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一
1,、了解詞的基本知識及詞作者的相關(guān)情況,。
2,、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思想內(nèi)涵,。
3、感受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shù)特色,。
1,、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3,、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1、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一,、導(dǎo)入:
播放歌曲《虞美人》(費玉清唱),引入:聽到這熟悉的旋律,,大家知不知道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誰,?
二、簡介詞及作者,。
1,、簡介詞:
①名稱:“詞”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②特點:詞有詞牌,,又稱為詞調(diào),。是詞的格式名稱。段數(shù),、句數(shù),、韻律、每句的字數(shù),、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罢{(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就叫“填詞”。
③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
④分類:
小令(≤58字)
按字數(shù)分中調(diào)(59~90)
長調(diào)(≥91字)
詞按表現(xiàn)風格 豪放詞:豪邁奔放,蘇,、辛
婉約詞:婉約含蓄,,李清照、柳永,。
2,、詞牌“虞美人”介紹:
唐教坊曲,初詠項羽的寵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項羽的寵姬,常隨項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軍隊圍于垓下。夜飲中,,項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漢軍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項羽拔劍自刎,,虞姬亦拔劍自刎。后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后人為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后來一無名氏根據(jù)這個悲劇故事寫一首《虞美人》,,這就是詞牌名的由來。因李煜填此詞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壺冰”等。
3,、簡介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牽機藥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梢哉f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后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钡拇_,,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國事”的亡國之君沒什么好說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
三,、品讀,。
1、聽朗讀錄音,。
1,、指定學生誦讀,其他學生思考文中哪個詞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2,、教師評點并作誦讀技法指導(dǎo):
感情基調(diào):低沉、凄涼,。
把握節(jié)奏:見畫面,。
重讀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
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四、理解全詞,,把握主旨,。
1,、你認為全詞中哪一個字最能表達詞人的情感?(愁)
2,、詞人為表達情感借用了哪些意象,?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明月故國、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等意象
3、“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jīng)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jié)束,。(樂景哀情倍增其哀,。)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具體來說可能是過去后宮佳麗的簇擁,,錦衣玉食的生活,,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墒且酝囊磺卸紱]有了,,都已經(jīng)消逝了。(不僅指以前的富貴生活,,更是對歡樂,、自由的向往,對尊嚴的期盼,,對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經(jīng)超過了物質(zhì)需要。)
5、“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yīng)。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東風”表示季節(jié)更替,,而“又”則說明時光飛逝,,人的生命在一點一滴流逝,復(fù)國的希望也在一點點地破滅,。)
6,、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寄愁心與明月”:表現(xiàn)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
7,、“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一句中,,為何只提到“雕欄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反映作者怎樣的心理活動?
皇權(quán)的象征,。“雕欄玉砌”是作者過去生活的象征,詞人身在汴京未見故都情景,故用猜度語氣寫,含有國破家亡,、江山變色,不知新主人對它們態(tài)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追思、悔恨,、滿腔悲慨的心理活動,。
8、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只是朱顏改”中“朱顏”的含義是什么?僅僅只有容顏在改嗎?
“只是朱顏改”的“改”字,。
朱顏:后宮佳麗的容顏,,詞人的容顏,國家的容顏,,雕欄玉砌顏色,。
改變的還有生活(錦衣玉食的生活變?yōu)榍敉降纳睿匚?由國之君淪
為階下囚),,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9,、名句鑒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p>
——設(shè)問、比喻,、夸張,。
用春水來比喻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寫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長流不息,,無窮無盡,,寫出了愁思的綿長。
本句把無形的愁思化成有形的流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感情,,“暗恨”變?yōu)椤氨藜印保竽懯惆l(fā)了亡國之恨,。
10,、李煜用“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為什么而愁,?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鄉(xiāng)之苦。
11,、列舉運用比喻化虛為實寫愁意的其它名句,。
愁是一種抽象的情感,而詩人往往能巧妙地化虛為實,,把原來只可意會的“愁”寫得具體可感,,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描摹愁的質(zhì)感、形態(tài)(以水喻愁,、以山喻愁,、以草喻愁)
問君能有許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白居易《長相思》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的《清平樂》
(2)描摹愁的長度(夸張手法)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3)描摹愁之廣度(博喻手法)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4)描寫愁之重量,。
只恐雙溪酢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钋逭?/p>
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馱也馱不動?!庠?/p>
(5)描摹愁之動作,。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钋逭?/p>
在詩人的筆下,愁有了質(zhì)感,,有了體積,,有了重量,有了一種靈動的美,,抽象的愁緒變得形象可感,。
12、作者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寫“愁情”的呢,?
a,、比喻:(前面已分析)
b、對比:春花秋月的無休無盡與往事短暫無常的對比,;小樓東風的永恒與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的對比,;雕欄玉砌的常在與朱顏改的對比。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
c,、發(fā)問: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嘆。問天天不應(yīng),,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d,、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實寫:物是(自然永恒)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五、總結(jié)全文,。
法國作家繆塞爾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p>
尼采說:“在所有文學作品中,,我尤其喜歡那些用血寫出來的文字?!焙笾髦~就是用自己的血寫出來的,。作者一字一淚,讀者一字一淚,,歌者一字一淚,!
六、作業(yè)
1,、背誦《虞美人》,;
2、拓展閱讀鑒賞: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七,、最后,,我們在鄧麗君的歌聲中再一次去感受李煜的愁。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二
(1)置身詩境,,體悟意境美,。
(2)因聲求氣,感受詩情美,。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精神
1,、體悟詞的思想內(nèi)容和意境,,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
2,、學習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寫法,。
詞中各種寫作技巧的運用對提升主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法、誦讀法,。
1課時,。
一、導(dǎo)語
法國詩人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的確,,不論是我們漫步古代的文學殿堂,,還是漫步現(xiàn)代的文學殿堂,總能見到一些“含淚”的“不朽”篇章,。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紅樓夢》的作者也自述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倍鸥Φ摹叭竹R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钡鹊龋@些詩歌都浸透了作者自己的眼淚,。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詩歌,,不僅是用作者的眼淚鑄成的,,更是用作者的鮮血鑄成的。因為這首詞在完成后不久,,就給作者招來了殺身之禍,,因而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就是被譽為“詞中之帝”的《虞美人》,。
二、介紹作者: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等,南唐主,,世稱李后主,在位15年(961——975)中,,前半生政事不修,,縱情享樂,所寫詞多表現(xiàn)宮廷,、男女和離愁別緒,。國亡降宋后逢違命侯,過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其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孤寂悲涼,,多寫思鄉(xiāng)情,、亡國恨。作了階下囚后,,朝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為“違命侯”,但最終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那晚,,被宋太宗賜酒毒死,,留下了一首絕命詞作——《虞美人》.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而尤工于詞。
創(chuàng)作風格:直抒胸臆,,不加雕飾,,譴詞準確、洗練,,生動如畫,,形象鮮明,風貌天然,。為唐,、五代其他詞人所不及,。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p>
備注:五代十國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吳,、南唐、吳越,、楚,、北漢、南漢,、前蜀,、后蜀、南平,、閩
四,、朗讀感知
鑒賞一首詩歌,要求有一個心理準備,,那就是心靜,,唯有心靜才能心凈,才能真正走入詞的意境,,鑒賞本首詞我們按照音讀,、意讀、美讀三步來完成,。
1,、音讀把握節(jié)奏:“語氣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為佳,。”找出韻腳:兩韻一換ao~ong~ai~ou
2,、意讀提示:讀注釋①,,總體把握內(nèi)容。
絕命詩,,對故國的深切懷念,。借眼前之景,發(fā)憂思之情,。
3,、美讀要朗讀得好,,真正做到美讀,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文中那個句子可作核心,?哪個詞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問君能有許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它好在什么地方?我們先來看一些寫愁的名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薄赜^《千秋歲》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西廂記》
李煜將愁變成水,賀鑄,、秦觀將愁變成隨水而流的東西,,李清照則進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王實甫更把愁從船上卸下來裝在車上,。都是將精神化為物質(zhì),,將抽象化為形象。但都不如李煜寫的這么形象,。
(表達效果: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寫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晝夜不停,,長流不息,無窮無盡,,寫出了愁思的綿長)
誦讀指導(dǎo):此句是整首詩情緒的高潮,,愁如春水,澎湃胸中,,不可遏止,。誦讀時要把這無盡的哀愁表現(xiàn)出來。形容愁之深之多的詞語“幾多”和“一江”要重讀,,“愁”和“春水”要輕讀,,“向東流”是指愁緒的綿長無盡,,聲音要延長。
(1),、“問君”“君”為誰,?-----李煜
(2)自問問何事?------------------愁
(3),、愁從何來,?(探討,)
家庭支離破碎
優(yōu)越生活不再
君王寶座失落
性命朝不保夕
時光匆匆飛逝
(3),、這層層疊疊的鋪天蓋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什么東西勾起他的“愁”,?作者是通過什么來寫“愁情”的?
引導(dǎo)學生把握詞的意象和表現(xiàn)手法,,理清脈絡(luò),,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4),、全詞基調(diào)是愁的,哀傷的,,為什么這里用了充滿暖意的春花秋月意象,?“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為何希望它早點結(jié)束,?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jīng)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所以,,“問”在情理之中,。
以樂寫哀倍增其哀。
(5),、“往事知多少”中“往事”具體指什么,?
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歡樂自由
(6),、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皷|風”指什么,?為什么用一個“又”字?
春風------------------照應(yīng)春花秋月
(7),、“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為什么要在“月明中”回首故國,?在這里“月明”有什么含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第》)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月亮有“思鄉(xiāng)”、“憂傷”的意象意義,。
(8)、“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一句中,,為何只提到“雕欄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
皇權(quán)的象征
(9)、“只是朱顏改”中,,僅僅只有容顏在改嗎,?
生活、容顏,、地位,,尊嚴、社稷
五,、學生反復(fù)讀,,體會思想情感。
六,、思考:假如讓我們唱這首歌,,我們會用什么樣子的調(diào)子來唱呢?播放歌曲“虞美人”
七,、拓展閱讀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討論:這首詞和《虞美人》各抒發(fā)了怎樣的個人情感,?又分別說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體驗?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三
1,、激發(fā)學生學詞的興趣
2,、培養(yǎng)吟誦習慣
3、感知詞的欣賞方法
初始年級學習詩詞培養(yǎng)興趣為第一要事,。所以我選了一首李煜的詞《虞美人》,,這首詞的成就很高,被譽為“詞中之帝”,,詞中情感核心是愁,,這是人人都可能經(jīng)歷過的一種體驗,容易引起情感共鳴,。這首詞聲律與情感的諧和程度很高,,可以說聲情并茂,適合學生學習吟誦,,感受詞的韻律美,。
圍繞三個學習目標設(shè)計了整個教學過程。主要環(huán)節(jié)有:導(dǎo)入,;初步感知(初讀,,感受愁味,把握感情基調(diào)再讀),;逐句分析,,把握詞人的情感世界(先名句后其它,體味感情,,點出重音,,逐句讀,小結(jié)回到名句再讀全詞),;自由朗讀回味,;競讀;欣賞配樂歌唱,,憑吊詞人,;總結(jié)欣賞方法;推薦拓展賞讀的詞作〈烏夜啼〉。
課前自修
1.請同學們查閱有關(guān)作者的簡介以及寫作背景,,準備講述作者故事,。
2.請同學們至少查閱一篇關(guān)于《虞美人》的賞析文章,仔細閱讀,、體會,,準備課上發(fā)言。
3.了解有關(guān)詞的常識,,熟讀詞篇《虞美人》,。
課上導(dǎo)讀
(一)導(dǎo)入
1.導(dǎo)入齊背《相見歡》,進入學詞的情境,。
2.作者先復(fù)習李煜簡介,,然后由詞的發(fā)展長河之中去把握李煜詞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清·趙翼古詩發(fā)展到唐代達到極致,,好詩幾被人們寫盡,,后代文人便另辟蹊徑,將詩與北方的燕樂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極易寫景抒情的新的韻文文體——詞。晚唐溫庭筠,、五代李煜等一批詞人的出現(xiàn)使詞在文壇上的地位逐步確立,,而李煜的詞在思想上、藝術(shù)上都超越了其他詞人的,,成為唐、五代詞的顛峰,。李煜何許人?投影,。僅活了41歲。古人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我們不妨用八個字來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絕代詞人,。今天我們學習他最的一首詞《虞美人》,,被譽為“詞中之帝”。)
(二)初步感知
3.齊讀一遍,。(看到別人推薦的好詞,,我們首先會做什么?好習慣!)
4.深入了解一首詞一定要了解作者及寫作的具體背景。(請同學介紹,投影)
5.回顧李煜詞分期(投影),。聽讀《虞美人》,,感受作品的寫作時期。從哪兒感覺出來的?
6.點明詞的情感核心——愁,。(作者是怎么寫的?)
[也可:點撥語調(diào)語速,,再讀感受愁味。讀了兩遍,,大家說說哪句寫的,,你最喜歡?]
(三)逐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7.分析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通其意:問君究竟有多少愁緒,,正像那滾滾的春江水向東流去,。
悟其情:修辭—比喻,(春江水有何特點?)水多流急而且無窮無盡,。(說明作者的愁緒如何?愁緒多而且深厚強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達。(可聯(lián)想)
感其聲:分析平仄(五字仄聲,,四字平聲,,平仄交替,最后兩字平聲,。讀來亦如春水時起時伏,,連綿不盡)
這首詞可謂聲情并茂,形象傳達出李煜的滿腹愁情,。那么作者到底有哪些愁呢?
8.分析前六句,,體會“愁”的具體內(nèi)容。爭取程度地走進李煜的內(nèi)心世界,。
(每句都可從通其義,,析詞悟情,點明重音,,點撥吟誦幾個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時了——(這么美好的事物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結(jié)呢?)怕觸景傷懷,想起往事,。作者寫樂景正是為了以樂景襯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會想起哪些往事呢?)a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榮b精神層面: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等歸納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樓昨夜又東風——(“又”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zhuǎn)眼又是一年,,季節(jié)變化引起作者無限感慨:春有再來,,循環(huán)無際,而生命短暫,,復(fù)國無望,。所以很自然發(fā)出哀嘆......
(4)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憶過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強烈的今昔對比讓作者這位敏感的詞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這月明之夜。本詞兩次提到“月”,,大家說說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試舉帶月詩詞名句)
歸納:亡國之恨
(5)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南唐宮苑應(yīng)該還在吧
(6)只是朱顏改——“朱顏”的含義(投影,,選擇題)a詞人的容顏b國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嘆惋口氣,,物是人非的悵恨之感。
歸納: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結(jié):(用一句話說出整首詞的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首詞充溢著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之情,。
作者的愁緒有往事之哀,、亡國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濤起伏,猛烈地撞擊著作者的心扉,,此情無計可消除,,又可與誰人說?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動郁積,此時此刻,,觸景生情,,感情的閘門一旦打開,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感情深厚強烈如滔滔江水大有沖決一切之勢:(齊讀最后兩句)
生讀自己描述的寫詩情景,營造氛圍,。
齊讀全詞,,梳理把握作者細微的心理活動全過程。
(四)用置換法聯(lián)想法再讀全詞,。
1,、師范讀,。點撥(高低、長短,、節(jié)奏,、重音、情感變化,,以情運聲,。)可分散到第三環(huán)節(jié),逐句分析后順勢點撥,,朗讀,。
2、好,,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邊讀邊想象作者當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3,、分組競讀,。
(五)快速背誦。
(六)回味,。詞不僅可以吟誦,,還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讓我們在鄧麗君的歌聲中再一次靜靜回味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憑吊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絕代詞人吧!
(七)仿寫展讀:積累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鄭曉溪《虞美人》
(八)總結(jié)賞詞的方法。(讀,,背,,析味,唱,,仿)
【作業(yè)】拓展賞讀李煜的《烏夜啼》(投影)
【補注】
一個亡國之君能如此大膽抒發(fā)亡國之恨史屬罕見,,傳說宋太宗正是聽到這首詞才將他毒死的??梢哉f這首詞是他的絕命詞,,王國維:后主之詞可謂以血書者也。
【板書設(shè)計】
薄命君王,,絕代詞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之哀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亡國之痛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語文必修上第八單元古詩誦讀中的第三篇詩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被俘入宋后第二年寫的一首懷念故國的詞,。南宋滅亡,李煜失去皇帝寶座,,結(jié)束了他縱情聲色,、侈陳游宴的茍且偷安的生活,由一國之主巨變?yōu)楸妒芮璧碾A下囚,。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生活,,李煜沉浸在故國之思的沉痛之中,從而寫下了這首詞,。相傳在后主生日(七月七日)的晚上,,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虞美人》,。聲聞于外,,宋太宗聽到后,十分生氣,,名人賜予牽機藥,,將李煜毒死、這首詞成了后主的絕命詞,。學習本詞要讓學生體會詩歌含蓄不盡,,余味悠長的愁情別緒,了解詞人亡國后的深哀巨痛,,領(lǐng)會詞作感動人心乃至傳頌至今的深刻原因,。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家國情懷。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有關(guān)詞的知識點以及李煜的有關(guān)文學常識。
2,、了解李煜借江水表達愁情的手法,。
二、核心素養(yǎng):
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掌握有關(guān)詞的知識點以及李煜的有關(guān)文學常識,。對李煜其人及其詞有一定的了解,。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了解李煜借江水表達愁情的手法。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感受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shù)特色,。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詩歌含蓄不盡,,余味悠長的愁情別緒,了解詞人亡國后的深哀巨痛,,領(lǐng)會詞作感動人心乃至傳頌至今的深刻原因,。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家國情懷。
1,、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學生通過小學、初中的系統(tǒng)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有了一定的古詩鑒賞能力,,這首詩歌在內(nèi)容上難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讀,。并在課前查找相關(guān)背景資料,,加深詞的內(nèi)容理解。
《虞美人》
一,、導(dǎo)入新課:
歌曲《虞美人》班上有些同學會唱,,大家知不知道這首歌曲的作詞是誰?李煜你熟悉嗎,?誰能介紹介紹他,?
二、詞人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稱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作為文人的李煜善詩文,、能書畫,、通音律,尤以詞聞名,。正如前人吊之詩:“作個才子真絕代”,。但作為國君的李煜縱情享樂,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封為“違命侯”最后被毒死,。也印證了前人吊之詩:“可憐薄命作君王,。”
李煜的前半生,,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相對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基調(diào)歡樂,;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基調(diào)傷感,,成就很高,。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詞包含了一個凄慘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為“違命侯”,行動受人監(jiān)視,,失去自由,。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賜酒將他毒死,所以這首詞可說是他的絕命詞,。
四,、詞文學習:
1、學生自讀詞文,,弄清詞意:
2,、教師講解學生不懂的詞句:
五、誦讀:
1,、指定學生誦讀,,其他學生思考文中哪個詞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2,、教師評點并作誦讀技法指導(dǎo):
感情基調(diào):低沉,、凄涼。
把握節(jié)奏:
重讀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一江,。(這些詞特別
能表現(xiàn)詩人的內(nèi)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讀。)
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押韻特點:兩句一換韻,兩平兩仄,。
六,、李煜為什么而愁,又是怎樣抒發(fā)愁情,?我們具體研習詩句: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李煜降宋后雖然被封為違命侯,,但實際上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按夯ㄇ?/p>
月”的美景容易讓作者睹物思人,,想起過去美好的歲月,令人傷感,,所以作者盼望它快點結(jié)束,。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具體來說可能是過去后宮佳麗的簇擁,,錦衣玉食的生活,,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墒且酝囊磺卸紱]有了,,都已經(jīng)消逝了。
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yīng),。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4,、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寄愁心與明月”:表現(xiàn)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
5,、“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一句中,為何只提到“雕欄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
皇權(quán)的象征
6,、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只是朱顏改”中,,僅僅只有容顏在改嗎?
“只是朱顏改”的“改”字
改變的還有生活(錦衣玉食的生活變?yōu)榍敉降纳?,,地位(由國之君淪
為階下囚),,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社稷,。
7,、本詞中,“變”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
“何時了”“又東風”“應(yīng)猶在”隔句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往
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隔句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樣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用法,?運用比喻將無形的愁思賦在有形的流水上。顯示出愁思多得像那江水奔
騰流淌,,一瀉千里,;又像那江水晝夜不停,長流不息,,無窮無盡的綿長,。大
膽抒發(fā)了亡國之恨。
9,、我們講解了全文之后,,請同學們想一想,李煜到底有哪些愁思,?
有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
七,、這無限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
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樣來寫“愁情”的呢?
a,、比喻:
b,、對比:春花秋月的無休無盡與往事短暫無常的對比;小樓東風的永恒與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的對比,;雕欄玉砌的常在與朱顏改的對比,。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
c、發(fā)問: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嘆,。問天天不應(yīng),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d,、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實寫:物是(自然永恒)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 抓關(guān)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 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shù)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教學設(shè)想
這首詞語言比較直白,,感情比較激越,,讓學生根據(jù)課下的注釋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對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礎(chǔ)上背誦本文,。
本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主要是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們要重點賞析,。本文通篇采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jié),,以高亢快速的調(diào)子,,刻繪了詞人悲憤相續(xù)的心理活動。我們要調(diào)動我們的情感積累去仔細領(lǐng)會,。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dǎo)入課文。
學生聽徐小鳳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 關(guān)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前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钡拇_,,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國事”的.亡國之君沒什么好說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淚文字,,千古傳誦,。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導(dǎo)學生背誦,。
隔句相承,,三度對比的特點,進行誦讀,。
“何時了”“又東風”“應(yīng)猶在”是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頭二句以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和人世間多少“往事”之短暫無常對比;“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永恒和“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相對比,;“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和“朱顏改相對比,。
問 答 對
何時了 又東風 應(yīng)猶在 (永恒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顏改 (短暫難測)
幾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暫達到統(tǒng)一)
四、 具體研習重要的文句
1,、 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jié)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確:“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樣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用法?請同學們幾個這方面的事例,。
明確: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無怪王國維評價說:“后主之詞真所謂以*書者也,。”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
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東流,?!?/p>
李白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早如青絲暮成雪,?!钡鹊取?/p>
五,、 發(fā)揮想象,,試譯這首詩,,盡量把悲憤凄楚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fù)復(fù)到何時才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zhuǎn)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著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六、 總結(jié)全詩,。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边@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六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積累文言詞語及名句
2、能夠背誦并默寫這首詞,,理解詩句意思
3,、賞析名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透過詩句意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導(dǎo)入新課,。
師:由劉濤,、吳奇隆等主演的《問君能有幾多愁》這部電視劇曾經(jīng)紅遍大江南北,大家看過這部電視劇嗎,?誰能說說這部劇的大致內(nèi)容,?
學生:敘述故事內(nèi)容。
師: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南唐后主李煜和娥皇之間的愛情故事,,作為悲情皇帝讓人惋惜,。還記得片尾曲叫什么名字嗎?
生:……
師: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虞美人》這首詞,。
師生共同賞析由費玉清演唱的歌曲《問君能有幾多愁》,。
二、出示學習目標,。初讀這首詞,,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1,、學生自讀,。在詞中給生字注音,指名學生讀,。
2,、欣賞名家朗誦,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并出示幻燈片展示朗讀節(jié)奏,。(播放名家誦讀片段)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三,、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結(jié)合注釋及有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出示幻燈片。
李煜(937——978),五代時南唐國主,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李中主)的作品合為《南唐二主詞》,。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尤以詞著名,詞尤為五代之冠,,世稱李后主,。其詞大體以南唐滅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其前期詞多表現(xiàn)宮廷男女和離愁別緒,。后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郁蒼涼,。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
2、出示幻燈片,,了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過著“日夕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活,。兩年后,,他41歲生日時(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詞,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觸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飲所賜牽機藥酒被毒死,,該詞便成了后主的絕筆之作,。
四,、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深入理解詞的內(nèi)容。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jié)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jīng)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jié)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什么?即作者懷念的是什么,?
明確:物質(zhì)上——錦衣玉食,、后宮佳麗、一國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精神上——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又”字表現(xiàn)了什么意味,?
明確:“東風”表示季節(jié)更替,,“又”則說明時光飛逝,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漸破滅,!
4、“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的含義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江山易主,物是人非,,采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和亡國的傷痛。
5,、前六句寫了哪些景物,?在這些景物中變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
明確:寫了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等。不變的是春花秋月,、故國明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變的有往事,、朱顏等。
6,、你認為全詞的詞眼可以用詞中哪個字來概括,?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7,、試概括這首詞的主旨,。
明確:本詞通過寫春風吹拂、月夜登樓,,回首往事,,流露出作者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以及從云端跌入深淵的無奈和愁苦之情。
五,、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詞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國之后做俘虜時寫的作品,。上片寫往日春花秋月的美好,但往事已成陳跡,,不復(fù)存在了,。下片緊承上片的“故國不堪回首”抒寫內(nèi)心的痛苦。這首詞充滿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感情深沉強烈,,大膽抒發(fā)故國之思與亡國之恨。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
六、拓展連接
1,、詞中出現(xiàn)“月”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月”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義嗎,?
明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懷念親人,,懷念故鄉(xiāng)之意
2,、賞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明確: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抽象的、看不見的哀愁,,比喻成可知可感的江水,。以江水之多、之大,、之流動,、之永恒來比喻自己的憂愁綿綿無期,永無邊際,。
3,、你還能說出寫愁的句子嗎?
明確:
①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
②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③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
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
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⑥遍問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的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
⑦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成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⑧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七,、板書設(shè)計
往事之嘆
愁亡國之痛
故國之思
八.課下作業(yè)
展開合理的想象,,試將這首詞改寫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七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通過閱讀鑒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虞美人》入選新教材正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因其具有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故而對此詞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古典詩詞的意境美,更有助于學生領(lǐng)悟我國古典詩歌的美學特質(zhì)和魅力,。在本節(jié)課的組織教學中,,我把誦讀鑒賞作為目標之一,引導(dǎo)學生把簡單的閱讀理解變?yōu)殍b賞評價,,提升學生感性,、理性雙重認知能力。同時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xiàn)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
1,、了解李煜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知識和技能
2、理解《虞美人》一詞的主旨,。
3,、背誦全篇?!队菝廊恕方虒W設(shè)計
1,、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詞中寫愁情的絕妙之處,。
過程和方法
2,、精讀本詞,品字析句,,提高鑒賞詩詞的能力,。
3、學習本詞以樂寫哀,、化虛為實的藝術(shù)手法,。
情感態(tài)度和
1,、讓學生正確認識古典詩詞的藝術(shù)美。
價值觀
2,、在自我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啟智。
3,、培養(yǎng)學生在尊重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chǔ)上熱愛祖國文化的態(tài)度,。
1、在理解基礎(chǔ)上誦讀,,在誦讀基礎(chǔ)上鑒賞,。
2,、掌握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品味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美。
1,、對本詩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理解和詞人的寫作技巧,。
2、知人論世和讀詩識人結(jié)合,,使這一課不僅僅停留在詩歌本身技巧,、語言等方面,也傾向于挖掘詩歌內(nèi)在的人文精神,。
誦讀體味法,、關(guān)鍵切入法、引導(dǎo)探究法和拓展訓(xùn)練法
誦讀法,、想象法,、探究法
導(dǎo)入
在歷史的彼端,有一位帝王憑一首首泣盡以血的詞,,成為千古詞壇“南面王”,,也因此踏上人生的不歸路。他就是《虞美人》的'作者,,李煜,。
1、一,、整體感知
2,、1、作者背景介紹,。
李煜,,政治上昏庸無能,文藝上卻是詞,、史,、詩,、文無所不通。他擅長書畫,,精通音律,,尤工于詞,是五代時期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奢靡,,縱情聲色,詞的題材狹窄,,風格香艷,,多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思戀或閑愁離恨,。亡國被俘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身陷囹圄的屈辱,,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極高,,是真正的血淚之華,。他前承花間之柔媚,后啟宋詞之疏宕,,對詞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詞學史上占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而后人評價他:“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據(jù)陸游的《避暑漫抄》記載:“李煜歸朝后,郁郁不樂,,在賜第七夕命故伎作樂,,聞于外,太宗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禍,?!?/p>
2,、誦讀品味《虞美人》。
①齊讀《虞美人》,,整體感知,。
②請兩名同學誦讀詩歌,請其他同學欣賞體味并注意比較評價,。
③誦讀指導(dǎo),。
《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詞,情調(diào)低沉,,誦讀時要放慢語速,,給人一種凄涼、感傷的感覺,。同時要注意“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這些特別能表現(xiàn)詞人痛苦內(nèi)心的詞語,宜重讀,。
④學生自由誦讀品味,。
二、鑒賞評價
1,、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p>
2、“問君”,,“君”為誰,?李煜。
3,、自問問何事,?愁。
4,、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是由什么勾起的?春花秋月
5,、“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卻為何追問“何時了”,?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情感的外化,。李煜降宋后,,對生命幾近絕望。本想借助美好的“春花秋月”來排解內(nèi)心的愁緒,,誰知卻又觸景傷情,。原來“春花秋月”般的美好生活與現(xiàn)實中的囚徒生活形成強烈對比。面對春花秋月只讓他覺得厭煩,,所以,,這一“問”便在情理之中。
6,、為什么要用了充滿暖意的“春花秋月”寫愁,?這是什么手法?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明麗的事物,,往往和喜悅快樂相連,,作者在這里是寫內(nèi)心的快樂嗎?不是,,是寫愁,。這種手法叫:以樂寫哀。
7,、請以組為單位討論,,往事為什么會勾起作者的愁情?這愁從何來,?
包括: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囚徒之悲。當舊日的繁華消失殆盡時,,再見“春花秋月”,,再憶及“雕欄玉砌”,“朱顏”玉面,,李煜想到的也只能是“愁”,。
8、請同學們想一想李煜說“只是朱顏改”,,那到底是不是只有“朱顏”改了呢,?
不是。由于亡國,李煜由一國之君跌落為階下囚,,他失去了歡樂,、尊嚴,失去了地位,,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爸皇恰倍职嗌傥锸侨朔堑男了徙皭?!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9、請同學們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結(jié)合李煜當時心境試著再現(xiàn)“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眱删渌枥L的景象,。
10、那些層層疊疊,、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李煜卻將我們看不到,摸不著,,的愁思,真切的抒發(fā)出來,,使我們感受到,。那么問問大家,這是什么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比喻
表達效果: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寫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晝夜不停,長流不息,,寫出了愁思的綿長,。因此,雖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又能真實感受到,。
愁本是心中所想,看不見,,摸不到,,虛無縹緲,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作者卻巧借比喻,,將之比為一江具體可感的春水,化無形為有形,,引發(fā)人無限想象的手法叫化虛為實,。這種技法很多人都用過。你能試著舉例嗎?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之重量)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之長度)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愁之形態(tài))
11,、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的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全心傾注自己純真的情感,,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帶著這種認識,,我們一起來欣賞由《虞美人》改編的歌曲《幾多愁》,。
三、銜接高考
高考語文背誦默寫指定64篇,高中14篇,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們需要熟練掌握,,下面給大家?guī)追昼姇r間背誦本詞。
檢查背誦,。
一問引出愁思滿腹,,二問感受愁思濃重,三問直抒愁思如水,。他的愁,,他的眷戀,他的亡國之痛,化開了,,化入東風,,化入江流。多年以后,,再有清風明月夜,,再有憑欄遠眺時,后來的人,,想起的都是這闋詞和這個人,。“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始作工,。”這首千古傳唱的《虞美人》用血和淚唱出了宋詞的第一聲,!
課后完成《浪淘沙》習題
虞美人
李煜
一問引
二問感愁
三問抒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八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詞的文體知識,,深入品味詞的意境美,情韻美,。
能力目標: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領(lǐng)會詩詞意旨,、鑒賞詩詞的能力,以教材為例,,拓寬學生思路,。
情感目標:欣賞宋詞,讓學生感受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情感,。通過反復(fù)有感情朗讀,再加以播放歌曲,,使學生沉浸在憂傷的樂曲中,,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真正進入詩詞的情感世界,,達到與古人感應(yīng),、契合的境界。
教學重點:
1,、體悟詞的思想內(nèi)容和意境,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
2,、學習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等藝術(shù)手法。
教學難點:
1,、詞中各種寫作技巧的運用對提升主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探求作者的情感世界,進一步體會作者這一時期的詩歌作品的真摯情感,。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1)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法國繆塞
(2)如有來世,,我只愿在江南的青碧天下,,撐一只船,煙雨任平生,。不要這亡國昏君的千古罵名,,也不要這詞成天下的千古才名
(1)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后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2)精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nèi)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以亡國的悲痛,,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可謂“神品”,。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被稱為“千古詞帝”,,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李煜文,、詞,、書、畫創(chuàng)作均豐,。其詞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1)關(guān)于詞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①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
②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
③詞按字數(shù)分成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三種,,58字以內(nèi)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
④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名是在同一詞牌中,,不同的詞為了區(qū)分而根據(jù)詞的內(nèi)容,由詞的作者為詞寫出標題,。
(2)詞牌來源
唐教坊曲,,唐一無名氏根據(jù)項羽和虞姬的悲劇故事寫了一首《虞美人》,詞牌名便源于此,?!坝菝廊恕痹诠糯⒁庵绖e離,悲歌,。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學生再讀課文)
(一)問題:如果用詞中的一個字概括詩歌的情感應(yīng)當是哪個字?
——愁,。
(二)問題: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學生初步體會)
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鄉(xiāng)之苦
(三)思考題:作者是如何來寫“愁”的?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為何希望它早點結(jié)束,?
李煜雖名為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人生已經(jīng)絕望之時,曾經(jīng)擁有的春花秋月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種“過去的美好已永遠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讓他悲痛。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物質(zhì)上:錦衣玉食,、后宮佳麗,、一國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
精神上: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等
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
板書:
往事之嘆,往事之哀,,感慨萬端,。(以樂景寫哀情)
【前半句巨大的愁煩劈空而來,所以句聲要漸強,,“何時”要放慢語速,。后半句沉浸到往事之中,聲音要漸弱,,“知多少”要放慢語速,。】
(2)“小樓昨夜又東風”中,,“又”字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又”點明他囚宋后又過了一年,,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霸隆币庀?/p>
小樓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板書:
亡國之痛,悲愁滿胸,。實(現(xiàn)實)————虛(過去)
【誦讀這兩句要以平淡的語調(diào)出之,,語速要慢,“昨夜”后停頓延長,,“又”重讀,,“東風”收尾要淡,后句要注意切分詞句,,強調(diào)頓挫之感,,把“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三個詞組的誦讀節(jié)奏區(qū)分開?!?/p>
(3)“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這句中那個字好?
朱顏:日漸衰老,,不復(fù)當年的神韻風采,。
地位:一國之君為階下之囚。
心情:尊榮顯貴到忍辱蒙羞,。
雕欄玉砌“在”————朱顏“改”(沒變)————(人變)
板書
運用對比的手法強調(diào)物是人非,。悲痛之情鋪天蓋地。
(煉字型詩歌鑒賞方法:1,、解字義2,、繪畫面3,、答手法4、抒感情)
【誦讀時要把物是人非的深沉的感慨表現(xiàn)出來,,強調(diào)切分詞句,,通過語音的頓挫、凝滯表現(xiàn)巨大的悲哀,,尤其是“朱顏改”三個字,應(yīng)放慢語速,,加強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大?!?/p>
(4)最后一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具有什么表達效果?讓你產(chǎn)生了哪些想象,?
①設(shè)問,、比喻。
用春水來比喻愁,,表現(xiàn)了李煜滿懷的愁,、無窮無盡的愁、洶涌澎湃的愁,。
以春水來比喻愁緒,,既巧妙地呼應(yīng)了“春花”“東風”等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又把抽象的愁緒形象化了,。
②結(jié)句以設(shè)問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引人深省,又形象概括
【誦讀時要把這無盡的哀愁表現(xiàn)出來,,形容愁之深之多的詞語“幾多”和“一江”要重讀,,“愁”和“春水”要輕讀,“向東流”是指愁緒的綿長無盡,,聲音要延長,。】
教師小結(jié)——愁: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鄉(xiāng)之苦
——手法:虛實結(jié)合,、以樂景襯哀情,、對比、設(shè)問,、比喻
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xiàn)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李煜后期的這首詞作發(fā)自內(nèi)心,,寫的是從未有人寫過的作為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而詞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嘆命運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情緒,,因此藝術(shù)感染力大大加強;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詞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寫情,,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因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使他成為我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
(1)回顧愁思的其他名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詩句)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江城子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1)“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李煜的哪兩句詞?
(2)“西城楊柳弄春柔”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
是“弄”,。“弄”有故作撩撥之意,,運用擬人手法,,化無情之柳為多情之物,寫出了楊柳在春風吹拂下婀娜多姿之態(tài),,引發(fā)下文詩人暮春傷別的無限惆悵,。
(3)一個“愁”字貫穿全詞,那么詞人因何而愁?
春愁(美好春光殆盡);離愁(情人離別);青春易逝,,人生易老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九
1.能說出本詞所體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這種感情作出恰當?shù)脑u價。
2.能說出作者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誦讀并背誦全詞,。
1.本文是自讀課文,但是,,卻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所學的第一首詞作,。較之以初中所學的三首詞(李清照的《如夢令》、辛棄疾的《西江月》和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除了在背誦和把握全詞的思想感情外,,重點應(yīng)放在通過語言來品味詞中情景的況味,進一步分析詞的藝術(shù)特點,、表現(xiàn)手法等,從而引發(fā)學生對詞章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潛心涵詠的誦讀習慣,。
2.本詞是唐宋詞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難度并不大,??梢砸哉b讀為主線,結(jié)合評議,,抓住詞義要旨,,分組討論意境構(gòu)成及藝術(shù)特點。爭取當堂成誦,。
3.李煜是開一代詞風的領(lǐng)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個人生活情感的印記,因此有必要對其生平進行補充,。另外,,可以引入他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進行延伸閱讀,。
4.自制多媒體課件,,渲染教學的情感氛圍,梳理知識要點,。
5.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引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歷史故事,。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一個歡樂的故事,而是一個悲傷凄婉的故事,。我要求大家在聽讀的過程中,,能把聽到的內(nèi)容在腦海里轉(zhuǎn)換為形象的畫面。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攝影師,,一定能完成這個任務(wù),。下面,讓我們開始——
一個細雨蒙蒙陰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輝煌而又氣氛肅殺的宮殿,,一個淚眼朦朧面容蒼白的君主。佛,,他拜過了,;契丹,他也求過了,,眼見著亡國被俘的命運是逃不掉了,。在這花園般美麗的古都金陵即將沉陷于敵國鐵蹄之下的時候,這位“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風流天子,,緩緩地站起身來,脫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閃閃的龍袍,,肉袒負荊,,出城跪降。隨后,,在宋兵的辱罵聲中,,一路嗚咽,北上東京,。緊接著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為“違命侯”,,但最后的命運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對一彎殘月,他慢慢轉(zhuǎn)過身去,,遠眺南方他那無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涼的眼淚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無法整理這多年積累的愁緒,,吟唱了一曲最為絕望的詩歌,喝完宋太宗賜來的毒酒,,倒地而亡,。
請問,,他是誰?
明確: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敗的政治家,。但在死神來臨之前,,他卻用一個藝術(shù)家的天才敏感,領(lǐng)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個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國滅種的不幸命運,。在死亡的召喚聲中,他沒有閉上眼睛,,而是蘸著血,,和著淚寫下了一曲曲凄涼如挽歌般的詩作,創(chuàng)造了審美世界的最后輝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內(nèi)心世界——
(二)讀
1.學習課文先從誦讀開始。先請兩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比較,然后評析誰朗讀得更好,。
2.評價朗讀,。
提示:入情入境的讀,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體: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局部: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猶,、只是、幾多,、一江
月——明——中——
向——東——流——
3.學生朗讀,,試背。
4.再請學生配樂朗讀,。
5.教師示范,,加入朗讀比賽。
6.評議師生朗讀優(yōu)劣,,齊讀,。
(三)議
1.問:要朗讀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請問,,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確:愁)
2.那么,根據(jù)這首詞,再結(jié)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確: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
“愁”
離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那些層層疊疊,、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問問大家,,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愁情”的?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明確:
①意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上: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shè)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實寫:物是(自然永恒)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②比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fā)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
③對比
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
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的對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④發(fā)問
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嘆。問天天不應(yīng),,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4.小結(jié)
這首詞前六句三度對比,,隔句相承,,反復(fù)對比自然與人生之無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難平幽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十
知識與能力:
了解詞的基本常識,,了解作者,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在教師的指引下賞析作品,,掌握解讀詩歌的幾種方法。
感受詞的意境美,,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清趙翼《論詩》)唐詩過后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于完善,、臻于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
提問學生,,教師補充。
“詞”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詞一般分為兩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詞最為常見,。
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58字以內(nèi)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則為長調(diào),。
風格流派:
蘇軾的豪放派,,柳永的婉約派,李清照的“易安體”(別是一家,,自成一體),,姜夔的風雅派(移詩法入詞,使詞的語言風格雅化),,周邦彥的格律派(追求詞作的藝術(shù)規(guī)范性,,具體體現(xiàn)在章法、句法,、練字和音律)
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時期南唐的最后一個皇帝,史稱南唐后主,,精通音律,,巧詩詞書畫。在位15年,,降宋后封“違命候”,。從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過著以淚洗面的凄涼生活,。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李后主沒有什么可稱贊,,可是作為一個詞人,,李煜給后人留下許多血淚文字,千古傳誦,?!队菝廊恕肪褪瞧渲心捴巳丝诘?一篇。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故國深切的懷念之愁,,這是一首亡國之音,,更是一首絕命之詞。
1.誦讀指導(dǎo):
把握節(jié)奏:“語氣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為佳?!?/p>
找出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押韻規(guī)律(特點):兩句一換韻,兩平兩仄
讀出感情:①感情基調(diào):低沉,、凄涼
②重點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
2.請兩位學生朗讀,然后讓大家評議誰讀得好,。
注意: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感情基調(diào)去讀:低沉,、凄涼
注意聲調(diào)要有起伏變化:高低強弱,節(jié)奏快慢
讀準能體現(xiàn)詞人內(nèi)心痛苦的關(guān)鍵詞語,。
3.教師范讀。
4.學生齊讀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jīng)絕望,,所以見了春花秋月的無盡無休反而覺得厭煩,。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解說:引導(dǎo)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chǔ)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學生討論的直接結(jié)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dǎo)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yīng),。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④討論: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xiàn)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
(解說:引導(dǎo)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征,,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1、請問,,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確:愁
2、根據(jù)這首詞,,再結(jié)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確: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
“愁”
離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那些層層疊疊,、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問問大家,,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愁情”的?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明確:
①意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上: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shè)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實寫:物是(自然永恒)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②比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拓展延深:
其它以比喻寫愁的詩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愁之形態(tài))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之長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之重量)
③對比
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
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的對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④發(fā)問
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嘆,。問天天不應(yīng),,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小結(jié):
這首詞前六句三度對比,,隔句相承,反復(fù)對比自然與人生之無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難平幽%c
閱讀詩歌常用方法:
(1)誦讀涵詠;
(2)知人論世,;
(3)入情入境,。
4、我們該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比較本詞和李煜前期作品《浣溪沙》,,看看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紅日以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蕭鼓奏。
徹夜不廢的宮廷歌舞,,很難想象有如此瘋狂---日高三丈了,,舞興卻還正濃。獸形的炭料燃盡了,,再一爐爐依次添加,。紅綿鋪成了地衣,隨舞步旋轉(zhuǎn)起皺,;舞點飛旋的佳人,,已顧不得金釵從發(fā)髻滑落。酒無疑香醇上好,偏嫌它品味中下,;唯恐污染了口鼻,,便不時拈花來嗅。這里的歌舞已夠令人炫目,,便殿的盛況更不難想像,;且聽陣陣簫鼓之音,那歌舞才入高潮,!
李煜的作品分為兩個時期,,早期多表現(xiàn)宮廷的豪華生活和男女歡愛之情,后期常表現(xiàn)對昔日生活的懷念和變?yōu)榍敉胶蟮纳畎⊥?。作為一國之君,,李煜是不稱職的,他的統(tǒng)治加速了南唐的滅亡步伐,,而作為一個詞人,,他又是最優(yōu)秀的,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煜后期的作品可以說字字看來都是血,,深深聞之俱是淚,。李煜以其赤子之心,純真之情,,歷山河變色,,江山易主之巨變,飽嘗國破家亡之悲愁,,于深哀劇痛中浸出可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
尼采說:“在所有文學作品中,我尤其喜歡那些用血寫出來的文字,?!笨娙f:“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钡拇_,平庸的心靈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產(chǎn)生平庸的藝術(shù),,而那些偉大的藝術(shù)只會在絕望的心靈里誕生。
唐詩宋詞是一個又一個意境,,或清幽寧靜,,或色彩絢麗,,或田園牧歌,或邊塞長風,;唐詩宋詞又是一份又一份心情,,或慷慨激昂,或沉郁悲涼,,或別離相思,,或落魄失志。讓我們走進詩詞,,穿越時空,走進那一個個詩魂,,追隨他們的腳步,,暢游祖國的名山大川,體悟人間的苦樂心酸,,感受生命的美好,,品味真情的可貴。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份詩意,,少一些浮躁,,讓平常的生活處處灑滿和諧的陽光。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1,、運用文眼導(dǎo)讀法鑒賞《虞美人》全詞,,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層內(nèi)涵,。
2,、總結(jié)運用文眼導(dǎo)讀鑒賞誓詞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作者生平挖掘作品內(nèi)涵的能力,。
1、運用文眼導(dǎo)讀鑒賞全詞,,品位意境,。
2、總結(jié)運用文眼導(dǎo)讀鑒賞詩詞的方法,。
結(jié)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層內(nèi)涵。
文眼導(dǎo)讀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以中國古典詩詞中寫愁的名句導(dǎo)入本課,。
二,、作者及本詞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
1,、作者:檢查學生預(yù)習情況,要求了解:生活年代或朝代,,姓名,、字號、后世評價,、主要作品及風格,。
[投影總結(jié)]集國君與詞宗、庸才與天才,、失敗者和成功者于一身的矛盾體,。
2、創(chuàng)作背景:李煜降宋之后,,由一國之主淪為階下之囚,,這人生巨大的變故不能不引起他對國家和自己一生變化的痛苦嘗味,因此,,公元978年的七夕,,當他跨入生命的第41個輪回之際,融血凝淚寫下了這首詞,,來傾吐心中種種憤恨于無奈之情,。
三、集體背誦
本詞通俗上口,,集體背誦為下面的鑒賞創(chuàng)設(shè)氛圍,。
四、運用文眼導(dǎo)讀鑒賞全詞
1,、相關(guān)知識介紹(投影)
(1)詩詞之眼:是洞察詩詞旨趣之窗,,是詩詞中最能開拓意旨的關(guān)鍵詞句,是足以使全篇生輝,、通體發(fā)亮的聚光焦點,。
(2)作用:統(tǒng)攝全篇,奠定詩詞的感情基調(diào),。
(3)表達方法:借助意象(景,、人、事,、物),,形成意境。
2,、總體把握
思考:
(1)本詞的詞眼是哪一句,?關(guān)鍵詞是哪一個?
(2)選取了哪些意象,?
[集體回答明確]
(3)請學生用詩中詞語連綴組合,,為每句詞概括一個7字標題,。
3、品位意境
(1)學生集體回答——品位意境的.方法,,投影出示:
明意象——摳字眼——聯(lián)經(jīng)歷——析手法
(2)學生分為四大組,,分組品味,注意品味方法,。
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歸納
摳的字眼為:何時了,、知多少,、又、不堪,、應(yīng)猶在,、只是、問,、恰似、流,。
結(jié)合李煜的生平來看,,這些關(guān)鍵性的詞語抒發(fā)了作者經(jīng)歷人生巨變之后的傷感、凄涼,、痛楚之情,。四幅畫面構(gòu)成了一種悲涼的意境。
[投影板書]
(詞眼)(意境)
4,、挖掘“愁”的深層內(nèi)涵
(1)從詞中找出使作者“愁”的原因,,要求學生扣文本討論。
(2)你能結(jié)合李煜生平再來找找使他愁的深層原因么,?
(提示:年少的李煜為了避開豆箕相煎之禍,,向往隱居生活,沉湎于文山藝海之中,??擅\卻偏偏把他推上皇位,又把他重重地摔入谷底,,陷入沒有自由,,沒有尊嚴,沒有生存的,,沒有安全感的境地,。)
討論明確,投影板書,。
5,、表現(xiàn)手法的把握
全詞一氣盤旋,,把李煜濃重而無法排遣的愁情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這得益于一系列修辭手法的適用,。請同學們結(jié)合文本,,歸納本文的修辭手法并體會其作用。
[投影板書]
五,、小結(jié)
這首詞是飽經(jīng)人世滄桑的李煜蘸著血,,和著淚書寫而成的,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果,,法國詩人謬塞曾說過:“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北驹~應(yīng)是這樣不朽的篇章,。
六、吟詠涵詠,,加深體會
1,、聽配樂朗誦
2、學生自讀品味
七,、眼導(dǎo)讀方法總結(jié)
抓文眼——定基調(diào)——明意象——摳字眼——聯(lián)經(jīng)歷——析手法——明意境——味感情
八,、拓展練習
運用文眼導(dǎo)讀法鑒賞兩首詞。
烏夜啼(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深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1,、抓關(guān)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理解本詞“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這一藝術(shù)特色,。
重點:在理清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抓住三組對比,,熟讀成誦。
難點:理解本文藝術(shù)特色
教學方法: 誦讀法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一個細雨蒙蒙陰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輝煌而又氣氛肅殺的宮殿,一個淚眼朦朧面容蒼白的君主,。佛,,他拜過了;契丹,,他也求過了,,眼見著亡國被俘的命運是逃不掉了。在這花園般美麗的古都金陵即將沉陷于敵國鐵蹄之下的時候,,這位“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風流天子,緩緩地站起身來,,脫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閃閃的龍袍,,肉袒負荊,出城跪降,。隨后,在宋兵的辱罵聲中,,一路嗚咽,,北上東京。緊接著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為“違命侯”,但最后的命運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對一彎殘月,,他慢慢轉(zhuǎn)過身去,遠眺南方他那無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涼的眼淚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無法整理這多年積累的愁緒,,吟唱了一曲最為絕望的`詩歌,,喝完宋太宗賜來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這首詞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第一二單元的詩歌,,有沒有同學可以告訴我,,從中你都學到了哪些鑒賞詩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當然,,僅有這些方法,,我們還不能很好的鑒賞中國古代詩歌,今天我就將帶領(lǐng)大家運用你們所掌握的這些方法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誦讀等方法去學習李煜寫的《虞美人》,。
二、復(fù)習檢查詞的相關(guān)知識:
1,、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和樂府一樣是配音樂的。后來它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又因為其句式長短不一,,所以它還被稱為“長短句”,。
2、詞的分類: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 (按字數(shù)多少)
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至90字),;長調(diào)(91字以上)。
3,、詞牌和標題
詞的標題是其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而詞牌則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4,、 就內(nèi)容和風格而言宋詞分為婉約 ﹑豪放兩大流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是豪放派詩作氣勢豪放,、意境雄渾,,詞中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和力量,;以秦觀,、李清照、柳永為代表的是婉約派語言清麗、含蓄,,詞中抒發(fā)感情婉轉(zhuǎn)纏綿,,多寫個人遭遇,男女之情,。
三,、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聽一聽,、讀一讀
欣賞鄧麗君的《幾多愁》并指導(dǎo)學生誦讀,。
學生誦讀《虞美人》,并初步感知
1,、音讀 把握節(jié)奏:“語氣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為佳”,。
2,、意讀 提示:讀注釋一,總體把握內(nèi)容
絕命詞,,對故國的深切懷念,。借眼前之景,發(fā)憂思之情,。
四,、知人論世 (引出對李煜的簡介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李煜(937--978),,字重光,,號鐘隱,五代時南唐后主,,世稱李后主,。工書善畫,洞曉音律,。投降宋朝后被封為“違命侯”,,幽禁在汴京,。他整日以淚洗面,,凄涼寂寞,度日如年,,在41歲生日(七月七日晚)時做《虞美人》,,并令歌伎演唱,在詞中不假思索的表達他對過去宮廷生活的懷念,,因此觸怒宋太宗被賜毒酒毒死,。所以,這首《虞美人》可算是李后主的絕命詞了,。當然《虞美人》也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2,、后人評價: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王國維
五,、置身詩境 緣景明情
想一想,、議一議
提問:詞中哪個字可以概括前六句的感情?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
《虞美人》教學設(shè)計往事之嘆
愁
亡國之恨
離家之痛
思鄉(xiāng)之苦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何希望它早點結(jié)束?
明確:李煜雖名為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人生已經(jīng)絕望之時,,曾經(jīng)擁有的春花秋月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種“過去的美好已永遠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讓他悲痛,。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內(nèi)涵是什么,?請從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思考。
明確:物質(zhì)——李煜在南唐國當皇帝時錦衣玉食,、佳麗三千,、紙醉金迷的富貴生活;
精神——權(quán)力,、地位,、人格、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又”點明他囚宋后又過了一年,。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4.為什么詞中作者兩次提到“月”,?聯(lián)系學過的詩歌,談?wù)劇霸隆边@個意象有何特定含義?
明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懷念故鄉(xiāng)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懷念親友
5.在詩句“只是朱顏改”中,改變的僅僅只是朱顏嗎,?
明確:不僅僅只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從皇帝淪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
6.改變的有朱顏,、地位、感受,,那么沒有改變的有什么,?請從詞中尋找具體的事物。
明確: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景物依舊、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7.前六句詞有三組對比,,反復(fù)對比宇宙永恒不變和人生短暫無常。請問哪幾句寫宇宙,?哪幾句寫人生,?
明確:(宇宙永恒不變)(人生短暫無常)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回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于是,,最后兩句呼之欲出。
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妙在何處,?
明確:這是以水喻愁﹑流傳千古的名句,。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長流不盡,,語句形象而生動。
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啊,。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發(fā)人深思,,引人共鳴。
六,、本課小結(jié)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jié);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問天天不應(yīng),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diào)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使作者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yīng)。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
七,、拓展訓(xùn)練,寫出你所知道的寫愁名句,。
寫愁名句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李白)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
試問閑愁幾許,梅子黃時雨(賀鑄)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八,、隨堂練習 閱讀李煜的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下面對于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jié)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fù)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九,、布置作業(yè):
閱讀李煜的《浪淘沙》,,寫出自己的賞析。
浪 淘 沙【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1,、培養(yǎng)吟誦習慣
2、感知詞的欣賞方法
3,、了解詩詞產(chǎn)生的特定背景,、更準確地把握詩詞內(nèi)涵
4,、將自己融入特定的環(huán)境中,設(shè)身處地地感知他人的情感,、心緒
5、激發(fā)學生學習古代詩詞的興趣
1,、了解詩詞產(chǎn)生的特定背景,、更準確地把握詩詞內(nèi)涵
2、將自己融入特定的環(huán)境中,,設(shè)身處地地感知他人的情感,、心緒
:對學生學習詩詞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
:介紹作者,,當時背景,,學生設(shè)想作者會有些什么感觸、其心緒會如何,,展現(xiàn)詞,、學生熟讀成誦、抽生朗誦,、聽朗誦,、學朗誦、賞析詞:意象--意境--情感--技巧--名句,,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聽朗誦、集體有感情地朗誦,、聽音樂,。總結(jié)賞析步驟,,學生練習
學法指導(dǎo):誦讀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dǎo)入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chǎn)生于三國時的洛陽。
當時魏軍入川,,蜀后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于是設(shè)宴款待,并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彼呐f臣谷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zāi)?,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后,,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fā)問,,劉禪趕忙把棵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道:“咦,,這話怎么像是谷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余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這是蜀帝劉禪的故事,,那么,是不是每一個帝王在淪為階下囚時都能像他那般灑脫,?如果我們處于那樣的位置,,會有何思,有何想,?
二,、了解背景和李煜民,、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如果你是當時的.李煜,你處在那樣的情景之中,,會想到些什么,,會有想什么樣的情緒。
大多數(shù)同學都提到了會有愁,,會有些什么愁,,作為一個帝王,那種愁緒如何表達才能達到極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誦讀詩詞,。
展示詩詞,注意個別字音,。
1,、學生熟讀詩詞,達到能背誦,。
2,、抽生朗誦(結(jié)合自己剛才設(shè)身處地的所感所思)
3、點評,,并作誦讀提示:字音,、
4、聽朗誦錄音
5,、跟讀錄音
6,、集體朗誦
四、賞析詩詞
1,、作者在這首詞中寫了哪些事物,?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雕欄玉砌朱顏愁春水
2、這些景物融合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春花秋月何時了——(這么美好的事物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結(jié)呢,?)怕觸景傷懷,想起往事,。作者寫樂景正是為了以樂景襯哀情,。
春花秋月本是兩種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辰美景,,而詩人為什么用“何時了”而生發(fā)感嘆,?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景物,,而對于亡國君主李煜卻,、勾起他對往事的傷心懷念,,更更感到今天的無比凄涼。這種美景反成為惹人的煩惱,,甚至可詛咒的了,。因為他過去的那些快意的享樂生活,大都是同春花秋月聯(lián)系在一起的?,F(xiàn)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昔日歡樂卻一去不回,所以他發(fā)出哀怨的感嘆,。
(2)往事知多少——(作者會想起哪些往事呢,?)a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榮
b精神層面: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等
歸納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樓昨夜又東風——(“又”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zhuǎn)眼又是一年,季節(jié)變化引起作者無限感慨:春有再來,,循環(huán)無際,,而生命短暫,復(fù)國無望,。所以很自然發(fā)出哀嘆......
(4)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憶過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強烈的今昔對比讓
作者這位敏感的詞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這月明之夜,。本詞兩
次提到“月”,,大家說說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試舉帶月詩詞名句)
歸納:亡國之恨
(5)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南唐宮苑應(yīng)該還在吧
(6)只是朱顏改——“朱顏”的含義(投影,,選擇題)a詞人的容顏
b國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只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嘆惋口氣,,物是人非的悵恨之感。
歸納:物是人非的感慨
分析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通其意:問君究竟有多少愁緒,正像那滾滾的春江水向東流去,。
悟其情:修辭—比喻,、夸張(春江水有何特點?)水多流急而且無窮無盡,。(說明作者的愁緒如何,?愁緒多而且深厚強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達,。(可聯(lián)想)
3,、分析寫作手法
4、集體朗誦課文
5,、再聽錄音感知
6,、集體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五、總結(jié)
六,、相關(guān)聯(lián)想與比較
1,、問:這首詞的詞牌名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
明確:虞姬,,項羽的寵姬,,常隨項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軍隊圍于垓下,。夜飲中,,
項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漢軍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項羽拔劍自刎,虞姬亦拔劍自刎,。后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后人為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詞牌名源于項羽得虞姬的悲劇故事。
2,、問:我們不妨在此將李煜和劉邦對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絕筆之詞,,《垓下歌》與《虞美人》風格有何不同,?
明確:項羽,一代梟雄,,他有萬夫莫開之勇,,可是有勇無謀,最終兵敗垓下,。四面楚歌中,,一代武夫,用一曲《垓下歌》蕩盡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壯語,。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不是李后主,落入敵手,,就死吧,!無非一死,夫復(fù)何求,!兵敗烏江,,沒有一絲的奴顏婢膝;面臨絕境,,沒有半點的屈膝求饒,,而是慷慨悲歌。他寧愿死,,也不愿回去見江東父老,,其死得實為壯烈!更動人心魄的是鐵漢的柔情,,他和虞姬的愛情在最后的關(guān)頭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愛,,蕩氣回腸!這就是項羽,,他對江東父老有情,,對虞美人有情,連對那馬也有情,。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瞬間,,不僅讓我們目睹了他英雄壯烈的一生,更讓我們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兒女情長,??梢哉f,他死的時候,既是一個豪氣沖天的英雄,,又是一個完美的殉情者,。所以,項羽的絕筆雖然也是末路之王候,,但除了悲,,更多的是壯,是情,,是美,!難怪宋代才女李清照為這位英雄俊才擊板叫絕,“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之所以兩千年來為后人所追憶,,懷念,多為其人格力量和英雄的魅力,。
總結(jié):潮起潮落,,沒落了多少塵埃,在千年的風中,,王者遠去的身影已無處可尋,,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渾,,或豪邁,,或凄冷,,或悲壯,,留待后人去細細咀嚼,去細細回味,!
七,、音樂欣賞
八、作業(yè)
附板書:
虞美人李煜
思想感情:表達了一個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
寫作技巧:⑴以樂襯哀
⑵以特定的意象表達自己的情感
⑶對比
⑷比喻,、夸張的運用
⑸虛實結(jié)合
分析詩歌的程序:詩人→背景→讀詩→析詩
分析詩句的程序:意象→意境→情感→技巧
教學反思: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內(nèi)容。
②體會情感并學習詞人化抽象為形象的表達技巧,。
【教學重點】
品味李煜詩詞所蘊含的真摯情感,。
【教學設(shè)想】
①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shè)情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激發(fā)學習詩詞的興 趣;反復(fù)誦讀,,深入體會詞情并當堂成誦,。
【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dǎo)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講一個故事,,一個悲傷凄婉的故事。(配樂)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個有著雙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詞人,,后人評價他“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為君王”。因而我們這樣稱呼他——薄命君王,,絕代詞人,。作為一個詞人,李煜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南唐后主的內(nèi)心世界,。
二,、誦讀感悟
1、學生集體朗讀
2,、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比較評價。
3,、老師范讀,,并作誦讀指導(dǎo)。
(1),、注意把握節(jié)奏
(2),、找出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3),、重讀能表現(xiàn)詞人內(nèi)心痛苦的詞語,。如: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
幾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調(diào),。
4、,、要求學生再讀
三,、整體感知
1、問: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詞?這首詞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用一句話來概括,。
明確:表現(xiàn)一個亡國之君對故國的深切思念和無限愁恨,。
2、從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詞人的故國之思?
明確:(1),、“小樓昨夜又東風”,、“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東風自故國吹來,春水向故鄉(xiāng)流去,。)
(2),、“往事知多少”(錦衣玉食的生活,后宮如云的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
(3),、“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列舉寫月的詩詞,領(lǐng)悟月的意象,,“思想懷人”的沉淀意義)
四,、精讀細品
1、一首詞要讀出意味,,必須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這首詞哪個字可概括情感呢?
(學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小結(jié)板書)
往事之嘆,、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
3、這層層疊疊,、鋪天蓋地的“愁”接踵而至,,詞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
明確:(1),、用春花秋月表現(xiàn)憂愁(以樂景襯哀情),。
(2)、今昔對比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
(3),、以發(fā)問加重愁情。
(4),、用比喻使抽象的愁形象化,。
這一點影響了后代許多文人。如:
“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愁有了重量)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的車兒如何載得起?”(愁有了體積)
“休問離愁輕重,向著馬背兒馱也馱不動,?!?將愁移到了馬背上)
五、拓展遷移
在李煜的創(chuàng)作中,,浸染著這種泣血之愁的詞作還很多,,就下面這首詞,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課堂小結(jié):
王國維說李煜的詞是“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的確,,我們感受到了他在詞中傾注的真摯感情,,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能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史所罕見,,這個特色在《虞美人》一詞中表現(xiàn)最為突出,,以至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六,、布置作業(yè):
比較一下,,同是末路之人寫的絕筆之詞,項羽的《垓下歌》與《虞美人》有什么不同?請結(jié)合項羽和李煜的經(jīng)歷及性格特點,,寫一段兩三百字的評論性文字,。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篇十五
1、抓關(guān)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3,、理解李煜詞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shù)特色,。
4、品味秦觀詞的情致理趣,。
一,、導(dǎo)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兩首詞,。前面一首我們一起學習,,后面一首同學們自學。
先學習《虞美人》,。(板書課題)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961——975),。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他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是后期作品,。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41歲生日那天晚上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祖聞之大怒,,賜酒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
三,、誦讀詩詞。
1,、請一位同學朗讀,。
2、提示:要朗讀得好,,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3、聽朗誦錄音(邊聽邊注意重讀和詞的感情基調(diào))
提問:聽了這首詞,,整體的感情基調(diào)是高昂的,?還是低沉的?
整體:音調(diào)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提問:剛才錄音里哪些地方重讀了,?
局部:
(1)重讀: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猶,、只是,、幾多,、一江
(2)舒緩悠長:月——明——中——向——東——流——
4、分組朗讀(一二組//三四組,,一組讀,,另外一組評價)
5、集體朗誦
四,、賞析詩詞
1,、請問:全詞中哪個詞最關(guān)鍵?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確:愁)
2,、既然詞眼是“愁”,我們再次帶著“愁緒”有感情地朗讀詞,,邊讀邊思考:詞人為什么“愁”,?
明確:懷想故國
板書:(懷想故國)愁
3、師: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人的愁,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愁情”的,?(請學生討論)
(1)“春花秋月”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是如何用它傳達愁緒的,?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jié)束才好,。(樂景寫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確:“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
(3)兩次出現(xiàn)了“月”,,而“月”又常常表現(xiàn)懷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等主題有關(guān)。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
(4)又東風
雕欄玉朱顏春水
同學們剛列舉的都是帶有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正是透過這些物象,,我們才能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詞人心中的`“愁”: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五,、描述意境
此刻詞中意境已經(jīng)如畫般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請同學們回顧兩分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詞中的畫面,。要有景有情,,有細節(jié)描寫。
六,、學了這首詞,,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最喜歡哪一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fā)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
七,、拓展升華
這種將抽象的情感化作具體的物象,,在詩詞中很常見。請同學們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的長度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愁的形狀
問君能有愁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愁的數(shù)量
八,、小結(jié)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p>
李煜《虞美人》正是這樣的不朽之作。最后請讓我們用最虔誠的心,、最真摯的情感一起把詞有感情地背誦一遍,,對這位天才的藝術(shù)家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九,、引入《鵲橋仙》
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浚ㄖ袊槿斯?jié))在這一天,,李煜無限凄楚地度過了他41歲的生日,,而對大多數(shù)有情人來說,這一天無疑是美好而浪漫的,。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牛郎和織女這對有情人終于在鵲橋上相會了。這又將是怎樣的一幅天堂相會圖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秦觀的《鵲橋仙》(板書課題)
十,、作者簡介:(出示小黑板)
秦觀(1049~1100)北宋后期詞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因政治上屬于舊黨,,多次遭愛打擊,最后被貶到遙遠的西南,,死于放還途中,。他長詩文,,詞更享有盛譽,被蘇軾譽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詞作受蘇軾影響,也受與歌女交往的生活經(jīng)歷影響,,內(nèi)容多寫男女情愛,,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diào)凄迷幽婉,,清麗曲雅,,屬婉約派。
十一,、朗讀課文
1、請兩位同學朗讀
2,、點評
3,、教師范讀
十二、自學課文
1,、[引]剛才我們從景和情入手,,品味了上首詞的意境。下面,,就請同學們從景和情入手,,來探究這首詞的意境。自學這首詞,,并用簡潔的框架圖列出提綱,,我請同學上來板書。
2,、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演示,。
3、教師總結(jié),。
十三,、名句鑒賞
這首詞里,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1、“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在這金風玉露時節(jié)的一刻相逢,就勝過人間無數(shù)次相見)值得品味的是“金風玉露”一語,,它不單是指秋天的風露,,我們盡可放開去想——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時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潔的愛情,!
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探討詞人的愛情理想
“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雖天各一方,,但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才是最珍貴的。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fā)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gòu)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fā)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3,、你同意作者的愛情觀嗎,?
十四、小結(jié):
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一個無解的命題,。對相愛的人來說,長廂廝守朝夕相伴無疑是甜蜜的,,而遠隔千里默默想念也不失為一種幸福,。總之,,心中有愛就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