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一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西風梧井葉先愁,。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銅鏡,好像誰將它丟在冷夜里不來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釣竿,,將一彎纖細的月鉤垂釣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閣,,夜來池閣秋風冷,。
當年像雙燕呢喃話歸,清晨時勞燕分飛,,各自西東,,仿佛隨著春意終結,水面上蓮荷凋謝了艷紅,。瑟瑟西風吹過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葉子先自飄零。
浣溪沙(huàn xī sh?。轰较?,唐玄宗時教坊名,后用為詞調,。一作“紗”,。有雜言、齊言二體,。
銅花:銅鏡,。比喻水波清澈如鏡,。古代銅鏡刻有花紋,故稱銅花,。
纖鉤:新月影,,如鉤,彎細的月影,,約農歷初二,、三時的月亮。冷來秋:指比秋天還冷
水花紅:水邊紅蓼(liǎo),,也叫水蓼,,莖葉呈紅色,。曉:清晨時分,。
水花:荷花,。春休:春天結束,。
梧井:井,,即露井,,無蓋井,。葉先愁:樹葉先凋謝,。梧井,,取前《解連環(huán)》(暮檐涼薄)“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詞意,因梧桐落葉最早,,由其葉落,,即知秋至。
此詞乃是借寫西湖秋夜之景,,以此來懷念舊人之作,,全詞造境清奇,情意深永,。
上片寓情于景,,繪出西湖秋夜清冷凄寂之景,奇幻優(yōu)美,。當時波平如鏡,,月影在水,而詞人只覺得梧桐葉落,,一派秋意,,生動描繪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秋景圖?!袄洳皇铡笔窃~人的刻意之言,,說銅鏡被遺落在凄冷的夜晚沒有人收。陳洵在《海綃說詞》里說:“‘玉人垂釣理纖鉤’是下句倒影,,非謂真有一玉人垂釣也,。”“玉人垂釣理纖鉤”營造了一個虛幻美麗的景象,,寫詞人看見月亮倒映在湖水中,,湖面竟然出現了一位“玉人”。這位玉人就是傳說中的月宮美人嫦娥,。月亮是真實的景物,,而湖面的“玉人”是虛假的,這一真一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顯示出詞人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而且具有人情味。最后一句說池閣月夜冷寂方知已經人秋,?!霸旅鞒亻w”,點明詞人身在池閣,,欣賞月明西湖之景,,而“夜來秋”寫出詞人在池閣上輾轉難眠,只感到陣陣秋風襲來,,分外奇寒,,暗喻內心的凄涼。
下片回首當年與情人離別的情景,,以西風井邊梧桐落葉的蕭瑟景色渲染悲涼氣氛,。
詞人與情人在拂曉告別,看見湖水上的紅蓮都凋謝了,,瑟瑟的西風吹得梧桐葉紛紛掉落,。詞人取江燕、水花的意象,,描繪了一個勞燕分飛,,花自飄零人自悲的凄慘景象?!八t減”描寫了西湖水面上嬌艷的荷花凋敗的景象,,詞人感嘆時光的流逝,暗含對情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一句寫景,,卻不僅僅是寫景,景中見情,,將詞人悲切的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西風”句是指西風吹拂梧桐,,樹葉瑟瑟抖動,,如同悲秋,,暗寓詞人對飄零身世的深深感慨。
全詞意境朦朧而清奇,,情深而意重,。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或作“紗”,。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鵑》,、 《浣紗溪》、《掩蕭齋》,、《清和風》,、 《換追風》、《最多宜》,、《楊柳陌》,、《試香羅》、《滿院春》,、《廣寒枝》,、《慶雙椿》、《醉木犀》,、 《錦纏頭》,、《霜菊黃》、《頻載酒》,、《減字浣溪沙》,。此調有平仄兩體,平韻見唐詞,,仄韻始自李煜,。《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過片多用對偶。
上片“波面”三句寫景,。言園內水池中波光微漾,,看上去恰似銅鏡上的花紋一樣。然而深秋月夜池水陰冷沁人肌膚,,因此不敢伸手去收拾整理這面“銅鏡”,。池邊聳立著的石筍在月光中倒影水中,這倒影與月牙之影,,好象一位佳人在池邊手理絲鉤釣魚消遣一般,。清冽的月色下,,池塘樓閣顯得更加寂靜,,秋夜的寒氣也就顯得更為濃重。
下片“江燕”三句因秋而興愁,。言詞人見到燕兒南歸,,知秋已更深矣,因此呢喃的燕語,,詞人聽來就象是在與他話別,。此是燕歸,也是人歸也,,所以觸景生情,,陡生愁心。詞人又見池中紅荷枯萎,,恰似春盡時的落花一般,,更使他感到時不再來的悲哀。最后見西風掃落梧桐黃葉,,更添一重愁心,。此非葉愁,實是詞人愁老之將至,,青春不再重現之愁也,。下片全從詞人自身之愁而加諸外物:燕、花,、葉,,使之皆含愁情。
《海綃說詞》云:“‘玉人垂釣理纖鉤’,,是下句倒影,。非謂真有一玉人垂釣也?!w鉤’是月,,‘玉人’言風景之佳耳。‘月明池閣’,,下句醒出,,《解蹀躞》‘可憐殘照西風,半妝樓上’,, 半妝謂殘照西風,。西子西湖,比興常例,,淺人不察,,則謂覺翁晦耳。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納蘭受命與副都統(tǒng)郎談等出使覘梭龍打虎山,,十二月還京,,此篇大約作于此行中,抒發(fā)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向著北方邊疆一路前行,,凜冽的北風吹散了駿馬的嘶鳴。在遙遠的邊塞,蕭瑟的深秋季節(ji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落日時分,一抹晚煙荒涼蕭瑟的營壘上,,半竿紅日斜掛在遠時關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來金戈鐵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注釋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
那畔:那邊,。
若為:怎為,。
荒戍壘:荒涼蕭瑟的營壘,。戍:保衛(wèi)。
該詞上片“身向”句說明行程遼遠,?!氨憋L”句謂寒風吹來,滿耳盡是馬嘶之聲,。然后作一小結,。下片“一抹”二句寫眼前景色,末句畫龍點睛,,指出了這首詞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全詞情景交融,結尾處更是點明主旨,,加強語意,,抒發(fā)情感。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點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聯(lián)想起同是納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薄氨憋L”言明時節(jié)為秋,亦稱“秋聲”。唐蘇颋《汾上驚秋》有:“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邊地北風,,從來都音聲肅殺,聽了這肅殺之聲,,只會使人愁緒紛亂,,心情悲傷。而納蘭在此處云“北風吹斷馬嘶聲”,。聽聞如此強勁,,如此凜冽的北風,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難怪他會感慨“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遠關城”以簡古疏墨之筆勾勒了一幅充滿蕭索之氣的戰(zhàn)地風光側面,。晚煙一抹,裊然升起,,飄蕩于天際,,營壘荒涼而蕭瑟;時至黃昏,,落日半斜,,沒于旗桿,而關城依遠,。詞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讓人想起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故而張草紉在《納蘭詞箋注》前言中言,,納蘭的邊塞詞“寫得精勁深雄,可以說是填補了詞作品上的一個空白點”,。然而平心而論,,無論是“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遠關城”,、“萬帳穹廬人醉,,星影要搖欲墜”,還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納蘭都不過是邊塞所見所歷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沒有傾注深刻的生命體驗,,這類作品的張力無法與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同日而語。不過,,納蘭的邊塞詞當中那種漂泊的詩意的自我放逐感的確是其獨擅,。比如該篇的結尾“古今幽恨幾時平”,極寫出塞遠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關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衛(wèi)邊士卒萬里懷鄉(xiāng)之浩嘆,而是納蘭對浩渺的宇宙,,紛繁的人生以及無常的世事的獨特感悟,,雖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勝真誠,,其感不勝拳摯,。
歷史原因與環(huán)境原因以及詞人自身的性格交織在一起,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這一曲邊塞蒼歌,。全詞除結句外,,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納蘭的一草一木皆有靈性:雖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發(fā)要表達的情感,但人們從字里行間揣摩出作者的感受,?!按禂唷倍謱懕M了北國秋冬之險惡,“若為情”的發(fā)問中帶出了作者對到任的迷茫與不安,。環(huán)境險惡,,前途未卜,納蘭胸中風起云涌:懷古之心,,戀鄉(xiāng)之情,,憂慮之思,紛紛擾擾難以平靜,。此時邊關的云煙,、堡壘、落日均染上了情緒的色彩,。整個邊關不再是唐人筆下的雄渾,、蒼涼,、悲壯,取而代之的是滿目蕭瑟的冷清與破敗,。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三
攤破浣溪沙
納蘭性德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zhèn)€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攤破浣溪沙
一霎燈前醉不醒,,恨如春一夢畏天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聲聲,。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又聽鷓鴣啼遍了,,短長亭,。
攤破浣溪沙
林下荒臺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似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風中的柳絮殘飛刀水面化作浮萍,
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
別離時拈一花一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
現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
回到以前傷心離別的地方,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忘了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對方忘了你。
“你既無心我便休,?!睋f有個人看到這句詩,頓時大徹大悟,,從此出家做了和尚,。
有情也罷,無情也罷,,佛說紅塵中人出家叫大徹大悟,,其實如今只怕眾生會說出家人還俗叫大徹大悟。
我說,,欲|望就像海水,,只會越喝越渴,。
什么叫做大徹大悟,觀點不同,,無法勉強,。究竟哪個算是大徹大悟,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愿天下人人快樂。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四
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xù)舊愁生,。客中無伴怕君行,。
懶得再去沙洲邊飲酒,,和你一起欣賞窗外風景。黃昏時分吹起的號角最能牽動情懷,。
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閑的日子很少;新添的憂愁往往在舊愁中生出,。他鄉(xiāng)沒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遠行。
浣溪沙:有的本子詞調作“浣沙溪”,。查詞律,、詞譜,《浣溪沙》一調并無“浣沙溪”的別名,,當系傳抄之誤,。
和無咎韻:韓元吉,字無咎,,號南澗,南宋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官至吏部尚書,。與陸游友善,多有唱和,,工詞,,有《南澗甲乙稿》。陸游這首《浣溪沙》是和詞,,韓元吉的原唱不見于他的詞集,,恐已亡佚,。
"懶向沙頭醉玉瓶"又作"漫向寒爐醉玉瓶"。玉瓶:此處指酒瓶,,稱玉瓶,,是美化的修辭手段。
同賞:一同欣賞,。
夕陽吹角:黃昏時分吹起號角,。
關情:牽動情懷。
閑日:休閑的日子,。
新愁:新添的憂愁,。
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閏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陸游與韓元吉在鎮(zhèn)江相聚,,那時,,陸游是在鎮(zhèn)江通判任上,韓元吉則是來鎮(zhèn)江省親暫住,。兩位朋友相聚兩月,,彼此唱和的詩詞作品共有三十多首,此詞當是其中之一,。
陸游與韓元吉在鎮(zhèn)江相聚兩月,,登臨金、焦,、北固,,觀江景、飲美酒的機會一定是很多的,,在即將離別之際,,更感到相聚時間的寶貴,多在一起說說話,,比什么都強,,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才會有“懶向沙頭醉玉瓶”一句,。這一句是有所本的,,杜甫的《醉歌行》有句云:“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边@首詞的頭一句即由此而來,,不但詞語極相近似,而且透露了分手離別的含意,。既然懶得再去觀景飲酒,,那么,,更好的選擇就是“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了,。夕陽引發(fā)依戀之情,,暮角引發(fā)凄涼之感,此情此感共同組成了一種適于促膝傾談的環(huán)境氣氛,,所以說它“最關情”,。但此時的“情”究竟是什么,卻因為它的千頭萬緒而難以表述得清晰具體,。
《浣溪沙》的下片頭兩句,,大都要求對偶,故而往往是作者最著力的地方,。陸游寫在這兒的對聯(lián)雖然淺顯如同白話,,但其說忙說愁仍是概括籠統(tǒng),并不得其具體要領,。寫到最后“客中無伴怕君行”一句,,則以其直言無隱、真情流露打動讀者,,并將依依惜別之情和盤托出,。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五
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
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瑯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帶著離別的愁緒慢慢整理環(huán)形發(fā)髻,,輕如蟬翼的衣服讓身子有一點點寒冷,慵懶地照著鏡子涂口紅穿翠衣,。
裝著蠶絲襪和裝飾金蓮花頭飾,,如雪肌膚在薄薄的紗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潤澤,在沉香與檀香的氛圍下露出楊柳小纖腰婀娜的身姿,。
宿醉:隔夜猶存的余醉,。
慢:胡亂,隨便,。
髻鬟:環(huán)形發(fā)髻,。古代中國婦女發(fā)式。
六銖衣:中國古代計量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極言其輕,。也指仙人之衣。
青鸞:青鳥,。古代創(chuàng)說中能幫人傳遞信息的仙鳥,。這里指青銅鸞鏡。
菡萏:指蓮花,。
玉瑯玕:玉石,。
沈檀:沉香與檀香?!吧颉蓖ā俺痢?。
該詞為典型的“香奩體”詞,為最早的《浣溪沙》,題材為“艷情”題材,,抒情風格細膩深曲,,文辭麗美。
上片主要描寫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態(tài),、發(fā)髻,、衣服、面容等內容,?!俺睢弊謱懗雠拥那榫w,“慢”寫出了女子的動作,,“寒”烘托了環(huán)境冷暖,,“紅”和“翠”也出了顏色。
下片主要描寫女子體態(tài),、身姿,、腰身、肌膚,、和腿部,。“羅襪”,、“雪肌”,、“玉瑯玕”突出了女子體態(tài)、肌膚的質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覺感受,。
全詞共六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全方位描寫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辭表現了女子的形態(tài)美和裝飾美,,但更重的是她的“離愁”,因離愁而醉酒,、慵懶,,失了生活的趣味卻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卻掩飾著內心的苦澀,。
該詞創(chuàng)作時間約為860-880年之間,,詞人韓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職,專寫女子裙裾脂粉之詞供皇帝娛樂,,該詞收錄于《尊前集》,。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六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風和煙暖燕巢成,。
小院湘簾閑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
春天,街巷里的桃花灼灼開放,。剛剛換上輕薄涼爽的春衣,,想去街上游玩。那吹面的軟風,、樹梢上升起和暖的裊裊輕煙,,令人感到心情舒朗。在屋檐下,,啁啾飛過的燕子銜泥筑起了小巢,。然而,她卻走不出這深深庭院,,湘簾低垂,,朱戶長閉,回廊曲折幽深,。外面的明媚春光多好,,可是一到清明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①夭桃:以艷麗的桃花起興作比,,贊美新娘年輕美貌,。絳(jiàng)英:紅花。
②湘簾:用湘妃竹做的簾子,。
③曲房:內室,,密室。朱戶:泛指朱紅色大門,。扃(jiōng):關閉,。
起句便是一句"春巷夭桃吐絳英",似乎很清亮地展示出了一種緋紅色的情懷,。顯然,,這春巷桃花吐蕊綻放,在自幼飽讀詩書的朱淑真眼里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幅熱烈美好的景象,,引起了她情不自禁的聯(lián)想,。換上春衣的她灑浴在春光里,看到屋檐下的雙雙春燕正銜泥筑巢,,心頭也悄然萌動著這樣一種美妙的意蘊:這樣的季節(jié)里,,連燕子都成雙成對建起了新家,。那么她的未來呢?想到這里,,她不禁惆悵起來,。眼中的景象也忽然變得幽寂而沉悶。湘簾閑不卷,,朱戶悶長扃,,讓她心頭剛剛燃起的激情與幻想驟然遭遇到冰冷的現實:外面的世界姹紫嫣紅,她的世界卻只有眼前這份孤寂與落寞,。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七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欄 通:闌)
菡(hàn)萏(dàn)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sháo)光共憔悴,不堪看,。
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殘,,西風從綠波之間吹起,,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景致與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里還忍心再看,。
菡萏:荷花的別稱。西風愁起:西風從綠波之間起來,。以花葉凋零,,故曰“愁起”。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shēng)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細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物緲遠。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嗚咽之聲久久回蕩在小樓中,。想起故人舊事,,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
雞塞:亦作雞祿山,。這里泛指邊塞。徹:大曲中的最后一遍,?!按祻亍耙庵^吹到最后一曲。玉笙寒:玉笙以銅質簧片發(fā)聲,,遇冷則音聲不暢,,需要加熱,叫暖笙,。
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殘,,西風從綠波之間吹起,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景致與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里還忍心再看。
細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物緲遠,。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嗚咽之聲久久回蕩在小樓中,。想起故人舊事,,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
攤破浣溪沙:詞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雙調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基本相同,,只是前闋首句平腳押韻,后闋首句仄腳不押韻,。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闋末句擴展成兩句,所以叫“攤破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別稱,。
西風愁起:西風從綠波之間起來,。以花葉凋零,故曰“愁起“,。
雞塞:亦作雞祿山,。這里泛指邊塞。
徹:大曲中的最后一遍,?!按祻亍耙庵^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潤,,故云”寒“,。玉笙寒:玉笙以銅質簧片發(fā)聲,遇冷則音聲不暢,,需要加熱,,叫暖笙。
此詞上片重在寫景,,下片重在寫人抒情,。寫景從西風殘荷的畫面寫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見秋景不堪,;寫人從思婦懷人寫起,夢回而感雞塞征夫之遙遠,,倚欄而更見凄涼,。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
菡萏,,荷花的別稱,。文字的語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來就說:“菡萏香銷翠葉殘”,。說“香”,,點其“味”;說“翠”,,重其“色”,。此時味去葉枯確然使人惆悵。西風,,秋風之謂也,。綠波,寫的是瑩瑩秋水,。如果說上句是重在寫秋色,,那么這一句則重在寫秋容。一個“愁”字,,把秋風和秋水都擬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時同作家的內在感情溶為一體了,詞作也因之而籠罩了一層濃重的蕭瑟氣氛,。
三,、四兩句,由景生情,,更進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觀感受,。韶光,指春光,。在這里,,作家以其獨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訴人們:在這秋色滿天的時節(jié),美好的春光連同荷花的清芬,、荷葉的秀翠,,還有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濃重的蕭瑟氣氛中又平添了一種悲涼凄清的氣氛,?!安豢翱础比郑|樸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脫脫地抒發(fā)了詩人的主觀感情,?!白怨欧昵锉帕取保ㄌ苿⒂礤a詩句)。李璟雖然位高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當時內外矛盾重重,境遇相當???,此時此刻,觸景傷情,,從而產生無窮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詞的下片著重抒情。
首句,,托夢境訴哀情,。一夢醒來,雨聲細細,,夢境即便美好,,但所夢之人畢竟遠在邊塞(雞塞,雞麓塞,,在今陜西省,。這里泛指邊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確是“雨亦綿綿,,思亦綿綿”,。“小樓”句,,以吹笙襯凄清,。風雨高樓,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徹,,遍,,段。吹徹,,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聲咽,,映襯了作家的寂寞孤清,。這兩句亦遠亦近,亦虛亦實,,亦聲亦情,,而且對仗工巧,是千古傳唱的名句,。
最后兩句,,直抒胸臆。環(huán)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涼,,不能不使人潸然淚下,滿懷怨恨,?!岸嗌佟保昂蜗蕖?,數不清,,說不盡。流不完的淚,,訴不盡的恨,;淚因恨灑,恨依淚傾,。語雖平淡,,但很能打動人心。結語“倚欄干”一句,寫物寫人更寫情,,脈脈深長,,語已盡而意無窮。
這首詞有些版本題名“秋思”,,看來是切合的,。李廷機評論過這首詞是“字字佳,含秋思極妙”(《全唐五代詞》四四一頁),。確實,,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八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①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
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②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已秋日傷感》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标淘~“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是說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③夕陽:落日,。
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
⑤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⑥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⑦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⑨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聽著一曲詩詞喝著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樣的季節(jié)還是這種樓臺和亭子。
天邊西下的夕陽什么時候才又轉回這里,?
花兒總要凋落是讓人無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舊時的相識。
在彌漫花香的園中小路上,,我獨自地走來走去,。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tài),。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睘樘烊黄媾季?,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ǖ牡蚵洌旱南?,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洹⒀鄽w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lián)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薄芬辉姟,!靶@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九
雨過殘紅濕未飛,。
珠簾一行透斜暉。
游蜂釀蜜竊香歸,。
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沈微。
一春須有憶人時,。
雨后幾朵殘花還濕漉漉地掛在枝頭,,沒有隨風釀散凋落。一帶疏籬,,透進星星點點的斜暉,。那些竊香釀蜜的蜂兒游蕩夠了,都忙著回窠了,。
房屋中空寂無人,,只有窗外的竹樹在晚風中搖擺。薰衣的香篝里,,水沉的香氣經過一暉天,,已經變得很稀薄了。屋中主人在暉個春天中總有懷人的時候吧,!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一作《浣溪沙》,,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
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斜暉:亦作“斜輝”,。指傍晚西斜的陽光。
游蜂:釀來釀去的蜜蜂,。
上片是這位少婦從閨中往外看所見到的景象,。暮春時節(jié),一陣微雨過后,,幾點凋殘的花朵因被雨水沾濕在花枝上,,所以還沒有隨風飄落,似乎是留戀這美好的春光,,依依不忍離去,。淡淡的斜暉,透過一帶疏籬把她最后的光輝灑向大地,,也灑向殘紅,。光和色的交映,這暮春,、殘紅,、黃昏,、落照,對于這位忍受著青春消逝與閨房寂寞的少婦,,是一種敏感的刺激,;不能不勾起她內心難以言狀的感觸。
但春天畢竟是美好的,,充滿活力的,。勤勞的蜜蜂在百花叢中穿來穿去,帶著采集的花粉的芳香滿意地回到蜂窩,。它有了收獲,,有了成果,它不再期待什么了,,這與少婦的正在期待構成心理上的對比,,更增添了少婦春閨懷人的空虛感和寂寞感。寫景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過片,少婦的目光由室外轉向室內,??臻g的轉移,使她的情緒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敖鹞轃o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薄敖鹞荨保栌脻h武帝金屋藏嬌故事,,這里借指華麗的房屋,。“衣篝”,,指薰衣的薰籠,。“水沉”,,即沉水香,,一種名貴的香料。黃昏時候,,斜暉靜靜地照著這座華麗的房子,,室內空蕩蕩地,除了這位少婦外,,寂靜無人,,靜得可怕,。只有風吹竹影,參差搖曳,。亂,,搖曳不定的樣子。薰籠里的沉水香已燃了一整天,,只剩下殘煙裊裊,縷縷余香,。女主人公無精打采,,懶得再去添香,。竹影搖曳不定,也攪動著這位少婦的心旌,,使她心神不定,意緒撩亂,,真是“剪不斷、理還亂,?!边@搖曳不定的竹影,,這若有若無的香煙,更烘托出金屋的空蕩,、寂寞,。
經過前面對室內室外環(huán)境的渲染、烘托,,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交互作用,,這位終日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婦,由眼前的春暮花殘,、黃昏落照所引起的青春消逝,、惆悵空虛的情懷,已不難體會,。結句似應仍從閨中少婦著筆,,進一步深化主題,但作者卻不然,,而是到第五句一筆頓住,。第六句轉向用作者與讀者的口氣代閨中少婦剖白內心世界:“一春須有憶人時”。春天過去了,,花也凋殘了,,游蜂也開始釀蜜了,沉香也快燃完了,,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婦也該是懷人的時候了,。結句輕輕點明懷人,如畫龍點睛,,使全篇皆活了,,這是作者用筆妙處。
唐代詩人劉方平一首《春怨》詩:“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梨花滿地不開門。”主題,、情景都與此詞相類似,,而比較起來,此詞抒情筆觸更為細膩,,藝術手法多種多樣,,搖曳多姿,更富于藝術感染力,。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十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紅橋:在江蘇揚州,明末建成,。橋上朱欄數丈,,周圍荷香柳色,為揚州一景,。
一帶:形容水狀似帶,。
雷塘:在揚州城外,隋煬帝葬處,。
迷樓:隋煬帝在揚州所筑宮室,,千門萬戶,曲折幽邃,,人入之迷而不能出,,因稱之迷宮。
紅橋:在江蘇揚州,,明末建成,。橋上朱欄數丈,周圍荷香柳色,,為揚州一景,。
一帶:形容水狀似帶。
雷塘:在揚州城外,,隋煬帝葬處,。
迷樓:隋煬帝在揚州所筑宮室,千門萬戶,,曲折幽邃,,人入之迷而不能出,因稱之迷宮。
作者任揚州推官時,,曾與友人修禊紅橋,,經常泛舟載酒于橋下。此詞除欣賞紅橋美景外,,還寄托懷古傷今之情,。詞中懷古之情寓于景物之中,情景交融,,妙筆感人,。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十一
陽羨姑蘇已買田。相逢誰信是前緣,。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頭相對故依然,。西湖知有幾同年,。
我們都在陽羨和姑蘇買了田地,在杭州相逢真是前世即有的緣份,,不要讓我一人留下,。日后登樓懷念老友。
讓我退休,,提舉洞霄宮了,,而你留下作杭州太守。這樣,,咱們二人就可以白頭相對,,故舊依然了。在杭州能有幾位像我與你一樣同年齡的舊友呢,。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
葉淳老:葉溫叟,,字淳老,,蘇州人,時任兩浙路轉運副使,。
陽羨:古縣名,,在今江蘇宜興南。
姑蘇:蘇州的別稱,。
洞霄:洞霄宮,,道教名觀,在杭州西南,。
同年:同科考中的'人,。蘇軾與葉溫叟為同年進士。
此詞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1091年)正月十八日,是時,,詞人身在杭州,,葉溫叟由兩浙路轉運副使調任主客郎中,蘇軾賦此詞送行,。
上片首句“陽羨姑蘇已買田”,,是說詞人與葉溫叟志趣相同,二人各自已在陽羨和姑蘇買了田地,,準備致仕定居,,脫離塵世而去?!跋喾暾l信是前緣”,,是承前句買田致仕之相同志趣,而說二人在杭州相逢真是前世即有的緣份,?!澳瘫愠缣臁保谜Z含蓄蘊藉,,使典自然,。“水如天”,,是化用唐朝趙嘏《江樓感舊》詩之“月光如水水如天”句,意謂千萬不要教人唱起感嘆故人分離的詩歌,。
下片把與友人難舍難分之情化為永不離別的幻想:“我作洞霄君作守,,白頭相對故依然?!痹~人對葉溫叟說:“讓我去擔任洞霄宮提舉的職務,,由您來作杭州太守之官。這樣,,咱們二人就可以白頭相對,,故舊依然了?!边@是從反面表達詞人內心的對故友難以抑制的分離之情,。末句“西湖知有幾同年”,則感嘆人生知己實在太少了,,尤其是同齡人的知己則更加稀少,。
這首詞沒有太多的修飾,不堆砌辭藻,,充分表達出詞人對溫叟的深情厚誼,,也感嘆了時光相催,,當時同年今已滿頭白發(fā),并將此升華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耐人尋味,。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十二
楊柳陰中駐彩旌。
芰荷香里勸金觥,。
小詞流入管弦聲,。
只有醉飲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
雨條煙葉系人情,。
在楊柳的綠蔭中彩旗飄飄,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荷花的香氣,,主人殷勤地勸客人多飲幾杯,,在悠揚的樂曲中一同欣賞歌女婉轉的歌唱。
只有醉中的吟唱可以寬慰離別愁恨之心,,不要早早晚晚急著踏上歸程,。絲絲細雨,柳葉含煙,,似乎都在牽系著離人的難合之情,。
浣溪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駐:車馬停止不前。彩旌(jīng):插于車上的彩色旗子,,此代指車輛,。
芰(jì)荷:菱角花與荷花。勸金?。╣ōng):勸酒,。觥:酒杯,。
醉吟:飲醉而后吟詩,。寬別恨:使充滿別恨之心得以放寬。
雨條煙葉:象雨絲一樣的枝條,,象煙霧一樣的葉子,。指楊柳的枝葉。系:聯(lián)綴,、牽動,。
此詞作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秋,,晏殊將離開商丘回京時。天圣五年(1027年),,三十七歲的晏殊因其剛峻的性格被免去了樞密副使之職,,以刑部侍郎貶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在回京之日的離筵上,金觥頻勸,,詞人即席作詞,,令營妓奏樂歌唱。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十三
原文: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字詞解釋:
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⑵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晏詞“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⑷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⑸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⑹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⑺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翻譯: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閱讀答案:
試題:
(1)這首詞多處用到對比的寫法,,這樣寫有何表達作用?試作簡要分析,。
(2)“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寓情于景,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答案:
(1)詞上片“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兩句構成“新”與“舊”的對比,,下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構成“來”與“去”對比。表達作用:舊的亭臺和新的詞的對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悵情懷,;“去”的是落花,“來”的是燕子,,兩者對比,,增加了對時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2)抒發(fā)了詞人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寂寞,,嘆惜年華將逝的情思,。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創(chuàng)作背景:無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賞析: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在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 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lián)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在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 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個人資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并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十四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一夜秋霜過后,,菊花凋謝荷葉枯萎,,而新橘卻在經霜之后變得更加鮮亮,整個橘林都閃著光亮,。原來是橘子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了,。
摘下一個剝開之后,香味噴人,,初嘗新橘,,汁水齒舌間如泉般流淌。據說,,吳地產的橘子女孩子剝后,,手上三日仍留有余香。
一夜霜:橘經霜之后,,顏色開始變黃而味道也更美,。
新苞:指新橘,橘經霜變黃,,又有外皮包裹,,如新生的黃色花苞。
青黃:指橘子,橘子成熟時,,果皮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屈原《橘頌》“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噀:噴,。
清泉:喻橘汁。
吳姬:吳地美女,。
詠物詩詞,,義兼比興,講求氣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評,。唐宋詩人,遵循《詩經》以來的“美”,、“刺”原則,,每借物寓意,有所寄諷,,并以此為詠物“正宗”,,而直寫物象的純粹的詠物之作,似乎已落入第二義了,。其實,,“純用賦體,描寫確肖”的詠物詩詞,,只要在選材煉意,、琢句謀篇方面技巧嫻熟,精美工致,,也不失為佳構,。
蘇軾是詠物能手,他的詩詞中既有托諷深遠的名篇,,也有刻畫精工的妙制,,像這首詠橘詞,可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巧言切狀,,體物細微,雖無深刻的思想內容,,卻飽有余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環(huán)境。詠物詞,,特別是詠小物的詞,,往往由于題材狹窄,難以展開,,低手為之,,易成枯窘。東坡才大,,先在題前落筆,下文便有余地抒發(fā),。唐人皮日休《石榴歌》首句“蟬噪秋枝槐葉黃”,,同此手段?!熬瞻岛煽荨彼淖?,是東坡《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概括,?!耙灰顾保浰?,橘始變黃而味愈美,。晉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揀貢橘書情》詩:“瓊漿氣味得霜成,?!苯钥蓞⒆C?!靶掳本?,輕輕點出題目。橘有皮包裹,,故稱新苞,。又因橘樹常綠,凌寒不凋,?!冻o·橘頌》:“綠葉素榮,紛其可嘉兮,?!鄙蚣s《橘》詩:“綠葉迎露滋,朱苞待霜潤?!睎|坡用“新苞綠葉”四字,,描寫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繪之,,可謂得橘之神了,。“竹籬茅舍出青黃”,,好在一“出”字,。竹籬茅舍,掩映于青黃相間的橘林之中,,可見橘樹生長之盛,,人家環(huán)境之美,一年好景,,正當此時,。上片三句,純是賦體,,不雜一點抒情成分,,然詞人對橘的喜愛之情自見于字里行間。
過片二句,,寫嘗橘的情狀,。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跋沆F”,、“清泉”之喻,大概是東坡頗為得意的,,他的《食柑》詩也有“清泉簌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之句,后來南宋詩人曾幾更把它壓縮為“流泉噴霧真宜酒”(《曾宏甫分餉洞庭柑》)一語了,。此詞中“驚”,、“怯”二字,活畫出女子嘗橘時的嬌態(tài),。驚,,是驚于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怯,,是怯于橘汁的涼冷和酸味,。末句點出“吳姬”,,實際也點明新橘的產地。吳中產橘,,尤以太湖中東西兩洞庭山所產者為最著,,洞庭橘在唐宋時為貢物。詞中謂“三日手猶香”,,著意夸張,。以此作結,余音不絕,,亦自有“三日繞梁”之妙,。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浣溪沙全文及翻譯篇十五
浣溪沙·錦樣年華水樣流
清代:納蘭性德
錦樣年華水樣流,鮫珠迸落更難收,。病余常是怯梳頭,。
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簾鉤,。
錦樣年華水樣流,,鮫珠迸落更難收,。病余常是怯梳頭。
錦繡一般的年華像流水一樣地逝去了,,回憶起過去就會淚水不住的流,。病愈之后體弱憔悴,害怕對鏡梳頭,,怕看到頭發(fā)掉落,。
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簾鉤,。
窗外小徑上綠竹枝葉繁茂卻滿含怨尤,窗邊灑入的落日余暉映照著落花,,更生出許多愁怨,。心中郁郁,只得放下卷簾,,悄悄地獨處深閨了,。
錦樣年華水樣流,鮫(jiāo)珠迸(bèng)落更難收,。病余常是怯(qiè)梳頭,。
錦樣年華:謂錦繡一般的年華。此處指青春年華,。鮫珠,,原指鮫人之淚化作了珍珠,,此處比喻為淚珠。迸落:散落,。怯梳頭:病起多脫發(fā),,櫛則順梳而下。怯,,謂畏見落發(fā),。
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愔(yīn)愔只是下簾鉤,。
綠云:如云般繁茂的綠色枝葉。修竹:細長的竹子,。愔愔:幽深,、消寂的樣子。一說柔弱憂郁的樣子,。
這篇是描繪春閨寂寞,、春愁無奈的閨怨之作。
上片寫主人公為年華易逝而傷懷,,首句以時光開篇,,頗具殺傷力,“錦樣年華”說的是年華如錦緞一樣絢爛,,無限美好,,卻無奈流年似水,流逝得太快,。只有忽然回憶起來,,才體會到往昔青春的難能可貴,因歲月無情而落淚,。在這里詞人抒發(fā)的情緒哀婉細膩,,柔情一縷,九轉回腸,,凄婉處令人不忍卒讀,。“多愁”,、“多病”總是連在一起,,詞中擬她口吻的這個少女,顯然也是多病而疏慵無緒的,。因病后體虛,,一梳頭就總會掉頭發(fā),古代女子除相貌外最注重頭發(fā)的修飾,,未免對鏡梳頭也難以鼓起勇氣,。
詞到下片轉換視角,,寫借著女主人公眼睛看到的窗外的景象,這里“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構成對仗,,卻只覺得是處無聊,那如云的綠竹盡是怨念,,飄揚的落花盡是愁緒,。尤其是,風景年年不變,,青春卻一年年地耗過去了,,心里便越發(fā)凄楚,徒剩無奈,。末句描畫詞中女子怏怏地放下簾鉤,,想要把這些愁緒統(tǒng)統(tǒng)隔在窗外。這又是一個巧妙的修辭,。一再把愁思這種無色無形的東西具象化,,從而表現出無奈和悲傷始終伴在少女周圍。
全詞以時間開端,、結束,,惜春傷懷的主題更加深化。點醒了對于青春易逝的警覺,。清怨綿綿,,幾類“花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