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出版社 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心得體會篇一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專家,。他懷著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民族之志,,以培養(yǎng)民族幼苗為己任,,認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熱愛兒童,、了解兒童、尊重兒童”,、“一切為兒童”,。他一貫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認為“對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們應當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們體德智三育都能從小好好學起,?!苯?jīng)過長期的探討實踐,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訓育原則,,體現(xiàn)了“活教育”理論的全新的教育觀念,。他把“活教育”訓育原則作為實施“活教育”德育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的基本原則,,在孩子品德教育中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我讀了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學原則》,,深受啟發(fā),。
陳老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應特別強調(diào)兒童的“做”,所謂“做”也就是活動,。在園里的一切活動,,“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辈粌H要重視兒童的動手操作,,同樣重視兒童積極思想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主張“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一切教學,,不僅僅在做上打基礎,,也應當在思想上做工夫?!备鶕?jù)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思想就是動作,,是一種內(nèi)化的動作。
“好動”是兒童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沒有一個兒童不好動,,也沒有一個兒童不喜歡自己做的,因為兒童的感覺與動作是連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來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為教師,,要去了解和研究兒童好動的特點,不但不因兒童的正?;顒?,去責罰他,而且要給兒童充分的機會,,使他多與事物,、與人接觸,以促使兒童身體,、道德,、智力的增進?!白觥?,也是兒童獲得練習,培養(yǎng)興趣,,鍛煉能力的好機會,。陳鶴琴先生曾說:“兒童若自己動手,自己吃飯,,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嘴里也有著相當?shù)淖涛?,即使湯勺拿不穩(wěn),飯菜裝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這是一種練習的好機會,。”的確,,不讓兒童“做”,兒童就得不到練習的機會,,任何事情也就學不會了,。兒童做事,能夠鍛煉他們的能力,。另外,,豐富兒童直接感性經(jīng)驗成為幼兒園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兒童的操作活動即 “做”正是獲得直接經(jīng)驗的最佳途徑,。我們教師不應用自己的頭腦代替兒童去思想,,剝奪他們思考的機會,是不利于發(fā)展兒童智力的,。
兒童在陸地上學游泳,,在教室里學煮飯,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師應當給兒童相當?shù)臋C會,,自己動手學習,不要把現(xiàn)成的結(jié)果灌輸給學生,。陳鶴琴先生指出了:“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fā)現(xiàn)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的知識,,他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兒童自己具體的和自發(fā)的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形成他們自己的假設,給予證實或否定,。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兒童自我發(fā)現(xiàn)的學習,,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要注意突出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參與活動,,做活動的主人,,充分強調(diào)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這是陳鶴琴先生的教育原則之一,。實現(xiàn)“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小孩子的知識是由經(jīng)驗得來的,,所接觸的環(huán)境愈廣,,所得的知識愈多。兒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會中,,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是活的環(huán)境,對兒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源泉,,環(huán)境對學前兒童的發(fā)展比其它年齡階段更為重要,因為兒童最初是從環(huán)境中受到自發(fā)教育的,。所以,,教師要常帶幼兒走出幼兒園,到工廠,、街道,、田間、野外去學習,。大自然,、大社會為兒童活動和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就要注意環(huán)境,,利用環(huán)境,環(huán)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謠,、兒歌、故事等,,許多都富有教育意義,。有待于教師們做有心人,發(fā)揮想象力,,隨時發(fā)覺這種活教具,、活教材。從尊重兒童的愿望,、興趣,、要求等身心特點出發(fā)提出了替代教學法和暗示法,。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戲,那么幼兒園的教學應該游戲化,,并增加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機會。要激發(fā)兒童的學習動機,、興趣和求知欲,,必須要做到陳老提出的教學方法。
兒童喜歡受稱贊,,容易受暗示,,所以對兒童消極的制裁不僅不能收到實效,而且會傷害到兒童的心靈,。所以積極的鼓勵、暗示是軟性的教育,,雖然比較難做,,但收效很大。消極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徹底的,、暫時的,。積極的鼓勵可以增加兒童學習的興趣,促進兒童求知欲,。積極鼓勵對于培養(yǎng)兒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積極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教師并要注意不要對有不良行為的兒童任意申斥,、挖苦、單純的禁止,,甚至體罰,。可見,,“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的原則,,對于兒童教育來說是很重要的。
陳老提倡“教師教教師”,、“兒童教兒童”,。我認為這樣的相互學習,教者和被教者都會受益,。同時可以看出這種教學相長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點,。任何教師,,任何兒童隨時都可能成為教者,又隨時都可以成為被教者,、學者,。民主性是陳老“活教育”理論的一大特色,正是當代教育理論的一個趨勢,。
讀了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則》,,覺得里面閃光的思想是我們寶貴的財富,讓我對幼兒園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觀,,并從中汲取了許多知識,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層樓,。我會秉著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堅持《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完善自我,,不斷提高,。