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教案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培智生活語文三年級教案篇一
本課是第九單元的“9加幾”的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是第96--98頁,。
課本創(chuàng)設了校園內(nèi)各項體育比賽的場景,為9加幾的計算方法準備了豐富材料,。練習編排從具體到抽象,,適合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
教學目標重點:
通過算法多樣化,,使學生較熟練口算9加幾掌握,、運用“湊十法”口算9加幾;從生活中提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計算意識,,教育學生多參加有益的體育活動,,提高體素質(zhì)。
教學難點:
掌握9加幾中的“湊十法”,。
教具:
課件或例1圖片若干份
學具:
兩種顏色的小棒和圖片
二,、教學過程
(一)數(shù)乒乓球
出盒子里的9個白球和盒子外的3個黃球。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問什么?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引導或抓住問題“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請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數(shù)的過程,。
學生操作解決問題,,大概歸納為以下三種方法:
(1)點數(shù),一個一個數(shù)出結(jié)果,。
(2)接著數(shù),,盒內(nèi)有9個,從9起接著數(shù)出結(jié)果,。
(3)“湊十法”盒內(nèi)有9個,,放進1個黃球湊成10。
3,、比一比,,想一想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在直觀的實物操作中初步感受湊10,從具體到抽象的同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運動場上的故事
你們平時做哪些體育運動?多做運動有哪些好處?
展示例1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翻書96頁,。
1、你看到了什么?小組內(nèi)交流,,再請學生發(fā)言,。
2、引導觀察圖中左下角的數(shù)飲料圖,。
把你數(shù)飲料的方法與小組同學說一說,。
請學生匯報小組交流結(jié)果,并指著圖片說,。
如果要最快看出,,“還有多少盒?”,,哪個小組的辦法最合適?
學生發(fā)言討論,,復述“湊十”過程,并在圖上用連線的方法標識出“湊十”,。
3,、誰能根據(jù)“還有多少盒?”列出一道算式?
請學生快速答,教師板書: 9 + 4 =
誰知道得數(shù)是幾?你能在圖上指著說嗎?抓住“湊十”過程,,逐步板書:
9 + 4 = 1 3
4,、請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 9 + 4 的計算過程,,并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學生可以用不同的學具,如:小棒,、圖片等,。)
并請一名學生演示。
5,、用同樣的方法,,你能計算 9 + 6 嗎?
小組內(nèi)進行,一個邊說邊做,,一個檢查,,然后交換做。
請2,、3名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
9 + 6 =1 5
6、誰能出一道9加幾的算式讓同學們算一算?可以口算,,也可以擺學具算,。
小組內(nèi)互相出題算。
7、觀察例1的整個畫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根據(jù)學生問題,,教師用筆在圖上圈出問題范圍。(備注:準備若干份主圖,。)
如:踢鍵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用比較粗的筆把踢鍵的與跳遠的人圈在一起,,再請學生說說解答方法及算式。
8,、小結(jié)
教師說明:從另一個數(shù)里拿1個和9湊成10,,這樣的方法,我們叫做“湊十法”,。
(設計意圖:靈活運用主題圖,,從生活中認識數(shù)學;培養(yǎng)小組交流能力,體會,、運用“湊十法”;在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的教學中掌握9加幾的計算方法。)
(三)快看快答
1,、看圖片(或課件),,學生說說怎樣數(shù),教師演示“湊十”數(shù)的過程,。
2,、小組內(nèi)討論填寫例2,請學生展示,。
(設計意圖:教學從課本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看圖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完成98頁“做一做”,,第1、2,、3題,。
第一題,用“湊十法”圈出10個,,再寫得數(shù),。
第二題,觀察圖畫,,將算式寫完整,。
第三題,要求用口算,。(但對學困生可以放低要求,,用學具,。)
2、今天你學會了哪些9加幾的算式?請學生說,,教師羅列出來,。
(設計意圖:從有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
(五)總結(jié)
今天你學到了用什么方法數(shù)物體?你是怎樣算題的?
培智生活語文三年級教案篇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192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yè),,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fā)言,作業(yè)質(zhì)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通過本冊語文的學習,要鍛煉他們的思維,,提高敘述表達的能力,,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材簡析:
1,、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本冊課文開頭5頁安排了有關指導學生寫好鋼、毛筆字等內(nèi)容的圖片,,這樣安排,,意在讓教師按規(guī)范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寫出鋼,、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養(yǎng)成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
2,、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本冊課本結(jié)構(gòu)簡明,,類型不多,主要為“課文”和“習作”兩大部分,;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明確規(guī)定“只要求認識的”生字不列入考試范圍,,學生習作僅限于學寫片斷,;課文短小精悍,內(nèi)容貼近兒童生活,,練習樣式不多,,數(shù)量適中。
3,、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本冊課本所選課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既注意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又注重展示時代風貌。同時,,課文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生動,插圖構(gòu)思精當,,繪制精美,,利于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4,、力求為教學提供便利,。本冊課本提供了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書寫范字,安排了專門的習作課,,采取了讀與寫“長線結(jié)合”與“短線結(jié)合”并舉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1,、在學習習慣方面,,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yǎng)成習慣,;養(yǎng)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繼續(xù)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繼續(xù)培養(yǎng)積極發(fā)言,、專心傾聽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繼續(xù)接著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培養(yǎng)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能準確認讀40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238個,。能按字的結(jié)構(gòu)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zhuǎn)述基本內(nèi)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繼續(xù)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能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
四,、主要措施
1、重視識字教學,。在認真教好本冊課文中的生字的同時,,注意教會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運用,,增加識字量,,提高識字效率。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抓好新安排的關于寫鋼筆字,、毛筆字等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繼續(xù)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背誦,、默讀、查字典,、聽講,、發(fā)言和愛護學習用品等方面的習慣,。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不懈地把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落實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落實到兒童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4,、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作文起步階段的基礎,。在教學中,,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nèi)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能過“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摹仿,。注重日記教學,,把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話作為日記教學的重點,,多練筆,,多修改。
五,、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周: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五) 2課時
第二周:
1,、讓我們蕩起雙槳 2課時
2、學會查“無字詞典” 2課時
3,、古詩兩首 2課時
第三周:
4,、做一片美的葉子 2課時
練習13課時
第四周:
5、北大荒的秋天2課時
6,、西湖 3課時
第五周:
7、拉薩的天空 3課時
練習23課時
第七周:
8,、蒲公英 2課時
9,、三袋麥子2課時
培智生活語文三年級教案篇三
1、能夠語言較通順,、內(nèi)容較具體的進行習作,。
2,、明確寫作要求及思路,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3,、增強對學生們對文化古跡的了解,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如何做到語言通順,、內(nèi)容具體。
如何明確寫作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胡新宇筆下的筆架山
2,、王思維筆下的長城
3、聶立雯筆下的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
4,、請導游(學生本人)來帶我們先領略一下這些名勝古跡,。
1,、指名寫的好的同學談習作體會,,在習作時該注意的問題。
2,、聽了他們的總結(jié)你學到了什么,?以后在寫作中該注意哪些問題?
a.思路清晰
b.寫后要多讀,、修改,,句子通順,無錯別字,。
3,、屢清思緒,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4,、寫完后小組交流修改,擬定,。
學生自讀,、其他同學賞析
交流、評論,,說一說他們的習作哪里寫的好,。
學生分析失敗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寫作心得,。
板書設計:
a.思路清晰
b.寫后要多讀、修改,句子通順,,無錯別字,。
教學反思:
本課我采取了自學的方法,讓同學們自己總結(jié)習作經(jīng)驗,,再進行小組,、全班的交流寫作心得。這樣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會更有幫助,。
培智生活語文三年級教案篇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成,、對”等6個字,,學習“又字旁、絞絲旁,、門字框”,。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識字,,培養(yǎng)想象力,。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2、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再整體感知,。
1,、借音自讀課文,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再連起來讀,。
2、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小節(jié),,并用橫線畫出生字詞,,然后自己反復拼讀,把生字讀準,。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并糾正讀音,。開火車選讀帶拼音的生字詞,,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全班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組合作,輪讀課文,。再指名讀,、評讀。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2、選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反復讀,,想想:讀了這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
3,、檢查,,你最喜歡讀哪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回歸整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認讀生字。回憶課文內(nèi)容
二,、背誦,,誦中感悟
1、誰能準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一讀?
2,、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書寫,,學會生字
1,、認讀帶拼音的生詞,再認讀沒拼音的生詞,,然后用“會認字”與“會寫字”組詞,、說話。
2,、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邊書空邊說說筆順。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交流,,互相說說。教師指導書寫,,再獨立書寫,。
四、識詞,、積累運用,。
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你從這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把你最喜歡的選幾個填在花籃里,。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再小結(jié)全文。
培智生活語文三年級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2,、引導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及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對應點與對稱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zhì),。
3,、通過實踐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zhì),。
教學方法:探究法,、發(fā)現(xiàn)法、講解法
教學用具:有關軸對稱的圖形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復習鋪墊
讓學生獨立畫出例1上面圖形的對稱軸,,幫助學生回憶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以便在此基礎上教學例1。
二,、自學嘗試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
先讓學生觀察圖中的“松樹”和“小草”圖案有什么特征,然后同桌交流,。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學生很容易判斷出“松樹”圖案是軸對稱圖形,圖中的虛線是它的對稱軸,,學生進一步還會發(fā)現(xiàn),,如果沿虛線折疊,兩個“小草”圖案,,也將完全重合,。
(2)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zhì)。
讓學生分別觀察“小樹”這個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兩個“小草”圖案的各對應點(a 與a′,、b 與b′,、c與c′)與對稱軸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交流的基礎上,,使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zhì)。
三,、點撥探索
(一)復習圖形的軸對稱,。
同學們帶著問題預習了《軸對稱圖形》,那誰先來展示自己畫的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問:
1、什么軸對稱圖形?(共同特點)
2,、對稱軸指什么?
3,、如何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
學生討論交流,。
將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如果兩側(cè)的圖形能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師:下面請你們拿出手中的軸對稱圖形,對照著跟同桌說一說什么叫軸對稱圖形,。(師巡視)
(1)把圖形對折,,兩側(cè)圖形完全重合,中間的就是對稱軸,。
(2)把圖形對折,,使兩側(cè)圖形完全重合,中間的折痕就是對稱軸,。
(二)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提問:軸對稱圖形是不是只指一個圖形?
它的特征是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jié):
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也可以是兩個圖形對稱。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對稱軸,,折疊后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稱點。
(三)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zhì),。
小組討論,、交流:
對應點與對稱軸的關系是怎樣的?
討論得出:軸對稱的性質(zhì):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
四,、演練拓展
課本第二頁上哪些圖形是對稱圖形?
你能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嗎?試試看。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學會了嗎
培智生活語文三年級教案篇六
1:能夠語言較通順,、內(nèi)容較具體的進行習作。
2.明確寫作要求及思路,,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3.增強對學生們對文化古跡的了解,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做到語言通順,、內(nèi)容具體。
如何明確寫作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胡新宇筆下的筆架山
2,、王思維筆下的長城
3、聶立雯筆下的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
4,、請導游(學生本人)來帶我們先領略一下這些名勝古跡,。
1,、指名寫的好的同學談習作體會,在習作時該注意的問題,。
2,、聽了他們的總結(jié)你學到了什么?以后在寫作中該注意哪些問題,?
a.思路清晰
b.寫后要多讀,、修改,句子通順,,無錯別字,。
3、屢清思緒,,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4、寫完后小組交流修改,,擬定。
學生自讀,、其他同學賞析
交流,、評論,說一說他們的習作哪里寫的好,。
學生分析失敗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寫作心得,。
板書設計:
a.思路清晰
b.寫后要多讀,、修改,句子通順,,無錯別字,。
教學反思:
本課我采取了自學的方法,讓同學們自己總結(jié)習作經(jīng)驗,,再進行小組,、全班的交流寫作心得。這樣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會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