋,提高中小學教育管理的水平,。各地要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建設氛圍。
江蘇省中小學教育卡推進工作將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系統(tǒng)設計,、全面普及、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有計劃地推行和實施,。
試運行階段:20xx年,在徐州市泉山區(qū)進行試點,,完成軟件系統(tǒng)建設,,發(fā)放教育卡。
推廣階段:20xx—20xx年,,利用三年時間,,分地市發(fā)放教育卡,實現教育卡的功能應用。
項目實施方案六要素 項目實施方案由誰編制篇三
軟件產品,,特別是行業(yè)解決方案軟件產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戶購買軟件產品之后,不能立即進行使用,,需要軟件公司的技術人員在軟件技術,、軟件功能、軟件操作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調試,、軟件功能實現,、人員培訓、軟件上線使用,、后期維護等一系列的工作,,我們將這一系列的工作稱為軟件項目實施。大量的軟件公司項目實施案例證明,,軟件項目是否成功,、用戶的軟件使用情況是否順利、是否提高了用戶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僅取決于軟件產品本身的質量,,軟件項目實施的質量效果也對后期用戶應用的情況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項目實施規(guī)范主要包括項目啟動階段,、需求調研確認階段,、軟件功能實現確認階段、數據標準化初裝階段,、系統(tǒng)培訓階段,、系統(tǒng)安裝測試及試運行階段、總體驗收階段,、系統(tǒng)交接階段等八個階段工作內容,,每個階段下面有不同的工作事項,各個階段之間都是承上啟下關系,,上一階段的順利完成是保證下一階段的工作開展的基礎,。下面將按照每個項目實施階段分別介紹。
(一)項目啟動階段
此階段處于整個項目實施工作的最前期,,由成立項目組,、前期調研、編制總體項目計劃,、啟動會四個階段組成,。
此階段主任務:
公司:
在合同簽定后,指定項目經理,,成立項目組,,授權項目組織完成項目目標,。 公司項目組:進行前期項目調研,與用戶共同成立項目實施組織,,編制《總體項目計劃》,,召開項目啟動會。
商務經理:
配合公司項目組,,將積累的項目和用戶信息轉交給項目組,。將項目組正式介紹給用戶,配合項目組建立與用戶的聯系,。
用戶:
成立項目實施組織,,配合前期調研和召開啟動會,簽署《總體項目計劃》和《項目實施協議》,。
1,、成立項目組:
部門經理接到實施申請后,任命項目經理,,指定項目目標,,由部門經理及項目經理一起指定項目組成員及成員任務,并報總經理簽署《項目任務書》,。
2,、前期調研:
項目經理及項目組成員,在商務人員配合下,,建立與用戶的聯系,,對合同、用戶進行調研,。填寫《用戶及合同信息表》,。在項目商務談判中,商務經理積累了大量的信息,,項目組首先應收集商務和合同信息,并與商務經理一起識別那些個體和組織是項目的干系人,,確定他們的需求和期望,,如何滿足和影響這些需求、期望以確保項目能夠成功,。
3,、編制《項目總體計劃》:
《項目總體計劃》是一個文件或文件的集合,隨著項目信息不斷豐富和變化,,會被不斷變更,,主要介紹項目目標、主要項目階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項目描述,項目目標,、主要項目階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計劃的職責分配(包括用戶的),;溝通管理計劃,確定項目干系人對信息和溝通的需要:即什么人何時需要什么信息以及通過什么方式將信息提供給他們,。質量管理計劃,,確定適合于項目的質量標準和如何滿足其要求。如果有必要,,可以包括上述每一個計劃,,詳細程度根據每個具體項目的要求而定。未解決事宜和未定的決策
4,、啟動會:
項目組與用戶共同召開的宣布項目實施正式開始的會議,。
會程安排如下:
共同組建項目實施組織,實施組織的權利和職責,;雙方簽署《項目實施協議》,。 項目組介紹《項目總體計劃》和《項目實施協議》,包括以下內容:
項目目標,、主要項目階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計劃的職責分配(包括用戶的),;
項目實施中項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如何進行項目管理,項目的質量如何控制,; 項目實施中用戶的參與和領導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階段驗收、技術交接和項目結束后如何對用戶提供后續(xù)服務,。
(二)需求調研確認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軟件公司的項目實施人員向用戶調查用戶對系統(tǒng)的需求,,包括管理流程調研、功能需求調研,、報表要求調研,、查詢需求調研等,實施人員調研完成后,,會編寫《需求調研分析手冊》,,并交付用戶進行確認,待用戶對《需求調研分析手冊》上所提到的需求確認完畢后,,項目實施人員將以此為依據進行軟件功能的實現,。如果用戶又提出新的需求,,實施人員將分析需求的難度及對整個系統(tǒng)的影響程度來確定是否給予實現。需求調研階段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進行需求調研準備
2,、編制《需求調研計劃》
3、內部評審是否通過《需求調研計劃》
項目組,、部門經理,、商務等人員根據合同要求和項目實際情況對《需求調研計劃》草稿進行評審,如評審通過,,則在稍后的時間內簽署,,如評審不通過則重新修改。
4,、用戶是否簽署《需求調研計劃》
如用戶簽署《需求調研計劃》,,則作為以后需求調研工作的指南。否則重新修改,。
5,、《需求調研計劃》是否有變更
如果計劃存在變更,則執(zhí)行變更控制流程,,否則按計劃進行后續(xù)工作,。
6、編寫及發(fā)出《需求調研通知》
項目組編寫《需求調研通知》,,確定進行需求調研的相關事宜,,發(fā)給用戶,為順利完成需求調研工作做準備
7,、需求調研
項目組以《需求調研手冊》為依據,,從業(yè)務流程、單據使用,、打印格式,、報表查詢幾個方面展開深入和全面的調研,并搜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8,、需求調研分析根據調研的結果
項目組和公司其他技術部門將進一步進行分析,確定合理,、可行的需求,,將分析結果形成《需求分析報告》草稿,。
9,、內部評審是否通過《需求分析報告》
項目組、部門經理,、公司其他技術部門的人員對《需求分析報告》草稿進行評審,,如評審通過,,則在稍后由用戶簽署,如評審不通過則重新修改,,直至內部評審通過,。
10、編寫及發(fā)出《需求分析報告確認通知》
項目組編寫《需求分析報告確認通知》,,發(fā)給用戶,,確定進行需求確認的相關事宜,告之相關部門及人員安排好工作,,準時參與需求確認工作,,為順利完成需求確認工作做準備。
11,、用戶是否確認《需求分析報告》
如果用戶確認,,并簽署了《需求分析報告》,則需求調研階段工作結束,,進行后續(xù)的軟件功能實現的工作,;如沒有確認,則進一步進行調研,、分析,,直至用戶最終確認并簽署《需求分析報告》。雙方簽署了《需求分析報告》,,需求調研工作結束之后,,如果用戶提出新的需求或是變更已有的需求,則執(zhí)行需求新增及變更流程,。
(三)軟件功能實現確認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項目實施人員根據需求調研階段確認的《需求調研分析手冊》中的用戶需求內容進行具體軟件功能的實現工作,。在軟件功能實現的過程中,項目實施人員將記錄軟件實現的詳細過程,。便于公司售后服務之用,。每一個實施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要求記錄、存檔,。按照調研要求的所有功能實現完畢后,,項目實施人員將編制《軟件功能確認表》,將定制好軟件功能待用戶確認,,用戶根據《軟件功能確認表》上的功能逐一確定軟件功能是否達到要求,,對不滿足要求的功能,項目實施人員將會記錄下來并進行功能修改,,直到滿足用于要求,。
(四)數據標準化初裝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項目實施人員指導用戶進行系統(tǒng)標準化資料的準備工作,并對用戶進行初裝資料的軟件操作培訓,,以便用戶能夠及時的將標準資料錄入系統(tǒng),,初裝完成后,,項目實施人員會對資料初裝的情況進行核查,為以后具體業(yè)務功能的開展做好基礎,。
(五)系統(tǒng)培訓階段
系統(tǒng)培訓階段工作是整個項目實施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工作,,用戶對軟件的操作功能是否熟練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軟件應用效果,所以軟件公司和用戶雙方要對此階段的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要充分認識培訓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項目實施之前對用戶的相關人員進行系統(tǒng)和規(guī)范的產品培訓是非常必要的,達到讓用戶了解軟件產品,,最終自己能夠解決使用中的具體的問題,。
此階段的培訓工作中將用戶參加產品培訓的人員劃分為三個層次:決策層、技術層,、操作層,,對不同層次的用戶參加產品培訓人員的培訓內容分別是: 決策層:領導在實施中的作用與重要性、決策查詢,。
維護層:系統(tǒng)維護知識,、操作方法。
操作層:操作方法,。
具體的培訓工作流程為:
1,、調研培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