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xué)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xué)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課文陋室銘教案 陋室銘課堂教學(xué)實(shí)錄篇一
2.注意下列加點(diǎn)字的讀音:
德馨()苔痕()鴻儒()案牘()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
⑵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
⑷無絲竹之亂耳(絲竹: )
⑸無案牘之勞形(勞: )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5.下列各句不屬于駢句的一項是()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體會下列加點(diǎn)詞在表情達(dá)意上的好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7.“銘”是 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 ,。
8.課文的前兩句有什么作用?
9.文中怎樣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請用文中原話回答,,再談自己的理解,。
10.“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 ,,一是西漢時的文學(xué)家 。
11.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12.與下面一段話銜接準(zhǔn)確得體的一句話是()
崇山峻嶺,,比起人來,山總是高大,、雄偉的--人站在它面前不過是粒芝麻兒,。但人總是踩山于腳下,哪怕它是萬山之王--珠穆朗瑪峰,。人為攀登而欣喜,。 。
a,、山,,卻緘默不語--它用自己的筋骨,證明著自己的偉大,。
b,、山,卻冥然不覺--沒有靈性的高大,,不過是一堆土石,。
c、山,,卻欣喜萬分--它為人的攀登作出貢獻(xiàn)而自豪,。
d,、山,卻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遠(yuǎn)征不服自己,。
第二部分:
(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13.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題:
⑴表現(xiàn)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⑵作者認(rèn)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14.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5.譯句:
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⑵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6.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現(xiàn)出對仙人生活的羨慕和追求,。
b、表達(dá)了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c,、表現(xiàn)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賢自比的態(tài)度,。
17.開頭二十四字,實(shí)寫的是 ,,虛寫的是 ,。虛寫是為了引出實(shí)寫中的 二字點(diǎn)題,這里寫山寫水,,是為了與 進(jìn)行類比,,寫仙寫龍,是為了與 進(jìn)行類比,,以表現(xiàn)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18.下列說法有誤的項是()
a、①②句以山水作類比,,“山”和“水”其實(shí)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靜的氣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虛寫,,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d,、⑧句以古廬,、亭作類比說明陋室不陋,也表達(dá)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意思,。
(二)
去私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祁黃羊,,晉大夫,名奚,,字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鹦?”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庇炙煊弥朔Q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l9,、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為: )
⑵解狐非子之仇邪(仇: )
⑶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善: )
⑷外舉不避仇(舉: )
2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與“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a,、其誰可而為之b,、非問臣之仇也
c、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受d、此何以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取后一“之”)
21.判斷下列理解的正誤,,正確的在后面的括號內(nèi)打“√”,,不正確的打“”。
a.“遂用之”,,是說解狐被祁黃羊任用做縣令,。()
b.“居有間”是說祁黃羊與晉平公居住了一段時間。()
c.“祁黃羊之論”指的是祁黃羊向晉平公推薦他的兒子作“尉”所說的一番話,。()
d.孔子稱贊“祁黃羊可謂公矣”的原因是“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
22.與“其誰可而為之?”語氣相同的一句是()
a.解狐非子之仇邪?
b.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
c.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d.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23.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
⑵善哉,,祁黃羊之論也!
24.對《去私》這篇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概括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通過對晉平公任用賢才的事跡的描寫,,贊揚(yáng)了晉平公知人善用的優(yōu)秀品質(zhì)。
b.通過對祁黃羊唯賢是舉的事跡的描寫,,贊揚(yáng)祁黃羊知人善用的優(yōu)秀品質(zhì),。
c.通過對祁黃羊唯賢是舉的事跡的描寫,贊揚(yáng)祁黃羊以國家利益為重,,不顧個人恩怨的優(yōu)秀品質(zhì),。
d.通過對晉平公任用賢才的事跡的描寫,贊揚(yáng)了晉平公善于聽取采納他人正確意見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陋室銘》答案
1.劉禹錫;唐朝2.略3.⑴著名,,出名⑵靈異,有了靈氣⑶品德高尚⑷這里指奏樂的聲音⑸使……勞累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d6.“上”這里是“長上”的意思,動詞;“入”在這里是動詞,,“映入”的意思,,兩字生動傳神,化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愛之情,。(意近即可)7.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用韻8.寫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是設(shè)喻引題,,頌揚(yáng)陋室。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蘚青草,,登階入室,,并無荒蕪之感,倒有一股生氣,。10.諸葛亮;楊雄1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12.b13.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⑵惟吾德馨,。14.d15.略16.a17.山、水;仙,、龍;德馨;陋室;作者18.a19.⑴當(dāng)⑵仇人⑶好⑷推薦20.b21.依次是:√22.c23.⑴您問的是誰可以,,而不是問我的兒子。⑵真好啊,,祁黃羊的建議!24.c
初中課文陋室銘教案 陋室銘課堂教學(xué)實(shí)錄篇二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乙]子曰:“吾與回(顏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論語))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
8.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①談笑有鴻儒 鴻儒
②人不堪其憂 不堪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1 [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diǎn)是 ;〔乙)文顏回采用的學(xué)習(xí)方法是課上 ,課下鞏固,、發(fā)揮;他安心于尊師悟道,,將學(xué)問做好做透。(4分)
2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3分)
答案:8.①博學(xué)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②無法忍受。9.答案:①這是簡陋的屋
初中課文陋室銘教案 陋室銘課堂教學(xué)實(shí)錄篇三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古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學(xué)習(xí)重點(diǎn)、難點(diǎn):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nèi)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學(xué)習(xí)過程:
一,、解題導(dǎo)入課文,。
①看幻燈,,掌握: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 或 的文字,,后來演變成一種文體,。
②了解作者及陋室的由來(學(xué)生讀幻燈片)
陋室即簡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貶和州時住的房子,。,。
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貞元九年進(jìn)士,,唐代詩人,哲學(xué)家,。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guān)心社會現(xiàn)實(shí),憂慮國計民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yùn)動得罪了當(dāng)朝的權(quán)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dāng)時規(guī)定,,他應(yīng)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表達(dá)了自己處陋居窮而不改人格與德操的信念,。
二、交待本課目標(biāo):
1,、古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三、欣賞課文,,學(xué)習(xí)字詞
1,、學(xué)生聽朗讀錄音,,注意斷句和字音。
2,、注意下列詞語寫法和讀音,。(學(xué)生看幻燈并補(bǔ)充)
德馨 苔痕 鴻儒 案牘
四、看注釋;互相討論,,翻譯文章,。(理解實(shí)詞、虛詞的意思或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喻什么?
上階(階)綠,,草色入簾(簾)青。
作者寫 陋室的環(huán)境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談笑有鴻 儒,,往來無白丁,。
這兩句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可以 調(diào) 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之勞形。
教師講解并明確:這兩句采用了正反虛實(shí)寫法,。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作者以陋室比古賢的居室,,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jié)操?
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師講解并明確:賓語前置,。 “之”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五,、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不陋,表達(dá)作者怎樣的情懷?
六,、課文小結(jié)
1,、陪襯比喻,托物言志
2,、掌握詞語解釋,。
三、作業(yè)。
1,、學(xué)會字詞的意思,。
2,、背誦默寫全文,。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兩句話,,描寫一種花或你的居室,,要求字?jǐn)?shù)一樣多,并且意思相對,。
下節(jié)課提問內(nèi)容
一,、復(fù)習(xí)提問。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在文中的意思或作用,。
(1)斯是陋室( ) ( )
(2)惟吾德馨 ( )( )
(3)談笑有鴻儒( ) (4)往來無白丁( )
(5)調(diào)素琴( ) (6)調(diào)素琴( )
(7)無案牘之勞形( )
(8)何陋之有( )( )
(9)無案牘之勞形( ) 10)無絲竹之亂耳( )
2、翻譯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作者的“德馨”表現(xiàn)在何處?
4、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什么?
5,、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陋室”的?
6,、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
7,、“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