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蘇州七里山塘街游記篇一
蘇州玄妙觀
簡介
玄妙觀,位于蘇州市中心的觀前街,,創(chuàng)建于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謂“唐置,為開元宮”,,明盧熊《蘇州府志》謂“晉時號真慶道院”,,宋稱天慶觀,元至正元年(公元1335,,一說元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觀,,明代稱正一叢林,清代為避康熙帝玄燁之諱,,一度改“玄”為“元”或“圓”,稱“圓妙觀”,,后歷遭毀壞,,歷經(jīng)整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恢復(fù)“玄妙觀”舊稱,。正中及西廂有大小殿宇26座,,連綿不絕。
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 余座,,是當(dāng)時全國最大的道觀?,F(xiàn)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 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圓妙觀”。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闊9間,,進深6間,,高約30米,建筑面積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壯麗,是江南一帶現(xiàn)存最 大的宋代木構(gòu)建筑,。殿中須彌座上供高17米泥塑貼金的3尊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兩旁是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稱三清,。神像 高大莊嚴(yán),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傳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為唐吳道子繪像,, 唐玄宗題贊,顏真卿書,,由宋代刻石高手張允迪摹刻,,可稱“四 絕”碑,是目前國內(nèi)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三清殿西山墻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數(shù),。 玄妙觀前一條街名觀前街,為蘇州的主要商業(yè)街之一,。
蘇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廟,,而是道教的玄妙觀。
玄妙觀始建于西晉,,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觀內(nèi)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構(gòu)古建筑。殿內(nèi)供奉的高達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稱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觀中現(xiàn)存有唐吳道子畫老君像,、玄宗贊,、顏真卿書法等碑刻,彌足珍貴.
除三清殿和正山門外,,玄妙觀還有歷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從東腳門依次為:神州殿(元)、太陽宮(清),、天醫(yī)藥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清),、祖師殿(元)、斗姆閣(清),、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機房殿(明),、關(guān)帝殿(元),、東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處,,西腳門配殿依次為:雷尊殿(元),、壽星殿(宋)、水府殿(清)等七處,。三清殿后為彌羅寶閣,,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清),、薩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話傳說,如太陽神,、雷神,、火神、關(guān)帝,、文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壽星,、觀音等,,體現(xiàn)了蘇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間信仰的色彩,曾是城鄉(xiāng)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閑娛樂的去所,。從康熙十三年(公元674年)玄妙觀建筑群圖上可以看出東至洙泗巷,,西臨大成坊,,北至舊學(xué)前河,南面有黃色照墻橫亙正山門兩側(cè),,整個建筑群十分壯觀,。彈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歷代殿宇,真可謂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館,。
蘇州七里山塘街游記篇二
據(jù)道光《元妙觀志》圖載,,清代玄妙觀盛時占地5.5萬平方米,共有30多座殿閣,。中軸線上
自南而北依次為正山門,、三清殿、彌羅寶閣,,其他殿閣分布在25處自成院落的“子院”內(nèi),,如眾星拱月般從東、西,、北三面圍繞著中軸線上的主要殿閣,,形成一片巍峨壯麗的建筑群。但自咸豐,、同治之際遭受戰(zhàn)火后,,即漸趨衰落,未能恢復(fù)舊觀,,宏偉的彌羅寶閣也于民國元年(1912)8月28日失火焚毀,。1956年,整修三清殿,、正山門及東,、西諸殿門墻,清理廣庭,。同年,,玄妙觀三清殿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后遭受損壞,,1981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門,。1982年,玄妙觀三清殿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蘇州市政府又連續(xù)撥巨款重修玄妙觀正山門和三清殿,,殿內(nèi)佛神重塑金身,已于1999年元月開光慶典,。
玄妙觀多數(shù)殿宇各有山門,、照墻,觀內(nèi)廣場商販與百戲雜陳。觀內(nèi)方丈殿為穹窿山上真觀下院,,直至民國初,,該殿振法堂內(nèi)高懸戒規(guī),內(nèi)容主要有不準(zhǔn)娶家室,、不準(zhǔn)目無師長等,。違反戒規(guī)者,輕則重責(zé),、重則開除(俗稱“貼革條”),。方丈為一觀之主。民國元年8月28日,,大廈三層,、飛甍隆棟的彌羅寶閣失火焚毀,內(nèi)僅金身神像就有380余尊,,閶門外十房莊淘沙戶曾擬出資1萬元承包清除火場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訴并辭職,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規(guī)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時,,方丈殿還有五六處山房,近百間屋,。各房輪流執(zhí)管殿事,,有帳房、文書及香工10余人,,廚師2人,。其余12房分掌一至二、三座殿,,實各為一獨立道院,。22年太陽宮住持許鶴梅曾去上海合伙開設(shè)玄妙觀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年代至抗日戰(zhàn)爭中,,祖師、灶君,、八仙,、壽星、水府,、關(guān)帝諸殿相繼圮廢,、改建或被日機轟炸震坍,。三清殿內(nèi)擺滿字畫攤,屋面被敵偽人員捉鴿子踐踏得嚴(yán)重漏雨,。機房殿曾開設(shè)賭場,長期出租和被典賣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國6,、32、33和35年曾先后修葺東岳,、真官,、雷尊和觀音殿,但其余諸殿日趨破敗,。近解放時正山門淪為銀元市場,。至1949年存正山門及殿17座(即三清、方丈,、真人,、肝胃、藥王,、東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機房,、三官、雷尊,、觀音諸殿及斗姆閣,、太陽宮)。1952年有道士33人,,家屬83人,,香工6人;有屋523.5間,內(nèi)自用200間,,余多出租,。1956年統(tǒng)計,占地51.72畝,,神像519尊,,同年將廣場周圍600余戶店攤居民遷出,斗姆閣改建為書畫店,。1957年全觀收入:房地租454元,,香火94元,,法事29元,其他343元,。1958年11月道教學(xué)習(xí)會直接掌管三清,、星宿(原屬觀音殿,1956年將在清殿花甲星宿塑像遷入,,故名)兩殿及雷尊,、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外,,都交給房管局管理,,13道房至此消失。1959年東岳殿焚毀,。該殿內(nèi)的五岳樓,,構(gòu)建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樓,,“大躍進”中全殿拆去。1964年市政府又撥款整修,,三清殿與正山門油漆一新,,廣場中遍植綠樹草茵。
其間失去的殿宇分別為彌羅寶閣,,1912年失火焚毀,,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1917年出借給同仁救火會,,1930年被會擅自拆除改建,,后為勞保用品商店;太陽宮,1914年為吳縣黃天源糕團店門市部;東岳殿,,1922年出租給昆劇業(yè)余劇團,,1959年東岳殿失火燒毀,1961年該殿山門及殿址由影劇公司使用;斗姆閣,,解放前為攤販公會使用,,抗戰(zhàn)勝利后被典賣給居民,現(xiàn)為民居;祖師殿,,1937年蘇州淪陷時毀,,現(xiàn)為輕工門市部;八仙殿,1931年坍毀,,現(xiàn)為菜場;三官殿,,1931年借給春苑茶館,現(xiàn)為茶場;水府殿,,1931年造國貨公司時,,將北局觀前菜場遷移至此,,殿被拆掉;關(guān)帝殿,1937年日機轟炸被震坍,,現(xiàn)為花木盆景公司;痘司殿,,30年代被典押后成為民居。目前仍屬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門,、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財神殿,、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則后
來又被有關(guān)單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觀內(nèi)文化積淀深厚,民間傳說動人,,舊有十八景之說,,分別為元趙孟頫所書玄妙觀重修山門碑、麒麟照墻,、朝北玄帝銅殿,、六角亭、釘釘石欄桿,、一步三條橋,、無字碑、海星壇,、一人弄,、楊芝畫、運木古井,、妙一統(tǒng)元匾額,、靠天吃飯圖碑,如今十八景中還保存九處,。玄妙觀文物中著名的還有歷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機匠叫歇碑等等計有八十一塊,。除部分收藏在文廟外,,還余下不少成為碑廊,現(xiàn)藏在輕工門市部夾弄內(nèi),,歷劫不滅,,彌足珍貴。
玄妙觀值得一提的還有正山門八字照墻,,當(dāng)年為此還掀起過一場軒然大波,。照墻前原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鋪,,1930年觀前街拓寬,,影響這些商鋪,德記地產(chǎn)公司出面向玄妙觀方丈顏品笙協(xié)商拆除照墻,,租用兩側(cè)地基,,搭屋經(jīng)商,條件是訂約十五年,,付給押金一萬元,。此舉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對,,形成“保古派”與“保商派”之爭,,后經(jīng)江蘇省建設(shè)廳批準(zhǔn),正山門兩端建起了與玄妙觀極不協(xié)調(diào)的三層樓房,,道觀古樸肅穆的風(fēng)貌從此不復(fù)再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