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時間簡史》的讀后感兩千字篇一
如書上說的,,命運對霍金十分殘酷,。1963年,21歲的霍金在劍橋大學就讀時,,患上了盧伽雷氏癥,,導致全身癱瘓。1985年,,他又因肺炎做了手術,,從此不能說話。40年過去了,霍金的身體已嚴重變形,,只得終身坐在輪椅上,,只能用全身唯一能活動的三根手指叩擊語音合成器來說話。盡管如此,,他還是沒有向病魔屈服,,沒有像命運屈服,更沒有向生活屈服,。他坐在輪椅上,,卻完成了連健全人都完成不了的事。從宇宙大爆炸到黑洞的奧秘,,哪一樣不是高深莫測,,但他卻在里面任意“翱翔”而不迷路。并且根據(jù)自己的推算寫出了科學巨著《大設計》《果殼中的宇宙》《時間簡史》等等,??梢哉f,病魔禁錮了他的身體,,卻沒有禁錮住他的思想,。
我十分佩服霍金,佩服他的人格力量,,也佩服他的學術廣泛,。他在輪椅上做了四十年,卻從來沒有忘記過學習,。也許,正是這種精神,,才能讓他成為“宇宙之王”他這種精神,,是我們許多人都熟悉但卻沒有的。從這位科學巨匠的身上,,我不僅看到了熱愛學習,,不屈不撓的精神。還學到了不向命運低頭的品質,。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會被命運束縛,但只要像霍金那樣束縛命運,,就是一個成功者,。
而我讀的《時間簡史》和那些其它的科學巨著比起來,當然是冰山一角,。但當你翻開他時,,哪一頁不是如同珠穆朗瑪峰那樣“難以攀登”。以至于你讀完時,每一頁上都畫滿了問號,。這樣的著作,,除了霍金,恐怕就只有牛頓才能書寫了,。
《時間簡史》中,,精彩的知識很多,而且還有很多的設想,。這些設想雖異想天開,,但卻能讓無數(shù)人難以捉摸。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黑洞這一章,,書上說:“一個收縮的恒星增長的引力場對周圍空間的效應可以將想象的空間具體化為一張敏感的彈性的紙。物質越重,,凹入處就越深,。此處見到的最終引力內爆代表黑洞的奇性?!边@句話,,到現(xiàn)在我都無法理解,但它卻體現(xiàn)了《時間簡史》的高深莫測,。
《時間簡史》把時間和宇宙用文字書寫了出來,,他讓我們能更深的了解宇宙,發(fā)現(xiàn)宇宙,。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巨著,。雖然讀《時間簡史》可能像在讀小說,隨便就能閱覽完,,卻只能讀懂九牛一毛,。但只要不斷的學習,我相信,,我一定能讀完他所有的“毫毛”,。
《時間簡史》的讀后感兩千字篇二
假期到了,老師讓我們讀兩本散文和一本小說,,然后任選其二寫兩篇讀后感,。然而我感覺讀這些浪漫主義的文章屬實對人生的意義不大,于是改讀了《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給我的感觸很大,,同時也為我?guī)砹嗽S多問題和猜想,而本文就將探究并說明眾猜想之一——宇宙的構成規(guī)律,。
宇宙的構成是有規(guī)律可言的,。閱讀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多數(shù)人都發(fā)現(xiàn)了的規(guī)律:電子繞原子核做的運動就像行星繞恒星做的運動,這就像是在說明宇宙的基本規(guī)律是不變的,。曾有一句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睂⑦@句話與這個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我做出了一個猜想:“是否每個原子都是一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是一個原子,?”也許這個世界是無限大也是無限小的,,在分子中有一個比我們的宇宙小的多的另一個宇宙,而在更大的世界中,,也許我們的地球僅僅是一個未被其他生物觀測到的質子,。如此解釋,這個世界仿佛變得很簡單,,無限大的無數(shù)世界和無限小的無數(shù)世界相連,,從而形成一個無底洞一般的系統(tǒng),而生命或人類也許只是系統(tǒng)中的“生成物”或“漏洞”,。
在讀完有關夸克的一章,,我更想證明世界并沒有科學家們想象的那么復雜了。
第五章《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寫道,,中子和質子由六種分別叫做“上”,、“下”、“奇”,、“粲”,、“底”、“頂”的夸克構成,。換句話說,,構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大體上僅僅只有六種。六種夸克通過不同的組合變成不同的中子和質子,,從而構成世間萬物。這似乎從一個物理問題變成了電腦編程的問題,。
讀到這里,,我突然想到曾在哈爾濱遇到的一位智者告訴我,可能世界的構成就像電腦編程一樣,,通過“0”和“1”的不同組合,,編出五花八門的事物,組合成宇宙,。而我們完全可以想到,,六種夸克類似于“0”和“1”一樣的編程代碼。
可是在一段時間后,我又想到,,夸克的內部仍有許多層夸克,,于是我推測,最外層的夸克僅僅是已經(jīng)由最內部的“0”和“1”夸克構成的“001”或者“100”之類的半成品,。我們世界的構成代碼也許比想象的困難,,也可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更加簡單。
那個人還曾說過一個我很認同的觀點,,就是在人類所能觀察到的事物愈接近于無限時,,便愈容易產(chǎn)生一種類似于“系統(tǒng)錯誤”的、無法觀測的狀態(tài),。就拿黑洞為例,,物質在坍塌時,質量變得無限大,,于是便產(chǎn)生了可以吸入并毀滅一切物質的能力,,這多像電腦中出現(xiàn)的bug!宇宙還有許多無限的東西,,例如物理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無限勻速直線運動,,反比例函數(shù)中的無限接近于0,或是圓周率π……
宇宙無限,,無限到小孩子不愿觸碰,,無限到大人仍在探索。幼稚的我只是在巨人可能錯誤的結論上利用自己可能錯誤的理解能力得出可能錯誤的猜想,。
是?。∥乙矁H僅是會用幼稚的思想表達成熟的見解罷,!
《時間簡史》的讀后感兩千字篇三
在喜馬拉雅聽了《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系統(tǒng)自動給推薦了霍金的《時間簡史》。試著聽了三章,,出乎意料地發(fā)現(xiàn)該書寫得深入淺出,,對原來覺得很玄妙的話題給出了非常簡明扼要的敘述,讓人腦洞大開,。說完全能夠聽懂那是自欺欺人,,但確實讓人長了不少見識,了解到現(xiàn)代物理學的一些經(jīng)典學說,。后面一些難懂的章節(jié)只是跳著聽,,特別是基本粒子夸克部分,如同聽天書,,但終于還是囫圇吞棗聽完了,。
想起來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個觀點,,即未來的宗教一定是來源于科學,其實在在《時間簡史》這本書里很多關于宇宙起源時間的討論都可以說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探索的是我們的世界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樣基本的哲學命題,,當然這里沒有任何關于意識的討論,僅僅是從物理的宇宙宏觀到粒子微觀的討論,,也涉及到了很多科學史的內容,。
本質上這還是一本科普讀物,向人們介紹物理學前沿的一些理論,,但并沒有任何數(shù)學推演(如果有,,那就真成天書了)。而且書中內容也大部分限于作者的研究領域,,向美劇《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研究的弦理論,,書中就沒有提到(弦理論應該是在時間簡史之后誕生的)。
說個書中的小細節(jié):大爆炸理論的重要依據(jù)就是天文學家觀察到幾乎所有星球都在加速離開我們,,那這是怎么觀測到的呢,?其實就是基于很簡單的波源在運動中頻率的變化(火車由遠而近向你駛來時汽笛的聲音會變尖),又叫多普勒效應來判斷的,。既然星球都在加速離開我們,,那是不是說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了呢?作者給了一個很形象比喻:一個正在充氣膨脹的氣球,,在氣球上每一個點上看,,其他點都在遠離自己。
霍金的后半生只能坐在輪椅上靠著機器合成的聲音向人們發(fā)表些他的見解和預言,,比如警告人們不要以向外太空發(fā)射電波的方式試圖跟外星人聯(lián)絡(中國科幻作家獲獎作品《三體》就描述了類似宇宙叢林法則和這樣做的后果),;還警告機器人的進化遠遠超出了生物進化的節(jié)奏,可能會最終取代人類......
而今,,霍金走了,,大概上帝怕他泄漏太多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