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設計教案篇一
1,、能用輕快的聲音清晰地演唱,,嘗試結合歌曲仿編簡單的歌詞與創(chuàng)編動作。
2,、敢于在集體中大膽表現(xiàn),,感受師幼合作創(chuàng)編與歌聲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聽過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物質準備: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幾種常見小動物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狗的頭飾,,提問:“小狗的叫聲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用“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 |汪
2,、游戲:我猜你說,,我說你猜,。
(1)玩法:教師逐一出示各種動物的頭飾,幼兒學該動物的叫聲;教師模仿某一種動物的叫聲,,讓幼兒找出該動物的頭飾,。
(2)教師盡量引導幼兒用“__ _,|__ _,|__ __|_-”的節(jié)奏說。
3,、按幼兒的意愿逐一選擇動物的頭飾,,師幼用歌聲互動,。
教師唱問句,幼兒唱答句,并嘗試邊唱邊用有節(jié)奏的動作表演回答,。
4、幼兒分組演唱,。
幼兒分兩組:一組唱問句,,一組唱答句;然后交換角色分組演唱。
活動延伸:
1,、音樂區(qū):將頭飾投放在音樂區(qū),,讓幼兒自由演唱。
2,、請家長利用親子手冊《我愛我的小動物》在家中與幼兒對唱,。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信號燈 見領域活動指導p12,。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設計教案篇二
主持人: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這次的活動——幼兒成果展,,共同見證小一班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成果,。本次活動的目的是欣賞孩子的表演,參觀孩子的作品,,同時為我們的活動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活動流程:
一、歡迎爸爸媽媽的到來,,在音樂聲中邀請爸爸媽媽入座,。
二、歌曲欣賞:
1.集體表演:《我家有幾口》,、《親親熱熱在一起》,、《快跳起來》、《哈哈笑》,。
2.個人表演:《大雨小雨》,、《兩只小象》。
三,、古詩欣賞
1.集體背誦:《江南》,、《清明》,。
2.分組背誦:《所見》、《絕句》,。
3.分句背誦:《詠柳》,、《春曉》。
四,、舞蹈欣賞:
1.集體表演:《春天》,、《慶祝》,。
2.個人舞蹈:《我真棒》,,有韓雅倩、房雪瑩等進行表演,。
五,、故事表演:
1.房騰宇《愉快的一天》
2.董雨萌《小松鼠的傘》
3.劉元昊《太陽生病了》
六、兒歌欣賞:
1.集體表演:《小老鼠》,、《小柳絮》,、《布娃娃》、《小眼睛》,、《小水杯》,、《寶寶的房間》。
2.分組表演:《動起來》,、《輪子歌》,、《夏天的太陽很頑皮》、《小水洼》,。
3.個人表演:《彩色的夢》,、《給媽媽過生日》、《拼小人》,、《我會骨碌碌》、《大魚來小魚來》,、《鉆泥巴》,。
七、數(shù)學內容展示:
1.唱數(shù)1—20,、點數(shù)1-5,。
2.展示對圖形的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等。
3.2,、3,、4的形成極其意義,。
4.按形狀、顏色,、大小等排序,。
八、參觀孩子的作品:泥工,、折紙,、圖畫,希望家長肯定孩子的作品,,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
九、結束
再次感謝家長的到來,,祝各位家長身體健康,,工作順心,祝小朋友天天開心,,過一個快樂的暑假,,成果展到此結束,希望家長為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設計教案篇三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與告知
準備材料:
一張白紙,鉛筆,、剪刀,、彩色筆、雙面膠,、廢棄口罩的掛耳
活動步驟:
1.將一張白紙對折,,在白紙上畫一個梯形,將梯形剪下
3.涂色,,剪開紙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中間,,用雙面膠黏合起來
4.在紙的背面兩邊用雙面膠將廢棄口罩的掛耳粘起來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設計教案篇四
1、知道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并進一步掌握剪紙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2,、重點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兒正確,、靈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進幼兒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3,、在動手剪紙的活動中,對青蛙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教學準備:范例,、剪刀,、漿糊、蠟光紙,、錄音機和故事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老師說一個謎語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動物?請聽:"水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著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青蛙)對了,。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扮成可愛的小青蛙,到池塘邊做游戲好不好?(幼兒聽音樂作模仿動作進教室)
2,、請幼兒說出青蛙的生活習性和特征,。
(綠色身體,兩只大眼睛,,四條腿,,一張大嘴巴,生活在池塘邊,,天天捕捉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二,、示范講解
1,、教師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訴幼兒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學習對稱紋樣剪紙法,。
2,、教師按步驟示范講解剪青蛙。
(1)與幼兒共同討論這個剪紙青蛙的特點,。(對稱)
(2)提問:對稱圖形應該怎樣折紙,。(對邊折)
(3)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紙前,,先將青蛙用筆輕輕的勾出來,然后再用剪刀依據輪廓線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與腿部鏤空部位。要重點講解,,多次示范,。(先整體在部分),。
三、實踐操作
1,、靈活幼兒手指,,做手指操。
2,、幼兒與老師一起念兒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紙,,在劃線,按照輪廓細細剪,,剪個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蟲!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選擇圖案剪紙;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注意安全,。
4、幼兒剪紙,,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聯(lián)想
1,、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青蛙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大腦袋,,小尾巴,青蛙小時候叫蝌蚪)
2,、聽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五,、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我們小朋友要愛護青蛙,,保護青蛙,。
六、情景游戲:歡樂的池塘
幼兒動手用作品在大白紙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媽媽情景圖,。幼兒扮成可愛得小青蛙在歡樂的池塘里嬉戲,,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課,。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設計教案篇五
1,、認識幾對同類色:大紅和粉紅、桔黃和淡黃、深綠和淡綠,、深藍和淡藍,。
2、初步嘗試用漸變色印染,。
3,、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認識大紅和粉紅,、桔黃和淡黃、深綠和淡綠,、深藍和淡藍,,能正確叫出它們的名稱。
2,、顏色寶寶卡片8個;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個“顏色寶寶”胸飾;每組大紅和粉紅,、桔黃和淡黃、深綠和淡綠,、深藍和淡藍的顏料各一份;人手一支毛筆,、一張紙巾。
活動過程
一,、配同類色,。
1、教師:今天許多顏色寶寶來到我們小(1)班,,看,,有哪些顏色寶寶,幼兒集體念,。
2,、教師手中拿一個“紅寶寶”:“來了一個紅寶寶,它說:我的好朋友跟我長得很像,,看一看,,這里誰和我長得最像,請你們來幫我找一找,?!庇變赫业椒奂t色?!昂门笥?,手拉手,,抱一抱,?!苯處熝菔緝蓚€寶寶的動作。
2,、用同樣的方法找到另三對同類色,。
二、觀察印染手帕的方法,。
2,、教師示范印染手帕的方法。
教師:這么漂亮的手帕是怎么裝飾出來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將正方形的餐巾紙對折三次成三角形——將對折好的餐巾紙的各個部位分別蘸一下顏色——輕輕地打開,。
三、幼兒集體回憶印染的步驟,,討論需要注意的地方,。
1、蘸顏料的時間不能太長,。
2,、印染后打開時要輕輕地、慢慢地,。
四,、幼兒染手帕,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印染,。
2、給能力弱的幼兒適宜的幫助,。
3,、鼓勵幼兒在打開時不怕困難,堅持做完一件事,。
五,、作品展示。
2,、為喜歡的作品獎一個獎牌,。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設計教案篇六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蒜子并關注蒜子的生長,。
2、觀察,、認識蒜子,,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蒜子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3、能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蒜子,。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蒜子,,知道蒜子的生長環(huán)境。
2,、適合種植的蒜子若干,。
3、裝好松軟泥土的廢舊杯子,、罐子若干;小灑水壺,。
活動過程:
1、直接出示蒜子,,引導幼兒認識蒜子的外形特征,。
(1)出示蒜子,引導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上認識蒜子的外形特征。
師:請你看看蒜子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3)剝蒜子,,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蒜子,。
(4)請幼兒上前摸一摸,聞一聞,,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摸上去感覺怎樣?有什么氣味?
2、學習種植蒜子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種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灑水壺等,。
師:你會種蒜子嗎?我們種蒜子需要什么?
(2)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如何種植蒜子,。
師:如果請你來種蒜子你會怎樣做?
(3)教師小結、示范種蒜子的方法,。
(種蒜子分三步——第一步:選擇種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蒜子根部,把蒜子頭的須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輕輕地把泥土壓在蒜子身上,。第三步:給蒜子澆水,再將種好的蒜子端平擺在戶外平臺上,。)
(4)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和老師一起種蒜子。
3,、幼兒嘗試種植蒜子,。
(1)教師講解種植要求與注意事項。
師:在種蒜子的時候要把蒜子的尖頭朝上,,把蒜子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凈,。
(2)幼兒分組自由種植蒜子,,教師巡回指導。
4,、活動評析和小結,。
(1)展示幼兒的種植結果,引導幼兒觀察,。
(2)師幼一起檢驗種植情況,,并進行改進。
(3)給蒜子澆水,,再將種好的蒜子平擺在戶外平臺上,。
活動延伸:
將種植的蒜子擺放自然角,并讓幼兒是日常觀察,、管理,,同時把生長情況拍下照片,按順序貼在墻上,,幫助幼兒了解蒜子的生長過程,。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種蒜子活動中,老師覺得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棒,,全都能夠聽從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跟老師也有互動,能夠回答老師的問題,。有的孩子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告訴大家怎么剝蒜子的皮。在這里,,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同伴間的學習,,他們能夠快速地學習身邊的小朋友的動作,如剝蒜子的外皮和蒜瓣的皮;我也看到了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但凡同伴一句話,,就會有一大堆地孩子跟著說相同的話;我還看到了孩子們對五角星的渴望,,一顆五角星,促動了很多孩子的主動探索;最后,,我還看到了孩子們的天真爛漫,,老師說蒜子有營養(yǎng),孩子們就都說要去吃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