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一
翠袖嬌鬟舞石州,。兩行紅粉一時羞,。
新聲難逐管弦愁。
白發(fā)主人年未老,,清時賢相望偏優(yōu),。
一尊風月為公留。
2,、《浣溪沙》
云曳香綿彩柱高,。絳旗風q出花梢。
一梭紅帶往來拋,。
束素美人羞不打,,卻嫌裙慢褪纖腰。
日斜深院影空搖,。
3、《減字木蘭花》
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拈輕籠,。玉指纖纖嫩剝蔥。
撥頭m利,。怨月愁花無限意,。
紅粉輕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4,、《南鄉(xiāng)子》
好個人人,深點唇兒淡抹腮,。
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
遺下弓弓小繡鞋,。}襪重來,。
半烏云金鳳釵。
行笑行行連抱得,,相挨,。
一向嬌癡不下懷。
5,、《千秋歲》
畫堂人靜,,翡翠簾前月。
鸞帷鳳枕虛鋪設,。
風流難管束,,一去音書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風切,。
未語先垂淚,滴盡相思血,。
魂欲斷,,情難絕。
都來些子事,,更與何人說,。
為個甚,心頭見底多離別,。
6,、《定**》
把酒花前欲問公。對花何事訴金鍾,。
為問去年春甚處,。虛度。
鶯聲撩亂一場空,。今歲春來須愛惜,。
難得,。
須知花面不長紅。待得酒醒君不見,。
千片,。不隨流水即隨風。
7,、《洞天春》
鶯啼綠樹聲早,。檻外殘紅未掃。
露點真珠遍芳草,。正簾幃清曉,。
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過了,。
燕蝶輕狂,,柳絲撩亂,春心多少,。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二
有關(guān)歐陽修兩首使遼詩賞析
在我所讀過的詠遼詩歌中,,我最喜歡歐陽修的一首七絕《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馬上作》和另一首五言《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長韻》。在我的散文《春,,你離我還有幾步之遙》中,,曾引用過前一首中的兩句“紫貂裘暖朔風驚,潢水冰光射日明”,,就因該句十分形象準確地描繪出我鄉(xiāng)邦的物候,。
這兩首詩是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歐陽修以翰林學士,、吏部郎中,、知制誥、史館修撰的身份,,充“賀契丹登寶位國信使”(即賀遼道宗即皇帝位)出使契丹所作,。歐陽修在使遼期間受到遼道宗殊禮相待,賜御宴時有尚父燕王蕭孝友等四位重臣作陪,。詩人通過對契丹族獨特的地域特色進行了描寫,,展現(xiàn)了異域風情和契丹民族習尚。這兩首詩皆氣勢磅礴,,流暢自然,,抒發(fā)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暢達的思想情懷。
契丹民族所生活的地區(qū)疆域遼闊,,放眼望去天地相接,,夏季河流寬廣、水草豐茂,,冬季卻朔風凜冽,、寒氣逼人,。春秋兩季沙塵飛揚,遮天蔽日,。頑強的契丹民族在此地區(qū)繁衍生息,形成了以勇悍尚武為主要特征的騎射,、漁獵文化,。詩人文筆雄健,構(gòu)思巧妙,,所作意境空靈,,再現(xiàn)了契丹民族所生活的塞外沙漠、草原風光和北方游牧民族獨有的游牧狩獵的生活場景,,盡顯契丹地域和人文風貌,。
《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長韻》中的“兒童能走馬,婦女亦腰弓”,,展現(xiàn)了契丹民族無論老幼,、婦孺都具備的勇武性格與豪爽氣質(zhì)。
“白草經(jīng)春在,,黃沙盡日蒙”從這句可以看出沙塵暴自古就有,。在這個春意漸濃的時節(jié),南國該是春意盎然,,生機吐露,,可遼國的腹地依舊春寒料峭,與冬天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就象歐陽修親眼見到的一樣,,田野里沒有一絲綠意,只能看到去年干枯的白草(亦作敗草)及遮天蔽日的沙塵,?!敖?jīng)”、“盡”,,“在”,、“蒙”不是濃墨丹青,卻是細筆點染,,輕俏間已帶出當?shù)貝毫拥淖匀画h(huán)境特點,。
“松壑寒逾響,冰溪咽復通,?!遍L滿松樹的山谷寒風猛地吹響,結(jié)冰的溪水下面卻水流淙淙,,直接體現(xiàn)北方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绊憽薄把省蓖怀隽怂闪峙c冰溪的特點,只聽見風聲與水流,,反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與氣氛的冷咧,,實為空靈之筆。
“合圍飛走盡,,移帳水泉空”,、“斫冰燒酒赤,冰膾縷霜紅”展現(xiàn)了北方民族特有的游獵,、游牧的生活習性,,“盡”與“空”都是夸張的筆觸,契丹人合圍狩獵將飛禽走獸捕獲一盡,,將尋找到的水源飲盡用光,,再遷徙營帳去尋找新的水源;“赤”與“紅”是突出色調(diào)描寫,,把契丹人破冰捕魚,、點燃篝火燒酒,細切凍肉準備餐宴的過程一一展現(xiàn),,這種大膽的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真是妙極,。
“山深聞喚鹿”、“輕禽出海東”,。契丹人為求生存而掙扎的惡劣生存條件除了練就其粗獷頑強的性格外也磨練得更加聰明,,像“喚鹿”,是遼人射鹿的一種方法,。據(jù)《遼史》卷116《國語解》載:鹿性嗜咸,,灑鹽于地,以誘鹿射之,。又《遼史》卷32《營衛(wèi)志》載:伺夜將半,,鹿飲鹽水,令獵人吹角效鹿鳴,,既集而射之,,謂之舔咸鹿,又名呼鹿,?!哆|史拾遺補》卷5載:哨鹿之說,《遼史》已有之,,每歲于白露后三日,,獵者衣鹿皮,戴鹿頭,天未明伏于草中,,吹木筒作聲,,牡鹿聞之,以為求偶也,,遂踴躍而至,,至則利鏃加焉,無得脫者,。詩中的“海東”是用來捕獵天鵝的海東青(鷹),,契丹馴服這種猛禽,使之成為協(xié)助打獵的工具,,進一步表現(xiàn)出契丹民族所獨具的異域風情及民族風貌。
《七絕》中的后兩句“笑語同來向公子,,馬頭今日向南行”表達了作者這次成功出使契丹因喜悅而變得陽光的心情,,而《五言》結(jié)尾兩句“祗事須疆力,嗟予乃病翁,。深慚漢蘇武,,歸國不論功”則直抒胸臆,因這次充當和平使者深入觀察和體驗遼地的風土人情而引發(fā)了一些感慨:為使臣者是國家大事(即“祗事”)當身體力行,,自己卻體弱氣衰,。想到漢蘇武的氣節(jié)和艱辛深感覺慚愧,表達了作者謙遜豁達的胸懷,。
歐陽修的這兩首詩意境雄渾,、風格純樸,用精練的語言描繪出契丹民族逐水草畜牧,,以鞍馬車帳為家的契丹景色與習俗,,及特殊的地域所賦予契丹人豪邁之情。我個人認為,全詩無論是聲韻,、用詞還是對仗等技巧都臻于完美,,直抒胸臆,請辭真切,,既雄豪奔放,,又含蓄委婉。讓我品之又品,,有味,;讀之再讀,有情,。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三
歐陽修的詩
1,、《卜算子》
極得醉中眠,迤邐翻成病。
莫是前生負你來,,今世里,、教孤冷。
言約全無定,。是誰先薄幸,。
不慣孤眠慣成雙,奈奴子,、心腸硬,。
2、《長相思》
深花枝,。淺花枝,。
深淺花枝相并時。
花枝難似伊,。玉如肌,。
柳如眉。
愛著鵝黃金縷衣,。啼妝更為誰,。
3、《朝中措》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鐘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4,、《滴滴金》
尊前一把橫波溜。彼此心兒有,。
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
偎人欲語眉先皺,。紅玉困春酒,。
為問鴛衾這回後。幾時重又,。
5,、《醉翁亭記》
環(huán)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釀泉也。
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前者呼,,后者應,
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射者中,弈者勝,,
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6,、《定**》
把酒花前欲問公。對花何事訴金鍾,。
為問去年春甚處,。虛度。
鶯聲撩亂一場空,。今歲春來須愛惜,。
難得,。
須知花面不長紅。待得酒醒君不見,。
千片,。不隨流水即隨風。
7,、《洞天春》
鶯啼綠樹聲早,。檻外殘紅未掃。
露點真珠遍芳草,。正簾幃清曉,。
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過了,。
燕蝶輕狂,,柳絲撩亂,春心多少,。
8,、《豐樂亭游春》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9,、《賀圣朝影/添聲楊柳枝》
白雪梨花紅粉桃,。露華高。
垂楊慢舞綠絲絳,。草如袍。
風過小池輕浪起,,似江皋,。
千金莫惜買香醪。且陶陶,。
10,、《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11,、《浣溪沙》
翠袖嬌鬟舞石州,。兩行紅粉一時羞。
新聲難逐管弦愁,。
白發(fā)主人年未老,,清時賢相望偏優(yōu),。
一尊風月為公留。
12,、《浣溪沙》
云曳香綿彩柱高,。絳旗風q出花梢。
一梭紅帶往來拋,。
束素美人羞不打,,卻嫌裙慢褪纖腰。
日斜深院影空搖,。
13,、《減字木蘭花》
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拈輕籠,。玉指纖纖嫩剝蔥。
撥頭m利,。怨月愁花無限意,。
紅粉輕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14,、《南鄉(xiāng)子》
好個人人,深點唇兒淡抹腮,。
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
遺下弓弓小繡鞋,。}襪重來,。
半烏云金鳳釵。
行笑行行連抱得,,相挨,。
一向嬌癡不下懷。
15,、《千秋歲》
畫堂人靜,,翡翠簾前月。
鸞帷鳳枕虛鋪設,。
風流難管束,,一去音書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風切,。
未語先垂淚,滴盡相思血,。
魂欲斷,,情難絕,。
都來些子事,更與何人說,。
為個甚,,心頭見底多離別。
16,、《清平樂》
小庭春老,。碧砌紅萱草。
長憶小闌閑共繞,。攜手綠叢含笑,。
別來音信全乖。舊期前事堪猜,。
門掩日斜人靜,,落花愁點青苔。
17,、《清商怨》
關(guān)河愁思望處滿,。漸素秋向晚。
雁過南云,,行人回淚眼,。
雙鸞衾n悔展。
夜又永,、枕孤人遠,。
夢未成歸,梅花聞塞管,。
18,、《鵲橋仙》
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
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綴。
云屏未卷,,仙雞催曉,,腸斷去年情味。
多應天意不教長,,恁恐把,、歡娛容易。
19,、《阮郎歸》
落花浮水樹臨池,。年前心眼期,。
見來無事去還思。而今花又飛,。
淺螺黛,,淡燕脂。閑妝取次宜,。
隔簾風雨閉門時,。此情風月知。
20,、《戲答元珍》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21,、《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
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
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春光靄欲布,山色寒尚映,。
獨收萬籟心,,于此一枰競,。
22、《憶漢月》
紅艷幾枝輕裊。新被東風開了,。
倚煙啼露為誰嬌,故惹蝶憐蜂惱,。
多情游賞處,,留戀向、綠叢千繞,。
酒闌歡罷不成歸,,腸斷月斜春老。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四
歐陽修浣溪沙賞析
浣溪沙
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注】歐陽修早年被貶潁州,,晚年又隱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稱西湖,風景優(yōu)美,,是當時的名勝之地,。歐陽修常來此游覽。六幺,,為唐代琵琶曲名,。
六幺:唐時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鑒賞
此詞以清麗質(zhì)樸的語言,,描寫作者春日載舟潁州西湖上的所見所感,。詞的上片描摹明媚秀麗的春景和眾多游人的歡娛,下片寫作者畫舫中宴飲的情況,,著重抒情,。整首詞意境疏放清曠,婉曲蘊藉,,意言外,,別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畫船”,,寫所見之人:堤上踏青賞春的人隨著畫船行走,。一個“逐”字,生動地道出了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喧囂熱鬧的情形?!芭牡檀核拇固臁?,寫所見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斷地拍打著堤岸;上空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廣闊無垠,。第三句“綠楊樓外出秋千”,,寫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動,。這句中的`“出”字用得極妙,。晁無咎說:“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引)王國維則說:“余謂此本于正中(馮延巳字)《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但歐語尤工耳,?!?/p>
《人間詞話》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人們好象隱約聽到了綠楊成蔭的臨水人家傳出的笑語喧鬧之聲,,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嬌美的身影,這樣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種盎然的生意,。也符合蕩秋千時在圍墻之上時隱時現(xiàn)的情況,暗中寫出了秋千女的形象,。)“白發(fā)戴花君莫笑”,,“白發(fā)”,詞人自指,。這樣的老人頭插鮮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別人見怪,,儼然畫出了他曠放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tài)。下句“六幺催拍盞頻傳”和上句對仗,,但對得靈活,,使人不覺?!傲邸奔础熬G腰”,,曲調(diào)名?!芭摹?,歌的節(jié)拍。此句形象地寫出畫船上急管繁弦,、樂聲四起,、頻頻舉杯、觥籌交錯的場面,。歇拍“人生何處似樽前”,,雖是議論,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華,寫得凄愴沉郁,,耐人品味,。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五
歐陽修采桑子及賞析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譯文】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jié)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遥鸫昂?,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注釋】
⑴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
⑵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
⑶蒙蒙: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
⑷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⑸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
⑹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寫作背景】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甚愛潁州西湖風光,。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shù)境界,。而詞人的安閑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前后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歐陽修或結(jié)伴同游,,或乘興獨往,經(jīng)常徜徉于畫船洲渚,,寫下了十三首紀游寫景的《采桑子》,,并有一段《西湖念語》作為組詞的序言,。本篇是組詞中的一首。它寫湖面飲酒賞曲,。平波泛舟,,云影倒映湖底,澄澈透明,,仿佛別有天地,。本詞描寫了暮春西湖迷離的美,語言清麗,,風格空靈淡遠,,全詞充溢著悠然閑怡之趣。
【賞析】
詞的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后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其中首句是全詞的綱領(lǐng) ,,由此引出“群芳過后”的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lǐng)悟到的“好”的意味,。而“狼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于春風中的姿態(tài),。數(shù)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在“群芳過后”本有衰殘之味,,常人對此或惋惜,,或傷感,或留戀,,而作者卻贊美說“好”,,并以這一感情線索貫穿傷篇。當人心情舒暢則觀景物莫不美麗,,心情憂傷則反之,。這就是所謂的移情。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過片表現(xiàn)出環(huán)境之清幽,虛寫出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绑细枭⒈M游人去,”乃指“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的.游春盛況已過去,,花謝柳老,“笙歌處處隨”的游人也意興闌珊,,無人欣賞殘紅飛絮之景,;“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chǎn)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惜春戀春的復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chǎn)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藉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睂懯覂?nèi)景,,以人物動態(tài)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jié)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末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攏”,。結(jié)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細雨襯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氣氛,,又以雙燕飛歸制造出輕靈,、歡娛的意境。
這首詞通篇寫景,,不帶明顯的主觀感情色彩,,卻從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此詞表現(xiàn)出詞人別具慧眼的審美特點,,尤其最后兩句營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
西湖花時過后,,群芳凋零,殘紅狼藉,。常人對此,,當覺索然無味,而作者卻面對這種“匆匆春又去”的衰殘景象,,不但不感傷,,反而在孤寂清冷中體味出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春空之后的閑淡胸懷,,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有異于一般詠春詞的獨到之處。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六
歐陽修《畫眉鳥》全詩翻譯賞析
[譯文] 現(xiàn)在才知道關(guān)在籠中的畫眉鳥,,其叫聲遠不如在林中自由自在的啼叫聲優(yōu)美,、隨意。
[出自] 北宋 歐陽修 《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注釋:
①囀鳥婉轉(zhuǎn)地啼叫,。
②隨意:隨著自己(鳥)的心意。隨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樹林里飛來飛去,。
③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④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yōu)越的居所,。
⑤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zhuǎn),富于變化,。
⑥始知:現(xiàn)在才知道,。 不及:遠遠比不上。
譯文:
千百聲的鳥囀,隨著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蕩著,,
(就在那)山花萬紫千紅綻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這才明白:(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nèi)的畫眉叫聲,
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
譯文2:
山林中的畫眉鳥自由飛翔,、到處歡暢, 任它在山花爛漫的高矮樹叢中騰躍,。
這時我才感覺到即使用金籠子來養(yǎng)它,, 也不如由它自由自在的啼囀愜意,。
賞析:
《畫眉烏》,又題作《郡齋聞百舌》,。畫眉烏,,一種背部羽毛棕褐色,腹部灰白色的小烏,,又名百舌,,可以供人籠養(yǎng)的嗚禽。畫眉鳥呢喃吟唱,,婉轉(zhuǎn)動人,,故張潮在《畫眉筆談題辭》中稱:烏語之佳者,當以畫眉為第一,。
此詩作于慶歷亡年(1047)春,,其時作者正在貶居滁州任上。轟動一時的慶歷新政失敗后,,于慶歷五年,,政治革新人物范仲淹、杜衍等人先后被貶官外任,。歐陽修為他們嗚不平,,積極上琉申辯,,引起朝中保守派的.極大不滿,。同年,又借他妹妹的女兒行為不檢為由,,大做文章,,將他貶知滁州,在滁其間,,他雖然寄情山水,,超脫物外,看似抱著曠達的胸懷,,實際上他深感備受壓抑,,心情異常苦悶,。當他目睹籠中的畫眉鳥任人擺布,,不得自由進而想到林間的畫眉鳥可享受大自然的優(yōu)美春光, 自由自在,;由于環(huán)境不同,,其鳴聲似亦不同。作者由物及人,,深有感觸,,于是寄情于烏,,借物扦懷,寫下了《畫眉鳥》這首極負盛名的小詩,。
百瞬千聲隨意移二句,,極寫畫眉烏的鳴聲婉轉(zhuǎn)動聽、自由活潑和環(huán)境的美好,,寄寓詩人企盼與向往自由生活的強烈愿望,。此二句意謂,畫眉鳥無論是在紅色或紫色的花叢中,,或是在高例,、低樹之間,總是隨意移動,, 自由地歌唱,。這里,首句中的百瞬干聲,,不只是形容林中烏多.而且表明烏的叫聲既好聽,、腔調(diào)又多種多樣。隨意移三字,。點出畫眉烏可以自由地飛翔于花樹之間,,其嗚聲亦隨著移動而有遠近高低的變化。這句山花紅紫樹高低,。描寫出畫眉烏的生活環(huán)境,。既,有紅或紫的各種野花,,又有高或低的樹木.酐喀千聲的畫眉烏,,可以自由地飛翔,更可以自由地歌唱,,真是鳥類自由活動的樂園,。前二句極力渲染畫眉烏在林中無拘無柬、自由鳴哄的生活,,正是為下面議論蓄勢.使之與后二句構(gòu)成強烈的對比,。
始知鎖向金籠聽二句,轉(zhuǎn)入議論,,抒發(fā)感慨,,借以表達詩人對擺脫束縛,沖出牢籠,,爭取自由的熱烈向往,。此二句意謂.這時,才知道把畫眉烏關(guān)在籠子里聽它歌唱,遠遠不及它在林間自由自在地嗚叫好聽,。其實,,這二句本身就是對比. 林間和金籠顯然是兩種不同的境地,縱然金籠是金的,,但畢竟是籠,。被鎖在籠里啼叫,當然比不上在林間自由自在地歌唱了,。這里,,詩人所以這樣寫.看來與詩人的身世境遇有關(guān)。此前,,歐陽修身在朝中,,官居高位,做知諫院,、知制浩等,;如今卻被貶知滁州.其境遇與籠中畫眉烏極為相似。因此,,表面上是寫畫眉鳥.實際上是以物喻人,,寄寓著詩人對自由生活的企盼、向往和追求,。
賞析二:
這是一首詠物詩,,既不同于詠花賞烏的消閑之作,又有別于一般詠物寄情的詩,,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詩,。詩中通過對畫眉烏自由生活的贊美,抒發(fā)了詩人貶官外任后的憂郁情懷.表現(xiàn)了詩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熱切愿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束縛個性,、壓抑人才的種種拘系與禁鋼的強烈憎惡和否定,。
這是。首追求人生自由的頌歌,。詩中既有濃郁的濟味,,又有深邃的理趣??胺Q一首真正的哲理詩,。其主要特點有:
首先,情,、景,、理三者結(jié)合.理趣盎然。全詩四句,、前二句寫景,,景中寓理,;后二句言理,理不離景,。而景和理又都體現(xiàn)并貫穿著詩人贊美大自然和追求自由的充沛熱情,,這種熱情洋溢在全療的字里行間。使情,、景,、理三者融合。既不離詩的特質(zhì),,又富有意趣情韻,,使詩味和理趣熔于一爐、不僅給人以藝術(shù)上的享受.而且能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
其次,,以物喻人,寓意深遠,。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畫眉烏,,實際上是在寫入。詩中以金籠喻官場,,以鳥鎖向金籠聽,,比喻官場的受束縛和不自由;又以鳥在林間自在啼,,比喻擺脫官場后的自由和快樂,。采取這種以物喻人的寫法,蘊含豐富,,寓義深遠,,收到了良好的藝術(shù)效果。
最后,,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前二句,,通過聲音與色彩的對比,,描繪出山林中一種自由無拘、生機勃勃的景象:畫眉烏自由自在,,鳴聲婉轉(zhuǎn)動,,人,其生存環(huán)境又是那樣美好,。作者這種寫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而后二句又通過金籠與山間的對比,說明了鎖向金籠聽遠遠不如山間自在啼的歌聲優(yōu)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這樣,, 鎖向金籠四個字,,與前二句描寫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詩人由此抒發(fā)了深長的感慨,,呼喚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為全詩的主旋律,。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對照分明,,反差強烈,,有利于突出詩歌的主旨。
歐陽修的詩和詞 歐陽修 詩篇七
歐陽修的詩十首
蝶戀花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玉樓春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蝶戀花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
玉樓春
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少年游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臨江仙
池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蝶戀花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