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一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導入部分創(chuàng)設了“為藍貓過生日,回答藍貓的提問”這一有趣的情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復習了舊知識,,還產生了新的疑問。
2,、觀察操作,,解決重難點
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其掌握知識點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數的組成,、實物之間的關系時,,我通過讓學生充分地進行操作:數小棒、擺小棒,、分小棒,、說意義,觀察三者間的關系等活動,,深刻理解組成與數,、實物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并通過“搶答”,、“對口令”等活動形式,,在愉快的氛圍中解決重難點。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中,,讓數學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1,、激活封存的記憶,,對學生已有經驗進行歸納與引伸。
“每一位學生并非上學后才接觸數學,,也不僅僅是在學校中才接觸數學,,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碰到各種數學問題,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認識,,這些數學知識雖然是非正規(guī)的,、不系統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錯誤的,,但對學生來說是生動有趣和真實的,是學校中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必要基礎,?!蔽覀儾荒軌虬褜W生看作一張白紙,這就決定了對小學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是對經驗現象的歸納與引伸,。
《數數,、數的組成》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會數數,,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為了更好地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特點,,以活動為主線組織教學,,使孩子們更愛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數學,。數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對他們學好數學有積極意義。
本節(jié)課教學伊始,,我設計了與學生進行課前交流,,了解了大部分學生能夠口頭數數,并且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數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選用了生活中常見的玉米和大豆的種子,旨在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過程中,,建立起數的概念,,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構建的學習方式,。
在師生互動中完成了對已有經驗的歸納與引伸。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出現一些錯誤,,笑聲、掌聲不斷,,這些錯誤在我們成人眼中簡直是幼稚的,、沒有道理的,但對小學生來說,,它們是美麗的錯誤,,課堂本身就是可以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場所,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
2,、讓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
“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一旦教師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兩者融通,學生就可能感受到書本知識的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價值,,就有可能增強自己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學習就有可能是一項樂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動了,?!北竟?jié)課的教學,從課前數數談話導入到數生活中的種子,,到游戲中的估計糖的數量,,無處不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聯系,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教育財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
最后,在整個教學設計中,,體現了學習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是“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講得多,占用的時間多,。而現在,,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么的快樂,。而且學生在嘗試中會有所發(fā)現,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能享受成功,,在質疑中能發(fā)展自我。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三
該節(jié)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感受100以內數的大小,,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100,。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教學中我借助小棒。①讓學生估一估,、數一數20根小棒,,初步建立20根小棒有多少的數感。②讓學生估一估,、數一數100根小棒,,讓學生感知100根小棒有多少,并學會數100以內的數,。③讓學生分一分小棒,,從中體會到100里面有10個十。④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比如35,、53、39,、93)各數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理解數的組成。⑤通過主題圖的觀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本節(jié)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1、學具用完之后沒有及時收好,,部分學生忙玩學具,,影響了學生下面的學習。
2,、對做得好的學生還得多一些表揚,,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搞好課堂紀律。
3,、分100根小棒時,,讓10個學生來分,,一人分10根,這樣更直觀形象也更省時間,。
4,、數的內容還少,再加一些跨5的數,,比如52數到67,,從32數到43。
5,、交待問題時還得進一步強調要讓學生聽清。
6,、對2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3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應再多加強調。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四
100以內數的認識不像20以內的數那樣,,一眼就看得清楚,,它感覺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本節(jié)課是通過讓學生數小棒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樣以數為核心,,以數為主線的思路上去培養(yǎng)、去感悟,。教學中,,我力求做到: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先讓學生猜猜方盤里的糖果有多少個再確認,,有利于提高學生對100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通過提出問題,,誰能數100個糖果,,還能數100個什么物品?學生說很多,,有的說100個人,、100條魚、100頭牛,、100間房子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積累,把這種積累經驗釋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價值,,也體現了100這個數的廣泛應用。當然,,學生說的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們拿來所用,其實我們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頭人人都有,,把它們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很親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過問學生怎么讓大家看到100個手指頭,?這樣用手指頭當學具,,使學生非常親切地感受到“數”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身上,,自然地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多次經歷數數的過程,,看老師數小棒,,數100個手指頭等,數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體驗,,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學生必須要親自去數,,所以這一過程很重要,。我讓學生每桌準備一袋紅豆,讓他們共同合作,,親自經歷這一過程,。這樣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出物體的個數,體現數是數出來的',。
整堂課氣氛活躍,,我與學生融為一體,較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應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新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五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培養(yǎng)數感,并借助這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fā)現、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節(jié)課有一些細節(jié)的地方還可以處理的更周到一些,。經過我課后的反復思量,現在把這些內容簡單的整理一下:
1,、學生上講臺展示數小棒的時候,,由于背對著下面的學生,所以遮擋了大家的視線,,看他怎么數的過程不是很清楚,。
2、拐彎處數數處理不妥,,強調不夠,如49數到50的數數,。對2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3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應再多加強調。因為在課前的數數訓練中,,學生基本都能數到100多,。
3、在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小結不夠,。這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
4,、教師講得過多,許多應由學生講的地方,,教師都搶來自己一個人代說了,,留給學生動口動思維的空間不夠多,應盡情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完成,,積極地創(chuàng)設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扶持者、引導者的課堂氛圍,。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六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里的“數數和數的組成”,,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各數的認識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數100以內的數,,體會數是數出來的,,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動口、動手,、動腦的數學活動中學會新知,。
本節(jié)課是利用“百羊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導學生數出10只羊,、20只羊,,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知,再讓學生估一估這幅圖上的羊有多少只,,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體會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過程中學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估計的意識,。在做課后練習“數皮球”這幅圖時,也是先指名讓多位學生來估一估,,再設法數出皮球的數量,,讓所學知識既得到鞏固,又得到發(fā)展,。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去數小棒,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進而突破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這一難點,,教師在此過程中擔任的只是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在教學數的組成時,,也是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活動,,在操作中思考,并獲取新知,,這樣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時,,有些地方我認為須進一步改進,,如要調控好活動的時間、秩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操作習慣等等,。只有讓每位學生都認認真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學才會起到好效果。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七
本單元的內容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本節(jié)課是起始課,,通過“白羊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體會比以前學的20多得多,。
這節(jié)課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讓學生從1數到20,,從20數到1,引出課題,,接著呈現“白羊圖”,,讓學生估一估有多少個羊,感知比20多得多,。最后讓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是怎樣估計的,。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課前已經準備了100根小棒,使學生學會口手一致地數數,,初步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整體感受100的大小。
先數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并回答:一捆是( )根,一個十是( ),,10個一是( ),。
接著再一根一根地數,再數出10根捆成一捆,,并接著提問,現在是( )根,,( )個十,。
接著數出1根,提問:現在一共有幾根,?有( )個十和( )個一組成,。(21里面有( 2 )個十和( 1 )個一。)
在擺小棒的同時學習了數的組成,。
.....
29,,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添上1根( ),。
......
39,,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添上1根( ),。
......
突破
99,,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在添上1根是( ),10個十是( ),,十個十個地數,,十個十是( ),100里面有( )個十,。
從直觀,、無學具到直觀有結構的學具,使學生充分體會十進制計數法(10根捆成一捆),,加深對計數單位“一”(個)和“十”的認識,,在擺小棒時突破數數的難點----“拐彎數”。
在課后的練習中鞏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課后第2題,,數出小豬吹了幾個泡泡,可以一個一個挨著數,,也可以數出10個圈一圈,,不管用那種方法都給予肯定。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充當引導者,,一步步地追問,讓學生勤于思考,;小棒的操作,,讓學生手、口,、腦并用,,并突破重點難點。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八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弊寣W生通過學習過程建立數感,這是《新課標》中強調和重視的問題之一。數感是一種學習數學的基本素養(yǎng),它是數的意義和有效計算等數學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一座橋梁,?!缎抡n標》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在不同學段中都有著明確的要求,這是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和需要,也符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基于學生已學的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的教學,而《數數,、數的組成》這個內容是為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做好鋪墊,也是為了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系。我強調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fā),從已學的20以內數為出發(fā)點,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數數,數的組成這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理解并能熟練地說出數的組成,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字的含義,能將數字形象化。難點就在進位,。
一,、《數數、數的組成》教學過程
1,、數數教學中,我借助小棒進行數數,出示圖片:19根小棒,讓學生說出這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說:1個十9個一組成19,。問:19添上1是多少?學生答:9加1等于10,10加10等于20,。接著帶著學生一起數20 以后的數,當遇到29時,問:29添上1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到9添1是10,強調滿十進一的思想,注重學生學習數數的方法。從中讓學生發(fā)現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個性化發(fā)展。
2,、當學生掌握了數數的方法后,我讓學生結合書本上的百羊圖數一數,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又快又準的數出圖上有多少只羊,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一百到底有多少,初步建立數感,。
3、口答大比拼,說一些數讓學生來數一數和猜一猜,通過這樣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數的順序和數的組成,。在課堂上設置小組比賽搶答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4、鞏固練習,層層遞進,。
(1)出示小棒,看看組成了數幾?進一步鞏固數的組成,。
(2)數數:有兩個兩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發(fā)揮多樣數的過程。
(3)判斷對錯,。突出學生的學困點,。
二、教學反思
整堂課難點進行了突破,但是重點并不突出,。
1,、在數百羊圖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猜一猜、估一估,所以學生對于100的大小不是很敏感,。在這個部分可以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不是10只或者20只,讓學生感受到10有多少,20有多少,100又有多少,。這樣對于學生的數感建立很有幫助,。
2,、數數的過程過于單一,在新授部分沒有進行多樣數,以至于在鞏固練習時,學生們遇到了困難,無法很快的回答出答案。在口答大比拼時:就可以進行小組競賽,一組一組的數,有一個一個數的,有兩個兩個數的,有五個五個數的,有十個十個數的,有倒著數的,有分段數的,。通過這樣的過程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氣氛,并且重點進行了突破,。
3、判斷題可以改成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數是多少,。又把重難點進一步的突破了,。
我找到了自己本課的不足,。因此,以后的課堂中還需要多思考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性,注意時間的分配,題型的搭配,利用有效的時間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消化當堂所學的內容。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九
讓學生初步感知100有多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引出課題。
邊擺小棒邊數數,,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到十的形成,,學會數100以內的數,通過操作突破本課難點,,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以競賽形式練習數數,使得課堂氣氛熱烈,,愉快,。孩子的學習興趣高漲,知識在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鞏固,。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還是借助小棒,,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清數的組成,,同時從接近整十的數到整十數過渡的數數也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學,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對口令數數”主要是讓學生脫離小棒數數,,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由直觀認識上升到抽象認識。
“鞏固練習”的安排主要是為了強化本課的難點:數的組成,。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試圖通過數20以內的數過渡到數100以內各數,,安排了一疊作業(yè)本和一瓶彈珠,讓學生整體感知100這個數到底有多少,。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并沒有展示給學生看這疊作業(yè)本就是100本,這瓶彈珠就有100顆,,導致這些教具都變得多余,。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性不強,。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它們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合作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貫穿教學全過程,,注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還是借助小棒,,讓學生直觀認清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學生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同時讓學生邊擺小棒邊從接近整十數數到整十,,把新的一個十捆成一捆,讓學生形象地感知這個整十數,,難點基本上突破了,。
對口令數數更讓學生對數100以內的數增加了興趣,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學得還不錯,。
這節(jié)課重在動手操作和數數,,對于練習的設計就顯得單薄而缺乏層次感。
總之,,本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在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目標落實還不夠到位,,有點“蜻蜓點水”。本學期我們一直在講“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顯然我在這方面需要好好努力。
一年級下冊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篇十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一輪的教研活動拉開了帷幕,。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數學課,這一節(jié)課,,將認數范圍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根據提供的素材,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動手操作演示合作交流的能力,。本節(jié)課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在課前我了解了絕大部分學生口頭數數的能力,,從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學生的數數能力很好,,所以我把這一節(jié)課的例題大膽的改為習題來完成的,。因此,我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學生熟悉的數量是100的實物小棒,,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實際數出物體個數的過程中,,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力求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所以我安排了自由給同桌出題的空間 自主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培養(yǎng)數感,,并借助這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fā)現,、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節(jié)課有一些細節(jié)的地方還可以處理的更周到一些。經過我課后的反復思量和同事們的建議,,現在把這些內容簡單的整理一下:
1,、表揚性語言用的比較少,表揚的形式單一,,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表揚,。有時就是表揚起來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課堂教學上,,缺少了點藝術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整個課堂教學我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為主,,想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由于年級低水平有限學生不會合作學習不會交流,,這也是我下一步要重點訓練的。
3,、練習題可以出一些變式題甚至是一些拔高題就更好了,。
4、在備課的同時我對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顯得缺陷了很多,。
5,、在課的設計上不夠巧妙和缺少科學性。
我認為一節(jié)課要想上好是不容易的事,,有問題不要僅,,重要的是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前進和不斷的探索,我相信有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我會很快的找到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