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咬人的電小班教案活動反思篇一
1,、認識“有電危險”標識。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yīng)答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1,、“有電危險”標識圖一張,電插線板一個,“有電危險”粘貼紙若干,。
2,、《會“咬人”的電》教師教學資源。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電插線板)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
(3)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線板嗎,?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識,。
出示圖片,引導(dǎo)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識,。
3、尋找并討論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1)提問:我們的幼兒園那里有電插線板,?怎樣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電插線板有危險呢?
(2)請幼兒分別找出活動室,、盥洗室,、寢室、戶外活動區(qū)等場地的插線板所在位置,。通過討論,,找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線板旁邊張貼“有電危險”的標識圖等,。
(3)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將“有電危險”的標識貼在插座旁邊,以示提醒,。
4,、總結(jié)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屬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請幼兒回家尋找家中的電插座,,并提醒爸爸媽媽注意用電安全,。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yīng)該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會咬人的電小班教案活動反思篇二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1,、“有電危險”的標志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1,、欣賞故事,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么,?(出示電插線板)
(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小朋友可以插電插線板嗎?
(4)我們教室里哪里有電插線板,?你們家哪里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出示圖片,引導(dǎo)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幼兒操作:誰做的對,。
每人一套用電方法的圖片,,幼兒自己判斷正誤,,并將笑臉貼在正確的圖片上,,哭臉貼在錯誤的圖片上,。
小結(jié):小朋友不碰電插線板,,不用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并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yù)期的目標,達到了預(yù)期的效果,,取得了預(yù)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會咬人的電小班教案活動反思篇三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有電危險”粘紙10張,、課件,、故事學習資源
1.以謎語小松鼠情境導(dǎo)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請聽它是誰,,(尾巴像把傘,住在森林里,,喜歡蹦又跳,,愛吃小松果)
師:“看看他是誰,哦,,原來是小松鼠,,你們喜歡小松鼠嗎?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那小松鼠今天也帶來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2.聽故事了解電插座,、插線板,。
提問:蹦蹦想看電視她是怎么做的?
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呢?(哦,媽媽原來說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
3.出示課件,。
那電插座是什么樣的呢?
師:“看,,這就是電插座,這一種是固定在墻上的,,那這種你們見過嗎?她叫插線板,,它有一根長長的電線,能夠移動,。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能更方便的使用電,。那他們的脾氣也很大,如果不小心把小手指插到它的小洞里,,就會發(fā)生很危險的事情,,被電到,。
師:“那小朋友我們怎樣提醒大家不隨便亂碰電插座呢?”
4.認識標志“有電危險”標識。
師:“你們見過嗎?是什么形狀顏色的,。
小結(jié):三角形,,黑邊黃底色,中間有個像閃電樣的小箭頭,。這個標志就叫“有電危險”
5.尋找生活中的電插座,,了解標志的作用。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地方會用到它(ppt)
哦,,原來家里那么多地方會用到“有電危險“的標志,。
6.尋找教室中的各類電插座(結(jié)束)。
看一看我們教室里哪些地方還會用到這個小標志呢?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并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yù)期的目標,,達到了預(yù)期的效果,取得了預(yù)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會咬人的電小班教案活動反思篇四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通過故事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相關(guān)ppt課件
1.欣賞故事,,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提問并出示電插線板)
(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電插線板可以碰嗎?
(4)我們教室里哪里有電插線板?你家哪里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師:老師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dǎo)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誰對誰不對。
(1)師:這是老師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兩張圖片,,考考我們的小朋友,,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最對誰不對。(幼兒自由交流并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4.總結(jié)談話:
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小朋友們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夠比較認真的聽老師講故事,,同時也能很好的掌握活動內(nèi)容,能夠簡單的了解開關(guān)插座不能碰,,基本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會咬人的電小班教案活動反思篇五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通過故事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1,、“有電危險”的標志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1,、欣賞故事,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提問并出示電插線板)(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電插線板可以碰嗎?
(4)我們教室里哪里有電插線板?你家哪里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師:喜羊羊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圖片,,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dǎo)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誰對誰不對(1)師:這是喜羊羊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兩張圖片,,他要考考我們,,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最對誰不對。(幼兒自由交流并請個別幼兒說一說)(2)出示哭臉和笑臉,,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將對的送到笑臉處,,錯的送到哭臉處。
4,、總結(jié)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會咬人的電小班教案活動反思篇六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yīng)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有電危險”粘紙10張,課件,,故事學習資源,。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電插線板)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
(3)小朋友們可以自己插插線板嗎?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出示圖片,,引導(dǎo)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尋找并討論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1)提問:我們幼兒園哪里有電插線板?怎樣才能讓所有小朋友都知道電插線板有危險呢?
(2)請幼兒分別找出活動室、盥洗室等場地的插線板所在位置,,通過討論找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線板旁邊張貼“有電危險”的標志圖以及用東西遮擋等。
(3)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將“有電危險”的標志貼在插座旁邊,,以示提醒。
4,、總結(jié)談話:教育幼兒不碰觸電插線板,,不把手指或金屬片插到插座嘴巴里,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1、幼兒自主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2,、請幼兒回家尋找家中的電插座,并提醒爸爸媽媽安全用電。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