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一
論語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譽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瑰寶,。在論語中,,孔子的言論深入淺出,道出了人性的真諦,,成為后世的智慧之光,。在我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論語所傳遞的名言的深刻含義,。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論語中名言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論語中,,孔子提到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句名言深刻地告訴我們,,為了成為一個有真知灼見的人,必須努力廣泛地學習探索,。只有不斷地追問,,思考和辨析,才能真正獲得知識的力量,。而行動則是知識的最終目的地,。這句名言讓我明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是為了通過應用知識去改變自己和世界,。
其次,孔子在論語中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名言告訴我們要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一樣,,要有同情心和善良的行為,。每個人都希望受到關心和尊重,我們應該積極去幫助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并盡力去滿足他人的需要。我們能夠收到的友誼和愛是與我們給予他人友誼和愛的程度成正比的,。這句名言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如此重要,,只有通過互相幫助和支持,我們才能共同進步,。
第三,,孔子在論語中提到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边@句名言教導我們要反思和學習,不僅僅要關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還要努力去理解別人,。與人交往和合作時,我們不能僅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而是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只有真正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望,我們才能更好地與別人溝通和相處,。這句名言告訴我,,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需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情商和人際交往能力。
第四,,論語中還提到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名言強調了知識和智慧的積累。我們應該隨時溫故而知新,,學會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成為他人的良師益友,。這句名言使我明白到,知識并非一次學習就能全部掌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和更新,,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最后,,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名言告訴我,,學習應該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學習,還要善于不斷地復習和鞏固學到的知識,。只有經?;仡櫤驮賹W習,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獲得喜悅和成就感,。這句名言使我明白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悅的過程,。
總之,論語中的名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深刻地啟示我們的思考和行為,。通過學習和思考論語中的名言,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和成長,,關心他人,思考自己的行為,,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和智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二
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 ,、食不語,,寢不言。
3) ,、寢不尸,,居不容。
4)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 ,、未知生,,焉知死?
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7) ,、巧言令色,鮮亦仁,!
8)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9)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6)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7)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8)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9)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0) ,、朝聞道,,夕死可矣。
21)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2)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3)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4)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5)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6)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7)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8) 、德不孤,,必有鄰,,名言警句《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29)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30)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1)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32) ,、君子周急不繼富,。
33)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4)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6)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7)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8)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0) ,、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1) ,、子不語:怪,,力,亂,,神,。(名人名言 )
42)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4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4)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5)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4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7)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8)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9)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1) ,、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52)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3)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6)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三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寶,,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通過其中的名言警句,,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對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這些名言不僅對后世的教育和道德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處世態(tài)度提供了許多啟示和指引。
第二段: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孔子在《論語》中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尊重和理解他人,。他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句話深刻地告誡我們要善待他人,不要對別人做自己不愿意被人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始終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尊重和理解他人,,那么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一定會更融洽,,我們也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第三段:持續(xù)學習和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要性
對于學習,,孔子有一個著名的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彼嬲]我們學習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通過思考來理解所學知識的真正含義。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才能真正地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素質。此外,,孔子還提出了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要性:“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群群乎無曰費而費,?!边@句話表明了一個人要以自己的修養(yǎng)來影響他人。只有通過自我修養(yǎng),,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人,,也才能給別人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第四段: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論語》中的名句不僅影響了人們對待他人和學習的態(tài)度,,也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許多智慧,。比如,孔子有一條名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個意思是說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要求精細,,而不是一味追求多樣性和數(shù)量。這句話告誡我們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不要急功近利,,要注重細節(jié)和品質。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生活目標,。
第五段:弘揚中華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論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它通過孔子的名言,,傳遞了許多古人智慧的結晶和人生哲理,。作為現(xiàn)代人,我們有責任和使命去弘揚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論語》中的名言,,從中汲取金玉良言,用于指導自己的生活和行為,。只有通過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我們才能夠在當代社會中有更好的價值實現(xiàn),并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
總結:通過學習《論語》中的名言,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啟示,,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生活素質,,更可以為社會的進步和家庭的和諧做出貢獻。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和學習《論語》,,將其中的名言變成自己生活和處事的行動指南,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有責任感的人,。同時,,我們也要通過弘揚中華文化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論語》,,將這份寶貴的智慧傳遞給更多的人并世代相傳,。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四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8,、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7,、不學詩,,無以言。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9,、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20,、有教無類,。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五
巧言令色,鮮亦仁!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朝聞道,夕死可矣.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六
2,、君子以自我為中心,,小人以他人為中心。
3,、顏回是個好學的人,。不要冒犯他人,也不要重復錯誤,。
4,、兒子對川說:逝者如斯福!日夜,!
5,、三支軍隊可以帶走指揮官,但普通人不能帶走意志,。
6,、有一個人是有仁的,不是為了求得生存而損害仁,,只是為了實現(xiàn)仁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7、文勝文是野,,文勝文是文,,文勝文是文,文勝文是文,,文勝文是文,,文勝文是文,文勝文是文,,文勝文是文,。
8、知道的人沒有困惑,,善良的人沒有煩惱,,勇敢的人沒有恐懼,。
9、天知其死,,月不忘其能,,可謂好學亦。
10,、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不平等,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11、沒有遠見,,一個人注定會在事后遇到麻煩,。
12、紳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長的,。
13、虔誠的信徒,。沒有比你更好的朋友了,。
14、要有學習的臉,,不生氣,,不二。
15,、君子同意差異,,小人同意差異。
16,、學而不思則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8,、我的第三天反省我的身體:人尋而不忠?與朋友而不是信任,?不能教嗎,?
19、一個學者不能沒有恒心,。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忠誠嗎?和朋友在一起,,是真誠的嗎,?對老師傳授的知識,能否認真復習,?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七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譯文】 孔子說:“自己身正,即使不下達命令,,群眾也會自覺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達了命令,,群眾也不會服從,。”
2,、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孔子說:“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只求速度,往往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p>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p>
【譯文】 孔子說:“君子和睦相處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處,?!?/p>
4、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p>
【譯文】 孔子說:“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p>
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p>
【譯文】 孔子說:“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談也好,言談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p>
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p>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有能力,?!?/p>
7、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
8,、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譯文】 孔子說:“君子擔心至死也沒好名聲,?!?/p>
9、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p>
【譯文】 孔子說:“聽從花言巧語就會喪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會攪亂大事情,?!?/p>
1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說:“有錯不改,,這才是真錯,。”
11,、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p>
【譯文】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互相商議謀劃,?!?/p>
1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1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p>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p>
14,、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p>
【譯文】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環(huán)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p>
15,、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p>
【譯文】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從道德方面來說,,是應唾棄的,。”
16,、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譯文】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為何道德這么衰弱,?過去的事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從政者危險呀!”
17,、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p>
【譯文】子張說:“士遇見國家危難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臨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p>
18、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譯文】子夏說:“廣博學習并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p>
19,、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p>
【譯文】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月蝕。他犯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p>
20、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譯文】孔子說:“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卻無所耗費;使百姓勞作而不使他們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貪圖財利,;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兇猛,?!?/p>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八
未知生,焉知死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小不忍,,則亂大謀。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言必信,,行必果,。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教無類,。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九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無名氏)
5,、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7、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9,、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清·趙翼·論詩)
11,、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記》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13、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毛澤東·到韶山)
14,、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9、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20,、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wèi)靈公》
2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2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4、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wèi)靈公》
25,、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曄《后漢書·班超傳》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27、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8,、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3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3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4,、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3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7、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3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9,、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40,、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清·曹雪芹·紅樓夢
4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43,、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元·高明·琵琶記)
4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十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1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14、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5,、寢不尸,,居不容。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1,、巧言令色,鮮亦仁,!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君子周急不繼富,。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8,、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1,、子不語:怪,,力,亂,,神,。
32、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4,、食不語,寢不言,。
35,、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36,、德不孤,,必有鄰,。
37、未知生,,焉知死,?
38、《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3,、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十一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墩撜Z子罕》子曰:吾自衛(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以下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的論語名言句子,趕緊來看看吧。
1,、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2、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液,。"
6,、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7、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额仠Y》
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9,、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10,、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1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12,、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13,、父母,,唯其疾之憂。
14,、君子納于言而敏于行,。
15、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6,、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独锶省?/p>
17、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朽也,。——《公冶長》
18,、夫子莞爾而笑,。——《論語·陽貸》
19,、無伐善,,無施勞?!墩撜Z·公冶長》
20,、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21、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2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
23,、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4、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
25,、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7,、孔子語錄: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8、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0,、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31、當仁,,不讓于師,。
3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示例:老師講的這些話,
33,、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4,、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論語
35,、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
36,、人無笑臉休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論語
37、真正的通達是:品質正直,,懂禮義,;善于觀察別人講話的臉色;??紤]如何謙恭待人,。
38、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9,、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其取,。
40,、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十二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鬃?/p>
3、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郀柣?/p>
4、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5,、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档?/p>
6,、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罴握\
7、難聽的實話勝過動聽的謊言,?!K尤里·郁達列夫
8、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勘葋?/p>
9、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莎士比亞
10,、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辦事,。———毛澤東
11,、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尽じ惶m克林
12、坦白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藥,?!魅_
14、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p>
15、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面目?!R梭
18,、沒有一處遺產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勘葋?/p>
19,、內不欺己,外不欺人,?!鬃?/p>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十三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下文是小編特意為各位讀者準備的.論語名言句子,希望大家喜歡。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4,、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5,、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8、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0、大德不逾閑(遮攔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張)
1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1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里仁)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墩撜Z顏淵》
16,、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17,、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衛(wèi)靈公》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
20,、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所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21,、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2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2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短┎?/p>
2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25,、三思而后行,。——《公冶長》
26,、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蛾栘洝?/p>
28,、夫子莞爾而笑?!墩撜Z·陽貸》
29,、君子以當仁不讓?!墩撜Z》
30,、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31,、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3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3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35,、或曰:"以德報怨",。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7,、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8,、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39,、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40、孔子語錄: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4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論語
42,、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43,、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出處:論語
44,、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4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4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8,、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示例:職早就打算一個主意,,想去回藩臺去,又因為是
49,、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50,、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1,、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5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5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
5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論語
5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9,、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6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篇十四
(一)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三)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四)德不孤,,必有鄰。
(五)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六)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七)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八)君子周急不繼富,。
(九)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十)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十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十二)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十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十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十五)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十六)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十七)子不語:怪,,力,亂,,神,。
(十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十九)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二十)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二十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二十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二十三)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二十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二十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二十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二十七)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二十九)巧言令色,鮮亦仁!
(三十)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三十一)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三十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十三)《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三十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五)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三十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十七)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三十八)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三十九)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四十)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四十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四十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四十三)食不語,寢不言,。
(四十四)寢不尸,,居不容。
(四十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