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認識人民幣教案 大班人民幣的認識教案篇一
1,、初步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幣值,。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shù)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有錢幣購買商品的愿望,,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4、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6,、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1,、與在超市做營業(yè)員的家長做好事先的購物安排,。
2、請家長為孩子準備不同幣值的人民幣10元,。
3,、實物投影儀。
1,、集體活動,。
教師讓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人民幣,告訴大家:我?guī)淼氖菐自X,?
老師分別出示各種貨幣的面值,,讓幼兒認一認。
觀察錢幣,,讀一讀上面的數(shù)字,。
2、小組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錢幣有什么用,?用錢可以做什么?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幣值的人民幣,?
3、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帶了多少錢,?
提出超市購物要求:明天,,我們要出去遠足活動,為遠足活動準備一些小食品,,每個小朋友只有10元錢,,每個小朋友事先考慮好,要買什么東西,,觀看商品的價值,,然后在10元的范圍內購物。
幼兒相互討論,,作出打算,。
來到超市,自主購物,。教師指導幼兒觀看商品的價值,,購滿需要的商品。
到柜臺結帳,。自己核對商品和價錢,。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講述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在組織認識人民幣這一課前,,我們還在猶豫著是讓老師自己準備,還是請幼兒自己帶,?起初我們想自己帶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怕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園里要家長配合的地方太多,一會兒帶這,,一會兒帶那,,連錢也要帶?又怕萬一丟了,,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但一想,明天剛好是遠足活動,,也許準備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機會來一個購物實踐活動?不是“結合家庭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育活動”,,很好的一個機會嗎?通過孩子自己帶錢,,并去體驗購物帶來的快樂,,一舉兩得,,再麻煩,我們也決定拋開顧慮,,試一試,。
于是,我們在家園知心屋中,,告知家長需要配合的事項及緣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時帶了各種幣值的錢幣。在認識錢幣的時候,,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介紹自己帶的人民幣,,我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已經能準確無誤的說出幣值。我意識到,,其實讓孩子“帶”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發(fā)現(xiàn),探索,,學習的過程,。這樣上起課來,輕松多了,。在購物過程中,,他們也會盤算著自己有多少錢,明天遠足需要些什么東西,?有多少錢能買多少東西,?
更令我們欣慰的是,在放學時,,家長們見孩子拎著自己買的東西,,興奮地告訴他們自己購物時的經歷,那快樂的模樣,,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確實成長了,,對老師的做法也表示贊同,沒有絲毫的責備麻煩的意識,,他們紛紛表示,,會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
對家長,,對孩子,,對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們的收獲會更大,!
大班認識人民幣教案 大班人民幣的認識教案篇二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對10元以內人民幣的認識,。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貨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4,、提高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10以內“仿真人民幣”,,各種玩具,,畫有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盒子。
1,、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幼兒:平日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從哪里來的,?幼兒說出是用錢買來的,教師出示“仿真人民幣”問幼兒:認識他們嗎,?他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幣”,,讓幼兒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讓幼兒按要求取出相應的幣值,,例如,,教師說出四元,幼兒取出四張一元的人民幣,;師說六元,幼兒取出一張一元的,,一張五元的人民幣,,或取出六張一元人民幣。
3,、游戲活動,。
教師變成售貨員,賣給幼兒玩具,,教師說出玩具的價錢,,幼兒按量取錢,誰取得既快又準,,就把玩具賣給他,。幼兒買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兒繼續(xù)進行游戲,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兒之間可以進行買賣,,用“仿真人民幣”進行交換,。
4、交流小結,,讓“仿真人民幣”回家,。
每個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根據(jù)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幣送到相應的盒子里,。
5、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qū)內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幣”供幼兒繼續(xù)探索認識,。
大班認識人民幣教案 大班人民幣的認識教案篇三
1、感知,、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元名稱:元、角,,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積極參與活動,,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要愛護人民幣,。
小結:
(1)形狀不同,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圓形,,我們把長方形的錢叫紙幣,把圓圓,、硬硬的錢叫硬幣,。
(2)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錢,,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錢,前面數(shù)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錢呢?以此鞏固認識。
(3)這些錢上都有圖案和數(shù)字,,以及我們國家的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我們要愛護我們國家的人民幣,。
(4)1串糖葫蘆1元錢,2串多少錢,?5串呢,?怎樣來付錢?5元錢:可以是5個1元,,也可以是1張5元等,。
(5)一個棒棒糖1元錢,10個棒棒糖多少錢,?怎樣付錢,?10元錢:可以是10個1元,也可以是2張5元,,還可以是1張5元和5張1元等,。
(6)5個1角=5角,10個1角=10角=1元
(7)1張5元錢,,想買1本3元錢的圖書,,應找回多少錢呢?
(1)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帶孩子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讓孩子自己去購買一些物品。
(2)和孩子進行買東西的游戲,,練習錢之間的兌換與找零等,。
大班認識人民幣教案 大班人民幣的認識教案篇四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分,。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微,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1.相關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 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yè)單。
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一,、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叫什么?"(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shù)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國微)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shù)點前面數(shù)字和后面數(shù)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yè)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動評價,。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老師.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思路也很清晰,,環(huán)節(jié)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實物來演示,因此整堂課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紹單位的時候,小朋友還是沒能很好的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慢慢的去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單位的,。
大班認識人民幣教案 大班人民幣的認識教案篇五
1、感知,,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元,角,。
2,、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微,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要愛護人民幣,。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重點: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難點:知道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1、教具:ppt課件(各種面值紙幣和硬幣若干),。
2,、學具: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yè)單,。
3,、教法:提問法觀察指導法,組織游戲法,。操作法學法:觀察法,,探究法,體驗法,。
配套課件: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課件《認識人民幣》ppt課件
一,、開始導入
二、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于幾角,?"
三,、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shù)點前面數(shù)字和后面數(shù)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四、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yè)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今天你們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用錢購買物品,今后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動評價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大班認識人民幣教案 大班人民幣的認識教案篇六
1.認識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如何識別人民幣幣值的正確方法。
2.了解人民幣的單位,,知道元,、角之間的大小。
3.在購物游戲中,,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課件,、人民幣,、籃子等。
(一),、認識人民幣
1,、直接引入: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大屏幕?!?/p>
2.猜測(課件):a,、“這是什么?”“對了,,這就是錢,。”
b,、“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錢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數(shù)字,、顏色,、圖案、紙張大小不一樣)
“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c、小結:人民幣又分紙幣與硬幣,。
3、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
師:你們知道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它對人們有什么用處?
小結:人們通常用錢來買東西,,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褲子,吃的菜等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
4,、對幼兒進行養(yǎng)成教育,。
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認一認,、說一說
課件:你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嗎,?你認識的有哪些?看看說說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點介紹角幣,識別角幣的單位,。
(課件)紙幣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幾個數(shù)字1,?教師點擊課件,,共同尋找人民幣1元上的數(shù)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從漢字,、拼音的單位上都能告訴我們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幣,并小結:原來1元人民幣既有硬幣又有紙幣,,他們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幣,。
看課件,找找還有哪些人民幣也有硬幣,,隨機轉動,。
(2)互動游戲
a、師取錢,,幼兒說,。
b、老師說,,幼兒取,。
(三)游戲“湊錢”
老師交待活動要求——為災區(qū)小朋友買一批學習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幣只有1,、2,、5元。怎么辦,?
1,、小結:學會湊錢
2、幼兒游戲,,老師指導,。
3、集體檢查湊出的錢是否不多不少剛好買你所需的學習用品,,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x元錢,。
本節(jié)課來源于大班下期《領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已經開始接觸到人民幣,,如收到壓歲錢,隨大人去超市購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親身購物的經歷,,所以他們對人民幣也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學期幼兒對10以內數(shù)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這也為感受10元以內人民幣的數(shù)量關系作了知識方面的準備,。在本次活動中,認識人民幣,,知道面額的大小,,了解元與角的關系,是個重點,,而使用人民幣進行分解組合,,有計劃合理消費是個難點,整個活動以“認識人民幣”——“識別人民幣面值大小”——“為災區(qū)小朋友購買學習用品”三個環(huán)節(jié)來貫穿,,從而讓幼兒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來獲得人民幣的粗淺知識,,練習10元以內人民幣的分解組合,及養(yǎng)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使用了課件,、實物等教具讓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來讓幼兒認識人民幣及其面值,知道它們的單位大小關系,。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而對元與角之間的大小關系不清楚,所以我請幼兒比較:數(shù)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知道其單位不同,、數(shù)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幼兒的知識準備,,我們設計了超市購物的游戲,,讓幼兒來感受x元錢的不同組合形式。這里我們給幼兒準備了10元,、5元,、2元、1元面額的人民幣,,在操作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禾峁┑臄?shù)字錢也是有講究的,10元只有1張,,5元面額的有1張,,2元面額的有1張,,1元的比較多,這樣做就是要促使幼兒在沒有x元面額的情況下動腦筋去嘗試別的組合形式,。而且這里我向幼兒提出了要求,,購物后幼兒之間要互相交流,這個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進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進行著自我糾正,,自我調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加入了收銀員教師的收錢環(huán)節(jié),,既對幼兒的操作進行了驗證,又使活動更加情節(jié)化,、游戲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