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技術作品設計方案篇一
步驟一:先把飲料瓶剪開,,再把襪子口朝下套進去,腳跟的地方最好在前,,顯得好看,。
步驟二:為了使更加立體一些將一些絲綿塞到腳跟的地方,使看起來鼓鼓的,,形成臉蛋,,因為瓶子輕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著為了使更穩(wěn)定,,可以在底部裝些大米或小麥增加重量,。
步驟三:接著用針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驟四:接著用線給可愛的小人縫上嘴巴,,一個筆筒就誕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環(huán)保!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可以值得我們去留意去探究的,就好比這次若不是媽媽提醒,,我又怎能想到襪子和飲料瓶又怎能變成一個低碳環(huán)保的小筆筒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們缺乏一雙去觀察美的眼睛,,生活中處處都能夠發(fā)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罷了。再說,,自己親手制作的筆筒,,豈不是更有意義,說不定用起來的心態(tài)都不一樣了呢!
技術作品設計方案篇二
在人們工作中需要用到各種筆,,一般各種筆都是放置在筆筒中,,這樣一來方便人們拿取,但是現有的筆筒上端開口較小,,人們在拿取的過程中,,易不小心帶倒筆筒,而且現有的筆筒不能標記重要事務的時間點和具體內容,,人們需要購置筆記本將重要事務記錄下來,但是人們忙于工作時,,會忘記查看筆記本,,這是因為筆記本不在人們視野范圍內,所以需要一種既能放置各種筆,,又能記錄事務的筆筒,。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筆筒,大大方便人們拿取各種筆,有效防止人們拿取筆時,,將筆筒帶倒,,而且人們可以在筆筒上記錄各種重要的事務,使得人們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筒套、筒身,、底座,,其特征在于,筒套為倒圓臺形,,筒套底部通過筒身連接底座,,筒身為軟性的長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側從上到下均勻分布有若干個突子,,筒身右側從上到下均勻分布與突子相匹配的插槽,,筒身通過滑槽分別連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設有若干張相互粘連的印刷紙,。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軸。
所述筒套左右兩側設有用于掛文具的掛鉤,。
所述筒套外壁上設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圓角,防止用戶劃傷手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大大方便人們拿取各種筆,,有效防止人們拿取筆時不小心將筆筒帶倒,而且人們可以在筆筒上記錄各種重要的事務,,使得人們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結合圖1-5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筆筒,,它包括筒套1,、筒身2、底座3,,筒套為倒圓臺形,,筒套底部通過筒身連接底座,筒身為軟性的長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側從上到下均勻分布有若干個突子5,,筒身右側從上到下均勻分布與突子相匹配的插槽6,筒身通過滑槽7分別連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設有若干張相互粘連的印刷紙4,。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軸。
所述筒套左右兩側設有用于掛文具的掛鉤8,。
所述筒套外壁上設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圓角,防止用戶劃傷手指,。
使用前,,筒身2上的突子5與插槽6相互連接將筒身2卷成為圓柱形,之后通過滑槽7插入筒套1和底座3上,,這樣一來構成筆筒,;當用戶需要拿取各種筆時,捏住筆的一端后,,向左或向右拿起筆即可,,因為筒套1為倒圓臺形,所以用戶拿取筆的范圍比現有的筆筒大,,有效防止筆筒被筆帶倒,,而在用戶工作時,可以將鋼筆,、毛筆,、文具掛在掛鉤8方便拿取,;當用戶需要記錄重要事務時,,手握住筆身,在印刷紙4上記錄即可,,當最上方印刷紙寫滿后,,撕下即可,大大方便人們拿取各種筆,,有效防止人們拿取筆時,,將筆筒帶倒,而且人們可以在筆身2上記錄各種重要的事務,,使得人們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技術作品設計方案篇三
1,、作品名稱:sunshine
2、設計人員:張檸棋,、趙蘊寧,、侯昊澤、李思清,、姚睿
3,、學生班級:少27(1班)
4、設計時間: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專門為學生設計的“文具之家”筆筒,。
內部可以放筆、直尺,、圓規(guī)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歸屬的課程模塊:技術與設計1模塊
前言:學生在使用文具時不能歸在一起,有時會丟三落四,,甚至看不見,。于是設計了一個筆筒,他自身輕便,,外觀黏上了裝飾,,十分美麗,使用時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陽光,,這就是這個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紙
加工制造過程:
首先用小刀將筷子劈開成兩半,。
用雙面膠將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個面,用透明膠在四個表面圍一圈,。
將筷子砍成兩段,,將頭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關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個面表面,,將白紙簡稱適當的形狀置于筆筒內部作為隔離間,。
小小的作品設計起來并不容易,需要細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開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參與這樣的活動,,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來,。
該作品是一個筆筒,使用性很高,,針對學生的需求,,筆筒筒身較大,并且作品在傳統(tǒng)筆筒的基礎上,,加入了隔間這樣的創(chuàng)意,,讓文具各得其所,。另外,作品的制作材料是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和白紙,,選材上性價比高,,符合環(huán)保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作品在制作過程中,,設計到對木材的鋸削,、黏貼等的加工。在對作品的美化上也是別具一格,,把對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融入作品中,,讓作品使用者擁有一個好心情。六,、附錄
(一)加工圖紙
(二)作品使用說明書
筆筒使用說明書
產品簡介:這是一款專門“為學生設計的文具之家”,,內部可放尺子、筆,、圓規(guī)等,。
構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個面及底部,用白紙作為隔板,。
技術指標:筆筒高20cm,,寬8cm,長8cm
試用范圍:學生
技術作品設計方案篇四
拉罐臺燈
制作材料:
易拉罐空罐2個,、小開關1個,、2.5v電珠1只、電線,、百得膠或502膠水,、焊錫、電池,。
制作方法:
1,、?把兩個易拉罐分別剪下底座其中一個四周須留出10毫米的邊。
2,、?將一個不留邊料的底座在中心處開一個直徑5毫米的圓孔,,再在離圓孔10毫米處?開一個4×7(毫米)的開關安裝孔,接著在底座的周邊剪出四個等距離的銷舌,。再將另一個有置之度外工座的周邊剪成三點波型燈腳,,然后將底座凸起部隊發(fā)按照另一個底座上銷舌的相廉潔奉公閏置,用銼刀銼出四個銷孔,。
3,、將易拉罐剪開、展平,。剪取15×100(毫米)一塊彎折成燈座接縫處用百得膠膠牢,,燈座的上下方分別鉆出直徑8毫米和5毫米的圓孔,。
4、剪取易拉罐鋁片55×20(毫米)一塊,,彎卷成直徑為5毫米的空心圓柱,。
5、取易拉罐鋁片,,再取鋁片剪成燈罩固定架2片,彎折后用百得膠膠在燈座的內側,。
6,、將空心圓柱下部插入部分反面剪四刀,然后向外析90度并涂上膠水膠牢,。圓柱的上部繞上一圈透明膠水紙,,套上燈座,四周涂上膠水加固,。燈座上方的圓孔里旋入焊上電線的小電珠,,電線穿過空心圓柱至上底座穿出。在上底座的方孔里用百得膠將小開關膠牢,,再將7號電池捆綁好安置在下底座內,,然后用電線將整個電路連接好,最后將上底座銷舌插入下底座的銷孔里,,彎折銷舌,,使上下底座聯(lián)結。這樣,,一盞臺燈就做成了,。
技術作品設計方案篇五
根據《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和我校高中教學部工作教育教學實際情況開展教學。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基本目標,,堅持基礎性、通用性,、選擇性與時代性的高度統(tǒng)一,,注重先進經驗與具體實際相結合,新課程理念與導學自主實踐相結合,,努力建設具有特色,、富于創(chuàng)新的通用技術新局面。
1,、認真落實學校工作計劃,,強力推進并嚴格實施導學自主教學模式;
2、進一步深入研究課標,、研讀不同版本的教材,,領會其知識結構,、核心體系,挖掘其內涵,,以提高教學水平;
3,、主動加強與盛市教研室及兄弟學校聯(lián)系交流與溝通,積極參加各級培訓學習,、觀摩,、培訓活動,以提升業(yè)務能力;
4,、強化導學案編寫與使用工作,,加強集體備課活動,凸顯本學科導學案設計,,以增強科研能力;
5,、努力發(fā)揮學科創(chuàng)新作用,積極嚴肅與學生交流談心,,反饋教學信息,,以促進教學相長;
6、嚴格實踐中心管理,、工具使用和設備維護工作,,嚴肅工作經律,保證安全有效,。
1,、為便于開展技術活動,將各班學生分為3-6人的技術小組,,小組的組長負責上課過程考核,,便于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落實科技節(jié)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方案的分類,、整理、優(yōu)化工作,,爭取編撰成冊;
3,、積極籌劃機器人興趣、特長班開展工作;
4,、認真準備各級學科優(yōu)質課創(chuàng)設工作;
5,、積極總結省課題結題工作,發(fā)揮課題的作用,,落實課題的實效,。
6、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探討和交流,。
四:教學實施
根據河南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方案設置指導意見,應該安排36學時,,根據實際情況,,特制定了我校高一年級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必修)模塊課時分配計劃:
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教學進度表
起止月日章節(jié)教學內容課時備注
19.1~9.4序言《通用技術》導學1
29.5~9.11第一章技術及其性質技術的含義和作用1中秋放假
39.12~9.18技術與設計的關系
49.19~9.25技術的性質
59.26~10.2知識產權1國慶放假
610.3~10.9第二章設計的知識準備
710.10~10.16設計的交流途徑與繪圖常用工具1
810.17~10.23三視圖及徒用畫
910.24~10.30學生活動1:學畫技術圖樣1
1010.31~11.6識讀技術圖樣
1111.7~11.13第三章設計的過程 期中考試
1211.14~11.20發(fā)現與明確問題
1311.21~11.27制定設計方案及構思方法1
1411.28~12.4設計的一般原則
1512.5~12.11工藝常識、原型與模型制作1
1612.12~12.18學生活動2:模型的制作
1712.19~12.25產品的使用說明1
1812.26~1.1第四章設計的評價評價與優(yōu)化設計,、撰寫產品說明書 元旦放假
191.2~1.8 期末考試
201.9~1.15
通用技術課程作為新課改八大領域之一,是新課改的亮點和難點,。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中,我校將通用技術作為新時期的新課程、新挑戰(zhàn),、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