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大家時不時的會接收到學生輕生跳樓或自殺的新聞報道,,讓我們心生可惜與痛心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深思:為何我國青少年自殺率始終居高不下,?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為什么中國青少年的自殺率長期居高,?
早在2011年,,人民日報就發(fā)表文章《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這篇文章表明: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而且這個數(shù)據(jù)每年都在發(fā)生變化,,還處于增長的狀態(tài),。
對于孩子的自殺,許多父母都感到困惑:現(xiàn)在的孩子不僅不愁吃不愁穿,,而且大多在家里像個小祖宗一樣被寵著,,最多就是父母批評孩子時不注意方法,語言有點過激,;過去的孩子淘氣被大人打一頓是家常便飯,,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都動不動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耐挫能力為什么那么差,?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青少年承受的壓力世界第一!
寫作業(yè)被父母說了幾句跳樓,,被老師批評跳樓,,沒有玩游戲也跳樓……雖然孩子們自殺的原因看上去各不相同,但他們從天真無邪到最后輕生的人生足跡卻是出奇的一致:第一步,,受壓→第二步,,厭學→第三步,焦慮→第四步,,抑郁→第五步,,輕生。
第一步,,受壓
孩子的壓力來自哪里,?罪魁禍首就是他們的父母!中國父母普遍望子成龍,,為了讓孩子變成他們心目中的龍,,他們輪番不斷地給孩子增加學習量,現(xiàn)在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已是常態(tài),;這種學習量給孩子帶來的壓力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已接近孩子們承受能力的極限。現(xiàn)在的孩子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他們眼睛里除了疲憊,,就是厭倦,他們普遍處于“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狀態(tài),。由于長期忍受這種學習的重壓,所以他們普遍厭學,。
第二步,,厭學
有關科研機構的調查結果是中國49%的學生厭學;其實,,中國學生應該是100%的厭學,,只不過是有的孩子敢把厭學情緒表現(xiàn)出來,有的不敢表現(xiàn)出來?,F(xiàn)在許多孩子寫作業(yè)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邊寫邊玩,、著迷手機游戲等,,這都是厭學的表現(xiàn),實際上也是孩子們一種宣泄學習壓力的方式,。
本來,,喜歡學習是孩子的天性。在整個自然界人類是最依賴學習的一種動物,。人類不像小牛生下來就會跑,,也不像老鼠出生后就能很快地自己找食物。嬰兒出生后只會吃奶,、哭和睡覺,。人類最主要的生存優(yōu)勢是因為人類有強大的大腦;但人類強大的大腦是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育才能成熟的,,而學習是促進大腦發(fā)育的必要手段,。所以,人類大腦發(fā)育是鼓勵學習的,,因此孩子是天生喜歡學習的,。
人類大腦的學習方式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它主要是為了適應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在幾萬年前人類剛誕生時,,先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打獵、捕魚,、采野果,、求偶、生育等,,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玩手機,、編程序、發(fā)微信等,。人類大腦的發(fā)育與遠古時期的生活方式相適應,,所以那時的孩子的學習內容和方式主要就是爬樹、游泳,、扔石子,、玩泥巴,、過家家、玩打仗游戲等,,這些都是在學習提高生存的技能,。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孩子學習的內容也在改變,,但人類一些原始的生存技能在進化過程中變成了本能,編入了遺傳基因的密碼,,所以現(xiàn)在的孩子仍喜歡游泳,、嘻戲打鬧、過家家,、去野外等“學習”方式,。因此,現(xiàn)在的孩子的“玩”,,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釋放天性的過程。
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孩子只喜歡玩不喜歡“學習”,,這并不是因為他們調皮和頑劣,。除開學習壓力大,造成孩子不喜歡“學習”的還有這么三點:第一,,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孩子的大腦排斥那些跟遠古生存毫無關系的知識,所以孩子天生不喜歡坐在課堂里的單調的學習方式,;第二,,由于大腦發(fā)育緩慢,學習能力有明顯的階段性,,但現(xiàn)在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在強迫孩子學習超出他們學習能力的東西,,如幼兒園小學化;第三,,父母和老師都在強迫孩子學習與孩子的生活或感情無關的知識,,所以孩子對它們不感興趣。一些父母和教師認為是手機和游戲導致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這只是他們?yōu)樽约翰划數(shù)墓芙虒ふ页鰜淼淖铙w面的借口罷了,!厭倦學習,增加了孩子焦慮的風險,。
第三步,,焦慮
“取悅”父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和信任,。所以,,那些平時乖巧聽話的孩子怕父母察覺到自己的厭學表現(xiàn)而不滿,,所以,他們想方設法掩飾自己的厭學情緒,,以滿足父母的期待,。
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孩子主要是靠機械的記憶力在學習,所以,,他們在心里非常厭學,但他們又必須做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樣子給父母和老師看,,這樣,,他們內心非常煎熬。怕哪一天學習沒表現(xiàn)好,,或者沒考好,,讓父母失望,對不起父母,,也怕父母的批評,,所以他們內心越來越焦慮。這種焦慮在那些尖子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第四步,,抑郁
焦慮是一種負能量極大的感情,必須及時消除才能保證心身健康,。但孩子的溝通能力有限,,而且年齡越小自我調節(jié)感情的能力越低。因此,,那些內心焦慮的孩子只能向父母傾訴,,向父母求助,但他們又怕父母批評自己是為了偷懶,,不是好孩子,,所以,他們只好把焦慮憋在心里,。這種負能量在心里越積越多,,最后形成抑郁。當孩子抑郁之后,,情緒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要么整天郁郁寡歡,要么異常易怒,,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抑郁癥必須進行及時的治療。如果抑郁產(chǎn)生的負能量情緒越來越強烈和不穩(wěn)定,,那最后有可能變成火藥桶,。
第五步,,輕生
在一些人看來,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為“一點點小事”而自殺的,,確實,,他們多是為一次沒考好或被父母和老師批評了幾句而輕生的,但他們的自殺絕對不是“激情式”的瞬間選擇,,而那“一點點小事”只不過是根導火索罷了,。大多數(shù)孩子跟成年人一樣,求生欲非常強烈,,不是他們心里理智防線長期受負能量的重壓而完全崩潰,,他們也不會輕生!這是一個輕生的中學生的留言:“壓力太大導致我經(jīng)常做噩夢,,每天只有四個小時左右的睡眠,,第二天筋疲力盡,睡眠不足掏空了我的身體,。這讓我覺得生活一片灰暗,。無數(shù)次想要就這樣死去,又不舍得身邊仍有的美好,,于是死撐著,,盼望著撐到灰暗結束那一天。”
63%的學生自殺發(fā)生在每年重大考試期間,,因為在考試季,,學生普遍更容易發(fā)怒或沮喪。許多父母和老師以為,,孩子只是在考試時壓力大,,過了就好了,。其實,每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孩子,。當巨大的壓力損耗了一個人的意志力,,那他的感情控制能力必然減弱,。當一個人感情控制力極弱的時候,,一點小事都可能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感情崩潰的時候,,悲劇就很容易發(fā)生,。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焦慮癥狀檢出率為26%~30%,,而抑郁癥狀檢出率平均為15.4%,,中學生自殺想法(自殺意念)的發(fā)生率平均為17.7%。網(wǎng)上早就流傳這么一句名言:如今的家庭教育,只要孩子不跳樓,,就可以說是成功的,!
輕生的孩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父母都盲目自信,,認為自己孩子平時沒有任何問題,;他們看不出孩子已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即使發(fā)現(xiàn)了一些異常,,那也不過是孩子的“叛逆”,。這多么可怕又可悲的現(xiàn)實!即使中國青少年的自殺率長期高居世界首位,,中國父母仍普遍缺乏危機意識,,心存僥幸!
更讓人痛心的是,,社會輿論普遍對孩子存在偏見。比如,,有個孩子在教室里被母親打了兩個耳光后跳樓,,盡管那位母親打孩子的耳光是明顯的違法行為,但網(wǎng)上幾乎沒人譴責那個母親——時至今日人們仍然認為母親打兒子天經(jīng)地義——反而責怪現(xiàn)在的孩子太脆弱,,因而提出要加強孩子耐挫能力教育,,云云。這不僅非常冷酷,,而且非常無知,!現(xiàn)在的事實是不是孩子脆弱而承受不住壓力,而是來自父母的高壓讓孩子顯得脆弱,。孩子的耐挫能力跟記憶力一樣是受生理發(fā)育進程限制的,,不可能無限度地提高,更不可能超過成年人的水平,!
以上是有關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