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近年來,,網(wǎng)絡上流行著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微博讀書,。微博讀書是一種將讀書體驗通過微博平臺進行分享和交流的新型教育方式。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閱讀心得分享,,更是提升教育社交性的一種嘗試,。通過微博讀書,讀者們可以在分享自己的讀書體驗的同時,,獲得來自其他讀者的反饋和啟發(fā),。本文就筆者在微博讀書中的心得體會進行探析,。
第二段:微博讀書的優(yōu)勢和特點,。
微博讀書的出現(xiàn),不僅僅讓讀書變得更加有趣,,同時也增強了讀書的社交屬性,。通過微博讀書,,讀者們可以結(jié)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不同的思想和理念。這種社交性的閱讀方式,,也讓讀者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世界中共同建立閱讀社區(qū)和閱讀平臺,,形成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
同時,,微博讀書也讓讀者們減輕了閱讀的壓力,。傳統(tǒng)的讀書方式,需要讀者們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和閱讀能力,。而微博讀書則通過讀者間的交流和分享,,讓讀者們越來越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書中的知識,,也讓讀書變得更加簡單。
第三段:微博讀書的不足和局限性,。
然而,,微博讀書的發(fā)展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因為微博平臺的限制,,微博讀書所能涉及的內(nèi)容是相對有限的。其次,,微博讀書的閱讀方式可能會影響讀者們的深度閱讀和思考能力,。對于一些需要深入闡述和思考的問題,微博讀書顯然不可能涉及,。
第四段:如何提升微博讀書的價值,。
為了更好地利用微博讀書這種新型教育方式,讀者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加強閱讀能力的提升,以達到微博讀書對知識學習的加深與理解,。其次,,讀者們可以嘗試利用微博讀書提升個人社交能力,建立屬于自己的閱讀社區(qū)和閱讀平臺,。
第五段:結(jié)語,。
總之,微博讀書在提高閱讀社交性,,增加讀者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加深交流方面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但在一些深度閱讀和思考的問題上,微博讀書顯然是不夠完整的,。因此,,讀者們在使用微博讀書的同時,也需要嘗試著找到一些其他途徑來加強知識的學習和思考,,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洛克的全名是約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國資產(chǎn)積極思想家和教育家,。1632年出生于一個小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嚴格的清教徒,內(nèi)戰(zhàn)中站在議會一邊,,他們父子關(guān)系極好,,父親對他的政治態(tài)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響。1644年他入偉士敏士特學校受中學教育,,那里的經(jīng)院主義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話》中反對機械的學習,、反對靠文法學語文,就出自他的切身體驗,。1659年入劍橋大學攻讀哲學,、自然科學,深受培根和笛卡兒著作的影響,,一度愛好化學和氣象學實驗,。他喜神學,因無真正的職業(yè)性神職機會,,轉(zhuǎn)而習醫(yī),,打算以醫(yī)為業(yè)。1661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論》《論自然的法則》《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教育漫話》《論基-督教的合理性》《關(guān)于理解的指導》《自然哲學基捶,。此外,他還為工業(yè)和殖民地事務委員會擬了一份《工作學校草案》,。
洛克的治學觀點有唯物和唯心兩重性,。他著重研究了認識論。他在他的《人類理解論》第一卷中探討了觀念起源問題,。他認為,,觀念和原則同藝術(shù)和科學一樣,不是天賦的,。心靈原像一塊白板入一個暗室,、一個空箱,或像一張白紙,,其中沒有任何字樣,、任何觀念。他的裝備和知識材料來自經(jīng)驗,。人類的知識都建立在經(jīng)驗之上,,發(fā)源于經(jīng)驗。人類的觀念來源首先是感覺,,此外還有反剩人類理解首要的機能是心靈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這是外在的對象通過感官所造成的?;蛩旧矸词∧切┯∠髸r所造成的,,他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又是一個感覺論的二元論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見于《人類理解論》和《工作學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話》一書中,?!督逃挕废群笞g為法,、荷、瑞典,、德,、意等國文字,在這部著作中,,他詳細審定了紳士教育的性質(zhì),、目的、內(nèi)容和方法,。這部著作,,反映了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批判了當時英國的傳統(tǒng)教育,,提倡較廣泛的,、切合實用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并在體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許多具體措施有很多正確的成分。
一,、健康的身體:健全的精神和知識的載體,。
有健康的身體方有健全的精神,這是對于人生的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繪,。
身體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決不能遵循正當?shù)耐緩?身體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當?shù)耐緩揭矝Q不能獲得進展,。
我敢說我們?nèi)粘K姷娜?,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有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弱,,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變;從根源上引導一下,,河流的終極流向途徑,,就會截然不同。
我們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能忍耐勞苦,要在世界上做個人物,,也必須先有強健的體格,。
第一件當心事,是兒童無論冬夏春秋,,衣著都不可太暖,。初生時,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樣嬌嫩,,因為長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經(jīng)受得起風寒了。
只有睡眠是兒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
早起頂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
孩子年齡增長,,自由便隨之而來,,無須永遠受人監(jiān)護。這時,,學校家長最要緊的是給孩子良好的原則與牢固的好習慣,,這是最要緊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誡與規(guī)勸及原則的重申,,無論如何反復叮嚀,,除非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飲食宜極清淡簡單,,兩三歲前,應該禁止肉食,。三四歲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與強壯的體制基礎也一定可以確切地奠定下來,。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本書于1693年問世,,至今已有324年,這位作者不知長眠了多少年了,,但他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還在被一代代的人們所使用。正如一首詩所寫,,“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人最終都會死亡,,身體發(fā)膚生會帶來,,死亦會帶去,唯一可以留下去的東西是人的思想,。就像約翰洛克,,雖然他已死了那么多年,但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活在全世界的人心中,。
本書中篇談的是兒童的道德教育問題,有幾種觀點我感悟很深,。
教育要趁早,,孩子小的時候,是人的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之時,,此時是對孩子進行良好教育的最佳時期,要讓孩子習慣性地遵守紀律,,服從紀律,。但我們今天的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任孩子妄為,,對他們的行為不加管理與約束,,致使長大后再想去矯正時會相當麻煩。人們習慣性在水的源頭播撒毒藥,日后親自喝到苦水時,,卻又感到不解,。園藝者培育盆景,在植物很小的時候就下很大的功夫?qū)χ参镞M行修剪,、定型,,才使植物按照人們喜愛的方向去發(fā)展,倘若我們在樹小的時候沒有進行處理,,待它長成粗枝大葉的,,我們就無法把他培育成我們喜歡的模樣。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那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
節(jié)制欲望,是造就一個自滿自得,、幸??鞓返娜说暮线m途徑。人為什么會痛苦,,是因為你的欲望太多,,當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欲望時,你就會痛苦,。對孩子,,從小就要克制他的欲望,要讓他明白,,你得到的是適合你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的。對于孩子要求的東西,,我們要適當給予,,比如孩子餓了,他如果只是說他餓了我們就要滿足他的要求,,如果他點名需要啤酒或面包時,,就不能答應他,因為這是人的欲望的表現(xiàn),。我們必須通過對這一件件小事的控制來控制兒童的欲望,。
孩子小的時候,是最適合建立威信的時候,,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對孩子嚴格一些,,讓他對你產(chǎn)生敬畏之心。長大了,,我們反而應該越來越親切地去對待他,,像朋友一樣,,一起干活一起玩樂。而現(xiàn)在的家庭的教育剛好是反的,,在孩子小的時候?qū)λ侔隳鐞?,把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都培養(yǎng)起來了,長大了,,又想把他們塑造成我們希望的樣子,,須不知小樹苗已變成雜亂叢生、沒有方向的大樹,,我們已經(jīng)沒有辦法給它矯正了,,因為我們錯過了培育的最佳時期,。所以在家庭教育問題上,,一定要盡早,而且還要找到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
曾看過一篇一位老師寫的文章,,他的小學和初中老師喜歡打人。小學的老師,,只要你題目做不對就會打人,,所以大家上課都很規(guī)矩,這位老師的教學效果非常不錯,。到了初中,,遇到的班主任也打人,不過是無理由的亂打,,只要他喝酒喝醉了,,就在班上亂打人,很多同學都受了不少冤枉打,。這兩位老師的鞭撻對現(xiàn)在的這位老師影響很深遠,。畢業(yè)了,這位老師在社會上不敢和別人打交道,,對領(lǐng)導如同對當年的教師一樣,,有畏懼心里,所以剛進入社會那幾年,,工作一直不出色,。所以從長遠來看,鞭撻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作者也提出,,鞭撻與呵斥應謹慎地予以避免,因為這種懲罰的方法,,除了使兒童對于帶給他們不幸的行為產(chǎn)生一種羞恥與憎惡的心思以外,,決不會再有別的益處,。
雖然是一本古老的書,但它的思想至今都很前衛(wèi),,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它遵循這一種自然的規(guī)律,任時代風起云涌,,它自巋然不動,。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教育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它不僅能夠培養(yǎng)我們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夠塑造我們的性格和價值觀,。而在今天,讀書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受到歡迎的教育形式,。同時,,微博也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在讀書和微博上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讀書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通過閱讀各種各樣的書,,我們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作為一名學生,,我會不斷地閱讀各種類型的書,例如小說,、傳記,、歷史、政治等等,。這不僅能夠滿足我的興趣,,還能夠幫助我學會如何理性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除此之外,讀書還能夠啟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我們能夠在書中找到很多好的點子和靈感,,這些點子和靈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開拓我們的思路,提高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
第三段:微博心得體會,。
微博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社交媒體,它讓我們隨時隨地了解世界上發(fā)生的事情,。通過跟蹤一些有趣的人物,、閱讀他們的文章和新聞,,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觀點和信息,這有助于我們了解一個更廣泛的社區(qū)和世界,。
另外,,微博還可以幫助我們鍛煉表達自己言論的能力,并讓我們懂得如何在公共場合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同時也能夠?qū)W會尊重別人的意見,。
雖然讀書和微博是兩種不同的教育形式,但它們之間是有很多聯(lián)系的,。教育漫話可以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很多書中的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學習。微博則能夠讓我們聽取來自不同角度的觀點,,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這些學習經(jīng)驗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補充,,讓我們的學習更加全面,,更加有趣,。
第五段:結(jié)語,。
教育是一筆永遠不會浪費的財富。通過閱讀和微博,,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人生經(jīng)驗,,塑造更加全面、健康的人格和價值觀,。我希望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把握好時機,,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和智慧,從而成為我們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讀了體育保健部分的內(nèi)容,,我彷佛感受一位家長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博大無私的愛。洛克在這一部分詳細闡述了在生活中怎樣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他要求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對孩子溺愛,崇尚自然,,例如他談到中國婦女裹腳傷害了身體的健康,,要求穿衣不要過緊等。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小時往往是百依百順,十分溺愛,,“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yǎng)成了懶惰,、嬌縱的性格,,近些年來出現(xiàn)的“小皇帝”“小公主”便是如此形成的。愛孩子固然沒錯,,但是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像洛克那樣耐心而有理性的教育他們,,我們的孩子從小便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會為他的一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在很多地方忽視了學生的體育教育,,以犧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片面追求升學率。如有些初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達到12個小時左右教育,,體育課簡直沒有正規(guī)上過,,課外活動時間少之又少,學生的不懂得必要體育技能等,。因此,,我們的學校應當切實貫徹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zhì)教育,,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
我希望我們的家長,、學校能夠像洛克一樣理性而又耐心地教育孩子,,為孩子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xiàn)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yǎng)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存在著,。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著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后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yōu)榇箦e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進入社會后,,人際關(guān)系往往比較差。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我將繼續(xù)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靜謐的夜,,窗外的月亮靜靜地陪著我,我獨自坐在書桌前的臺燈下,,翻開了《教育漫話》這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教育漫話》是英國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洛克的教學著作,,對西方的教育有過極大的推動作用。書中,,洛克用他的思想闡述了教育的本質(zhì),,同時通過對教育進行闡述來表明一個主要的觀點,教育是如何鞏固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成果,,書中的教育觀主要表現(xiàn)在體育,、德育、智育三大部分,,并對每一部分都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這種思想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蒙田的教育理論,同時又承接了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教育思想,。書中的教育觀點對后現(xiàn)代教育理論以及教育發(fā)展取到了深遠的影響,,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育人,,而育人是一個全面復雜的過程,,其中涉及的環(huán)節(jié)諸多,它既需要學校進行有效的組織,,也需要個人的參與,,同時它還離不開家庭的配合。當三方都有效參與到育人的過程中,,只是有效的解決了教育在前期的基礎作用,,重要的是教育如何成為一項持久且有動力的事業(yè),這就需要社會的參與,,健康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整個教育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教育政策,、教育幫扶,、教育規(guī)則的制定過程中,只有國家參與才可以做到。中西方教育存在明顯的不同,,《教育漫話》主要論述“紳士教育”,,“紳士教育”是自文藝復興以來在英、法等歐洲國家出現(xiàn)的教育思潮,,洛克在書中所闡述的教育主要指的已奪得政權(quán)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與新貴族子弟的教育,,這種教育并沒有普遍性,它只適用于某一特殊的階層,。洛克針對此類教育中的弊病,,在其書中從德智體美等方面詳細地闡述了紳士教育的內(nèi)容與方法。
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洛克將體育放在了開篇,,以闡述體育對人的作用來表明教育的最后是培養(yǎng)一個健康的人,。書中的觀念不難發(fā)現(xiàn)“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精神”,我們要有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受勞苦,,出人頭地,,在人生的道路中取得成功以及成就,收獲美好的愛情,,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有健康的身體是幸福的前提要素,他通過對體育的思考,,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體系,。他建議從兒童時期便開始鍛煉身體,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不斷地體育鍛煉來強化自己的身體,,從而在未來可以抵抗天氣、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等個各方面的變化,。我個人是贊同這樣的觀念的,體育鍛煉也是我每天的日常,,通過體育鍛煉我養(yǎng)成了自律的習慣,同時也有了一個不錯的身體,,未來的發(fā)展都是以健康作為基礎,。
在中國古代教育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所謂“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洛克把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視作紳士人格的靈魂,,一個人是否被看重,是否被喜悅,,前提是自己需要先感到喜悅,。品德是人不可或缺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品德,,那么他在往后的人生中是很難感到幸福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獲得也愈容易,。”與之相應,,洛克在德育方法上也提出了一些積極的意見,,如:及早實踐、及早管教,、榜樣示范,、以理說服、獎懲得宜等,。德育的重要無論在古代中國還是中世紀的歐洲都有相關(guān)的闡述,,希臘也很重視德育。蘇格拉底認為美德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yǎng)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培養(yǎng)美德必須實踐,并通過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習慣,。蘇格拉底提出了提出“知識即道德”的命題,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養(yǎng)道德,,德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人具有正義,、勇敢、節(jié)制和智慧四種美德,,并且由此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張,;認為知識教育是培養(yǎng)道德的主要途徑。洛克對兒童德育的方法是在實踐中培養(yǎng)兒童的道德,,學前兒童德行培養(yǎng)的內(nèi)容包括羞恥心,、是非觀、禮儀以及分享行為的養(yǎng)成等方面。教育者應采用榜樣,、說服,、獎勵以及懲罰等方法施教。
洛克對智育的教育功能理解是多方面的,,他認為智育的教育應該是有助于兒童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應該有利于紳士品格的形成,其次就是對日常生活中應用知識的掌握,,為了更好的構(gòu)建一個智育的知識體系,,洛克提出了一個范圍廣泛的課程體系,這些課程包括:閱讀,、書寫(寫字),、繪畫外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等),、作文(寫作),、神學算術(shù)、幾何,、地理,、天文、歷史,、倫理學,、法律、邏輯,、修辭學,、年代學、自然哲學,、速記等,。此外,還要學習舞蹈,、音樂,、擊劍、騎馬,、各種手工技藝(畫圖,、園藝、細木工,、薰香,、油飾、雕刻,、鐵銅銀工、刻板、琢磨,、安配寶石或者琢磨光學玻璃等),、商業(yè)計算,最后是出國旅行,。
洛克主張的教學方法是具有鮮明作用的,,他主張教學應該注意啟迪兒童的求知欲望,重視兒童熱愛求知的習慣,,需要通過特定的方法使兒童認識到求知是一種光榮又榮譽的事情,。他認為教材在編著過程中,應該符合實際的需求以及場景的需要,,增加教材內(nèi)容的趣味性,,將學習溶于趣味之中,只有這樣,,兒童才會把求知當成一種游戲以及娛樂追求,,才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認識兒童的天性,,并尊重這種天性,,注意培養(yǎng)兒童的好奇性,使之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必須按照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認真回答他們所提出的一切問題;必須當著兒童所敬仰的人的面贊揚他們求知的欲望,,并鼓勵年長的兒童將所學知識教給他們的弟弟妹妹,。教學要由易到難,從簡及繁,,循序漸進,,盈科而進。對于年齡很小的兒童尤應如此,?!皯搹膶W生所已具有的知識入手,進而探求那些與它相鄰相關(guān)的知識,,這樣推演下去,,使它從事物的最簡單、最單純的可分部分去達到它的目的”,。這樣,,兒童的“性情就可以開發(fā),思想就可以進展”,。
洛克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是先于時代的,,即使在今天依舊實用,。從長遠的發(fā)展來看,洛克的教育回答了教育最為本質(zhì)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是為人服務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發(fā)展人,,讓人成長,它是可以啟迪心智的,。教育不以違背人的意志倒行逆施,,同時作為教育,它應該是長期性的,,應該用長遠的教育觀念來看待教育,,功利性的教育只符合短期。
所以說,,教育最重要的任務,,第一是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第二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是一切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點,,他們都必定是具備這個能力的。我相信,,各個領(lǐng)域里的杰出人物都是這樣的,,他們的成才史都是向教育爭自由的歷史。洛克的教育觀點在今天依舊有啟迪作用,,其根本就是沒有忽視人,,如今所說的人文教育其本質(zhì)就是教育的關(guān)鍵不在“文”,而是在“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教育漫話》這是一本字數(shù)不多語言不是華麗,,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冊子,他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在此分享讀書,。
洛克的全名是約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國資產(chǎn)積極思想家和教育家,,
1632年出生于一個小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嚴格的清教徒,內(nèi)戰(zhàn)中站在議會一邊,,他們父子關(guān)系極好,,父親對他的政治態(tài)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響。1644年他入偉士敏士特學校受中學教育,,那里的經(jīng)院主義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話》中反對機械的學習、反對靠文法學語文,,就出自他的切身體驗,。1659年入劍橋大學攻讀哲學,、自然科學,深受培根和笛卡兒著作的影響,,一度愛好化學和氣象學實驗,。他喜神學,,因無真正的職業(yè)性神職機會,,轉(zhuǎn)而習醫(yī),打算以醫(yī)為業(yè),。1661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論》《論自然的法則》《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教育漫話》《論基-督教的合理性》《關(guān)于理解的指導》《自然哲學基捶。此外,,他還為工業(yè)和殖民地事務委員會擬了一份《工作學校草案》,。
讀書筆記。
大全,。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他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又是一個感覺論的二元論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見于《人類理解論》和《工作學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話》一書中?!督逃挕废群笞g為法,、荷、瑞典,、德,、意等國文字,在這部著作中,,他詳細審定了紳士教育的性質(zhì),、目的、內(nèi)容和方法,。這部著作,,反映了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批判了當時英國的傳統(tǒng)教育,,提倡較廣泛的,、切合實用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并在體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許多具體措施有很多正確的成分,。
讀書筆記:
一、健康的身體:健全的精神和知識的載體,。
有健康的身體方有健全的精神,,這是對于人生的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繪。
身體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決不能遵循正當?shù)耐緩?身體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當?shù)耐緩揭矝Q不能獲得進展。
我敢說我們?nèi)粘K姷娜?,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有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弱,,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變;從根源上引導一下,,河流的終極流向途徑,,就會截然不同。
我們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能忍耐勞苦,要在世界上做個人物,,也必須先有強健的體格,。
第一件當心事,是兒童無論冬夏春秋,,衣著都不可太暖,。初生時,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樣嬌嫩,,因為長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經(jīng)受得起風寒了。
只有睡眠是兒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
早起頂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
孩子年齡增長,自由便隨之而來,,無須永遠受人監(jiān)護。這時,,學校家長最要緊的是給孩子良好的原則與牢固的好習慣,,這是最要緊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誡與規(guī)勸及原則的重申,,無論如何反復叮嚀,,除非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飲食宜極清淡簡單,,兩三歲前,應該禁止肉食,。三四歲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與強壯的體制基礎也一定可以確切地奠定下來,。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雖然相隔幾個世紀,但這本著作中作者闡述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家庭教育仍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當我閱讀這本書時,,有如聆聽一場精辟的教育心理講座,。它讓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教育理論書籍也可以這樣生動!它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diào)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讓我在敬佩的同時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項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眾多觀點,,仍適用于當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問,也是我們現(xiàn)在同樣面臨的仍未解決的教育問題,。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教育上難以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p>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yǎng),。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xiàn)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zhuǎn)化與進步的,。
二,“智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qū)τ跁?,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jié)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nèi)蘸箝L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diào)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讀一本好書,,如拜一位名師。它為我的心靈輸入的智慧與靈感之光,,讓我對以往,,今后自己的教學產(chǎn)生深深的思考。
借鑒:“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如鼓勵孩子愛上閱讀,,可以這樣說:“剛才某項活動表現(xiàn)很好,,獎勵你去讀會書吧!”孩子就會珍惜這個機會,愛上閱讀,,并且提高閱讀效率!
在同事家看到一本《教育漫話》,,借來讀了,這是一本字數(shù)不多語言不是華麗,,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冊子,。他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zhì)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著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shù)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yǎng)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彼赋?,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zhì),,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么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fā)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
“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yǎng)紳士的角度出發(fā),,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痹谖覀冎車?jīng)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yǎng),。在德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榜樣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么美麗或丑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么,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shù)姆椒ㄈジ恼腻e誤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么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nèi)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于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后,,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nèi)心的羞恥心和不愿見惡于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于品質(zhì),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于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zhì)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后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币坏┳x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游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后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睂和慕逃鶕?jù)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