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內(nèi)容設計篇一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稿 推薦度:
《比尾巴》教學反思 推薦度:
《揪尾巴》教案設計 推薦度: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推薦度:
小英雄雨來教學設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1、理解重點詞句,,讓學生了解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點等有關科學常識,,并受到文明禮貌教育,。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利用課文提供的知識和敘述方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1,、師:四肢短短,,身體扁平;墻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
2、學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圖,。
師: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評:根據(jù)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編成謎語,,喚起學生頭腦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詞用謎語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紹有關知識,,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課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流暢有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新課的學習,。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讀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評:教會學生由題目提出問題,,既訓練思維,,又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1,、學生第1遍讀課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讀準確,, 邊讀邊畫出文中有幾個自然段。
2,、第2遍讀課文:
指名7個學生,,一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把音讀準,,盡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讀后老師正音,。
3、第3遍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問題。
師:我們讀3遍課文,,每遍的要求一樣嗎?
評:教師要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習慣。此處設計的三讀課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這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的指導,。
1、出示圖一:
大家先看一看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得從哪幾個自然段找答案,。
⑴ 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學生選第1、2自然段,,各自輕聲讀,。
出示活動投影片《小壁虎掙斷尾巴》。
讀后判斷: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斷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掙斷的。(√)
⑵ 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評:一年級的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都是說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通過投影的動態(tài)演示,,使學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掙斷的,。并在此基礎上講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師范讀第2自然段:
⑴ 要求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及老師讀的語氣,,體會小壁虎當時的心情,說說標點符號?所起的作用,。
⑵ 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評:讓學生聽聽,,說說,,練練,引導他們開動腦筋,,認真讀書,。
3、看圖,,聽第3~5自然段的課文錄音:
⑴ 思考: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
附圖,。
⑵ 用先然后最后連起來說一句完整的話。
評:結合看圖聽讀課文,,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使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得到訓練,。
4,、讀議第3~5自然段:
⑴ 學習第3自然段:
① 用引讀法讓學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和敘述順序。
教師引讀:
小壁虎爬到哪?→看見誰?→他怎么說?→對方怎么回答?
② 學生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十分有禮貌,。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氨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xiàn)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③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評:通過2組對話的比較和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帶著情感去朗讀,,這樣,,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
④ 演示活動投影片:
理解搖著,、撥水并讓學生做動作演示。
⑤ 小結:
課文第3段先寫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見什么,,再寫小壁虎怎么說,最后寫小魚怎么答,。這樣就寫清了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
評:教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這一段,采用扶的辦法,,初步引導學生理解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
⑵ 半扶半放,,教學第4自然段:
① 學生自讀:
說說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體會到第4段與第3段寫法相似,,只是地點變了,,借尾巴的對象變了。
② 指名學生用手勢做甩的動作,。
③ 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說說老黃牛為什么沒有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④ 師生分角色朗讀,。
⑶ 以放為主,,學生自學第5自然段:
① 學生自學本段:
想一想1、2兩句寫什么?3,、4兩句寫什么?
② 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本段:
讓學生找出說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詞語,。
(擺、掌握方向)
③ 讓學生做手勢,,幫助理解擺,,掌握方向的意思。
評:對于敘述順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師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導,不僅使教學環(huán)節(jié)避免了重復,,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興趣與能力,。
⑷ 總結3、4,、5自然段:
讓學生把3,、4、5自然段連起來朗讀,,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說說小魚,、黃牛、燕子為什么沒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5,、讓學生把手當作動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擺三個動詞,體會幾個詞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差別。
評: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理解詞語,,有很強的直觀性,,把這幾個重點詞放在一起,學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領會,效果很好,。
6,、讀議第6、7自然段:
⑴ 指名讀課文:
要求學生找出一組反義詞,,說說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樣,,后來怎么樣。
⑵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讀出從難過到高興的心情,。
評:通過抓一組反義詞,,把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全概括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簡潔,,又抓住了關鍵,。
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誰來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經(jīng)過告訴媽媽,,想一想該怎樣說?
評:這樣等于讓學生復述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了告訴一詞的意思。
1,、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練習:
⑴ 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
⑵ 黃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
⑶ (燕子)擺著尾巴,,在(空中)飛來飛去,。
⑷ 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還能(長出來),。
評:總結課文,,既要歸納課文,又要進行語言訓練,。
1,、閱讀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鳥,、猴子,、響尾蛇等動物尾巴的作用。
2,、選擇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種小動物,,照書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順序,說一說小壁虎怎樣向這些動物借尾巴,。
評:這樣訓練學生說話,,既拓寬了知識面,又依照課文進行成段說話的訓練,,將增長知識和有條理地說話訓練結合起來,。(點評:王秀榮)
s("content_relate");【《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格式】相關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08-04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2-16
《小壁虎借尾巴》經(jīng)典教學設計01-30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設計08-27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01-17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設計06-23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學設計08-08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范文03-03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及反思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